易到司機提現難持續8月 新規僅30%充值能用於付款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長江商報

「現在易到新規只能30%用充值金額付款,剩餘費用需另付,餘額無法退款,申請退款聯繫不到客服。」近日,有消費者向長江商報記者投訴,易到用車充錢易,用錢難,退錢更難。

近段時間,不少易到用戶發現,易到充值的時候寫有可以全額作為支付使用,而現在沒有任何告知的情況下,每次打車費只能用充值金額的30%。

大量消費者向消費保提交了投訴,投訴中主要涉及:充值容易,使用受限,客服失聯。

此外,近日易到用車還因上報虛假資料被行政處罰。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易到(北京東方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東城區統計局行政處罰,並被給予警告以及罰款2萬。原因是違反《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已構成提供虛假經濟普查資料的違法行為。有分析稱,資金鍊的斷裂,直接導致易到用車如今難以運營的局面。

單方面更改支付方式

「從天河機場到我家行程32公裡,叫的舒適型轎車,訂單完成後應支付149元,而系統支付時卻只能用帳戶內餘額支付28元,剩下的121元需要自己額外支付。我明明有充足的餘額可以支付,為什麼要被限制使用?」武漢市民李女士向長江商報記者氣憤地表示,如此一來,自己還要使用十餘次才能把充值的餘額用完。

隨後李女士第一時間聯繫客服,人工客服一直顯示忙線,通過APP在線諮詢也一直沒有回應。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兩年前就在易到上充了錢,當時最低充值200元才能使用,但平時除了去機場的行程,在其他地方根本就叫不到車。這次單方面更改支付系統,易到也沒有通過任何形式告知自己。

無獨有偶,福州的張先生也投訴:「我在11月打車時,易到平臺在事先沒有告知本人的情況下,強行在第三方支付寶付款38.68元,帳戶餘額只付了11.92元,而我的帳戶餘額裡有1562.96元。」他表示,易到充值的時候寫有可以全額作為支付使用。現在易到新規只能百分之三十用於充值金額,剩餘費用需另付,申請退款聯繫不到客服。

長江商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有關易到用車的投訴中,像李女士、張先生一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多名消費者反映,易到更改了支付方式的行為發生在他們充值餘額後,且未及時進行通知。當他們想將餘額從帳戶中提現時,卻始終無法成功。

據了解,易到用車從7月5日開始就上線「混合支付」方式,即支付車費時,「帳戶內餘額」需與「微信/支付寶/現金」以一定比例進行混合支付。

長江商報記者下載易到用車App發現,新的帳戶餘額使用規則稱,用戶可以選擇使用「第三方支付」與「餘額」混合支付車費,將按照一定比例扣減用戶「餘額」。

儘管表述有「選擇」二字,但實際上「混合支付」已是目前唯一的支付方式。在實際的車費支付界面,消費者只能選擇微信或支付寶支付,「餘額部分抵扣」的選項默認為車費的30%。

對此,易到方面稱,此舉是為了保障車主能實現100%實時到帳。9月27日,易到用車在官方微博平臺上發表了「補償提現,全面開啟」的公告。公告稱,易到「心懷歉意」地推出混付模式,既是當前解決乘客餘額的最妥善方式,也是一種自救措施,並稱此舉是為了「保持運營」。

司機提現難持續至今

乘客退款難,叫車難,司機提現也難。

「能接到一次單很不容易了,現在做一單是一單,能提一點是一點。」一位武漢易到司機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已經很久沒有跑易到了,已經近一年沒有提現了,自己不敢再接單,顧客也很難再打到車。

針對司機提現難的問題,此前去年5月份,易到曾發布公告稱,已開啟新一輪的車主提現,車主提現將在十個工作日內分批解決。據悉,易到本次是從大股東韜蘊資本處獲得數千萬資金用於解決司機提現問題。

易到方面稱,未來仍將持續籌措更多資金及提供更多的提現方案,以求妥善解決提現問題。

但是,在第三方投訴網站上,關於無法提現的問題到去年7月份一直居高不下,至今已經持續8個多月。

近日,易到用車宣布「混合支付」全面上線。乘客除現金支付外,還可使用現金餘額方式進行支付,車主收入100%實時到帳,提現無需等待。

1月2日,長江商報記者用易道APP叫車,最後支付後顯示一共142元,司機到帳可提現106.34元,不過該司機還有在幾千元在帳上未能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易到用車的上海分公司因2019年年初司機提現問題已關門搬離。京滬兩地辦公點已人去樓空。

2019年10月12日,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顯示,法院確認北京東方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名下有銀行存款,但均已被他案凍結,可用餘額不足人民幣2000元,不足以清償債務。法院從2019年9月10日對公司法定代表人採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其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深陷資金困局

有分析稱,資金鍊的斷裂,直接導致易到用車如今難以運營的局面。

公開資料顯示,易到用車早在2010年就成立,比滴滴成立時間還早兩年。作為國內網約車「鼻祖」之一,業務覆蓋國內外190餘座城市。官網資料稱擁有超過4000萬用戶和600萬車主。

彼時易到頗受資本市場歡迎。天眼查資料顯示,易到目前一共經歷了11輪融資。在2014年的D輪融資中,易到還獲得了新加坡政府領投的1億美元。

2015年10月,樂視用7億美元買下了易到70%的股份,取得控股地位。而就在短短半年後,樂視的資金危機爆發。易到創始人之一周航曾公開指責是樂視造成了易到的危機,他在聲明中稱「易到當前確實存在著資金問題,而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隨後,易到再次易主,2017年6月,韜蘊資本接手成為易到控股股東。

而2019年2月,韜蘊資本CEO溫曉東在朋友圈發文稱,因接手易到而與樂視反目。溫曉東表示,2017年,賈躍亭以樂視網「生死攸關」向他求救。韜蘊資本入主易到後,卻發現易到整體負債由樂視承諾的20餘億元飆升到近50億元。

此後,易到曾嘗試與阿里、順豐尋求合作,但也都不了了之。提現、提取餘額一直成為司機以及顧客與易到用車的一場拉鋸戰。

「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僅僅是將過去租車用車的需求,通過網絡進行了長尾收納,加上原本這個賽道不寬,勢必讓其資金鍊一直緊張。拓寬賽道,而不是用花式『扣押金』的方式去尋找增量市場,才是關鍵。」一位網際網路分析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易到用車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的模式很搖擺,如果過於偏向商務用車,則在中國還沒孵化成熟,如果面向普羅大眾,則勢必在更有性價比優勢和多元化選擇的共享出行如滴滴等面前,難以打開市場。唯一對於易到用車來說,可依仗的是服務,即專業且讓用戶更加放心的服務體驗和可能由此衍生的增值服務,來拓寬商務用車本來狹窄的賽道,特別是從共享出行手中將商務需求的流量池爭奪過來。」

相關焦點

  • 易到掙扎求生再出新招,用戶餘額過期被清零,司機提現難轉戰高德
    從去年上半年開始,他發現用易到叫車越來越難,「聽說是因為司機不能提現」,關於該公司的負面消息也甚囂塵上。當時,他的帳戶中還有約30萬元,但因為覺得「這麼大的公司不至於倒閉吧」,並沒有著急。如今莫名其妙損失了25萬元,他表示對易到「太失望了」。
  • 易到:司機提現15個工作日到帳 設司機提現處理點
    王先生詢問自己手機APP上餘額1500元什麼時間能提現時,一位女員工表示:「我們財務說15個工作日能到帳。如果在外地運營的司機前來提現,將需要等待31天才能提現成功。」  按了手印的王先生並沒有感到輕鬆,他說:「今天是第二次來了,仍然未拿到現金,只說是直接轉到銀行卡上,萬一不到帳怎麼辦呢?要不一個月白幹了。」
  • 易到司機提現又出么蛾子:還要推遲一個月
    【PConline 資訊】7月28日消息,易到司機們本以為在短期內就能將解決自己的提現問題,但沒想到的是又出么蛾子了。6月30日,在數次推遲提現日期後,易到終於兌現開放司機提現的承諾。並稱將統一為每月最後一個周五,即下個提現日為7月28日。
  • 易到車主提現再延期:公司搬離並未倒閉
    恢復提現日期一拖再拖2月22日,易到車主端顯示,自韜蘊資本2017年6月接手易到以來,已經向易到提供了數十億資金。易到也一直在波折中前行,尤其是在春節前韜蘊資本依然向易到提供了數千萬的資金支持。但由於韜蘊資本在持續的輸血過程中,自身資金流也受到了影響。
  • 易到司機排隊提現易到風波事件的最新進展!
    易到司機排隊提現。在北京易到總部所在的中國技術交易大廈19層,易到司機陳師傅吐槽易到App提現屢次失敗,他不得不一早從豐臺趕來易到總部當面提現。在他手中,除了兩部專門用於接單的手機,還有一張類似銀行排號的小紙條。陳師傅最後一次通過易到App成功提現還是3月14日,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成功過。今天在來的路上,他又提現了9999元,但目前仍然顯示在處理中。
  • 易到宣布22日司機提現再延遲:允許乘客付現金,公司沒倒閉
    易到用車。視覺中國 資料國內網約車平臺再次遭遇提現難題。2月21日晚間,澎湃新聞記者獲悉,易到用車向平臺司機推送了《關於車主延遲提現說明》。易到方面表示,原定於2月22日的提現承諾,將延期兌現。易到方面稱,自韜蘊資本2017年6月接手易到以來,已經向易到提供了數十億資金。易到也一直在波折中前行,尤其是在春節前韜蘊資本依然向易到提供了數千萬的資金支持。但由於韜蘊資本在持續的輸血程中,自身資金流也受到了影響。但本著既然承擔就承擔到底的原則,韜蘊資本也一直勉力維持的向易到輸血。「為此,我們萬分自責和愧疚。
  • 3.5億信託資金馳援樂視,易到司機APP提現恢復正常
    風暴眼中的打車軟體易到,宣布已解決司機提現問題。6月30日,易到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宣布,「自今日14時起,所有易到平臺車主均可通過車主端APP完成提現!」易到在該消息稿中稱,請師傅們安心接單;請乘客們放心打車;單單至少6.6折。
  • 終於兌現承諾,易到14時起車主可通過APP提現
    網易科技訊 6月30日消息,易到今日通過官方公眾號宣布,今日14時起,所有易到平臺車主均可通過車主端APP完成提現。並承諾「請師傅們安心接單,請乘客們放心打車,讓出行更易到。」
  • 央媒關注在線儲值消費:存錢易退錢難,看似優惠多實則不省心
    ——編者「充100送100」,看似優惠多,實則不省心——「易到」成了「難到」「都是貪便宜惹的禍,以後再也不信網約車的充值返現了。」在北京國貿附近工作的李琳最近很鬱悶,她的易到用車個人帳戶裡還剩600多元,但死活叫不到車,餘額用不出去。
  • 易到或將易主 重生之路不容易
    使用易到打車難並非個別現象,「退我錢!今天早上叫易到用車,二十分鐘加錢都沒人接!」「易到打車真是太難,是平臺不推送,還是司機不接單?」無論是貼吧還是微博,類似的抱怨早已屢見不鮮,用戶紛紛叫苦不迭。因為打車難,帳戶餘額成了用戶當下普遍關注的問題。「叫不到車,我帳戶裡的餘額該怎麼辦,不能一直放在那裡。」
  • 易到用車的2019:董事長限消費、糾紛滿地、投訴不斷、裁員風波
    乘客叫車難司機退款難網上關於易到用車的投訴眾多,有網友表示「易到叫車存在叫車慢、叫車難等問題;司機讓乘客通過線下支付,導致乘客難以享受到充值返現的優惠,充值進帳戶的錢也難以消費。因此申請易到用車帳戶餘額退款。」
  • 乘客沒用車被扣費、員工被拖欠工資,被多部門「亮紅燈」的易到有多亂
    不僅是乘客,易到對自己的員工和司機也不客氣,司機收益不能提現,員工被拖欠工資。 乘客沒用車被通知扣費 「10月19日下午,我約了輛『易到用車』回家,在樓下等車時候,手機就收到一個『完成訂單』的通知。」
  • 復盤易到風波:在商言商的老司機玩死精英主義小清新?
    央廣網北京4月21日消息(記者王思遠)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易到創始團隊「出走」背後,似乎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中國創業戰場上,精英主義和「小清新」式創業真的玩不轉?  事件起因是17日晚間,易到創始人兼CEO周航聲明稱,因樂視「挪用」本屬於易到13億元資金,導致大量易到司機「提現」困難,並可能引發「社會事件」,隨後樂視否認並指責周航「炮轟」背後,是因為加入樂視死敵「雷軍」的投資公司順為資本,企圖「乘人之危」奪回易到控股權。後事件持續發酵,甚至出現大批司機圍堵易到總部。
  • 拼多多內測多多錢包功能 目前僅支持充值、提現等初始功能
    近日,拼多多開始內測「多多錢包」功能,僅覆蓋部分用戶。  據悉,「多多錢包」功能特點包括了:安全保障、專屬優惠、便捷省心。目前,多多錢包僅支持充值、提現等初始功能。該功能可在拼多多APP右下角「個人中心」頁面「我的訂單」下方找到。
  • 【氪星晚報】大量司機湧入易到辦公處提現;戴威稱 ofo 估值已超 20...
    今日關鍵詞:樂視、易到、共享經濟 關鍵詞 1:樂視、易到 易到與樂視聯合聲明稱:從未挪用過資金;大量前來易到辦公處提現的司機 昨日,易到創始人周航承認易到資金鍊斷裂問題,矛頭直指樂視挪用了 13 億元資金。
  • PayPal新規:關閉國內帳戶「個人付款」功能
    而其中的「個人付款」功能因為費率為0,也方便了很多做網賺站長的小額兌換,因為PayPal中國帳戶提現最低要花35美元。近期,PayPal中文官方發布一則公告:《PayPal」個人付款」功能與費用調整》,引了很大的爭議。
  • 蘋果停止支持信用卡充值Apple Pay Cash 且提現到Visa收費
    據美國科技媒體9to5 Mac報導,蘋果已悄悄終止了對用信用卡為Apple Pay Cash充值的選擇。在發布Apple Card的同一天,蘋果低調宣布了這個消息。以往,如果用戶想要通過Apple Pay Cash進行個人之間的支付,但沒有足夠餘額,那麼可以使用關聯的信用卡去充值。
  • 支付寶提現:每1000元將收1元服務費(附8招省錢法)
    今年3月微信已經開始對用戶提現收取0.1%的手續費,每位用戶累計享有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最低一毛錢。這為支付寶「提現收費」做了鋪墊,不少消費者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這兩家機構的市場佔比超過8成,所以對消費者的影響不容小覷。那麼如何將影響降到最低呢?支付寶也想了一些辦法,較此前微信支付有些不同。
  • 易到生死倒計時 | 小敗局
    但易到正在透支自己最後的信用,尤其是對於司機。從2016年開始,易到便不斷傳出司機無法提現的醜聞。相比較滴滴,易到的提款次數少,周期也更長。只有每周五能提現,也只能提取20天之前的收入。在今年春節後搬到位於北京望京的博泰大廈之前,易到的辦公舊址每天都有司機上門討要欠款,這種情況已持續3年時間。甚至發生過上千名司機圍堵易到總部的事件。
  • 下月起「微信提現」收費 為「阻擊」蘋果ApplePay?
    去年10月,微信宣布微信支付轉帳收費,每人每月免費轉帳額度2萬元(包括微信轉帳和面對面掃碼),超出部分按0.1%的標準收取手續費。雖然現在微信宣布轉帳不再收費,但無論轉帳還是搶紅包,收款方只能將收到的錢存入微信零錢包這一虛擬帳戶。如果不用於消費,用戶最終仍需要提現到銀行卡,仍需支付0.1%的手續費。為此,有網友表示,提現收費這招比轉帳收費「更狠」,更能把用戶牢牢地拴在微信生態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