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圖的種類
一、背景
流程圖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大的隔離,很多人並不認識到他的作用是什麼,而作為終身學習者恰恰不能把這個時代中最重要的 可以說是理解的知識體系革命性描述方式所忽略,事實上我在沒有 接觸之前也是非常的迷惑這些東西怎麼來的,因為我非常想要學習怎麼樣去利用這些工具,現在如果你不會話知識地圖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專家。
而在工作和學習當中我們也同樣遇到了非常大的麻煩,我們對於現在要學習的東西非常的迷茫,知識爆炸的同時我們的理解能力沒有變化,所以我們只能在原有的基礎當中選擇更加有效方式來描述各種知識,在體系建設當中流程圖可能是最好的一種方式。
二、問題分析
語言 抽象 和系統3個問題
語言描述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在我所遇見人當中往往會把自己所說的話所縮減,但有時也會讓我們的話通貨膨脹,他們基於自我的經驗和理解,從自己的觀點表達內容,忽視了任何其他人節奏,我稱呼為川普進度。
軸向概念圖 如果我們把所要表達的事務和流程濃縮化,並用圖片表示那麼就會產生和數學一樣的高度抽象性,我們在一個關鍵的問題上會有一共同對象並且不會出現歧義。
系統概念 在抽象之後就是組合成一個流程,我們對於流程的缺少的是全局性的理解導致的後果就是沒有上帝視角,往往找不到方向在盲人中有一隻眼睛就可以當老大,而系統性整理洽洽 是哪一隻能看見世界的眼睛
我對於流程圖的理解就是沒有密碼的wiff 我們可以的大腦可以快速的接入並且易於理解,而作為知識本體的我們自己,如果想要讓別人理解我們的說出來話或者寫出來的文字往往就像藍牙,你需要的是理解這些內容的底層密碼,但很遺憾我們大多數不被人理解,我們又不是皮條客一眼就能看到誰是今天的大玩家
對於這篇文章,我會從以前沒有用過的新方法來表述問題,事實上我也發現了問題,就是我和很多人沒有了溝通的wiff ,本文要表達的是一些基礎的觀點。解釋流程圖的幾個種類以及基本元素 ,並且展示一下案列來表達如何具體的描述問題本身,從而能更深刻的洞察問題本身。信息可視化是信息元素化後的最優表達法。
三、問題研究
1、圖的類型
先來熟悉一下慣用的幾種作圖方式,流程圖、泳道圖、時序圖、用例圖、原型圖,不過下文的圖並沒有按照嚴謹的UML方式作圖,僅作參考使用。好,開始一個個分析優缺點,仔細研究問題。
流程圖
優點:邏輯、概念清晰,且很容易做顆粒度把控。
缺點 :表達的是系統的行為,忽視了人員和角色的互動和關係,實際製圖中更多的偏向宏觀表達,對於到底如何具體操作如何與現實調和並不友好,表達數據 狀態等信息時顯得不夠具體,如果引入其他表達的圖形進入進入就會出現更多的複雜性,但是用同類型圖卻很難表達。
泳道圖
優點:較為完整描述流程,相當於在普通流程圖中加入角色,展示所有涉及模塊的交互;能直觀感受特定泳道內的所有行為。
缺點:系統高度複雜的時候,圖極大極複雜,可讀性很差;且信息展示方式不夠直觀,與常規認知習慣不匹配。如下圖所示我們看見了橫向的泳道,裡面的內容和我們有些驅鬼符一樣,第一眼看見的時候很難接受現實,很多人並不感冒甚至直接拒絕。
時序圖
優點:可以說是很細了,甚至能完全表達系統各細節環節的最細小行為,不但能表示各行為順序,還能在數據層面表示網絡請求的方式。能達到一張圖不用解釋的境地,可以算泳道圖的升級版。
缺點: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圖很像平衡記分卡,它的可讀性也差,且顆粒度很細的時候也有信息量過載問題,當涉及回調及同步異步問題時需要更專業的讀圖技巧,增加溝通成本,很多時候它更像圖紙,你可以找到每一個組成部分並且可以知道這個到底在哪個位置,是哪個具體系統的組成,起著什麼作用。
用例圖
優點:好處是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在遍歷單角色任務時很實用,且容易按照顆粒度劃分層次。
缺點:在概念設計上容易忽視整體,流程完整性難以直觀感受。除了對單個角色做分析的時候比較有用,其餘用處不大,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東西也是顯而易見的。
原型圖
優點:這應該是所有人都最喜歡看的圖,好處很多,既直觀,又能很好的展示功能,還可以做交互標記。按顆粒度可分低保證高保真,低保證便於溝通,高保真方便用戶理解
缺點:原型圖已經很貼近現實,事實上我們也可以把這些圖叫做照片。高度還原事實唯一的問題也許就是他的清晰度沒有上千萬像素,華為說我有上億像素。當然這樣的呈現方式只能是前臺,中臺後臺運行在黑匣子裡根本無法知曉。
2、表達元素分析
角色,表示場景下涉及的角色
行為,表示場景下作出的動作
數據,表示場景下信息數據的流動
狀態,表示場景下引起的狀態變化
界面,表示場景下位於什麼界面及其樣式
3、設計階段
先細分幾個設計階段,方便明確在各個階段的目標以選擇需要的方案。
概念階段,此階段主要關注在現實業務場景下,需要做什麼,和業務流程規範的設計
功能概念階段,此階段主要關注產品如何滿足業務概念的要求,需要設計哪些功能,以及各個功能模塊之間如何組織協調
交互原型階段,此階段主要關注產品具體實現的展示方案,用戶如何操作,界面如何反饋
四 解決方案
在經歷了一大波實際環境嘗試之後,得出了一些目前比較適用的方案。首先明確不存在一張解決所有問題的圖表達方式,這也是為了在可讀性和完整性中尋求平衡。
1、業務用例圖
首先業務概念階段,需要一種表示系統全部流程的圖,並能展示角色的差別,方便人員溝通。重點在於簡單快速易於理解,再開始設定前敲定所有業務影響的範圍。
所以選用普通流程圖易理解的表達方式,直接引入角色的概念,若圖表過於複雜則從顆粒度著手,再引入「包」和「領域」切分的概念就很完美了。
一整張圖的形式
將一個設計的過程調和成若干個子系統的組合,並把每一個子系統的角色表示出來,這樣就可以很簡單的和那些概念思維比較差的人進行溝通,也方便繼續對整個系統的思考,因為合理的切分和加大顆粒度後,對於大信息量的支持很友好,類似於小說中的大綱,更像我們日常app 的頁面設計一樣,那些購物的APP主頁的界面也是如此展現給用戶的,說明這樣的方式是最優呈現。
圖中的十個要點被集合處理,這個裡我們可以加入一些標籤,來表達其他維度。
切分引入集合的形式
如果想要在系統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詳細的描述,那麼就直接打開子流程,在細分度上我們可以在子流程中再加上子流程,整體系統可以打包成許多個獨立的系統來處理,很像組裝電腦一樣進行子流程的獨立打包分裝。在這種模式可以說極大的減少了信息過載的問題,正如修理家電的師傅一樣,他們最拿手的就是換總成,同樣4s 店也是一樣,看見那個不行總是說 你這個東西壞了 這個要換總成。總之模塊化的好處就是簡單便捷容易理解。
點線面的集合體 我將一個瓜瀝地區的覆蓋信息的點做了一個 點 線 到面集合,二這個集合就是一個信息覆蓋綜合體
2數據狀態圖
我們還需要在完善概念的階段,需要一些更能表達抽象對象的圖,重點在於我們需要的世更深入的了解這個對象,那麼就需要加入數字 屬性 計劃 等各種屬性 某些時候我們也可以理解這個叫做相
行為數據圖
數據產生 變化
這些功能可以在小程序當中完成,我推薦使用世草料二維碼,進行數據的收集數據 對於提高效率非常有幫助。
如果你不想成為數據那麼就變成分析數據的人, 我們可以利用免費的工具進行的簡單記錄 從數據的產生合變化中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比如那個點有需求 以及那個需求來自那個點,創新是對於過去沒有進行排列的數據進行重新組合排列。
兩種數據的記錄
一個高頻的感應開門設置 一個是開車的低頻起落設置,和之前的伸縮門的設置開始區分 我們發現了真正實用的設計一個門口兩種方式的進出,這個和我們的店鋪也一樣高頻的一定要進出快 方便 出錯率少簡單 低頻的可以出單慢利潤高 但一定要給他留口子 大多數都是25%的低頻 而作為數據我們也要一個入口兩種方式的記錄 粗記錄和細記錄。
狀態圖
狀態世有行為數據產生變化的 ,所以每一轉臺變化必然會有一個前置動作發生,
3 交互原型圖
最後在交互原型階段,需要一種表示界面元素的圖來展示功能,並引入交互表達,比如我們最後落實在小程序排版。
五、後記
在我們的辦公軟體當中有很多的流程圖模板 對於一般的生活需求基本夠用,所以不需要特意去開發,除非需要升入提高效率合了解全局的問題的時候可以選擇在某個模板當中進行升級,我們不要閉門造車而是咱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發揮。
多種流程圖型的結合 會產生很多的理解問題,事實上我建議需要規範一幅圖當中的圖案的種類合這樣便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