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系統+CT掃描升級 智慧冠脈CT輻射劑量、等候時間雙下降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AI系統+CT掃描升級 智慧冠脈CT輻射劑量、等候時間雙下降

2020-09-28 19:42: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張燕玲

    人工智慧AI系統結合優化的CT掃描技術,「雙管齊下」打造「智慧冠脈CT」,改變醫療服務困境。上海市胸科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陳靜姚君)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數眾多,許多冠心病患者發病前並無明顯症狀。幫助患者儘早高效地發現心臟「隱患」是醫生們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

  記者28日獲悉,上海的醫療機構率先探索引入人工智慧AI技術,並全面升級掃描技術,冠脈CT總體等候時間縮短了90%;掃描技術的升級大幅減少了患者受到的輻射劑量。

  冠脈CT是一項無創傷性檢查,主要用於篩查及診斷冠心病。它能夠判斷血管粥樣斑塊的大小、質地以及導致的血管狹窄、阻塞等情況,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於紅建議高危人群應將冠脈CT納入常規健康篩查項目。上海市胸科醫院供圖

  記者當日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胸科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逾六旬的許先生剛剛做完冠脈CT檢查,感受和往年截然不同。他坦言:「以前,做冠脈CT檢查很麻煩,我心跳比較快,每次做檢查,都要吃藥控制心跳,還要練習屏氣,有時候要折騰半天才能完成檢查。」但是「這次,我只是躺在那兒,『唰』一下,幾分鐘檢查就做完了,太方便了。」許先生是「三高」患者,還有冠心病家族史,醫生建議他定期做冠脈CT檢查。

  據介紹,上海市胸科醫院藉助人工智慧AI技術,多維度提升冠脈CT檢查能級,患者等候排隊時間大大縮短的同時,輻射劑量亦減少了80%,冠心病篩查效率大幅度提升,為推廣普及奠定基礎。

  CT心臟掃描會得到約300張橫截面照片。醫生們需要以此進行立體三維重建,形成一幅幅完整的心臟、冠狀動脈立體高清照。按照傳統方法,對放射科醫生來說,「冠脈CT」的立體三維重建不僅是腦力活,更是體力活。上海市胸科醫院放射科主任於紅形象地告訴記者,在冠脈CT掃描出的數百張照片裡,心臟血管影像就像散落的珍珠一樣分散。 立體三維重建時,醫生就如同「串珠子」 ,需先把這些「珠子」從照片中「找」出來,再串接起來,重建出可供診斷的一根心臟血管。

立體三維重建時,醫生就如同「串珠子」 , 重建出可供診斷的一根心臟血管。上海市胸科醫院供圖

  上海市胸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江一峰介紹,每個人的心臟有大大小小近10根這樣的血管,每處理一位患者的冠脈CT圖像,醫生們就要花上至少30分鐘。這導致了冠脈CT檢查效率低、患者等候時間長等狀況。民眾和醫生們都不滿意。

  人工智慧AI系統結合優化的CT掃描技術,「雙管齊下」建成的「智慧冠脈CT」改變這一醫療服務困境。於紅透露,有了AI系統「加持」, 在處理患者CT片時,人工智慧可以在短短5分鐘內,完成血管的立體三維重建,自動生成心臟血管的立體高清照,並整理出初步診斷報告。醫生們自此告別機械繁瑣的「串珠子」操作中,更加專注於病情評估和診斷分析, 檢查報告更詳盡、準確和細緻。

  醫院方面透露,現在,患者來院做一次冠脈CT,預約時間由以往的一個月縮短至2-3天,檢查後48小時內就能獲得診斷報告,總體等候時間縮短了90%。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該院全面升級了掃描技術,將以往「機槍」掃射式掃描改為「狙擊槍」式精準打擊,心臟「撲通」跳一下,全部掃描就完成了,患者受到的輻射劑量減少了80%,檢查變得更安全。

  醫院方面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5月至今,該院的「智慧冠脈CT」已完成近1萬例患者檢查。於紅建議:「高危人群應將冠脈CT納入常規健康篩查項目,定期為心臟血管『拍拍照』,培養『早篩查、早發現、早診治』的良好健康意識和習慣。」(完)

相關焦點

  • 做一次CT,對一般人的傷害有多大?終於有人肯說實話了
    ct檢查是一種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是利用精確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 來圍繞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做直接的斷面掃描,在每次掃描的過程中會讓探測器直接穿過人體來接收x線所發出的信息,再由轉換器將這些模擬量轉化為數值,然後輸入電子計算機 在進行高速計算,從而得出x線吸收的數值,並且經過顯示器將不同的數據用不同的等級顯示出來,這樣就可以將身體這個部位的解剖結構清晰的顯示在監視器上
  • 科學生活:CT掃描造成的輻射真會致癌嗎?
    但最近,《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載文指出,CT掃描造成的輻射已成為美國人遭受輻射的首要來源,有2%的癌症源於此。    大家對這樣的場景不會陌生———待檢查者靜躺在CT機內,隨著轉盤變換方位接受掃描。CT全稱是ComputedTomography(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它的原理類似於單幅X光掃描,都是用穿透力強的X光為人體內部照相。
  • 「查癌神器」PET-CT檢查費過萬 專家: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做
    另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它在治療之後,因為病人治療之後效果到底怎麼樣,需要及時判斷,比如病人剛開始做有效,做了一段時間卻沒效了,這個很常見,說明病人體內發生了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用普通的方法看不出來,但用pet/ct就好一些,它能夠比較準確判斷療效和指導治療策略的改變。第三點,現在其他檢查很少做全身,像有些不明原因的發燒,這時候就需要在全身找潛在的病狀,pet/ct就是做全身的。
  • CT、核磁、X光的區別,講得太到位了!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新冠肺炎CT影像綜合分析AI輔助系統英文版上線
    日前,由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聯合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和國內多家醫院,以及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人工智慧專委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慧醫療專委會等多方合作,依託「天河人工智慧創新一體化平臺「構建的新冠肺炎CT影像綜合分析AI輔助系統自上線以來,天津、北京、湖北、上海、山東、安徽、黑龍江等全國三十餘家醫院
  • CT檢查會致癌?哪些人不能做?你恐怕不知道
    科普一下什麼叫做CTCT在醫學領域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即Computed Tomography)的首寫字母的簡稱,是利用X線束對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連續的斷面掃描,從而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清晰等圖像的X線檢查方法,在多種疾病的檢查中具有重要價值,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顱內腫瘤、腦水腫、
  • 動不動就做CT真的好嗎?對身體有沒有傷害?聽聽醫生怎麼說
    來聽一下CT室的人怎麼說CT其實就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利用的是x線對人體的某個部位進行一定厚度的掃描,再利用探測器接受,把這個x線轉化成光最後轉成在電腦上看到的圖像。這項檢查可分為平掃,增強掃描,造影掃描,針對不同的疾病進行的不同方法。
  • 黑龍江省醫院CT室一站式多部位聯合掃描為患者解憂愁
    為了評估是否具備治療指證,張奶奶需要對頭部、頸部、心臟血管都進行影像掃描,而三次掃描就意味著三次打藥(造影劑),張奶奶的身體短時間內是否抗的住,真是個未知數。而且在血管外科和CT室醫務人員的合作下,完全可以做到一次注入少量造影劑,就能完成一站式、多部位、大範圍超低劑量聯合掃描,同時顯示頭部、頸部和心臟血管。張奶奶聽到有這麼一臺「神奇」的機器後,大喜過望,在達到操作條件下,立即做了一次頭、頸、心臟血管全掃描,不到一秒鐘即掃描完畢,醫生們拿到清晰的影像資料後,成功的對張奶奶的病情進行了準確的評估。
  • ct檢查 ct是檢查什麼病的
    現在的很多疾病的檢查都是可以用到CT檢查的,但是很多人都是醫生說檢查就檢查的,沒有說自己去了解一下ct,那您知道ct檢查能檢查出什麼病嗎?您又知道ct是什麼呢?應該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都是聽醫生指揮的,那就來學習一下ct檢查的注意事項吧,以後做也知道是怎麼回事的。
  • X光、B超、CT等,哪些檢查最傷身,幾句實話醫生一直想告訴你
    但是,有不少人在聽到x光檢查、ct檢查時,都會產生抗拒心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家受到了「輻射致癌」的影響!由於我們對醫療知識並沒有過多了解,更別說是醫療設備使用了。再受到當今網絡發達、真實或不真實的信息影響,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對醫療設備有錯誤認知。
  • 各部位做CT檢查有什麼作用?CT檢查竟有這些副作用
    CT檢查有副作用嗎   ct即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是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γ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檢查;根據所採用的射線不同可分為:X射線CT(X-CT)、超聲CT(UCT)以及γ射線CT(γ-CT)等。
  • Win7系統打開ct格式文件的方法是什麼?
    Win7系統應該如何打開ct格式文件,相信用戶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知道應該打開的文件,其中就比如ct格式文件,一般來說ct格式文件是可以通過ESKO、artpro等一些插件軟體來打開的,那麼接下來就為大家分享Win7系統應該如何打開ct格式文件的具體操作步驟。
  • CT掃描顱腦時,為啥很少使用螺旋掃描方式?
    原來的非螺旋CT掃描時,掃描一層,檢查床向前或向後移動一定距離,在掃描一層,檢查床在移動一定距離,就這樣一直是掃描~暫停~掃描~暫停的循環過程,直到將感興趣區掃描結束為止,每次掃描都必須經過啟動~加速~取樣~減速~停止等過程,大大限制了掃描速度,這也是非螺旋掃描慢的主要原因,為什麼這麼慢,主要在於供電方式和掃描方式上。
  • GE醫療集團發布 世界首款寶石能譜CT 降低60%輻射
    ,X射線照射時間越長、劑量越大,致癌的危險性越高。因此,如何減少CT所致的輻射劑量,同時又保證足夠的圖像質量,是目前行業內普遍關注的熱點。       為此,經過近10年的潛心研究,GE研發團隊成功推出寶石能譜CT,在高清晰成像和超低輻射劑量兩方面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寶石能譜CT採用寶石作為探測器材料,與傳統稀土陶瓷探測器和鎢酸鎘探測器相比較,穩定性高出二十倍。
  •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引進世界最快CT
    據該院放射科主任王龍勝介紹,該CT是目前世界上最快速、最精準、最安全的CT,在實現超低劑量體檢、腫瘤早期篩查、大範圍血管檢查、心臟冠脈檢查、全器官灌注檢查及國際前沿的CT能量學成像等方面具有極大優勢,將極大提升來院檢查患者的就醫效率和獲得感,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王龍勝介紹,與傳統CT相比,西門子Force雙源CT的優越性體現在以下五大方面:一、掃描速度快。
  • Ingenuity微平板CT :定義CT臨床應用新疆界
    應用星光iDose4 Premium,不但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輻射劑量(不損失圖像質量),還可依據檢查需要在輻射劑量降低及圖像質量提升兩者間取得最佳平衡。更讓臨床稱讚的是,70%以上的病例可在1min內完成重建,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 CT輻射大嗎?會致癌嗎?體檢要不要做CT?
    事實上,CT等輻射檢查作為必要的醫療手段,機器的輻射量是固定的,並不會對健康造成顯著影響。   低劑量螺旋CT   是什麼?   低劑量螺旋CT是指基於能夠檢測到肺部小結節的最低掃描範圍和放射濃度的CT檢查技術(也就是用很小的X線劑量達到同樣的效果)。
  • 體檢,選擇胸片還是低劑量肺CT?
    在體檢過程中胸片檢查一直都是篩查肺部疾病的常用項目,隨著研究表明,低劑量肺CT是早期發現肺癌的重要手段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低劑量肺CT進行篩查,那麼在檢查中是不是都應該選擇低肺CT檢查呢?低劑量肺CT則是需要躺在床上分層掃描的,每一層所表現的圖像都是不同的,圖像比胸片顯示要清晰,有微小結節容易早期發現,但是費用要高一些,射線量也比胸片要大的。其次,低劑量肺CT在體檢中的應用是有嚴格的指徵要求的,一般認為40歲以上、長期吸菸、有腫瘤家族史、有職業暴露史等高危人群,才建議進行低劑量肺CT的檢查。
  • 低劑量螺旋CT讓早期肺癌「無所遁形」
    主要是指年齡40歲以上,且具有以下任何一種危險因素者:1.吸菸≥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經吸菸≥20包/年(或400支/年),戒菸時間<15年;2.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3.合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瀰漫性肺纖維化或有肺結核病史者;
  • 體檢照CT和x光有多傷身體?輻射會致癌?這3點希望你能早知道
    第一點真相:CT和x光存在輻射,可能會致癌?我們知道輻射主要分為兩類: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對身體危害極小,沒有電離能力的就是非電離輻射,比如各種小區裡的通信基站、手機、電腦、微波爐等就屬於這一類。過量接觸各種電離輻射,對身體的危害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雖然電離輻射危害大,但並不能完全就等同於 照ct或者x光會造成這些危害,因為脫離劑量談危害都是耍流氓。比如常規 X 攝片的輻射劑量相當低,可以認為是完全安全的,一般患者在檢查後是不用擔心有什麼副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