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人生只為一件大事來

2020-12-16 大洋網

施一公。

大洋網訊 10月20日,5名諾貝爾獎得主、70餘名國內外頂尖大學校長、近百位捐贈人,在西湖大學聚集一堂。

從2015年3月,施一公等7名教授聯名提出建設西湖大學的建議,到如今大學落地生根,從最初建立教育基金會尋找捐贈人,到通過8次全球招聘從5000餘申請者中選聘68名博導,施一公傾注畢生心力,才讓這所學校初見規模。

20日當天,自稱「人生只為一件大事來」的施一公,向記者講述了3年來的不易。「道阻且長,迎難而上。」施一公的話裡,透露著堅韌和勇氣。

西湖大學揭牌。

西湖大學成立大會這天,身為東道主的施一公,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上午9時30分開始成立大會,他謙遜有禮地和來賓們打招呼,然後上臺做了足足4000字的校長演講,之後,又和楊振寧、韓啟德等5人為西湖大學揭牌。

現場的第一排,坐的主要是5位諾獎得主,西湖大學董事會主席錢穎一、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等。馬化騰等人作為捐贈者坐在會場的第二排;作為施一公的圈內好友,潘建偉、饒毅、陳十一等也在第二排落座。

身為西湖大學校董事會榮譽主席,楊振寧對西湖大學的成立非常重視,他錄製了一段視頻,恭賀西湖大學成立。楊振寧說:「假如我年輕的話,我一定會參加他們的隊伍,但現在我年紀大了,我想我只能祝賀他們能取得較大的成功,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和科技研究事業做出好的貢獻。」

轉眼到了中午,匆匆吃上幾口飯,施一公又來到媒體發布會現場,和記者們談了半小時。下午1時30分,他趕緊跑進另一個會場——西湖高等教育論壇。會場裡,施一公居中主持,數十名校長列坐其次,校長們的發言或幽默、或實在,或看好西湖大學之前景。施一公幽默作答,贏得了滿堂彩,也完美銜接了每位校長的話。

偶遇施一公:

一年往返京杭40趟

下午4時10分,長達2個多小時的校長會議終於告一段落。校長們親切握手,寒暄致意離場,在酒店的角落裡,只見施一公身姿矯健,寬肩膀細腰身,戴著一副銀絲眼鏡,留著一個精神的板寸頭,雙眼微微有些發紅,身高足有1.8米,像個30多歲的年輕人。

施一公說,他目前的生活就是京杭兩地跑,除了籌備西湖大學耗費大量精力,他仍然在堅持科研、帶博士生,「我今年在西湖大學一共招了3個學生,另外我在清華還有學生。我2015年來回跑了19趟,2016年來回跑了40多趟。我107歲的爺爺聽說我在籌備西湖大學,非常支持,我爺爺是1936年浙江大學的畢業生,在杭州拿的學位。我現在在杭州的日子要多過北京。」

記者正想追問幾句,施一公已經大踏步走向另一個會場,記者一路小跑才能追上。在高中期間,施一公就練習長跑,項目從800米、1500米、到3000米。進入清華後,由於長跑隊只招收專業運動員,施一公便轉練競走,從5000米走到1萬米。他還在校運動會上創下全校競走項目的紀錄。一直到1994年大學畢業五年後,這個紀錄才被打破。而今年9月,一段施一公在西湖邊跑步的視頻,也曾在網絡爆紅。

施一公說,在他的帶動下,跑步健身慢慢成了西湖大學的一種文化,「跑步健身不僅讓我精力充沛,也是一種向上的正能量,會影響一個部門,乃至一個學校。我的同事像仇旻副校長,以前也跑過,現在他的成績突飛猛進。我前幾天看他每公裡的步速,比半年前提高了快一分鐘了,簡直不可思議。」

話還沒來得及多說兩句,這位曾經的清華競走冠軍已經健步踏入會場,參加西湖大學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這位東道主當天的繁忙,可見一斑。

待補的「裡子」:

募資35億,目標300億

施一公對於學校的現狀認識充分,當天演講時,施一公的最後發言是:「西湖已至,未來可期;道阻且長,我們迎難而上!」

一句「道阻且長」,說明西湖大學還有很長的道路需要前行,也足見施一公的謙遜與自知,他向記者表示:「這篇發言稿,我自己都改了三四遍,為什麼最後要說一句『道阻且長』,就是因為西湖大學是一所新型大學,是新興事物,它自然會有很多困難,就像一個新生兒一樣,從出生到走路,要跌很多跟頭,有很多東西要學,這個學習過程,本身就是困難。」

作為好友,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在下午的西湖高等教育論壇上,也用「嬰兒」來形容他和施一公的學校,說得臺前的施一公暗暗點頭。

西湖大學的辦學資金全部由社會力量捐贈,談到辦學基金,施一公的答案是仍然不夠:「到目前為止,我們有36位創始捐贈人,只有捐贈金額比較大,才能進入創始捐贈人的行列。我們還有400多位其他的捐贈人,捐贈協議金額在不久前已經超過35億元人民幣。其實我們受到一些經濟走勢的影響,但是我相信今後的捐贈會隨著西湖大學的成立,大學的各項工作步入正軌,隨著社會對大學的更深理解,進一步打開局面。我相信捐贈將在幾年之內達到總金額在200億元人民幣以上,如果有200億元到300億元的基金會的本金,用它的利息和投資收益來支撐西湖大學的運行和引進頂尖人才是完全可以的。」

「我們把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招聘到西湖大學,是希望他們可以心無旁騖地做科學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因此,年薪福利、住房、醫療保險,都應該是最有競爭力的。正是因為有西湖教育基金會,和社會捐贈的支持,我們才能做到這一步。」施一公說。

第二個待補的「裡子」是人才。據施一公介紹,西湖大學在師資方面,先後引進了仇旻、許田等講席教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通過8次全球人才招聘,從5000餘名申請者中,選聘了68名PI(獨立實驗室負責人、博士生導師);在人才培養方面,採取與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聯合培養的模式,共錄取西湖一期、西湖二期博士研究生139人,2019年博士生招生工作也在有序進行中。

而施一公想要的博導人數是300名,「我們希望每一位招聘的年輕的教師就是獨立博士生導師,都應該在他的小領域達到世界領先的水平。所以儘管人少,現在我們只有300位師資,但我希望這300位就是各自領域頂尖的科學家。」

施一公對於未來,依然滿懷憧憬:「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後,西湖大學將作為一所世界矚目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全力以赴去實現我們這一代人的科教興國夢想,用自己的方式為世界文明和人類進步做出重要貢獻。」

對話

40年只做一件小事

記者:你當時提出創辦西湖大學的初衷是什麼?

施一公:這個初衷其實不是我一個人的初衷。我跟我的母親,甚至我107歲高壽的爺爺談這件事情時,他們都特別支持。我的爺爺代表的是很年長的這一輩,我的父母代表的是我的長輩,向我們學校捐贈的孩子、中學生是我們下面的一輩,所以西湖大學的創立,代表了四五輩中國人的初衷。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想到初衷,就會獲取很多力量。

我這輩子,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前40年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家立業,又用了十年做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幫助我鍾愛的母校清華大學,迅速地發展生物學科,參與創建了兩個學院,擴大了一個學院。似乎這兩件事情,都是為了這第三件事情,也是這輩子最大一件事情——創立西湖大學做準備。

每個捐贈者都像部電影

記者:西湖大學今天終於成立,這三年來,您收穫了哪些感動?

施一公:作為一所非營利性質的新型大學,西湖大學的創辦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社會捐贈。

兩個月之前有一位公務員,順著西湖教育基金會的地址找到辦公室,問清情況後,拿出他的借記卡刷卡捐了10萬元。我估計這幾乎是這張卡的全部。我們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眼含熱淚,不知道說什麼好,勸都勸不住。

今年7月,山東濟微中學年僅12歲的張子昊給我寫信,將他和兩歲弟弟攢下來的所有壓歲錢捐贈給西湖大學,希望能為大學創建出一份力。十幾天前,雷凱博士帶來了一張當地華人夫婦阮英鋼和李瓊丁的美元支票,他們的留言讓我感動:「深知育人不易,能為你們建學校出點微薄之力是我們的福氣」。子昊年紀雖小,阮先生和李女士雖然和我從未謀面,他們卻和其他許許多多的捐贈人一樣,是西湖大學的同行者,也是最早看到西湖大學未來的一批人。

這樣的故事是講不完的,現在儘管只有400多位捐贈人,但我覺得每一位捐贈人的故事都可以拍一部電影,寫一篇小說,大家都是為一個共同目標來做這件事情。所以雖然「道阻且長」,但我說難其實真的不難,有國家重點支持,有全社會的理解、鼓勵和支持,我們那點小難處都不值得在這兒說。

發展能得到法律保障

記者:西湖大學作為一所全新的民辦大學,在制度設計方面如何給學校提供保障?

施一公這個問題對我們特別關鍵。我們很幸運,原因之一是國家在新時期、新時代特別看重民辦教育。2016年底,國家通過了《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訂版,在2017年9月正式執行。西湖大學的發展,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法律保障。在大學創立的過程中,我們每走一步,都會徵詢社會的意見,徵求政府的意見。

此外,西湖大學的新和它的獨特,反映在它的辦學模式。我相信這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它是一所非營利性的大學,不會分紅、不會盈利,由西湖大學黨委來保證辦學方向,同時也是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我們的教職工全都參與到其中,每一位老師、每一位職工,都是大學的擁有者,西湖大學的校董會成員要經過基金會的理事會提名,基金會承擔極大的作用,要面向社會為西湖大學募資,也要推薦校董會成員。

毋庸置疑,西湖大學是一所民辦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它時時刻刻都與社會發生聯繫。

不是看發表多少文章

記者:西湖大學會有怎樣的全新教育評價模式?

施一公:指標體系是一個指揮棒,會引導一個國家的學術評價,乃至引導國家的科技發展。中國改革開放40年,科技發展進步非常快。

正因西湖大學小,所以我們比較容易做。我們不僅向捐贈人承諾,也向社會承諾,一定不會把一些指標作為做學術判斷的主要指標。我們希望以國際化的方式運作,比如有國際學術顧問、學術委員會。我們會看學者的研究首先是否在國際前沿,這是最主要的,而不是看發表多少文章。實際上,一個學者發表的文章數和他的研究是不是在國際最前沿,不是完全一樣。

此外我們要考察如果是國際前沿研究,是否已經開始有實質性的進展和突破。只要他在努力,而且方向是對的,我們會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寧願他花五年、十年,去孕育一個對人類社會有影響的研究成果,而不希望他花一兩年時間出一系列的文章。這是導向性的東西。

因為我們小,我們不可能去比有多少校友進入企業,做企業界的精英,做大科學家,我們會以對人類對世界的科學重大發現有多少貢獻來衡量。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後,我們能做出一些非常重大的、把人類知識前沿往前推動一些的科技創新。它的成果最後將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創新的企業和產品。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武威 實習生楊桂芳 通訊員李凱娜

視頻剪輯/陳詩藍

相關焦點

  • 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道阻且長 育人育心
    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4月16日在杭州舉行的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會第一次會議上,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2008年,從美國普林斯頓回到清華大學的施一公曾如是表示。今年1月,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全力以赴籌辦西湖大學。他在昨天的競聘演講中說:辦好西湖大學是我肩上義不容辭的責任。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西湖大學就是我生命中的這件大事。我已經做好準備,毫無保留地付出我的全部心力,以不忘初心、無問西東的務實態度,帶著全社會、國家、政府和全體師生員工的重託,使西湖大學成為國家和民族的驕傲。
  • 施一公:不希望西湖大學「大」,希望十年後達到加州理工規模
    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科技日報微信公號5月26日,剛剛走馬上任西湖大學校長一個多月的施一公,出現在中國科協年會上,熱情地向大家介紹了目前西湖大學的建設情況。西湖大學之所以高度受關注,因為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第一所民辦的研究型大學。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新身份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當選為浙江省歐美同學會會長。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施一公同時是歐美同學會總會的副會長和常務理事。圖片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對歐美同學會,有留學經歷的小夥伴都不會陌生,它是由中共中央書記處領導、中央統戰部代管的全國性留學人員組織,2003年增冠「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名。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清華學子在美國碌碌無為,卻不願回國
    曾經,西湖大學的校長施一公也公開表示,許多清華學子即使在美國碌碌無為,也不願意回到中國。那麼對於這些留學生為什麼寧願過著平凡的生活,也不願意為祖國做出貢獻呢? 在2018年的時候,為了能夠對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幫助,施一公辭去了清華大學副校長的職位,並開始籌建西湖大學,現如今,作為西湖大學的首任校長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捐助教育是最好的慈善方式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捐助教育是最好的慈善方式 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 2019-12-04 20:53 來源:澎湃新聞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開學典禮演講全文
    今天是西湖大學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校長施一公的一段演講視頻火上了熱搜,他說:「做誠實的學問是科學研究中一條不容突破的底線。」息怒小姐R:嘻嘻嘻施一公校長到我們學校致過辭哦,全體研究生都沸騰了(場面請自行感受)。
  • 施一公說,10個諾獎換不來1個西湖大學!是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他
    施一公,全球知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全國政協委員,也是西湖大學的倡議人和校長。今年全國兩會,施一公關注的話題是「關於加大非營利性民辦高校政府扶持力度」。這個關注的話題,來自於他多年的思考和實踐,也充滿了一個人的情懷與理想。在今年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上,施一公講述的故事感動了大家。
  • 宗慶後: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擔任西湖大學校長是因為錢
    近些年,一所新成立的民辦大學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她就是新成立的西湖大學。這是一所不以培養學生就業為目的的研究型大學。 雖然是一所新成立的大學,但是她的校領導對於足以亮瞎你的雙眼。校長是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
  • 西湖大學最新成果登上Science封面,校長施一公卻再次陷入爭議?
    西湖大學最新成果登上Science封面近日,西湖大學周強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登上了Science封面。據了解,該論文主要是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新冠病毒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而ACE2全長結構的解析,對於後續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研發,將會提供重要的結構生物學數據支撐。
  • 西湖大學開學 施一公為120名博士新生上第一課
    昨天,西湖大學2018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在杭州雲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20名新生正式入學。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教授、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教授、西湖大學黨委書記董清源,以及西湖大學全體師生、家長共同參加了開學典禮。
  • 施一公:從清華大學副校長到西湖大學校長,回國科研拒絕美國高薪
    說到施一公院士,相信很多人不會陌生。如今,施一公院士已經是西湖大學的校長,成為了中國高等教育方面的新希望。但是在背後卻有著太多的艱辛。這是來自施一公的肺腑之言。因此,在施平的感召和多重因素下,施一公下定了決心,他做出了人生極為重要的一個決定,儘早趕回了祖國,從零開始。
  • 施一公卸任清華校長,自主創辦西湖大學說5年超過清華,後來如何
    ,在杭州西湖有一所叫西湖大學,西湖大學的創始人是清華大學的校長施一公,在施一公將清華大學校長這個職務卸任之後,施一公便擔任西湖大學的第一任校長。為什麼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校長的職位前去西湖大學任職為副校長?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施一公力圖創造一個不同於清華北大的高等院校,西湖大學招收的學生只有博士後,能進入這所大學說明學生是具有一定實力的。
  • 西湖大學是一所什麼層次的大學?
    說起西湖大學,可謂是2018年的熱詞。西湖大學的成立也是高等教育領域的一件大事。2018年12月20日,西湖大學當選為2018年度文化體育娛樂類十大流行語。可見,西湖大學是多麼地深入人心。據說,預計還要五年的時間,也就是要到2023年,西湖大學才開始招收本科生。目前西湖大學只招博士生,而且名額極少,只有120名。為了吸引優質生源,西湖大學決定每月向博士生提供5000元的生活補助。西湖大學門檻如此之高,那麼西湖大學究竟是一所什麼層次的大學呢?
  • 開學季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回答:什麼是西湖大學的使命所在
    校董們與校長施一公,還有他們的家人,攜手揭幕了「西湖家人」寄語牆。在這不同尋常的一年,在入學的第一天,校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從新冠病毒說起,向大家闡述了西湖大學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的責任與使命。西湖大學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校長施一公發言
  • 宗慶後爆料稱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擔任西湖大學校長是因為錢
    近日,一所新成立的民辦大學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她就是新成立的西湖大學。這是一所不以培養學生就業為目的的研究型大學。雖然是一所新成立的大學,但是她的校領導對於足以亮瞎你的雙眼。校長是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施一公辭去我國第一學府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一職,擔任一所民辦大學的校長,這讓很多人議論紛紛。不過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卻爆料稱,施一公是為了錢。
  • 施一公校長:西湖大學捐贈名單,河南企業家最多
    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等一批有崇高理想的科學家共同發起籌建的,借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和史丹福大學的辦學理念,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聚焦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工學院等3個學院,堅持"有限學科"定位,注重學科交叉,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方面有所突破。
  • 施一公耗資百億創辦的西湖大學,是啥來頭?
    所以在近些年中,國家對於大學的教育和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要求也越來越高,那麼對於無數的莘莘學子來說,想要進入一所極其優秀的大學,需要夜以繼日的學習。只有這樣,自己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開啟人生新的起點,未來可能擁有更加燦爛的人生。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半馬139:跑步讓工作更高效身體更健康
    關注慧跑小編,助您輕如羽、跑無傷西湖大學校長、我國生命科學領域頂級科學家,施一公院士僅用時1小時39分鐘20秒,完成今年廣馬半馬,平均配速達到442左右,這一成績已經基本達到精英級選手水平。施一公還是本屆廣馬宣傳大使。
  • 西湖大學有多牛?
    說起馬雲,你肯定會想到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軟體,但是馬老師曾經還在教育界做過一件大事,那便是赫赫有名的西湖大學。話說當年,馬雲親邀著名學者施一公,讓其出任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也是在2018年西湖大學的成立典禮上放下豪言,要在5年內趕上清華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建成中國的加州理工大學。此言一出,名震四方,被許多人認為這就是一個會吹牛的校長,引來了許多的關注批評。到今天,5年之約已經過去了三年,西湖大學在這三年中做了哪些工作呢?
  • 清華校長施一公砸200億建西湖大學,說5年趕超清華北大,結果如何
    但說起西湖大學,相信很多人應該不是很熟悉,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看來是不太出名的一所學校。西湖大學是開創了民辦學校的先河,是鼻祖,同時也是私立研究類的大學,並非以盈利為目的,只為培養人才。西湖大學是清華大學校長施一公斥資200億巨資所創辦的,還揚言說要在5年內超過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那麼西湖大學建成後,後來的結果是什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