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成高考熱門專業!該不該學醫呢?

2020-08-27 佐學佑考教育

醫學專業熱度大漲

2020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比去年增加40萬。數據顯示,2020年十大熱搜專業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大數據技術......其中,醫學專業大學排名搜索同比上漲164%,其中女生佔比達66%。

每逢高考,就會有很多考生或家長問,醫生是個好職業嗎?應不應該學醫?新冠疫情暴發後,當幾乎所有行業都被按下暫停鍵時候,醫護成為了抗疫戰場的主力軍,不畏生死,衝鋒陷陣,成為了時代英雄。因此,今年對於醫學專業的討論更是激烈。

醫生是個好職業嗎?應不應該學醫?

正如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一樣,每一項職業都具有優缺點,醫生也是一樣。

後疫情時代,當醫生有什麼優點?

第一,醫生的社會地位在提升。

社會英雄、白衣天使,經此一疫,整個社會包括媒體在內,給予了醫護的敬意和讚揚,似乎比過去17年的總和還要多。相信在一段時間裡,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民眾層面,都將會給予醫療界諸多敬意和禮遇。

第二,醫護的職業環境或將得到極大改善。

據《看醫界》了解,在辱醫、暴力傷醫事件頻發的當下,為了改善醫護工作環境,不少地方已出臺政策。

醫警聯動、入院安檢、迴避診療、醫鬧黑名單、刪除醫療訴訟案件「舉證責任倒置」規定……為了保護醫護這一群體,加大遏制暴力傷醫力量,維護正常醫療秩序,國家和一些地方都出臺了政策。所以可以說醫護的職業環境或將得到極大改善。

第三,醫生的薪資水平相對較高。

從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2019年我國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看來,在非私營單位中,衛生行業位處年均收入超10萬元的6個行業中。

那麼醫生薪酬狀況如何?根據醫脈通五千多份有效問卷的調研數據看來,北上廣深四個城市77.7%的醫生薪資都過了萬元線,15000元以上的人員構成中,佔了一大半。

另外,目前國家已經在政策方面放開多點執業,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走出體制。自由執業,最大程度上可以讓醫生通過技術勞動獲得報酬,贏得患者尊重;使得醫生的收入和技術品牌掛鈎,生存的壓力可以變成提升自身服務和技術水平的最大動力。

第四,醫生的發展前景較好。

醫生是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醫生的職業要求醫生終身學習,隨著醫齡和經歷地增加,醫生會變為集學識、技術、教研為一身的專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健康行業在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是陽光行業,對醫生來說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學醫有什麼缺點?

第一,學醫成本很高。

學醫的時間成不很大,中國有句古話,三十而立!但是對於很多醫生而言,立,或許是很遙遠的事情。

5年本科、3年研究生、3年規培,一般而言要成為一名醫生至少需要8年的時間,這還沒算上讀博3年、專培2年。學醫的精力成本也很大,醫學專業的學習內容繁重、學習壓力很大。

第二,醫生的時間安排不自由。

2018年初,中國醫師協會發布《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數據顯示,醫生平均每周工作50小時,超三成醫師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醫師能夠休完法定年休。醫生很忙,在醫院泡的時間太長,可能無法顧及到家庭。

第三,醫生的健康狀況不理想。

在長期加班加點的工作重壓下,醫生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2016年《中國醫生健康指數調查報告》顯示,63.6%的醫生健康指數不及格,78.2%的醫生飲食狀態不健康,大部分的醫生處於亞健康狀態,尤其是35歲以下的年輕醫生,健康狀況尤為堪憂。

第四,醫生的科研任務重。

目前我國醫生高級職稱的評審標準都把科研項目和論文(甚至SCI論文)作為必要條件。但並非所有醫生都適合做科研,上班忙看病,下班忙論文,職稱晉升「唯論文」傾向,一直是被業界廣為詬病。

第五,醫患關係緊張。

近年來辱醫傷醫事件頻發,不少患者或家屬對醫生抱有理想的診療結果,加之一些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醫患關係變得緊張。

相關焦點

  • 想學醫,哪些專業最熱門?除了臨床醫學,這10個醫學專業很吃香
    每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專業中,醫學專業都能持續熱度,學醫是很多高考生從小的夢想,治病救人是一個很偉大的職業,醫生也是很多家長引以為豪的職業選擇,因為它意味著孩子畢業就可能是鐵飯碗。可是,當考生真正進入到高考志願填報系統時,面對眾多的醫學專業,如何進行選擇呢?
  • 學醫選專業:五大熱門醫學專業,各大醫院的頂梁柱,畢業生薪酬高
    最近幾天各省市的投檔線相繼發出,各位考生和家長影響最深的莫過於頂尖醫學院的錄取分數幾乎與清北復交幾所985大學持平,學醫固然辛苦,但是有決心、有毅力、智商高、分數高的考生還是紛紛選擇學醫,而且都選擇最具挑戰的這五大熱門醫學專業,各大醫院的頂梁柱,畢業生薪酬高。
  • 高中生想學醫,這些「偽醫學」專業儘量別選,畢業無法當醫生
    文/美美 從2020年高考填報志願的統計來看,醫學類的院校和專業成為了大熱門,也導致很多醫學類院校和醫學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水漲船高」,一些本科二批的熱門醫學專業,錄取分數線甚至要高於本科一批的非醫學類專業。
  • 高考想學醫的學生注意!臨床醫學不是唯一,這兩大專業社會急需
    高考想學醫的學生注意!臨床醫學不是唯一,這兩大專業社會急需在每年的高考後,選擇學醫的學生都佔到很大的一部分比例,臨床醫學專業更是學生的首選,因為這個專業好就業工資高,實際上,現在的這個專業不僅難就業而且學歷要求很高,本科學歷已經不能在滿足社會的需求,其實,想學醫的學生完全沒有必要緊盯這個專業,還有兩大醫學專業十分的熱門,社會需求大,學生好就業,關鍵是工資還很高。
  • 醫學專業分數最高!今年高考後,學醫成為最熱門選擇,你怎麼看?
    每個工作日傍晚丁香熱議準時更新聚焦醫療熱議話題 追蹤行業最新動態今日熱議:醫學專業分數最高!今年高考後,學醫成為最熱門選擇,你怎麼看?丁香園站友 @sullzard:2020 年高考,醫學專業,主要是臨床醫學專業成為大熱專業,說它是最熱門專業也不過分。在山東省,醫學的錄取分基本上是綜合性大學錄取分最高的專業。
  • 「我該不該學醫?」
    今年報考醫學專業的人數大大增加,報清華醫學院、協和醫學院的人比去年增加了近30%,尤其是臨床醫學。在今年央視新聞和百度聯合推出的《2020年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中,「臨床醫學」擠進了榜單前十。不是不建議學生學醫,而是在選擇前要認清自己並做好準備。醫學並不是一門純粹的學科,不像數學、物理那樣有固定公式,時刻充滿了不確定性,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僅需要大量知識儲備、大量實踐,還需要具備一顆「哲學」的頭腦。
  • 醫學專業的分數為什麼這麼高,每個人都適合學醫嗎?需要認清自己
    隨著高考錄取工作的結束,大學新生們的入學,各個省份不同大學的高考錄取投檔分數線、排位也公布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有不少的醫科類大學和醫學專業成為了大熱門,分數線和排名較往年均有上升。並且,這兩所學校的醫學相關專業也全部都招滿了。甚至還有很多超額報名的學生,被調劑到了其他專業。跟小玥上期文章中說的一樣,就是該考生達到了該大學的分數線,但是沒有達到醫學專業的分數線。為什麼醫學專業如此熱門呢?
  • 明年我的孩子高考,到底該不該讓他學醫?你會怎麼選?
    其實學醫很苦的,一般醫生本科要5年,好點的醫院還要求研究生學歷,而且學醫的考研難度特別高,如果本科院校特別好還行,讀研直接讀本校挺簡單的。 學醫很要求記憶力,幾乎是考一輩子試的職業,要經常背東西。如果孩子記憶力不那麼好,不適合文科專業,就已經說明不適合讀醫生了。
  • 醫學五大熱門專業解讀,想學醫的看看,這些醫學專業當不了醫生!
    醫學門類下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中藥學、法醫學、醫學技術、護理學等11個專業類,共有50多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口腔學、中醫學等是醫學門類中最核心、最基礎的專業,被考生廣泛關注。今天給大家整理解讀五大熱門醫學專業。
  • 「醫學」專業將有變化?各地大學醫學專業更新,中醫有望成熱門
    醫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非常廣,所以很多醫學本科是5年制度,在本科讀完之後因為知識不夠,所以不得不繼續進修,差點忘了說,醫學生另外的名字是「8年本科生」。我國最熱門的醫科類專業是「臨床醫學」,但是我國流傳最久的卻是「中醫」,中醫在醫科類專業中不太受寵,很多人都不僅擔憂自己「國粹」要沒了。
  • 疫情讓醫學院校更熱門?也許我們已經忘記「SARS」那一年的高考...
    每逢高考,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會問,醫生是個好職業嗎?該不該醫學?都說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當所有行業被暫停後,醫護是抗疫戰場的主力軍,是全國人民心中的英雄,但對英雄的讚美能轉變成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期許,考生們效仿的榜樣嗎?
  • 同樣火熱的口腔醫學專業VS計算機專業,我該選哪個?
    提到高考熱門專業,現下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可能是人工智慧、大數據、計算機;又比如經濟類專業,金融學、金融工程;其實還有一個專業正悄悄地成了很多高考生的理想選擇,對於醫學類專業了解甚少的學生可能不知道,它就是口腔醫學。醫學,每年也是高考學霸們的必爭之地。前段時間,有家長私信問:口腔醫學專業和計算機專業都挺好的,怎麼看孩子更適合哪個?怎麼分析?
  • 醫學成高考熱門專業!醫生是個好職業嗎?
    每逢高考,就會有很多考生或家長問,醫生是個好職業嗎?應不應該學醫?新冠疫情暴發後,當幾乎所有行業都被按下暫停鍵時候,醫護成為了抗疫戰場的主力軍,不畏生死,衝鋒陷陣,成為了時代英雄。因此,今年對於醫學專業的討論更是激烈。醫生是個好職業嗎?應不應該學醫?正如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一樣,每一項職業都具有優缺點,醫生也是一樣。後疫情時代,當醫生有什麼優點?
  • 專科也能學醫,選擇這4個醫學專業,專科一樣有高薪,畢業很吃香
    專科也能學醫,選擇這4個醫學專業,專科一樣有高薪,畢業很吃香醫學專業一直就是高考志願中的熱門專業,在家長的眼中,醫學專業以後簡直就是最佳選擇,在考生們心裡,醫學專業也是心儀的對象,所以每年的醫學專業的競爭都比較激烈。
  • 武大、華科醫學專業投檔線提高 校方:疫情激發年輕人學醫熱情
    9月7日上午,武漢大學醫學部招生負責老師宋娟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與往年不同,今年醫學部所有專業都是一次招滿,且生源質量高,應該是疫情激發了年輕人學醫的熱情,以及武漢醫界的抗疫經歷打動了學生們。醫學專業招生投檔位次大幅提升9月7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從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獲悉,今年武漢大學醫學專業在全國招生計劃671人,醫學專業在29個省份安排了招生計劃,其中22個省份的投檔位次值均有大幅提升,4個省份首次推行新高考政策。醫學招生熱度高,醫學專業成為考生青睞的熱門專業。
  • 高考專科志願填報中,該護理還是小學英語教育呢?
    每年高考結束後,有人歡喜有人愁。畢竟高考本科的招生人數是不固定的,沒有考上本科除了復讀就是讀一個專科了。讀專科雖然說學歷沒有本科好,但如果學到的東西未來發展也是不錯的。01護理和小學英語教育該怎麼去選呢?
  • 疫情讓醫學院校更熱門?也許我們已經忘記「SARS」那一年的高考,忘記了「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戲言
    每逢高考,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會問,醫生是個好職業嗎?該不該醫學?都說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當所有行業被暫停後,醫護是抗疫戰場的主力軍,是全國人民心中的英雄,但對英雄的讚美能轉變成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期許,考生們效仿的榜樣嗎?
  • 為什麼高考狀元們都不愛學醫了?部分醫學專業就業解析!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甚至連醫生自己都不太希望子女從醫。有網傳消息說是浙江省三位高分考生均出自醫療家庭,但均沒選擇醫學專業。據2017年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的本科專業排行榜顯示,工商管理、經濟學、電子信息類領先前三,醫學類排在第12位,狀元人數12名。
  • 香港七成高考狀元想學醫 內地學醫成「爆冷」
    七成高考「狀元」有意願報讀醫科,不過,是在香港特區。  7月15日,等同於內地高考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發榜。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唐創時向媒體透露,2015年,香港有11名應屆考生在4科核心科目和3科選修科考獲最高分,榮登「狀元」。
  • 計算機和金融已經滑落,未來屬於醫學,學醫該怎麼選985高校?
    高考填報專業是每一個高考考生都關心的問題。學什麼專業最好?最有前途?讓每一個家長都操碎了心。其實這方面我們應該多參考國外經濟發達體的成熟經驗。畢竟中國已經逐漸走向發達國家,那麼現成的發達國家經驗就很有參考價值。1、國外最優秀學生一般都學醫,為啥國內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