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駕車駛出阿克蘇市向東沿314國道前往位於託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天山森林公園度假村,我們一行五人,我一家三口和兩個朋友。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行駛,赭紅色的山越來越清晰了,赭紅色的山體上到處泛著白色,這就是鹽山口,溫宿縣鹽場就在這裡。
阿克蘇百姓不可或缺的鹽,就是從這裡開採加工後進入了千家萬戶的。進山後,天色漸漸暗淡下來,我們加快了車速,在經過一片沙棘林不久,來到溫宿縣博孜墩克爾克孜民族自治鄉,在鄉上簡單的吃了個拌麵,在保護區博孜墩管護所稍作停頓,了解了一下路況就繼續前進,很快柏油路到了盡頭,汽車駛進了砂石路面的林區道路。
這時天已將黑了,夕陽的餘暉隨著汽車的前行忽隱忽現。林區的道路大多是沿著河谷在半山梁順著山勢修建的,車沿著山路行駛,一邊緊挨著山體,一邊就是山崖,崖下流淌的河水拍打著山石,轟隆作響。
沒多久,天完全黑了,突然整個空間都感覺安靜了下來,周邊的大大小小的山頭黑乎乎的,像一頭頭巨大的野獸,腳下山谷中河水流動飛濺的聲音更加清晰響亮。
漆黑的夜空中,只見我們的車輛大燈橘黃的燈光在山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不知是不是黑夜中視覺和心理上的原因,總覺得晚上車特慢,十一二公裡山路跑了很久。通過一片燈火閃耀的礦區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天山森林公園度假村。
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行程,我們都有些疲倦,辦理完住宿手續後,簡單洗漱了一下就休息了。我根據度假村工作人員的介紹,選擇了一間在一棟平房屋頂上加蓋的木質客房。
據工作人員說,因山中潮氣重,二樓的木質房間日照時間相對較長,晚上會暖和一些。客房的屋後是一小片樹林,河水繞了個弧線而過,山中涼爽的天氣,很快讓我枕著林濤和流水聲睡著了。
清晨,一陣悅耳的鳥鳴將我從睡夢中喚醒。起床推開窗戶,一群不知名的頭頂帶紅的山雀,伴著河水中滾動的石頭的撞擊聲,在枝頭婉轉的歌唱。過後諮詢了保護區工作人員,那是山中常見的一種小鳥,叫粉紅椋鳥,俗名叫「小紅頭」,最愛吃雲杉樹種。
出了房間,天色已大亮,打量四周,天山度假村坐落在山谷之中,一條湍急河流沿著山邊在谷中奔流而過。
兩邊高山聳立,陰面的山坡長滿了暗綠色的雲杉樹,而朝陽的山坡則是嫩綠灌叢和草地,潔白的羊群和褐色的犛牛在山坡上悠閒吃草。
在度假村吃過一餐簡單而熱乎的揪片子,我們徒步沿著河邊向山谷深處前行。
離度假村不遠處是一座連接河谷兩岸的吊橋,橋頭鐫寫著風雨索橋四個大字,橋身兩邊是一副對聯,因時間太久已經脫落,看不清字跡。
山坡左邊山腳處有一塊巨大的漢白玉,上面是古人雕刻的巖畫,奇怪的是上面還有一個六個指頭的手印,是誰留下的,有什麼樣的故事,已無法考證。
爬上山坡,路過一個簡易的木橋,對面山腳的一個小平臺上,一座中國式傳統的紅色八角亭映入眼帘,一串石階從山腳穿過亭子蜿蜒著通往山頂一棵獨立的百年雲杉大樹。
從山下向上望去,在樹林灌叢中,石階沿著陡峭的山勢時現時隱。這個山坡叫做好漢坡。
我爬過八達嶺長城的好漢坡,在那和毛主席的題字留過影,但長城的好漢坡只有海拔858米;我也爬過山東聖經山的好漢坡,十分陡峭,幾乎接近90度,據說是全真教道長丘處機修煉輕功之處,可它不過也就幾十級臺階。
清晨我問過度假村的工作人員,度假村所在位置海拔就在2300~2 400米,而這個山坡的臺階共有999級。
在亭子稍稍休息後,我們便順著石階開始攀登,沒有一會兒我便兩腿酸疼,氣喘籲籲的開始休息,就這樣走走停停,我終於爬到山頂。
山頂並非像我想像的是尖的,而是一個綠草茵茵、開闊的平臺,在平臺的凹窪處可以看見當年的伐樁和沒有清走的樹段,經過風風雨雨的洗刷,在腐朽間講述著歲月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