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即將接近尾聲,其間,「兩員」——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玉潭街道合安社區後備幹部王振軍作為普查指導員中的一員,在整個普查過程中,用耐心和真情為「大國點名」服務。
人口普查,國之大計。當接到這份工作的時候,王振軍就感受到了這份任務的重要性。9月4日開始,他就區域劃分繪圖,與人口普查員一起入戶走訪,進行普查摸底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居民白天要上班,經常入戶見不到人,二是居民對普查多少有些牴觸心理。
▲王振軍(右二)正在為社區居民做登記。
近兩個月來,王振軍每天早早組織普查員入戶,好趕在居民去上班之前先走訪登記一部分;之後回辦公室完成民政、綜治等其他工作。「只能擠牙膏一樣一點點把時間擠出來,然後做好上級交給我的任務。」王振軍介紹,入戶工作一般會持續到到晚上9點左右,因為有的居民快天黑了才回來,他們就趁吃晚飯的空隙,抓緊時間再進行走訪登記。在走戶串巷當中,他們見戶就入,見人就登記。有的人不在社區,他們還通過打電話和發微信的方式進行登記,做到不漏戶、不漏人。
另一方面,王振軍一行在走訪入戶時,耐心地為居民解釋人口普查的意義。「人口普查就是國家了解咱們基層的一些情況,以便能更好地制定一些利國利民的政策……」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入戶走訪工作,他在微信群、社區廣播反覆宣傳,向居民詳細宣傳人口普查的相關政策。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居民逐漸轉變觀念,積極配合人口普查。
每天入戶工作結束後,王振軍還要一邊整理材料,一邊總結當天的工作,對明天的工作進行安排,每天都工作到凌晨。「最晚下班的那天我看了一下表,到凌晨三點半了。」作為指導員,王振軍會休息得更晚,因為要對當天遇到的問題和錄入錯誤的地方進行修改,以確保工作質量。據介紹,該社區7247戶、18458口人的普查摸底、正式登記、長表登記和比對複查四輪普查已經完成。
「我們社區有8個小區,2個安置區,外加1個自然組,人口大約佔玉潭街道的十分之一。」王振軍表示,但在此次人口普查過程中,速度總是排在玉潭街道15個社區中的前列,登記錯誤率也最低。
放棄休息時間忙碌在人口普查的路上,與王振軍一樣的普查人員,將這份平凡的工作詮釋得不凡,以勤奮的工作換來了一個個精準的統計數據。
原標題:《「大國點名」!他用耐心和真情為之服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