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在望~思鄉心切,月餅似乎已經成了我們兒時的美好印象。它是一個文化的烙印,更是一個文明國家的傳承。的確很有意義,值得我們年輕人去發揚好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理應是中華美食中的代表之一,但月餅的美味和時代脫了一大節,大家是否也有同感呢。現在的月餅給我們留下的更多的是鋪張浪費的禮盒設計和一成不變的口味。
說到月餅大傢伙都知道,但月餅真正的由來想必大家很多都是雲裡霧裡。那麼小編今天帶著問題和大家分享下月餅的故事~!
(註:其中第四條大家要注意看哦,因為關係到各位吃貨的健康哦~!)
一、起源
月餅又稱胡餅,起源於古代西域。唐王李世民命大將李靖徵討北伐大勝後在八月十五凱旋歸朝,長安城內全民狂歡。有來自吐魯番的商人向唐王獻上胡餅慶祝,唐太宗拿著胡餅笑指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注:古時蟾蜍象徵月亮)隨後將胡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八月十五胡餅的習俗由此展開,隨著時間的變化胡餅也就改稱為月餅。
二、產地與原料
雖然在史料中記載古時候的西域並不想現在沙漠化如此嚴重,有比較多的大大小小的綠洲組成。但總體氣候和內陸比起來還是相對炎熱乾旱些的,所欲漠北對食品的長久保存有著很大的需求,外加盛產各類堅果水果,聰明的當地居民就會使用各類乾果作為肉餡包在裡面,但相對當時而言,漢族的飲食文化已經相當發達,所以胡餅到了內陸後,最終演化成了如今的蘇式和廣式兩大風味。
三、網際網路時代的月餅
1.廣式和蘇式月餅在這小編也就不多述了。接下來說一說網際網路之後新零售時代帶來的月餅革命。為什麼小編稱它為革命呢?因為有些月餅都已經算不上月餅了。。。吧月餅老祖的血脈都革沒了。
2.冰皮月餅:血統還是正宗的,可惜的是研發好的沒有幾家。。。冰皮月餅剛出爐的時候的確好吃,但並沒有冰皮涼粉的那種質感,更像麻餈還是很糯很香的。但是涼了之後口感的確不敢恭維,去年那一波都是跟風賣賣粉絲居多。所以也導致無法做到口感和質感達到理想狀態的「冰皮月餅」直接就拿麻餈上架了@。@~!
3.但是一批又一批的中國美食創業者前赴後繼得發揮著匠心精神,還是創造出了眾多出彩的新時代月餅(在這小編就不做美圖分享了,只要不是冰皮@。@~!我覺得都值得一試)
重要的事說三遍:下面是重點~!下面是重點~!下面是重點~!
四、月餅的安全食用期和分類
月餅的安全食用期,主要由以下兩點:
內餡:a.固態:水分含量低的傳統內餡 b.流體:近兩年流行的俗稱「爆漿」水分含量高糖分:糖是天然的防腐劑,所以傳統的廣式月餅都非常甜保質期自然也就非常久,看外包裝的保質期就差不多了。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註:流體和鹹內餡!需要注意保存的環境,千萬不易在過熱的環境存放過久,哪怕是在保質期內,如果過了半保最好先掰開識別一下。因為高水分低糖分的內陷非常容易引發變質,所以需要對傳統的月餅需要稍稍區別對待食用。身體好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