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台州最低氣溫將掉到個位數,這兩個重要指數影響你的體感溫度

2020-12-12 氣象小秘書

2021年民生實事 吳海平市長請您來投票(參與投票送話費或流量哦!)

從一葉知秋到層林盡染

從一往「晴」深到陰雨濛濛

兩輪冷空氣過後

我們迎來了11月的尾巴

下旬趕來的兩輪冷空氣

把我們從秋日的暖陽中

一下子拉入了冰冷的「雨水窟」裡

氣溫開始了「斷崖式」迫降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今天(11月27日)下午起

第三輪冷空氣又開始補充

不給氣溫任何抬頭的機會

預計全省大部最高氣溫會徘徊在10℃上下

最低氣溫直接掉到個位數

台州市氣象臺預計未來七天我市多雲到陰為主,氣溫先降後略升,沿海多大風。

今天到明天受弱冷空氣影響,氣溫逐漸下降,明天局部小雨,後天陰天;

11月29-30日多雲,早晨氣溫低,北部地區5~7℃,其它地區7~9℃;

12月1-2日高空西南氣流影響,部分地區有小雨。

這樣的「溼冷魔法」攻擊

你雙十一買的外套可以紛紛出場了

那麼不同人群該如何穿衣呢?

不怕冷=內衣+普通厚薄外套

普通人=內衣+厚外套

怕冷=秋衣秋褲+毛衣+外套

特別怕冷=秋衣秋褲+毛衣+羽絨服

說到這裡

有一個南北方人必爭論的話題就是

風寒vs溼冷哪個更冷?

溼冷指數和風寒指數了解一下

溼冷和風寒,描述的都是人對外界氣溫的主觀感受,即體感溫度。除氣溫外,風力和相對溼度是影響體感溫度重要的兩個氣象條件。

小布提醒大家

早出晚歸時要注意防寒保暖

謹防感冒~

編輯:馮麗麗

校對:張婷

審核:泮永翔

來源:浙江天氣、台州氣象

【來源:台州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地理拓展】實際溫度和體感溫度有什麼區別?教你讀懂天氣預報中氣溫的含義!
    今天來說說氣溫。相比降水,氣溫與我們的關係似乎更為密切。因為降水不會天天出現在你的生活中,缺席個把月甚至數月都不足為奇;但氣溫則是一種恆定的存在,你無時不刻都要面對,每分每秒都會受到它的影響。  氣溫,顧名思義,指的是空氣的溫度。在我國,氣象學上以攝氏溫標(℃)表示氣溫。有關氣溫的預報,最常見的模式當屬「北京晴,5℃到20℃」這樣的表述,意為未來24小時內,北京最高氣溫為20℃,最低氣溫為5℃。如果你以為關於氣溫的預報僅此而已,那你就錯了。看似簡單,實際上氣溫預報中也有很大的學問。
  • 最低氣溫個位數,還有小雨!「溼冷魔法」來襲,河源人注意做好防禦
    最低氣溫個位數,還有小雨!是的,你沒看錯周三開始溼冷天氣將繼續影響河源給大家劃個重點:晴冷的特點是早晚寒冷,晝夜溫差經常超過10℃,中午因為有了太陽這個大暖爐的輔助,會感到比較溫暖;溼冷的顯著特徵就是溫差較小,雖然最低溫度看起來不會太低,但全天都是「冷冰冰的」,而且與實際溫度相比,體感溫度會更低,這就是大家最不願意看到的
  • 人民日報新知:來,算一算體感溫度
    天氣冷,氣溫比體溫低,這時候身體在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為你加熱小氣層,所以小氣層的溫度是比氣溫略高、而比體溫略低的。如果此時一陣大風吹過,好容易才被你身體加熱好的小氣層就一呼啦被吹跑了,換成溫度低的「新」小氣層過來罩著你,你自然就覺得冷了。   同樣道理的,還有溼度。溼度也會影響體感溫度。比如,天冷時,溼度越大就越冷;天熱時,溼度越大就越熱。
  • 又一輪冷空氣今天抵達浙江,最低氣溫掉到個位數!月底前後要入冬?
    新一輪冷空氣今天影響我省最低氣溫直接掉到個位數11月下旬以來,浙江持續陰雨,大部地區雨日為4-6天,浙北和浙西25個縣(市、區)與歷史同期最多紀錄持平。連續的雨水與降溫,離不開近期的兩輪冷空氣。19日夜裡至20日這第一輪,冷空氣的威力還沒有那麼強,只是讓中旬偏暖的氣溫,開始了「斷崖式」的下降之路。
  • 「溼冷魔法」繼續攻擊,江蘇體感溫度最低1.4℃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文 徐洋/攝)如果說前幾天的「秋如四季」就像一場夢,那本周連日的陰雨,想必已經將你從夢中凍醒。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日暖溼氣流增強,全省雨水不斷。11月26日起,氣溫會有1℃到2℃的小幅回升,但是風力加大,依舊要注意防風防寒。大家都在盼望著天氣轉好,那要等到28日。
  • 最低9℃,明後天更冷!廣東全省斷崖式降溫,將持續到...
    冷就對啦! 今年下半年以來最厲害的冷空氣 昨晚已經到貨 全省氣溫將下降5~8℃ 溼冷魔法攻擊警告!!!
  • 今天氣溫暴跌6℃,初雪來去匆匆!本輪降溫的極端最低氣溫馬上到…
    今天是不是感覺格外的冷? 因為今天最高氣溫 較昨日暴跌了6℃! 一波較強冷空氣 昨天中午前後開始影響上海 本市自北向南颳起偏北大風 氣溫也開始大跳水 初雪也來了!
  • 體感溫度是什麼?空氣溼度和體感溫度的關係如何?
    【氣溫、相對溼度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體感溫度」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 鄭州昨日最低氣溫-11.1℃ 河南最冷的是鶴壁-18.3℃
    昨日,大數據為寒冷見證,全省39個站點突破本世紀(2000年以來)常年同期歷史極值。全省39個縣(市)創本世紀以來氣溫新低昨日,全國一片寒冷,說河南冷,東北人笑了,可作為土生土長的河南人,笑不出來。這種冷,最不怕凍的95後可能還沒經歷過,到底有多冷?
  • ...記者調查:兩個概念-溫度 感覺 舒適指數 橫坐標 氣象臺-上海...
    完全兩個概念  氣象上所說的「溫度」,指的是大自然狀態下自由流動的空氣溫度。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受人為幹擾和除氣溫外的其他自然因素的幹擾越少越好。  為此,世界氣象組織統一制定了標準,即氣象部門的測溫溫度表要放置在百葉箱裡,距地面1.5米高,而百葉箱要放在空曠的草坪上。
  • 專家:別把體感溫度當實際溫度
    「昨天氣溫都普遍有所升高,但對於城陽測溫站來說,儘管突破了37℃,但只是個局部溫度,並不代表當地實際溫度。另外,高溫天讓人們不舒服的原因,主要是溼度大造成。」這名預報員說。    昨天白天天氣晴間多雲,下午4時30分開始平度和膠州局部地區還出現降雨。
  • 跨年寒潮將速凍中國 25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將創新低
    預計12月28日至31日,這股寒潮將自北向南橫掃我國大部,帶來「速凍式」降溫和混合式雨雪,這將是今冬來影響我國的最強寒潮過程。屆時,25個省會級城市氣溫都將創今冬新低,中東部也將迎近8年來最冷的跨年日。
  • 跨年寒潮將速凍我國 25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將創新低
    預計12月28日至31日,這股寒潮將自北向南橫掃我國大部,帶來「速凍式」降溫和混合式雨雪,這將是今冬來影響我國的最強寒潮過程。屆時,25個省會級城市氣溫都將創今冬新低,中東部也將迎近8年來最冷的跨年日。
  • 雨下個不停,上海,杭州,台州冷嗖嗖
    之前的降水區域,集中在成都重慶一帶,不過18日下午到19日,受到海面暖溼氣流的影響,加上小股冷空氣,在上海周圍也出現了一圈雨帶。通過天氣雷達發現,上海處於雨帶中心,周圍的杭州,舟山,包括台州都下雨了,局部地區會有小到中雨。
  • 2021年首個寒潮藍色預警!北京或挑戰21世紀最低氣溫紀錄!持續低溫...
    今日(1月5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2021年首個寒潮預警明天起,受寒潮影響,北京地區將出現大風降溫及持續低溫天氣。北京氣象臺預報顯示,6日夜間北京最低氣溫將在-16℃左右,據統計,2000年以來北京最低氣溫為-17℃,如果此次寒潮過程北京氣溫低於-17℃,將成為21世紀以來氣溫最低紀錄。其實,明天零下16、17度還不算太可怕,主要是風太大了,7、8級的大風,即使穿上「兜襠大棉褲」也得被吹透了。
  • 這幾天台州氣溫創今冬來新低 明天開始陰雨天氣逐漸回歸
    有種冷,叫冷得入心入肺,南方小夥伴們對冬天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被溼冷支配的恐懼。前幾天冷空氣強勢南下,讓台州一夜入冬,氣溫創今冬來新低。伴隨降溫而來的還有雨雪,南方小夥伴在被「凍透」之餘,還感受到了溼冷的360°無死角「魔法攻擊」。小編借用9張圖帶你了解南方人的冬天到底有多難……今天台州上空雲層比較厚,明天開始陰雨天氣逐漸回歸。
  • 北京最新天氣預報:大風藍色預警,體感冷多穿衣
    昨天後半夜到今天白天受一股較強冷空氣影響,北京迎來了四級左右偏北風,陣風高達七級左右,風寒效應明顯。因此即使午後最高氣溫仍達到7℃左右,但體感溫度要低很多。預計入夜後北風會明顯減弱,明晨平原地區最低氣溫在-6℃上下,山區最低氣溫在-13℃到-11℃。
  • 今起氣溫明顯下降 最低氣溫出現在14日或15日早晨
    12月11日,較強冷空氣來襲,我省氣溫自西向東明顯下降,據氣象部門介紹,本次過程累計降溫幅度一般為8~10℃,部分地方可達12℃左右,最低氣溫將出現在14日或15日早晨,北部和東部山區最低氣溫一般為-25~-28℃,部分地方可達-30℃
  • 未來幾天,開平最低氣溫將跌至個位數!
    未來幾天,開平最低氣溫將跌至個位數!>今天夜間冷空氣將抵達粵北明天起開始全面降溫13日夜間到15日預計全省日平均氣溫下降5-8℃!據開平市氣象臺預計13日夜間一股較強的冷空氣將南下影響我市14至16日受冷空氣影響北風加大,氣溫明顯下降,體感陰冷屆時降溫降雨和大風齊齊上陣開平人熟悉的溼冷又回來了↓↓↓
  • 從實戰角度重新認識體感溫度和熱應激
    從實戰角度重新認識體感溫度和熱應激最近有一張表(《熱應激指數快速查詢彩色圖表》)很火,想必大家都已經看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除了討論溼簾就是討論熱應激了,討論熱應激就必然要涉及體感溫度。鑑於最近好多壇友提到這些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借今天值班和大家重新從實戰角度再次認識一下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