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生活: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要強的背後是對生活的不安全感

2021-01-15 侃劇三哥

《這就是生活》是一部現代都市情感劇。

雖然講述的是霸道總裁與年輕女下屬之間的愛情故事,但區別於以往瑪麗蘇式劇情,這部劇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劇中有一處情節吸引了觀眾的熱議。

豐盛證券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禁止公司內部員工之間談戀愛,非談不可,必須要有一人離職。

可是感情的事情向來都不是用理性的思維來考慮的。

管一鶴與葉小白在朝夕相處中互生情愫,最終佳偶天成,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

既然婚姻即成事實,對於公司的規定,身為高管的管一鶴自然會以身作則。

按照常理,管一鶴是高管,在公司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他大展宏圖的時候;而葉小白只是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

無論是從家庭、物質、前途等各方面考量,選擇離職的都應該是葉小白。

這裡不是對職場女性有任何的歧視,而是基於現實的考慮,既然二人已經組建了新的家庭,就要儘可能地將損失最小化。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終離職的卻是管一鶴。

為此,管一鶴必須要承擔300萬的離職違約金來成就妻子葉小白的職場夢想。

這不符合常理,就算是管一鶴再怎麼有錢,這樣的劇情設定都不符合常理。

更何況葉小白一個職場新人未必能達到管一鶴那樣的高度。

儘管所有人都知道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幾乎不會發生,但通過這件事情,我看出葉小白的堅持和管一鶴妥協的背後,其實是對生活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管一鶴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在他14歲那年就已經去世,從小他就和母親相依為命。

單親長大的男孩往往會走入兩個極端,要麼非常的有擔當要麼就是一個媽寶男。

很明顯,管一鶴是前者。

父愛的缺失並沒有讓他的性格產生缺陷,對母親唯命是從。相反性格上的獨立最終促使他為了葉小白甘願放棄在豐盛的工作。

對於管一鶴而言,家庭的美滿幸福遠比工作重要得多。

他渴望家庭帶給他的溫暖,這是單身家庭的原罪,所以為了家庭,他可以選擇退出。

巧合的是葉小白同樣是在單親家庭長大,但與管一鶴不同的是葉小白從不妥協。

她就像一個女戰士,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永遠都保持最佳的戰鬥狀態。

葉小白的單親家庭是因為父母之間感情不合離婚導致的。

在母親葉慧芬的眼中,葉小白的父親始亂終棄,所以從小母親就給她灌輸一種思想:

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這一點和《天龍八部》中木婉清的母親秦紅梅有點相似,都是被男人辜負了感情,從此對男人就「另眼相看」。

所以,就算對管一鶴有感情,但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思想在告誡她絕對不能為了男人而迷失了自己。

骨子裡缺乏的安全感導致她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力過猛,患得患失。

什麼都要抓住,反而讓自己活得更累。

管一鶴對她的感情是真摯的,最大程度上去包容她的任性,理解她的不安。

這是因為同為單親家庭長大的管一鶴更明白愛對於一個人,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所有理想的生活狀態都沒你想的那麼理想。

愛的本質是賦能,方式是經營,手段是溝通。

在感情世界裡害怕去愛,害怕被愛其實是可憐的,而愛是雙方經營的產物,遇到問題時敞開心扉地溝通才是唯一有效的解決方法。

相關焦點

  • 怎樣讓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安全感?
    單親家庭的孩子普遍缺少關愛,怎麼才能讓一個單親孩子有安全感?我就是從單親家庭長大的,如今我來日本留學已將近3年了。回想起來,我單親生活時間比較長,這裡我所說的這幾點,就是我當時最渴望得到的。  1.多陪陪孩子,和他(她)說話,或者把孩子的好朋友請到家裡來做客,或者帶孩子到公園裡去玩,也可以陪孩子看動畫片等等,總之,要多溝通。
  • 什麼是單親家庭?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有哪些問題?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大多都很自卑短暫的自卑,可以打磨自身,長久的自卑,影響很大。自卑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貧窮而自卑,有的是因為長相而自卑,還有的是性格內向產生的自卑,最後,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因為是單親家庭而產生的自卑,那麼,為什麼單親家庭的孩子會自卑呢?這就要追溯到ta的童年經歷了。
  • 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的男人,有這3個特點,女人再喜歡也不要嫁
    戀愛中的孩子,都是低智商的。一般都是,有了愛情,就覺得什麼困難都能熬過去。有時候,在戀愛的過程中,要多方位地去了解一下對方!記住,從小在單親家庭裡面長大的男人,通常都是有這3個特點,女人再喜歡也不要嫁!
  • 單親家庭孩子怎麼教育 單親家庭孩子教育方法
    這樣,你才能坦然地面對孩子,告訴他你們將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7、這種生活和原來相比會有一些不同,你們需要做一些調整來適應;你們還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你們共同努力去克服。但無論出現什麼問題,爸爸媽媽都像以前一樣愛你,這一點是永遠不變的。  8、給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做為報復對方的武器。父母離婚對孩子最大的打擊就是失去安全感。
  •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感動的
    自卑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貧窮而自卑,有的是因為長相而自卑,還有的是性格內向產生的自卑,最後,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因為是單親家庭而產生的自卑,那麼,為什麼單親家庭的孩子會自卑呢?這就要追溯到ta的童年經歷了。有的孩子,在單親家庭長大,童年往往是不幸的,孩子能感受到的愛,也只是父或母,其中一種愛。
  • 有愛的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和不幸福的雙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一個良好的有愛的單親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遠比一個不幸福的雙親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要幸福的多。像那樣的例子,只要細心你會發現,現實生活中很多。比如我的一家鄰居,女主人是個二婚,一婚在另外一個省生了兩個兒子,大的都十歲啦,還忍心扔下不管,跑到外面去,那個時候鄰居他爸30歲左右沒有結婚,家裡很窮,父母雙亡很難娶上媳婦就在外面做生意,他們剛好碰上了,兩個人就在一起了,還生了三個小孩,由於那家女主人尖酸刻薄愛計較自私,所以女主人每天都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和男主人吵架,每天都吵,每天都吵,沒有一天沒有吵過架,吵到在幾個村也都成了名人,他們的兒女就是在那種吵吵鬧鬧不幸福的家庭中長大的
  • 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這樣的環境對於孩子成長有哪些影響呢?
    第四、厭世和敵對心理父母離婚會使孩子產生負面心理,當他們長大後會喜歡追求各種情感刺激,有一種非常害羞和非常強烈的仇恨態度,他們不相信周圍的人、很難容納周圍的人、因為沒有愛的安全感,所以他們不善於與周圍的人進行情感交流。經常誇大別人的錯誤、批評別人的善意、被認為是惡意的舉動。從而容易與他人產生矛盾和分歧。
  • 把男友帶回家,母親說: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不能嫁!
    看若琳不高興。媽媽又說:不是媽媽有偏見,單親的孩子大部分因為年幼時缺愛,導致對以後性格、生活都有很多影響。媽媽給若琳舉了個身邊的例子。「你二姨父就是單親,從小父親出車禍不在了,他媽媽一個人拉扯他長大。把那個兒子當老公養了。
  • 單親家庭長大的男人,到底該不該嫁?
    1、過於媽寶,長不大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尤其是母親獨自帶大的,都會過於依賴媽媽,而媽媽因為身邊只有一個孩子,相較於家庭完美的環境,同樣依賴於孩子。3、不相信愛,不願意承擔責任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離婚,而不是一方去世,那麼還會給孩子造成一些陰影,會覺得婚姻非常脆弱,也不太敢相信愛情,尤其父母經常爭吵打架的,會讓孩子不太願意在長大後進入一段親密關係當中。
  • 單親家庭:3大影響證明家庭完整的重要性,帶你走進孩子的心
    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一群孩子,在單親家庭的環境下長大,艱難而又滿足的生活著。案例分析:朋友是個單親家庭下長大的孩子,從小他的父親就因為車禍意外去世了。朋友家有兄弟姐妹四個,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一家人靠著種地生活。
  • 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你的解放不應該是孩子的地獄
    那孩子呢?今天辣媽想談談單親家庭中孩子的處境。我們可以為孩子做點什麼。很多人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是抱有偏見的。甚至在「婚姻市場」上,不但帶孩子的單親媽媽、單親爸爸很難擁有主動選擇權,就連單親家庭長大的人也時常被人看作是心理不健全的人。那麼單親家庭究竟會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上述觀點是偏見還是客觀事實?
  • 你努力生活的樣子就是最好的教育,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能幸福成長
    因為之前在悟空問答裡回答過幾個關於單親家庭的問題,所以時不時會有媽媽私信給我,問一些是不是要離婚,離婚後自己能不能養活得了孩子,孩子是否會性格不健全,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不是會更可憐等類似的問題,我能理解她們的糾結和擔心,因為,我也是從那個過程中走出來的。所以,很多媽媽情緒上的困擾和經歷上的孤苦無助我都感同身受,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
  • 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
    愛是一切的答案,更是單親家庭孩子需要的答案。他們總懷疑別人會在背後議論自己家庭的缺損和爸媽的離異,認為別人都瞧不起自己,不願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閉,不願外出活動,不願與人打交道,表現出孤獨、內向的性格特徵。(二)自卑由於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裡,面對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無法適應無父或無母的環境。
  • 「做單親媽媽雖然辛苦,但看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是一種幸福」
    可傷害最大的,應該是孩子。是啊,他們還那麼小,也不明白大人的世界。可,離婚了,就註定他只能在「單親家庭」長大了。雖然有些夫妻離婚後,還是會盡力給予孩子相對完整的愛。比如,在孩子的成長問題上,都還是一起來解決相關的事宜。但畢竟已經離婚了,就不能像正常的家庭那麼,做到相應的陪伴。而孩子,基本上都是「兩頭跑」。
  • 家庭生活中,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是孩子的「災難」!
    家庭生活中,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是孩子的「災難」!情緒不穩定的媽媽,到底有多可怕?從視頻中可以了解到,這是一位單親媽媽,因為經濟窘迫和生活壓力,被逼急了所以對孩子動了手。其實母親的憤怒是可以理解,但是打孩子並不能起到很好的就教育作用,母親應該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苦,讓孩子學會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
  •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害怕的不僅是缺乏家庭關愛,更怕社會的目光
    正是這種思想的傳播,中國大多數新婚夫妻在生了孩子後,卻因觀念不和而選擇離婚,這也造成了很多兒童都處於單親家庭。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正如一位專家說的:他們最可悲的不是缺乏父母的關愛,而是來自社會的偏見。在著名導演周星馳的《長江七號》中,周小狄便是生活在單親家庭當中。
  • 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徵
    單親家庭——這一由來已久的社會問題,已成為普遍現象。一般人認為單親家庭指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化,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甚至未婚先孕等等。所有單親家庭中,尤以離異單親家庭給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因此單親家庭的孩子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心理缺陷的。1. 孤獨感。孩子首先明顯感受到寂寞孤獨。
  • 單親家庭的男人,能不能嫁?「隱患」考慮不到位,婚姻幸福難保障
    單親家庭,又稱單親,這一社會問題早已成為普遍現象,一般人直覺認為是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化,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指至少有一個孩子與單身家長居住在一起的家庭。家是驛站、港灣,是孩子成才的一塊沃土。
  • 獨自帶孩子生活的單親媽媽,生活過得怎樣?這三位女士給出答案了
    我年輕的時候,本來是一個對愛情非常嚮往的女孩,我想著結了婚了,就要一輩子相守到老,直到和丈夫的日子過不下去了。我實在無可奈何的選擇離婚。離婚的前一段時間,我和丈夫動不動的就大吵。吵得整個家庭都雞犬不寧的。連我女兒都忍不下去了,那時候她才六歲。拉著我的手問我:「媽媽,你和爸爸離婚了,我不想每天看著你們吵架了。」我問她說孩子,你知道離婚了就意味著什麼嗎?她說知道。
  • 如何教育單親家庭的孩子,這6個方面,家長一定要重視
    現在社會的離婚率越來越高了,離婚不僅是兩個大人的事情,如果有了孩子,那麼傷害最深的就是孩子。很多孩子面對父母離婚都會非常難過,他們會不自主地把父母離婚的罪過全部怪在自己頭上,認為是不是自己不夠乖才導致父母離婚的,所以這樣的孩子在很多方面會表現出與正常孩子不同。那麼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