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7月腳步的到來,伴隨著學校畢業典禮的隆重落幕,離別的時刻終於來到。一起生活的同學,終於到了說再見的時候。
「明天是孩子最後一天的幼兒園生活了,我反而感覺有點不適應了,時間真的過得好快。」「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好捨不得親愛的老師和小夥伴們。」「孩子都沒接送幾次,一想到他幼兒園生涯馬上結束了,我的心裡真是萬般不舍。」……2日晚,在實驗幼兒園大三班哞哞之家微信群中,家長們紛紛感慨道。
看著不時刷新著的微信群信息,我不禁遙想,生活在千百年前的古人們,離別時的狀態是怎樣的?那時的他們,山海阻隔、交通不便,他們的一朝離別,可能就是永別。所以,他們會惆悵滿懷,「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會悱惻纏綿,「蠟炬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會曠達灑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在眾多的離別詩歌中,我對李叔同的《送別》印象尤為深刻。作為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曲,《送別》裡的「長亭」「古道」「芳草」「夕陽」「拂柳」等帶有蕭瑟意味的典型意象,在優美而憂傷的旋律中,讓觀眾們切身體會到,在一次次懵懂的離別中,英子經歷著的成長陣痛,並由此走向真正的成熟。
離別,總是悲傷的,可成長便是要承受一次又一次的離別。同兒時的玩伴,同相伴數載的同學,同朋友,同家人,同戀人……生命便是在這一次次離別中,迎接新的徵程。
是的,離別是為了迎接一個全新的開始。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我們都是風雪中的趕路人,能夠並肩走過一程,便是人生之幸事。到了不得不分別的那刻,也要笑著說再見。
「再見是重逢的代名詞,把彼此藏在心底的某一角落,當相遇的那一刻再喚起那份記憶,那是多麼美好啊。」實驗幼兒園大三班老師張珊珊這樣教導著孩子們,「離別只是一場遊戲,大家要笑著說再見,以後遇到看誰先認出對方、說出名字就贏了。」
童年不散場,笑著說再見。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某條路上,孩子們又將再次相遇,結伴走過一程風雨。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