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頻繁,戰爭使得無數農民失去土地,流離失所,流落他鄉,成為一名他鄉異「客」。隨著流亡人口的不斷增多,客也逐漸形成一個整體人群。由於沉重的賦稅徭役,以及土地被豪強地主兼併,使得他們脫離了原有封建國家的戶籍,人身依附於豪強地主,成為「佃客」,幫助地主經營土地,從中獲取生活資料。由於大量人口脫離戶籍,使得封建國家在編戶籍大量減少,對於賦稅的徵收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封建國家紛紛採取各種措施,想要把脫離戶籍的「客」重新編入戶籍。因此,「客」群體雖然多,但是這一群體並不太穩定。
(一)「客」的構成
「客」,即外來人,按照宗法制的劃分,非宗族成員即是「客」,而相對於基層組織鄉裡的劃分而言,「客」即是外鄉人。「客」作為一種外來人,本身沒有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基礎,只能依附於豪強地主,從事生產勞作,具有較強的人生依附關係。然而在重農抑商的封建社會當中,農民的地位並不低,因此,「客」作為勞動者與地主豪強產生聯繫,其地位並不低。但是「客」對於豪強地主生活上和權勢上的依賴,就使得「客」的身份地位顯得卑微。
在東漢後期,「客」的數量逐漸增多,與豪強地主的人生依附關係越來越強。《三國志》記載糜竺就有這麼一說法:「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巨億。」「僮」客即是客的其中一種,亦即「奴客」。糜竺曾經贈送「僮客」二千和大量金銀物資給劉備,讓劉備得以重整軍隊,重新角逐霸權。而這二千「僮客」被劉備重新整裝入伍,這部分人就成為「部曲」。「部曲」即下屬,其身份可以具體到個人,是參與權力金字塔構建的其中一環節。一般主要是非官方建制的私人軍事力量。這部分人享受的不是官方的待遇,而是依靠於豪強地主或者世家大族供養。
曹魏建安年間,曹操在許下施行「屯田制」,「屯田民」也稱為「屯田客」「租牛客戶」,設立關門的官職「大司農」進行管理。「屯田客」與「奴客」不同,屯田客不需要承受封建國家的賦稅徭役,收穫與封建國家分成,用自己牛進行耕種的,與官五五分,租借官牛的,以官六民四分成。「屯田客」就成為封建國家的「私客」,這樣既能保證封建國家的財政來源,有利於封建國家社會穩定,又能保證「屯田客」擁有穩定的物質生活基礎,提高生產積極性。這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封建國家長治久安。曹魏後期,朝廷把「屯田客」賞賜給公卿大臣,「屯田客」原本並不需要承擔賦稅,被賞賜給公卿大臣之後,自然也只是需要向私家繳納地租即可。這種做法就吸引了很多底層人民來投充,甚至於北方的胡人也慕名來投充。
既然屯田制可行,曹魏政權就在北方廣為屯田,南方的孫吳政權,佔據江南地區的孫吳政權也效仿曹魏,在江南一帶廣開屯田,把」屯田客「甚至一般的人民賞賜給功臣做」客「,稱為」賜客「,還準許其不繳納賦稅,稱為」復客「。就這樣,封建政權通過」復客「、」賜客「等方式,使得」客「的私屬身份基本確定下來,並且南方北方都比較普遍。」客「的人身依附關係變得更強。
(二)「部曲」的組成以及其承擔的任務
「部曲」原本是軍隊編制的名稱,後來逐漸用以指代私兵,如前所述,糜竺贈與劉備兩千」僮客「這兩千」僮客「,作為劉備的私屬」賓客「,素有逐鹿中原,恢復雄圖霸業的劉備不太可能把這些」賓客「全部用以投入生產當中,相比於曹操,孫權,劉備是比較弱勢的一方,在物質條件匱乏、人員不足的情況下,糜竺贈與的這二千「僮客」簡直如有神助,劉備將這二千「僮客」編制入伍,這部分人的身份也發生了改變,成為「部曲」。「然而部曲」這一群體比較特殊,不像普通的從事農業生產的」客「,」部曲只有在軍事活動頻繁的年代才能發揮重要作用,在和平年代,其身份地位也受到一定的弱化。
劉宋政權晚期,由於境內戰爭與南北戰爭,戰亂頻繁。許多人流離失所,成為流民的他鄉異「客」者居多,而此時恰恰是廣缺兵源的時刻,廣大將帥大肆擴招兵源。許多人民紛紛投充」部曲「,因為在戰亂年代成為」部曲「,就可以不用承擔沉重的賦稅徭役,還可以享受軍餉。因此,這一時期的」部曲「數量大為增加。到了梁代,竟然有人說:「民過半為『部曲』」,由此可見,「部曲」的數量在當時是多麼的可觀。這時期的「部曲」與主人的關係的形式是多樣的,他們需要對主人承擔的義務也不盡相同。
「部曲」名義上是主人招募來的兵,戰時隨時隨主人出徵作戰,保護主人。平時,就聽從指揮,從事各種勞作活動。事實上,其中的彎彎繞繞非常多,因為是「私屬」性質,其中可以做的手腳可是非常多。比如說,有一些家境還不錯的人,為了逃脫沉重的賦稅徭役,就支出一筆錢財,將名字上軍簿,但是並不是隨軍打仗,只是跟隨軍隊行駛一段路程,便自行還家,既不行軍打仗,也不服勞役,和接納入伍的將帥並未建立起人身依附關係。當然,這一部分人還是比較罕見的,因為要拿出來的這筆錢比較多,一般能拿得出來的人,也不會入伍為「部曲」。「部曲」的大部分人還是由於形勢所逼,生活所迫,窮困交加的那一幫底層人民構成。絕大多數「部曲」是被奴役的,除了戰爭時隨軍出徵,更多的時候還是為主人服務,從事生產勞動。當然,更多的是承擔各種臨時性的勞役,比如說為主人修建住宅、陵寢,或者大型土木工程,興修水利等等。
(三)小結
在封建社會當中,「客」的種類比較多,但是大多數是與豪強地主有強烈的人身依附關係的,沒有人身自由。而在戰亂年代,一部分「客」從「佃客」的身份分離出來,為將帥所用,成為「部曲」,依然是與將帥、地主有著強烈的人生依附關係。因此不管是「客」亦或是「部曲」都處於封建社會底層,遭受剝削的那一類人。其組成形式,也可以為魏晉南北朝這一段紛擾的歷史增添一兩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