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淘米水代替洗潔精最健康 揭秘你不知的洗碗禁忌
導讀:我們洗碗常用的洗潔精是大分子物質,使用後或多或少都會殘留在餐具上,影響身體健康。據臺灣《康健》雜誌報導,用最傳統的洗碗法,更天然、健康,能有效減少化學殘留。
碗盤不疊放
收拾碗筷時儘量不要將碗盤疊放,以免油汙沾到其他碗盤的底面,增加洗滌需求。
洗前用紙擦掉油
前臺灣大學免疫所所長林榮華介紹,先用衛生紙擦掉油汙(油多的碗筷要多擦兩遍),再用熱水衝洗,即可輕鬆洗淨。
淘米水代替洗潔精
臺灣主婦聯盟資深義工胡雅美介紹,用小蘇打洗碗、去油汙、除臭效果都很好;淘米水、煮麵湯別急著倒掉,它們是天然的洗潔精,可直接用來刷碗;將檸檬皮泡在水和白醋中,可以製成洗滌劑,去除玻璃器皿、瓷碗上面的油汙。如果必須使用洗潔精,最好選擇起泡多的產品,或將其充分稀釋後使用,以免使用過量。
此外,還應注意做菜順序,減少洗潔精的使用機會。比如先炒油多的菜,這樣做後面的菜或熬湯時,就不需要重新刷洗或再加很多的油了;需要紅燒、燉、滷的菜,應該放在最後做,以免鍋變得黏膩,增加洗滌次數。
補充閱讀:洗碗布比馬桶坐墊還髒?
有時候,廁所比廚房更乾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以廚房和廁所的14處為對象,對15個家庭做了歷時30周的調查後發現,廚房剁肉板上的細菌是廁所馬桶坐板的3倍,而洗碗布上的細菌則是馬桶坐板的100倍。
有些家庭認為,把洗碗布洗乾淨就行了,只要不破舊就沒必要更換。其實,看似不起眼的洗碗布,每天至少要和碗筷、茶杯等接觸三次,肉屑、菜渣、油汙和洗潔精的殘跡,或多或少地都會遺留在洗碗布上。而且洗碗布用得越久含菌數就越多。有研究顯示,20%的洗碗布內都隱藏著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足以導致疾病的細菌。特別是夏天,部分清潔不夠的洗碗布更會滋生大量細菌,讓餐具在洗滌過程中因為與洗碗布接觸而「交叉感染」,非但起不了清潔作用,更可能造成「二次汙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統計就顯示,該國每年至少有7600萬民眾因食用了含病菌的食物而生病,而廚房是這些病菌的「聚集地」之一。
因此,每天刷完鍋碗瓢盆後,應該將洗碗布打上肥皂,用清水徹底衝洗,然後掛在通風處自然晾乾。如果有條件的話,在每餐過後,最好將洗淨的洗碗布放在微波爐裡用中高火加熱兩分鐘。因為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的研究人員稱,將微波爐打到高火兩分鐘,就可以殺死或者抑制超過99%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因此,美國專家建議人們最好每兩天將洗碗布加熱消毒一次。不過,專家稱,即使這些都做到了,也最好每月更換一次,以更好地保障家人健康。
需要提醒的是,在挑選洗碗布時,最好不要選擇化纖質地的或鋼絲球。因為化學纖維和鋼絲球碎屑容易粘在餐具上,隨食物一起進入並滯留在人體的胃腸道內,刺激或誘發胃腸道疾病。儘量選擇純木纖維洗碗布,因為它具有很強的親水性和排油性,此外,乾絲瓜絡、白色舊毛巾及洗乾淨的舊口罩也是不錯的選擇。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