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興起「大類招生」:大一學基礎課 大二大三再選專業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還在糾結專業?高校興起「大類招生」

  大一學基礎課,大二大三再選專業 對接新高考改革,被多所高校採用

  高考諮詢會上,兩學生正在考慮志願填報。隨著高校推出「大類招生」,選擇專業變得相對簡單。(資料圖片)

  高考填報志願時,許多考生糾結於選擇哪個專業。不過,記者發現,今年許多高校興起按「大類招生」。考生按專業大類填報志願,被錄取後,可以在本科前一兩年統一學習專業類別的基礎課,到大二或大三時再分流選擇具體專業。那麼,這樣的調整將對考生的報考和學習造成什麼影響?高校的人才培養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記者 黃京 通訊員 鄧崛峰

  多所高校按「大類招生」

  所謂按「大類招生」,是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考生通過大類招生被錄取之後,可在本科前一兩年統一學習基礎課,大二或大三時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在大類所含專業中重新選擇具體專業。記者從全國範圍內查詢發現,這種招生方式今年在高校中頗為流行。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等四個本科專業合併為機械類,進行大類招生。」6月12日,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杜榮華告訴記者,從今年起,該院四個專業實行「大類招生」。所有被機械類專業錄取的學生,前二年的課程保持相同。進校學習後,學生還將獲得校內專業選擇、院內專業選擇和專業模塊選擇的機會。

  清華大學今年已將納入本科招生的所有專業整合為16大類,學生填報志願的時候將需要按照專業類來填報,在大一年級,所有學生將接受大類統一的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導引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等,在大一結束前完成專業確認,並在大二進入相關院系開始專業學習。

  另外,湖南大學今年繼續按照專業類和專業相結合方式來招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也將按照航空航天類和信息類等八大類招生;青島大學今年有54個專業被分到18組專業類中,拿出半數專業試行按類招生,裡面融含了計算機、電子、經濟、金融等專業。

  人才培養

  「厚基礎、寬口徑」

  不過,「大類招生」只是開始,對高校而言,人才培養方案也會進行改革。「大類招生可以打破學科界限和壁壘,實現跨學科交叉培養。」湖南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新的招生模式下,學生進入學校後先接受為期一到兩年的通識教育培養,後期再進行專業分流,可以給學生一個熟悉學科、了解專業的過程,也更有利於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和特長規劃學業生涯發展方案和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方案。

  在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還提出了「大類培養」、「模塊選修」等,並從課程設置入手使其落到實處。「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採用『必修課+無限制地選修課』的方式來提供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實際運行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學生選修課程時具有盲目性,部分學生傾向於選擇『水課』,教師設置選修課具有隨意性,課程的目標性不強等等。」杜榮華表示,針對這些問題,學院採取「必修課+模塊選修」的課程設置,模塊設置儘量考慮與學科研究優勢相結合,以利於將學科研究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特色,模塊課程的設置由研究方向相近的老師共同商討決定,從制度上保證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據統計,學院相關專業目前已取消院內開設課程108門,新開課程66門。

  杜榮華認為,改革後,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也給予學生更多選擇權,利於實現「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目標。

  優勢

  對接新高考改革,緩解考生壓力

  為什麼今年會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大類招生?我省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是因為大類招生是對接新高考方案的需要。今年上海、浙江已經率先實施了「新高考」,文理不分科、逐步減少直至取消錄取批次、按專業錄取的高考新方案將逐步在各省推行。湖南也將在2021年高考中全面實行新高考方案。因此,實施本科大類招生能擴大考生在填報志願環節的選擇面,也能讓考生進學校對專業有深入了解後再做理性選擇。

  湖南道南教育首席高考研究專家蔡曉輝博士分析,「大類招生」延遲了學生的專業選擇時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考生選擇專業的盲目性。學生入學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充分了解專業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專業。同時,「大類招生」提高了學生專業選擇的空間,緩解了考生在填志願時的壓力。

  難點

  「大類招生」並非不分專業

  不過,雖然「大類招生」暫時延遲了學生的專業選擇時間,但學生最終還是要確定具體專業方向的。有的院校是雙向選擇,而有的院校則要看學生的綜合成績來確定。從目前來看,國內高校大類專業分流模式大致有兩種:一是基於學生成績、平時表現等綜合因素分專業。這種模式最直接的影響是,排名在後的學生沒有選擇的餘地。有些學生可能是為了某個專業才選擇大類專業,可在實際選專業時,受成績排名等影響,卻難以選到目標專業。

  二是直接按照學生意願選專業。這種方法看似更科學,但操作起來很困難。在實際中,大部分學生更樂意選擇「熱門專業」,這樣一來,「熱門專業」扎堆,人數太多難以吸納。蔡曉輝建議,考生今年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如果涉及大類招生,需要提前了解自己所報考院校將來分專業的相關規定,這也直接關係到將來學生的專業去向,考生也有可能將來被分流至「冷門專業」。

  提醒

  超300所「野雞大學」被曝光

  湖南有6所

  截至目前,已有十多個省份高考分數線出爐,很快就要填志願,一些「虛假高校」也要開始作祟了。從2013年到2016年共曝光5批虛假大學名單,一些「野雞學校」被曝光多次換個域名繼續存在。

  日前,「上大學網」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虛假大學警示榜」,這是該網第四次公布上述榜單。前兩年,「上大學網」曾先後公布了3批共210所虛假大學,經過教育部和各地主管部門的查處,大批虛假大學被取締。今年,又有上百所虛假大學出現,有的屬於改頭換面更改校名,有的則是更換網址保留舊校名。迄今為止,被曝光的「虛假大學」已超過了300所。

  按照校名,有118所虛假大學分布於北京、上海、河北、湖北、天津、江蘇等25個省區市。北京再次成為「野雞大學」的重災區,註明「中國」、「北京」、「首都」等字樣的虛假大學達39所,佔總數的1/3,遠超其他省份。湖南省也有6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分別為湖南屈原大學、株洲航空旅遊學院、湖南經濟管理大學、湖南湘林科技大學、中南建築工業學院、湖南工貿學院。這些「野雞大學」都不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5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之列,不具備2015年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考生填報志願時要謹慎,防止上當受騙。與此前揭露的「野雞大學」一樣,這些野雞大學不具備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質、涉嫌非法招生和網絡詐騙,大多打著「中國」「北京」等字樣,通過註冊多個網站騙取生源,以出售假文憑等方式獲利。其中,以「經濟貿易大學」、「工商學院」、「科技學院」等命名的比比皆是。■本報綜合

  如何辨別野雞大學

  1 看辦學時間。「野雞大學」辦學時間短,有的一兩年,有的三五年,沒有傳統和文化底蘊。

  2 看教學設施和教學場地。一般大學都有教室、行政樓、圖書館、電腦房、操場等,而「野雞大學」的硬體配備極其有限,有的乾脆在商務樓租房,有的展示圖片上的圖書館很小,書籍只有一千來本,電腦房只有一兩個,一看就知道是「糊」出來的。

  3 「野雞大學」專業非常狹窄,基本上市場上熱什麼,就開辦什麼專業。

  4 教師資源依靠外援。通過了解資料,不難發現有些學校師生比例很小,有的甚至只有1∶40。學校的教師來源主要是公辦學校老師「走穴」。

  5 中介宣傳時非常商業化,甚至用上「練攤式」營銷手段。所謂顧問常用「這個學校什麼都好;保證可以移民;讀起來很容易」等語言來鼓動學生。

  6 招生標準「飄忽不定」。張榜公布時學校要求明明很高,但學生的平均分勉強夠60,中介卻滿口應承說沒有問題,肯定能上。

來源: 華聲在線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準大一們,你們真的了解大類招生嗎?
    目前很多高校都採取了大類招生,因此萌新們查到的錄取結果可能不是具體的專業,而是xx類。那麼,你真的了解大類招生嗎?大類招生都學什麼課程?大類招生的情況下該怎麼讓自己不留遺憾?大類招生的全稱是按學科大類招生,將學科門類相同或相近的專業(通常在同一院系)進行合併,按大類招生。
  • 一文看懂「大類招生」與「專業招生」有什麼區別
    在每一年高考結束的時候,對於考生而言最難的問題便是選擇以後就讀的專業。而在選擇專業時,很容易發現已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推行大類招生。那麼漸成主流的大類招生和普通的專業招生有什麼區別呢?什麼是大類招生和專業招生大類招生先上大學再選專業按學科大類即按照一級學科(群)或二級學科(群)進行招生。
  • 按大類招生與按專業招生的區別
    這些都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專業目錄裡面的專業類,每個專業類裡面包含了院校正式在教育部備案的多個具體專業。 二、大類招生的優勢1、推遲專業選擇,減少盲目。大類招生延遲了學生的專業選擇時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考生選擇專業的盲目性,允許學生在入學後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以及對學科、專業的更深層次了解,再選擇專業發展方向。它的最大好處,就是把確定具體專業的環節推後。
  • 大類招生:讓我歡喜讓我憂
    拿到招生目錄後,相信很多人發現,採用大類招生的高校越來越多。在新高考改革前,部分高校就已經開始實施大類招生。新高考改革後,不管是「院校+專業組」模式還是「專業(類)+學校」模式,高校同樣可以按大類招生,而且高校越來越趨向於採取大類招生的方式。
  • 清華大學大類招生,這些大類裡都包含哪些專業,提前了解
    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大一結束前,在尊重學生自身意願的基礎上,根據各院系資源保障的情況,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確定所學專業,並在大二進入各個院系開始專業學習。環境工程(全球環境國際班)的選拔方式為高考錄取和大一優秀學生增補。
  • 高考招生新趨勢-大類招生
    報志願是選擇專業的第一次機會。每年志願填報結束後,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因為分數等原因被調劑到不想去的專業的考生也是大有人在。但是志願填報結束,專業就一定板上釘釘了嗎?本文將解讀大學政策中的大類招生和專業分流,以及選擇專業的第二次機會——轉專業考試。
  • 大類招生模式簡析
    我國高校實行的按大類招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模式:1、按一級學科(群)或二級學科(群)招生。長期以來,按專業招生一直是各高校採取的主要模式,隨著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多,高校逐漸開始採取按大類招生。也有將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學院的學生在進校一到兩年時統一進行基礎課學習,以後再分流到不同的專業進行具體專業課程學習。如將管理專業和社會工作等專業組合在一起按照公共管理類大類招生。按照一級學科(群)或二級學科(群)招生,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實行的大類招生形式。
  • 大類招生是什麼?高三學生要明白的大類招生的優勢!
    近年來,在志願填報和高校招生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叫做「大類招生」。在志願填報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專業實行了大類招生。那麼什麼是大類招生呢?簡單來說,按大類招生也就是按照學科大類招生。相對於專業招生而言,大類招生是大學實行「通才教育」的一種改革。由於按大類招生對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因此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採納。
  • 清華大學今年全面推行大類招生
    清華大學今年全面推行大類招生學生入學後統一學習基礎課,再具體選擇專業;包括數理類、人文與社會類、計算機類等16大類來源:《新京報》2017-04-12 沙璐進入四月,各高校陸續開啟高考招生工作。大類招生指的是按學科大類招生,基本做法是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的幾個(甚至更多)專業按一個專業大類招生,考生按大類填報志願,入學後前1-2年打通培養,統一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大二或大三年級時再按照一定程序和標準具體選擇專業、分流培養。
  • 院校大類招生解讀
    今天跟大家聊聊有關大類招生的一些話題和報考時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 ,歡迎關注或分享。按大類招生是指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的專業合併起來招生,考生被錄取後按大類培養,先不確定具體的學習專業,統一學習基礎課程一至兩年之後再根據學校制定的專業分流原則,選擇進入大類中的某個專業或專業方向進行學習。
  • 誰說專升本是大三的事兒!大一大二該做什麼?
    隨著高校開學返校的陸續推進大一大二的升本人備考也該提上日程了專升本絕不僅僅只是大三的事兒很多同學大一大二就已經開始備考了01為什麼大一大二就要開始準備專升本?但是絕大部分同學的基礎都並不是那麼「樂觀」,從零開始學,從初高中知識開始補,你覺得一年能搞定?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專升本已經過了隨便學一學就能考上的時代了!大家可以看看這幾年專升本的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再看看逐年上漲的分數線,越來越高的參培率,你就知道我為什麼勸你們大一大二就開始備考了!
  • 優選校·高校丨中國農業大學:新增三個專業 按15個大類和21個招生...
    6個學科獲評A+, 9個學科獲評A級 在教育部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我校共有25個一級學科上榜,其中獲評A+的學科6個,擁有A+學科的數量在全國高校中排名並列第6。獲評A級學科的學科9個,具體是:農業工程、獸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畜牧學、草學、生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
  • 寫給大一大二大三的你
    寫給大一大二大三的你序:2016年10月在網上看到這篇文章,很受啟發,悄悄保存下來。那時孩子大一剛入校,熱衷社團及各種文娛,正處於高考後大一入校的徹底放鬆期,我和她媽心裡很擔憂,但叛逆中的孩子很難聽進父母的意見,而這篇文章出自一名大四剛保研成功的學長,她的肺腹心語正好表達了我們想說的,於是找了個機會發在三口之家的群裡。
  • 中國農業大學:新增三個新工科專業 招生專業大類優化調整
    中國農業大學:新增三個新工科專業 招生專業大類優化調整原創 教育面對面RBC 2020-07-03晨霧 / 轉帖嘉賓:中國農業大學招辦副主任白菲 國際學院綜合辦公室副主任王寧招生專業2020年我校除了新增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同時對標社會需求 ,新增3個本科招生專業
  • 高考被大類專業錄取,大一怎麼選專業?大類分流時的志願填報關口
    2020年高考一位重慶的理科考生,在國家專項批次榮幸地被上海大學錄取,但是學校實行的是大類招生,理學工學Ⅰ類招生,包含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武漢大學2018級新生將全面實行「三學期」制 推進大類招生
    ­  新華社武漢6月7日電,高考開考之際,武漢大學7日對外發布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政策,2018級新生起全面實行「三學期」制,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同時還將推進「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學生在專業選擇將擁有更大自主權。
  • 打破壁壘 清華所有本科專業合併為16個大類招生
    打破院系和專業壁壘 清華所有本科專業合併為16個大類招生  考清華不用再為選專業糾結  今年清華大學招生將打破院系和專業壁壘,按16個大類招收、培養本科生,學生本科期間還將有根據培養方案,清華設立了10個學分的自主發展課程,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空間;44個學分的外語、體育等通識課程,以及116個學分的專業課程。大一階段,各專業大類的學生將通過學習「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專業導引課」等,了解相關專業的知識體系、學科發展和應用背景,從而確立自己的學科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
  • 「大類招生」,說明一下
    大類招生簡單地說,按大類招生即按學科大類招生,是相對於按專業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實行「通才教育」的一種改革。由於按大類招生對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因而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採納。到了大二,才會進行專業分流。學生可以根據這一年時間對行業及其發展趨勢的了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大類招生的兩種模式(1)按院系招生。這是大多數學校採用的模式,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專業,只按院系大類填報志願。如我們經常在學校招生計劃中看到的工商管理類、經濟學類、機械類、材料類等。
  • 高考:什麼是大類招生?和專業招生有啥區別?如何填志願?建議收藏!
    近年,越來越多的高校陸續推行按大類招生。比如在2017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百餘所高校一些專業在北京都是按大類招生。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增兩專業 三學科將按大類招生
    第二個變化,今年我們在所有的省份在錄取學生安排專業的時候,我們都是實行專業級差。第三個變化因為我們為了擴大學生專業基礎,將在三個學院按大類招生。第一:在農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我們按農學大類招生。第二: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和食品安全與質量專業,我們按照食品工程科學類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