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神童」,相信很多人心裡已經蹦出了一個名字。不管是在網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孩子能給我們留下深刻記憶。他們可能是在學業上成績卓越,也有可能是在某方面有著過人的特長。對於家長來說,孩子能成為別人口中的「神童」是自己最大的願望。
在4年前的河南,有一名女孩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當時只有9歲的她參加了高考,這也是河南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高考考生。不過最終的結果並不是讓人特別滿意,這名女孩的成績不太理想,最終遺憾落榜。當時很多人都覺得9歲的女孩參加高考本就是個笑話,可沒曾想這名女孩沒有放棄,經過不懈的努力,這名女孩在第二次高考時以352分的成績進入商丘工學院。
這名女孩名叫張易文,家住河南商丘。10歲的她在高考成功之後很多媒體登門採訪,人民日報還單獨發表了一篇文章《人生慎按「加速鍵」》,對張易文10歲高考的行為提出質疑。張易文的父親是一名培訓班老師,常理來說,像張易文這麼大的孩子都在小學接受教育。但她的父親並沒有送孩子去學校的長大,他決定讓孩子在家學習,自己親自教育。
2016年,張易文在父親的幫助下參加了高考,當時在考場裡有很多人以為張易文是誰家來陪考的孩子,在得知這名9歲的女孩是考生時,在場的很多人都發出了驚嘆。雖然當時張易文出現在考場讓很多人覺得這是名「神童」,但高考也並不是兒戲,這次張易文只考了172分。
她的父親並沒有覺得遺憾,反倒認為這個結果很正常,因為張易文複習時間很緊張,只學了一遍高中數學。在高考結束後,張易文被父親送去了專業的高考複習機構,準備迎接第二年的高考。在第二年張易文參加了商丘工學院的單招考試,最終以352分的成績被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錄取。
在經過三年的學習之後,張易文在今年7月順利畢業。就在別人以為她要繼續深造時,父親卻將她安排在自己身邊,當上了一名培訓班的助教老師。雖然張易文已經是個畢業的大學生,但她的心智卻還是13歲的樣子。對自己的工作也不太上心,上班經常遲到,給孩子們批改作業也非常馬虎。張易文的父親也會扣她一些工資,最後的月薪也就在1000元左右。
在得知張易文畢業的消息後,有記者來她的家裡進行採訪,在問到關於以後的打算時,張易文的父親表示先讓女兒跟著自己工作幾年,之後再考慮研究生,準備往動漫專業方向發展。張易文的選擇我們不好評價,但作為家長最盼望的也是自己孩子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家長的幫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想讓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家長應該怎麼做?
①培養學習方法。
在面對同一種知識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有時候孩子在一道題上糾結很久,最大的原因正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看一些解題視頻,這樣不僅能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同時還有助於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②創造良好氛圍。
網課的方便相信各位家長有目共睹,但孩子之所以還需要回到學校,是因為在班級裡更有學習氛圍。要想讓孩子在家安心學習,家長最好放下手機關掉電視,陪孩子一起看看書。
③注意勞逸結合。
現在的孩子從進入學校之後就面臨著很多壓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孩子的學習效率也會降低。在節假日期間,家長最好可以帶孩子一起出去遊玩,不僅有利於孩子的健康,還可以提高孩子之後的學習效率。
總之,孩子的成績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提上去的,作為家長要多一些耐心和理解,運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