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計,又稱光譜儀(spectrometer),是將成分複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測量範圍一般包括波長範圍為380~780 nm的可見光區和波長範圍為200~380 nm的紫外光區。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發射光譜,因此可採用不同的發光體作為儀器的光源。鎢燈的發射光譜:鎢燈光源所發出的380~780nm波長的光譜光通過三稜鏡折射後,可得到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連續色譜;該色譜可作為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的光源。
分光光度計計採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源透過測試的樣品後,部分光源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值與樣品的濃度成正比。
分光光度計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於物質對光(對光的波長)的吸收具有選擇性,不同的物質都有各自的吸收光帶,所以,當光色散後的光譜通過某一溶液時,其中某些波長的光線就會被溶液吸收。在一定的波長下,溶液中物質的濃度與光能量減弱的程度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即符合比爾定律。
T = I/Io lg(Io/I)=εcb
式中,T為透過率,Io為入射光強度,I為透射光強度,A為消光值(吸光度),ε為吸收係數,b為溶液的光徑長度,c為溶液的濃度。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出,當入射光、吸收係數和溶液厚度一定時,透光率是根據溶液的濃度而變化的。
分光光度計已經成為現代分子生物實驗室常規儀器。常用於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細菌生長濃度的定量。
獨特的雙光路、雙光束光學系統,儀器解析度更高,雜散光更低,穩定性、可靠性更強,分析更加準確;
採用320*240位點陣式高亮6 」液晶顯示器,顯示清晰,信息完備;
獨特的長光程光路設計,使儀器解析度更高,尤其適合微量測試 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使測試結果能得到充分的應用,用戶編輯更為簡單快捷;
採用懸架式光學系統設計,整體光路獨立固定在16mm厚的鋁製無變形基座上,底板的變形和外界的震動對光學系統不產生任何影響,從而大大提高了儀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採用同步正弦機構,波長準確度高,重複性好;
採用ARM系統;
0.1/0.2/0.5/1.0/2.0/4.0六檔光譜帶寬自動可選,滿足不同用戶的測量需求;
24位高速、高精度A/D轉換,儀器精度更高、反應速度更快;
主要元件採用進口配置,使儀器雜散光更低、穩定性、可靠性更強;
功能更加強大,主機可獨立完成光度測量、定量測量、光譜掃描、動力學、DNA/蛋白質測試,多波長測試及數據列印等功能;
充分考慮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本系列儀器都標配元析公司光譜掃描軟體,聯機操作時,除能實現主機的所有測試功能外,還可實現更為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並且使數據存儲達到無限。
波長的選擇一般是選擇待測物質最大吸收峰的波長(λmax)。因在λmax測定吸光度,敏感度最高。在吸收峰波長處測吸光度,波長變化影響最小;而在其他波長處,波長變化對吸光度影響大,甚至測得濃度一吸光度曲線不呈直線。
選擇測定某一溶液所需的波長,是可以用不同的波長作該溶液的吸收光譜曲線,從曲線上選擇最適當的波長來進行這一溶液的測定工作,但是,在分析工作中,尚有個別情況,不能單憑此一原則,而應根據下列三個原則,進行實際試測,然後全面考慮利弊,再行選定。
1.應使被測溶液有適當的光密度,一般而言,適當的光密度為0.1—0.7,而以0.2—0.6最理想。過低的光密度因儀器的讀數誤差而產生很大的相對誤差,反之,過高的光密度則往往已超過直線範圍而引入誤差。
2.應使幹擾影響降低至最低限度。在反應中,如遇不易去除的幹擾色澤,應選用對此幹擾色澤最不靈敏的波長。
3.應使標準曲線在儘可能大的範圍內接近直線。
721型分光光度計允許的測定波長範圍在360~800nm,其構造比較簡單,測定的靈敏度和精密度較高。因此,應用比較廣泛。
從光源燈發出的連續輻射光線,射到聚光透鏡上,會聚後,再經過平面鏡轉角90°,反射至入射狹縫。由此入射到單色器內,狹縫正好位於球面準直物鏡的焦面上,當入射光線經過準直物鏡反射後,就以一束平行光射向稜鏡。光線進入稜鏡後,進行色散。色散後回來的光線,再經過準直鏡反射,就會聚在出光狹縫上,再通過聚光鏡後進入比色皿,光線一部分被吸收,透過的光進入光電管,產生相應的光電流,經放大後在微安表上讀出。
①首先接通電源,打開電源開關1,指示燈亮,打開比色皿暗箱蓋8,預熱20分鐘。
②波長選擇旋鈕6,選擇所需的單色光波長,用靈敏度旋鈕2選擇所需的靈敏檔。
③放入比色皿,旋轉零位旋鈕5調零,將比色皿暗箱蓋合上,推進比色皿拉杆3,使參比比色皿處於空白校正位置,使光電管見光,旋轉透光率調節旋鈕4,使微安表9指針準確處於100%。按上述方法連續幾次調整零位和100%位,即可進行測定工作。
①連續使用儀器的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最好是間歇0.5小時後,再繼續使用。
②比色皿每次使用完畢後,要用去離子水洗淨並倒置晾乾後,存放在比色皿盒內。在日常使用中應注意保護比色皿的透光面,使其不受損壞或產生劃痕,以免影響透光率。
③儀器不能受潮。在日常使用中,應經常注意單色器上的防潮矽膠(在儀器的底部)是否變色,如矽膠的顏色已變紅,應立即取出烘乾或更換。
④在託運或移動儀器時,應注意小心輕放。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