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計工作原理及特點

2020-12-17 電子發燒友

  分光光度計,又稱光譜儀(spectrometer),是將成分複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測量範圍一般包括波長範圍為380~780 nm的可見光區和波長範圍為200~380 nm的紫外光區。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發射光譜,因此可採用不同的發光體作為儀器的光源。鎢燈的發射光譜:鎢燈光源所發出的380~780nm波長的光譜光通過三稜鏡折射後,可得到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連續色譜;該色譜可作為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的光源。

  分光光度計的簡單原理

  分光光度計計採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源透過測試的樣品後,部分光源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值與樣品的濃度成正比。

  分光光度計的基本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計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於物質對光(對光的波長)的吸收具有選擇性,不同的物質都有各自的吸收光帶,所以,當光色散後的光譜通過某一溶液時,其中某些波長的光線就會被溶液吸收。在一定的波長下,溶液中物質的濃度與光能量減弱的程度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即符合比爾定律。

  T = I/Io lg(Io/I)=εcb

  式中,T為透過率,Io為入射光強度,I為透射光強度,A為消光值(吸光度),ε為吸收係數,b為溶液的光徑長度,c為溶液的濃度。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出,當入射光、吸收係數和溶液厚度一定時,透光率是根據溶液的濃度而變化的。

  分光光度計已經成為現代分子生物實驗室常規儀器。常用於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細菌生長濃度的定量。

  

  分光光度計特點

  獨特的雙光路、雙光束光學系統,儀器解析度更高,雜散光更低,穩定性、可靠性更強,分析更加準確;

  採用320*240位點陣式高亮6 」液晶顯示器,顯示清晰,信息完備;

  獨特的長光程光路設計,使儀器解析度更高,尤其適合微量測試 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使測試結果能得到充分的應用,用戶編輯更為簡單快捷;

  採用懸架式光學系統設計,整體光路獨立固定在16mm厚的鋁製無變形基座上,底板的變形和外界的震動對光學系統不產生任何影響,從而大大提高了儀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採用同步正弦機構,波長準確度高,重複性好;

  採用ARM系統;

  0.1/0.2/0.5/1.0/2.0/4.0六檔光譜帶寬自動可選,滿足不同用戶的測量需求;

  24位高速、高精度A/D轉換,儀器精度更高、反應速度更快;

  主要元件採用進口配置,使儀器雜散光更低、穩定性、可靠性更強;

  功能更加強大,主機可獨立完成光度測量、定量測量、光譜掃描、動力學、DNA/蛋白質測試,多波長測試及數據列印等功能;

  充分考慮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本系列儀器都標配元析公司光譜掃描軟體,聯機操作時,除能實現主機的所有測試功能外,還可實現更為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並且使數據存儲達到無限。

 

  波長的選擇

  波長的選擇一般是選擇待測物質最大吸收峰的波長(λmax)。因在λmax測定吸光度,敏感度最高。在吸收峰波長處測吸光度,波長變化影響最小;而在其他波長處,波長變化對吸光度影響大,甚至測得濃度一吸光度曲線不呈直線。

  選擇測定某一溶液所需的波長,是可以用不同的波長作該溶液的吸收光譜曲線,從曲線上選擇最適當的波長來進行這一溶液的測定工作,但是,在分析工作中,尚有個別情況,不能單憑此一原則,而應根據下列三個原則,進行實際試測,然後全面考慮利弊,再行選定。

  1.應使被測溶液有適當的光密度,一般而言,適當的光密度為0.1—0.7,而以0.2—0.6最理想。過低的光密度因儀器的讀數誤差而產生很大的相對誤差,反之,過高的光密度則往往已超過直線範圍而引入誤差。

  2.應使幹擾影響降低至最低限度。在反應中,如遇不易去除的幹擾色澤,應選用對此幹擾色澤最不靈敏的波長。

  3.應使標準曲線在儘可能大的範圍內接近直線。

  721型分光光度計的構造

  721型分光光度計允許的測定波長範圍在360~800nm,其構造比較簡單,測定的靈敏度和精密度較高。因此,應用比較廣泛。

  從光源燈發出的連續輻射光線,射到聚光透鏡上,會聚後,再經過平面鏡轉角90°,反射至入射狹縫。由此入射到單色器內,狹縫正好位於球面準直物鏡的焦面上,當入射光線經過準直物鏡反射後,就以一束平行光射向稜鏡。光線進入稜鏡後,進行色散。色散後回來的光線,再經過準直鏡反射,就會聚在出光狹縫上,再通過聚光鏡後進入比色皿,光線一部分被吸收,透過的光進入光電管,產生相應的光電流,經放大後在微安表上讀出。

  721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方法

  ①首先接通電源,打開電源開關1,指示燈亮,打開比色皿暗箱蓋8,預熱20分鐘。

  ②波長選擇旋鈕6,選擇所需的單色光波長,用靈敏度旋鈕2選擇所需的靈敏檔。

  ③放入比色皿,旋轉零位旋鈕5調零,將比色皿暗箱蓋合上,推進比色皿拉杆3,使參比比色皿處於空白校正位置,使光電管見光,旋轉透光率調節旋鈕4,使微安表9指針準確處於100%。按上述方法連續幾次調整零位和100%位,即可進行測定工作。

 

  721型分光光度計使用和維護中應注意事項:

  ①連續使用儀器的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最好是間歇0.5小時後,再繼續使用。

  ②比色皿每次使用完畢後,要用去離子水洗淨並倒置晾乾後,存放在比色皿盒內。在日常使用中應注意保護比色皿的透光面,使其不受損壞或產生劃痕,以免影響透光率。

  ③儀器不能受潮。在日常使用中,應經常注意單色器上的防潮矽膠(在儀器的底部)是否變色,如矽膠的顏色已變紅,應立即取出烘乾或更換。

  ④在託運或移動儀器時,應注意小心輕放。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儀器課堂】分光光度計測量什麼?原理是什麼?使用方法怎麼樣?
    分光光度計又叫做光譜儀,是將成分複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是食品廠、飲用水廠辦理QS、HACCP認證的必備檢驗設備,那麼紫外可見分光度計測什麼?分光光度計的用途及工作原理又是什麼呢?紫外可見分光度計測什麼?1)測定溶液中物質的含量測定標準溶液(濃度已知的溶液)和未知液(濃度待測定的溶液)的吸光度,進行比較,由於所用吸收池的厚度是一樣的。
  • 分光光度計測量誤差四大原因
    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人射光是單色光,但是精度再高的儀器,即使是雙單色器的分光光度計,也只能獲得近乎單色的光,無法獲得純單色光,它仍然含有狹窄光通帶,具有複色光的性質。而複色光會導致比耳定律的正或負偏離。固定狹縫的紫外分光光度計光譜帶寬一般為1nm或2nm,可調狹縫的可以做到0.Inm;可見分光光度計帶寬6nm、snm,甚至十幾納米。
  • 最全面的分光光度計知識匯總,一篇文章就夠了!
    分光光度法是指應用分光光度計的分析方法,具有靈敏、準確、快速及選擇性好等特點。
  • 【儀器】最全面的分光光度計知識匯總,一篇文章就夠了!
    分光光度法是指應用分光光度計的分析方法,具有靈敏、準確、快速及選擇性好等特點。通常所測樣品溶液濃度下限可達10-6~10-5mol/L,適用於測定食品中的微量組分(如肉製品中的亞硫酸鹽、糖果中的二氧化硫等)。
  • 乾貨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結構、原理與應用
    、原理與應用。此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經不斷改進,又出現自動記錄、自動列印、數字顯示、微機控制等各種類型的儀器,使光度法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也不斷提高,其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大。目前市場上有兩類主流產品:掃描光柵式分光光度計和固定光柵式分光光度計。在分光元器件方面,經歷了稜鏡、機刻光柵和全息光柵的過程,商品化的全息閃耀光柵已迅速取代一般刻劃光柵。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基本部件及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基本部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一般由四大部分組成,即光源(單色銳線輻射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譜法是依椐處於氣態的被測元素基態原子對該元素的原子共振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而建立的。該法具有檢出限低(火熖法可達ng?cm–3級)準確度高(火熖法相對誤差小於1%),選擇性好(即幹擾少)分析速度快等優點。
  • 土壤常規分析(分光光度法)原理/檢出限匯總
    土壤常規分析(分光光度法)原理匯總 一.
  • 722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方法和步驟_722型分光度計注意事項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722型分光光度計測量原理、722分光光度計規格和主要技術參數以及722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構成、最後詳細的介紹了722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步驟與注意事項。   722型分光光度計測量原理   分光光度法測量的理論依據是伯郎—比耳定律:當容液中的物質在光的照射和激發下,產生了對光吸收的效應。但物質對光的吸收是有選擇性的,各種不同的物質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譜。所以根據定律當一束單色光通過一定濃度範圍的稀有色溶液時,溶液對光的吸收程度A與溶液的濃度c(g/l)或液層厚度b(cm)成正比。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選擇要點和型號推薦
    在環保行業中,環保監測是環境保護治理前的重要先決條件條件,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了後續環境治理的效果,在大氣汙染治理,水質汙染治理,重金屬汙染治理,土壤汙染治理等多方向環境裡,以水質汙染問題尤為明顯,在當代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發展下,水體汙染問題愈發嚴峻,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工業工發展的進一步提供,要想對水質汙染進行治理,就需要了解水體中各項汙染物的具體指標數據,分析這些數據及各項特點
  •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   基本原理   光線是高速運動的光子流,也是具有波長和頻率特徵的電磁波。光子的能量與頻率成正比,與波長成反比。肉眼可見的光線稱為可見光。可見光只佔電磁波譜的很窄部分(400nm 到760nm)。不同波長的可見光具有不同的顏色。波長大於760nm 的光線稱為紅外線。
  • 水質氨氮的測定國標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國標 HJ535-2009
    目 次前 言 III1 適用範圍 12 方法原理 13 幹擾及消除 14 試劑和材料 15 儀器和設備 3當水樣體積為 50mL,使用 20mm 比色皿時,本方法的檢出限為 0.025mg/L,測定下限為 0.10mg/L,測定上限為2.0mg/L(均以 N 計)。
  • 【儀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及問題解決方案!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分析測試實驗室裡常見的一種分析儀器,屬於光學儀器的一種,可廣泛應用於醫療衛生、化學化工、環保、地質、機械、冶金、石油、食品、
  • 《分析化學》(十)—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章—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定義:根據物質分子對波長紫外可見光區(200~700nm)這一範圍的電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的光譜分析方法。基本原理:是根據化合物分子中價電子能級躍遷所產生的吸收強度與物質的濃度與液層厚度成正比,即朗伯-比爾定律。
  • 分光光度法測定環境空氣無機汙染物(一)
    51.2 標準方法:環境空氣 五氧化二磷的測定 鉬藍分光光度法 HJ 546-20151.3 分析原理:用過氯乙烯濾膜採集空氣中顆粒物,顆粒物中的五氧化二磷與水生成正磷酸。在亞硝基鐵氰化鈉存在下,銨離子與水楊酸和次氯酸鈉反應生成藍色絡合物,在波長 697 nm 處測定吸光度。吸光度與氨的含量成正比,根據吸光度計算氨的含量。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基礎知識(一)
    按所吸收光的波長區域不同,分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見分光光度法,合稱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溶液對光的作用示意圖:溶液對光吸收示意圖:現今使用的分光光度計大多採用光電管或光電倍增管作為檢測器。5.記錄裝置:常用的信號顯示裝置有直讀檢流計,電位調節指零裝置,以及自動記錄和數字顯示裝置等。按其光學系統可分為單波長分光光度計和雙波長分光光度計。單波長單光束分光光度計:
  • 學會這些核心基礎知識,輕鬆玩轉分光光度法
    那麼,分光光度法困擾我們的最常見問題是什麼呢?這種方法有啥特點、原理是啥?標線點怎麼選呢?顯色反應及其影響因素有哪些呢?溶液中共存離子的影響我們在實際試驗中是怎麼處理的呢?在實驗過程中的參比要怎麼選呢?常用的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及檢查範圍又是什麼呢?
  • 如何選擇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光學構造(OPTICAL CONFIGURATION)一般來說,紫外光分光光度計分為單光束和雙光束兩類。顧名思義,單光束型主要是依賴單束光進行測量。一束給定波長的光通過對照物,然後再通過實際樣品溶液,就能得到吸光結果。
  •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分光光度法定義:基於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稱為分光光度法,也稱吸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及紅外光譜法等
  • 帶你詳細了解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紫外分光光度計使用注意事項 1.溫度和溼度是影響儀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他們可以引起機械部件的鏽蝕,使金屬鏡面的光潔度下降,引起儀器機械部分的誤差或性能下降;造成光學部件如光柵、反射鏡、聚焦鏡等的鋁膜鏽蝕,產生光能不足、雜散光、噪聲等,甚至儀器停止工作,從而影響儀器壽命。維護保養時應定期加以校正。
  •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比色法檢測汙水中氨氮時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比色法測定水中氨氮時,雖然步驟較為簡單,但實驗條件還是有一定的要求,任何一處細節出現偏差,都會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下面結合我公司的氨氮測定儀 6b-50型(v9),對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氨氮含量時影響測定準確度的因素和解決的辦法進行了總結,與大家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