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黑格爾、費爾巴哈是()
A.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
B.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
C.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
D.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
2.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是()
A.人們自發形成的世界觀
B.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C.科學的世界觀
D.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3.承認世界的統一性的哲學都屬於()
A.一元論
B.二元論
C.唯物論
D.唯心論
7.「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怕辦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辦到。」這是一種()
A.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表現
B.機械唯物主義思想的表現
C.主觀唯心主義思想的表現
D.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的表現
8.下列觀點中,屬於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區別於其他一切認識論的最基本觀點的是()
A.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B.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D.認識是辯證發展的過程
9.當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從根本上說,這是由()
A.科學家的聰明才智決定的
B.生產實踐的需要決定的
C.正確的科技政策決定的
D.環境和資源的狀況決定的
10.有人認為,只有寫到書本上的理論才是真實可靠的,因而不顧實際情況,死搬書本上的教條。這在認識論上犯了()
A.類似唯心主義先驗論的錯誤
B.類似直觀被動反映論的錯誤
C.類似經驗論的錯誤
D.類似唯理論的錯誤
11.「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從認識論上看,就是()
A.感性認識——理性認識——感性認識的過程
B.認識——實踐——認識的過程
C.實踐——認識——實踐的過程
D.理性認識——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的過程
12.在現代生產力系統中,自然科學屬於()
A.實體性因素
B.運籌性因素
C.滲透性因素
D.準備性因素
13.馬克思把人類社會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五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第一階段)。五種社會形態劃分的依據是()
A.人的發展狀況
B.地理環境的狀況
C.生產力的水平
D.生產關係的性質
14.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A.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
B.先進與落後、創新與守舊之間的矛盾
C.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
D.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的矛盾
15.社會改革的實質是()
A.社會經濟制度的根本改變
B.社會政治制度的根本改變
C.人的思想觀念的改變與更新
D.社會體制的改善與革新
16.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是()
A.社會分工的出現和發展
B.商品交換場所的建立
C.勞動力成為商品
D.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
17.「物以稀為貴」,這種現象在商品經濟關係中主要是指()
A.商品稀少價值就大
B.使用價值決定價值
C.供求關係對價格有重要影響
D.消費者的心理決定價值
19.資本主義國家主要的政體形式是()
A.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和專制獨裁制
C.兩黨制和多黨制
D.一黨制、兩黨制和多黨制
20.預付資本的總周轉是指()
A.預付不變資本的平均周轉
B.預付可變資本的平均周轉
C.全部固定資本的平均周轉
D.預付資本各組成部分的平均周轉
4.下列觀點中表述唯物辯證法總特徵的是()
A.矛盾是事物發展動力的觀點
B.量變和質變相互轉化的觀點
C.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觀點
D.本質決定現象的觀點
21.考察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
A.社會總產品的構成問題
B.社會生產劃分為兩大部類問題
C.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比例關係問題
D.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
22.同股票價格成反比的是()
A.銀行利息率
B.股息
C.股票票面額
D.股票控制額
23.資本主義商業資本執行的是產業資本的()
A.貨幣資本職能
B.商品資本職能
C.生產資本職能
D.流通資本職能
24.自由競爭和生產集中的關係是()
A.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
B.生產集中引起自由競爭
C.自由競爭阻礙生產集中
D.生產集中消除自由競爭
26.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管理和調控經濟的主要機制是()
A.自由市場經濟調節
B.制定經濟政策與法令
C.國民經濟計劃化
D.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
27.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更高級的生產方式創造的物質條件是()
A.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
B.產業工人隊伍的壯大
C.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D.高新科技成果的創造
28.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理論立足於()
A.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學預言
B.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
C.巴黎公社的原則
D.生產力決定論
29.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組織原則是()
A.集體領導制
B.個人負責制
C.群眾監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0.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條件和基礎是()
A.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
B.人與人關係的高度和諧
C.人的思想覺悟的極大提高
D.自然生態環境的極大改善
5.下列各項包含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法思想的是()
A.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B.千裡之堤,潰於蟻穴
C.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D.物極必反,相反相成
25.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佔統治地位的資本是()
A.工業資本
B.銀行資本
C.金融資本
D.商業資本
18.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決定性條件是,貨幣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購買到()
A.勞動工具
B.勞動力
C.勞動場所
D.勞動對象
6.揭示事物發展動力和源泉的規律是()
A.對立統一規律
B.質量互變規律
C.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規律
D.否定之否定規律
二、多選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展觀
6.決定平均利潤率高低的因素有()
A.各部門資本總量的多少
B.各部門勞動生產率的高低
C.各部門的利潤率的水平
D.各部門的資本在社會總資本中所佔的比重
8.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手段包括()
A.經濟手段
B.法律手段
C.必要的行政手段
D.計劃手段
9.下列各項屬於實現社會主義自我發展與完善的成功經驗的有()
A.以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
B.選擇正確的改革方式與步驟
C.妥善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
D.完全按照發達國家模式發展
10.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實現是需要一定社會條件的,它()
A.只有在社會集體中才能實現
B.要以社會物質文明的全面發展為支撐
C.要以社會精神文明的全面發展為支撐
D.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實現
3.理性認識的基本形式有()
A.感覺
B.概念
C.判斷
D.推理
7.下列各項正確表述級差地租含義的有()
A.級差地租是與土地的不同等級相聯繫的地租
B.級差地租是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C.級差地租是租種優等地和中等地應繳納的地租
D.級差地租是租種任何土地都需要繳納的地租
2.下列各項屬於實踐基本形式的有()
A.農民收割水稻
B.法官審理案件
C.演員演唱歌曲
D.科學家做化學實驗
4.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除生產方式外還有()
A.人口因素
B.民族構成
C.地理環境
D.國家政權
5.資本積累的客觀必然性根源於()
A.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無限追求
B.市場供求關係的內在要求
C.競爭的壓力
D.壟斷的需要
三、簡答題
2.簡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對性的含義。
5.資本主義壟斷階段的競爭與自由競爭階段的競爭有什麼不同?
3.簡述上層建築的兩個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係。
4.如何理解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1.簡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四、論述題
2.試述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基本特徵。
1.試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係的原理,並說明這一原理對科學研究的指導意義。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準考證列印時間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