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
6月到7月,是各省市中考、高考開始的日子,漫長的「孤獨」備考,疫情的反覆……都給今年的中高考增添了許多不平凡的色彩。
「線上學習」、「戴口罩參加考試」、「高考延期」等熱詞頻被討論。而這些關鍵詞背後,有很多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在2020年中高考英語聽說考試中發生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近年來,在各省市中高考改革中,英語聽說機考成為了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以北京市中高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為例:中考英語滿分值為100分,聽說測試佔40分;高考英語滿分值為150分,聽力測試佔30分,2021年增加英語口語測試,英語口語測試加聽力測試將提升至50分。
工作計劃從「一天」變成了「一小時」
7月13日,四川省綿陽市中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順利開考。科大訊飛綿陽聽說考試項目經理楊剛暫時鬆了一口氣。
時間緊、任務急、各種不可控的變化,讓此次綿陽中考英語聽說考試的保障成為他從業以來「最難忘的一個項目」。
綿陽市作為四川省中考改革試點市之一,2020年在省內率先開始實施中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
2019年12月,科大訊飛中標綿陽市中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項目。在剛開始進行考場建設時就受到疫情影響,導致施工停滯。綿陽市相關部門領導對考試是否可以如期進行,也拿不定主意。在考試前一個多月,最終的決定下達:考試如期進行!
考點驗收
為了考試順利進行,綿陽市相關部門和科大訊飛都做出了最大努力。
2020年4月14日,綿陽市舉辦了中考英語聽說考試考務工作和系統管理員培訓會,由科大訊飛的工程師對系統操作和考務流程做了詳細的培訓。
綿陽中考前培訓會
6月20日,綿陽市組織考前全真模擬考試。
7月13日,綿陽中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順利開考。
考生候場
當考試遇上疫情防控,除了緊張的考試氣氛,防疫的壓力也不小。
出於防疫安全考慮,每個考生考試的座位桌面都設置了隔板進行隔斷,為每位考生營造獨立的考試環境。由於隔板的安裝要求是在6月20日模擬考試結束後才決定下單租賃,5000個隔板的供貨需求,導致周期十分緊張。項目組全體成員加班加點,終於在考試前完成了考場建設。
考試現場
最大的考驗還是來自考試結束後的評分環節。
綿陽市中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的評分時間非常緊張,使平常以「天」為計算單位的評分工作流程變成了以「小時」計算。
「神秘」的機器評分數據中心
7月14日,四川省綿陽市首次中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順利結束。隨即進行校驗和初評,緊接著由專家老師進行定標準打分,然後是跑分訓練和覆審,如有異常將交由人工老師進行評分,最後將評分情況提交給教科所。
工作計劃按照小時排列,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輪班盯評分工作進展。
時間節點之緊,不僅對工作人員的精力和體力是一個挑戰,對評分系統的要求也十分高,要保證0差錯。
最終,考試和評分工作都順利完成。
「疫情再次爆發時,我們都是逆行者」
其他省市的考試保障工作也同樣扣人心弦。
戴口罩、測體溫,幾乎成了今年各地考試的標配。
2020年春節之後,北京的疫情還處於持續防控狀態。
針對今年中高考英語聽說測試,北京教育考試院也一直在做準備工作,戴不戴口罩?戴什麼類型口罩?戴口罩會不會對測試結果產生影響?學生考試時發熱怎麼辦?都是北京教育考試院和科大訊飛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按照原計劃,一些準備和建設工作原本是從3月份就應該開始的,但因為疫情的原因,挪到了今年6月份。隨著疫情逐漸穩定,相關工作也準備就緒。但臨近中考時,北京的疫情再次爆發。
北京中考-人工定標後
當時,已經到了考試項目實施的關鍵時刻。
6月13日-14日,是北京市中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的日子,緊接著就是6月20日-21日的高考英語聽說能力測試,兩場考試間隔時間為一周。
而北京當時的疫情形勢也越來越嚴重。
戴著「護目鏡」逆行的研發經理
為了保障考試順利進行,每個考區都要派一個工作人員,在北京市疫情復發最嚴重的時期,科大訊飛北京聽說考試項目的小夥伴們紛紛「逆行」,而項目經理許海波更是幾乎駐紮在北京。
從合肥到北京,多位技術骨幹人員主動前行,「自行隔離」、「做核酸檢測」、「高溫下穿防護服」……成了標配。
配合考試院防疫部署-做核酸檢測
與此同時,還涉及到備用考場的建設、考場座位重新編排,需要考慮到考生突然發熱、被隔離以及遲到等諸多突發性問題,項目團隊在技術上對產品進行靈活配置,在環節上進行反覆溝通和討論等,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最終,頂著重重壓力,克服重重困難,兩場考試順利進行。
「雲考試」,我們一直都在線
離北京不遠的天津市高考英語口語考試則採用了「雲考試」的方式進行。
今年上半年,出於防疫+考試的雙重需要,科大訊飛與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提前部署,開發建設了計算機遠程在線「人機對話」口語考試平臺。
這是在疫情影響下的全國首例網絡考試平臺,屬於「打著燈籠去摸索」。
項目現場
科大訊飛天津聽說考試項目組於3月初接到任務需求,4月份開始研發。
突然的需求,緊張的時間節點,考試組織形式的改變,100多個考點,加上研發數據難點之多,且項目組人員分布在廣州、合肥兩地,使得項目研發難上加難!
天津網考項目研發負責人魯振說,「那時,我們辦公樓區的燈通宵都在亮著……」
而天津網考項目經理劉曉曦更是在不小心崴腳之後依然堅持在項目現場,客戶看了都十分感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加班加點和反覆溝通,在1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系統上線。
項目現場
而6月8日,經過精心籌備的平臺開展了3000人的全真模擬考試,也取得了成功。
6月14日,天津市春季高考英語口語考試也基於該平臺順利完成,3500人通過居家線上和學校機房兩種模式完成考試。
7月11-12日,天津高考口語考試如期開展。
全市3.9萬考生通過「雲考試」方式在線參加口語考試,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考試業務人員與科大訊飛公司技術人員等多方組成現場考試保障團隊,時刻在線保障考試開展,最終圓滿完成此次考試。
這是在全國範圍內首創的在線「人機對話」口語考試平臺,研發負責人魯振也有一些心得體會:
「這次研發的經驗對我來說非常寶貴,很感謝團隊的每個成員,雖然都是臨時從各個業務線抽調出來的,但是大家的效率都非常高,配合默契。項目攻關期間,團隊有剛新婚的同事,還有懷孕的同事都在加班,青島的兩位同事更是兩個月沒有回家,堅守在崗位上,正是有這麼一群人,才讓我們的項目從0到1。」
在魯振看來,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他們的一次考驗,同時也看到了團隊的精神,「舍小家而保大家」。
而對於天津網考項目經理劉曉曦來說,這次的項目經歷讓她非常有成就感,同時也做到了「成就客戶」。
「這次的項目經歷是從無到有,屬於『摸石頭過河』。我們的項目組成員在前期研發和後期保障考試過程中,全程在線,一刻也未曾放鬆,整個過程都非常的順利。客戶後來對我們說了一句話,『有你們在,我就放心了』,當時心裡覺得酸酸的,覺得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劉曉曦回憶道。
這一場疫情,考驗著中國社會,考驗著中國學生,同時也考驗著從事教育行業的這麼一群人。
而在抗擊疫情、保障中高考英語口語考試上,科大訊飛的團隊一直在努力。
截止目前,科大訊飛憑藉領先的語音評測技術與專業的高利害考試服務經驗,已經為北京高考、上海高考、廣東高考、江蘇中考、天津高考、北京中考、廣州中考、瀋陽中考、青島中考、福州中考、綿陽中考、蘭州中考等全國超過四十個省市的中高考英語聽說考試項目服務。今年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多數省市英語聽說考試工作仍然正常開展,截止到7月,科大訊飛已累計支撐英語聽說考試考點4948個,考場數9175個,考生數超過25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