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才開始備考,還來得及嗎?
最近看到了一份調研,是對3000名考研學子備考情況的調查。
其中,8.7%的考生剛剛開始了解考研,4.2%的考生備考處於停擺狀態,甚至3.8%的考生已經放棄,要準備二戰了。幾乎一半的備考生根本無法完成自己的複習計劃,複習效率低下,有一顆想要學習的心,可是卻沒有全心學習的毅力。僅23.5%的考研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複習計劃,平穩有序的複習。
受到疫情的影響,同學們無法返校備考,失去了學校良好的備考環境,不能集中精力全心全意為著自己的目標衝刺。這一點從僅有3.3%的考生對自己上岸有信心。
看到其他小夥伴的備考狀態,你可能會問:已經8月份,我才剛剛準備開始考研還來得及嗎?看到學長學姐分享各種經驗貼:3個月考上985名校!70天逆襲211雙一流!如果是我也可以嗎?
當你看到這些令人為之振奮的成功經驗時,你會有怎樣的感想?是突然鬆了一口氣,原來考研如此容易,只需三個月如此困難的名校都可收入囊中;是看到了他們本科就是雙一流學校的固有優勢,回看雙非出身的自己也有些許的無奈;是感慨於他們為了考研能放棄所有的魄力,以及學習到他們獨有的考研秘籍。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考研人的自身狀況都不同,從本科出身到備考狀態時間再到目標院校的競爭激烈程度,我們無法一概而論。如何備考,需要量身定製,照抄照搬,結果可能天壤地別。我們該如何才能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呢?
01
深入了解自身特點
你都不了解自己,你怎樣才能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呢?
合理的評估自己的學習能力,可能很多人活到現在都不了解自己,那麼你可以藉助外力。你的老師同學在和你長時間接觸後,會注意到許多你自己都不曾發現的小細節以及你自身的特點。
真正考慮清楚自己為什麼考研,尋找到自己考研的動力,這能夠更好的支撐你度過孤獨的考研生活,也能讓你確定自己為什麼要選擇目標院校目標專業。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沒有想清楚,此時談成功上岸,可能還有些遙遠。
02
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決定好考研後,我們在各種網站,APP端以及學長學姐那裡了解到許多考研經驗,學習方法,可能有四五種方法被提供,可是我們該選擇哪一種,還是所有方法都使用?
學長說每日早上五點起床背英語單詞,可你卻是早起傻一天,晚上睡不著的夜貓子;
學姐說自己每日中午都會午休一下,為了讓下午精力更加充沛,可你午休一下,整個下午就過去了;
經驗貼說自己數學上來就刷真題,考研考了140+,可你直接上手真題,測試下來發現自己90分都考不到,自信心大大受挫等等。
為什麼會有這些情況?是因為別人講述的是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而這些方法卻不見得適合你。
如果你是夜貓子,早起就不適合你,早上睡到十點開始學習,晚上到1點都是精力充沛,邏輯清晰的,那麼就按照你最舒服的時間表來學習。
如果你午休一覺不醒,那麼吃完午飯在教學樓下走兩圈清醒一下,回去繼續學習似乎更適合你。
如果你數學基礎薄弱,那麼夯實基礎,熟悉概念才是你要最開始做的。分享經驗貼的同學沒有撒謊,但是他沒有告訴你,他這麼做是因為他大學學習了高數,線代,概率論並且門門A+。
講到此處,學習方法已是老生常談,不斷嘗試並且尋找自己學起來最舒服的狀態和方式,這才是關鍵所在。
再回答這個問題:8月才開始備考,還來得及嗎?
中國有句古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