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我國第二學士學位制度緣起與發展

2020-12-25 騰訊網

1987年6月6日,國家教育委員會等部門引發《高等學校培養第二學士學位生的試行辦法》,提出通過第二學士學位的方式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逐步簡歷、完善第二學士學位生培養制度。

2003年,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盧曉東老師撰寫《依靠市場力量促進第二學士學位教育適度發展》一文,文中討論了第二學士學位辦學定位、國家調控、市場調節、人才使用四個方面的問題。

2016年7月25日,北京大學盧曉東老師撰寫《你沒注意到的屠呦呦式成才路徑》一文,文中提到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有過就讀第二學士學位經歷的大師,分別是:

▲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中醫和西醫;

▲Anthony Leggett(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古典文學和物理學;

▲程和平(中國科學院院士),力學和生理學。

該文還提出:全國每一個本科畢業生在他們一生中的每一個瞬間,一旦產生了新的學習動力和願望,甚至有時超越想像力的學習動力,我們的教育制度就需要為他們構建自己獨特的知識結構提供充足的學習機會。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本質就是為學生的想像力和基於想像力的學習選擇提供機會。

1987年的第二學士學位文件已施行三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對中國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也不可否認,這份文件在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定位、專業設置管理、教學組織模式、財務政策等方面的問題日益彰顯,已經不適合當下我國的教育環境,不利於創造性人才的培養。2019年7月9日,教育部發布《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規定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我國學位授予單位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相關高校院所可設置輔修學士學位、雙學士學位、聯合學士學位。

2020年3月初,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盧曉東老師和方略研究院許路陽老師研究聯合撰寫《關於「適度擴招第二學士學位生 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衝擊」的政策建議》,提交給有關部門。《建議》中提出調整國家對第二學士學問教育的總體定位;放開對高校申報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的行政審批;調整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範圍,鼓勵高校採取積極措施,適度擴招應屆畢業生;允許學生在同意學科門類內,跨專業修讀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取消中央、地方對於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財政撥款、交由市場調節;尊重第二學士學位的特點,完善第二學士學位體系共六條建議。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鼓勵高校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為高校畢業生創造更多在學習機會,增強學生就業創新能力。《通知》明確第二學士學位教育作為大學本科後教育,是培養複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在《2020年普通高校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備案辦法》中,規定第二學士學位專業設置實行集中備案制度,備案程序包括需求調研、校內審議、高校網絡申報、主管部門在線審核、正式報送(6月12日)。截至本文撰寫日期(6月5日),尚在申報階段,具體消息還需等待官方通知。

筆者對比《關於「適度擴招第二學士學位生 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衝擊」的政策建議》和《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發現:在總體定位方面,政府採用了第二學士學位是高等學校本科階段培養跨學科知識複合型人才的一種途徑的建議,同時《通知》也明顯看出放開了高校申報學士學位專業的行政審批。

在招生對象方面,《通知》提出主要招收當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而不是招收已大學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參加工作的在職人員。在學科門類方面,《通知》明確學生可報考與原本科專業分屬不同學科門類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或與原本科專業屬於同一學科門類,但不屬於同一本科專業類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在國家調控方面,政府沒有取消中央、地方對於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財政撥款,並沒有交給市場調節。《通知》也同時尊重了第二學士學位的特點,完善第二學士學位體系,並對第二學士學位備案制度、退出機製做出了明確的界定。

筆者通過訪談身邊可能就讀第二學士學位的學生,發現他們目前關注的點是非應屆畢業生有過就業經歷但當下未就業是否算是「目前未就業的往屆生」;在公務員報考方面,第二學士學位是否有資格;是否有保研名額等問題,問題的答案還需要等待官方的通知。升學規劃專家梁挺福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第二學士學位的招生門檻總體上不會降低,但是參加報考的人數不會多,在當下國家鼓勵更多院校招收第二學士學位條件下,名校錄取率會自然提高。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度呈遞增趨勢,今年更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就業問題雪上加霜。政府為了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採取擴大專升本規模,擴招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推出第二學士學位制度,鼓勵設置科研助理等眾多舉措,組成組合拳,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根據對目前文件內容的把握,筆者建議有志於報考第二學士學位的學生在目前這個階段穩固提高自身的英語筆試和口語能力,儘快確定想讀的專業並閱讀相關專業書籍,實時關注招生學校、招生專業和招生要求。筆者也會一直跟進第二學士學位政策的相關變動,歡迎關注「裡瑟琦智庫」,及時獲得相關信息。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家計劃委員會、財政部. 高等學校培養第二學士學位生的試行辦法[Z].

[2] 盧曉東. 你沒注意到的屠呦呦式成才路徑[N]. 中國青年報,2016-07-25(010).

[3] 盧曉東. 依靠市場力量促進第二學士學位教育適度發展[J]. 科技導報,2003(11):49-51.

[4]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Z].

[5] 盧曉東、許路陽. 關於「適度擴招第二學士學位生 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衝擊」的政策建議.

[6] 教育部辦公廳. 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Z].

拓展閱讀

作者 | 宋博文,裡瑟琦智庫助理研究員

編輯 | Alice

相關焦點

  • 拜拜,第二學士學位!
    第二學士學位在層次上屬於大學本科後教育,與培養研究生一樣,同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一種途徑。但第二學士學位或將從此成為歷史。
  • 學士學位將分三種類型,明確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
    新中國學士學位制度建立近40年來,較好地滿足了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對本科教育質量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本科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也產生了一些亟待解決的新問題,如部分學士學位授權審核不規範、部分學位授予程序不完善、制度設計對複合型人才培養支持不足、學位授予質量監管處置有空白等。
  • 《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出臺:第二學士學位本月起不再招生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記者胡浩)記者27日獲悉,為規範學士學位授權授予工作,健全學士學位管理制度,提高學士學位授予質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辦法規定,從本月起,我國學位授予單位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相關高校院所可設置輔修學士學位、雙學士學位、聯合學士學位。
  • 第二學士不再招生 獲得多個學士學位只發一個證書
    從今年7月起,我國學位授予單位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此外,為確保學位證書的權威性,對獲得多個學士學位的學生都只發一個證書,所獲各類學位情況在證書上予以註明——記者7月27日獲悉,為規範學士學位授權授予工作,健全學士學位管理制度,提高學士學位授予質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
  • 高校第二學士學位教育,怎麼讀?了解一下
    2019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的《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但是,還沒過一年,教育部又重新發文,《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為什麼對第二學士學位關閉又重啟呢?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今年的本科生就業問題。2019年停止第二學士學位招生,主要原因是該制度存在一些漏洞。一些學校對於第二學士學位的招生過於寬鬆,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現象。
  • 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為何重啟?含金量如何?
    何為第二學士學位?它並不是人們常說的雙學位、輔修專業,而是屬於大學本科後教育的一種。也就是說,在讀完本科並取得畢業證後,再攻讀另一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學制兩年。即花六年時間,獲得兩個本科學位。2019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曾決定,從2022年起停止招收第二學士學位。一年之內「廢而又立」,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遭際為何如此一波三折?對於面臨特殊就業壓力的本科畢業生來說,第二學士學位還有吸引力嗎?高校是否有開辦的熱情?
  • 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 培養複合型人才
    1.請簡要介紹一下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背景。  答: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51.6%,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數1750萬人。要充分發揮高等教育資源優勢,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高等教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第二學士學位主要招收當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目前未就業的往屆生。
  • 學士學位將分三種類型,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
    主要闡述改進和加強學士學位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第二章學位授權,共7條。主要明確學士學位授權審核的權責,提出了標準和程序等相關要求。再次重申了學位授權審批、授權審核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明確省級學位委員會制定審核標準和辦法,完善審批程序。繼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對於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可進行學士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工作。
  • 學士學位授權授予出新規:新設三種學士學位類型
    從今年7月起,我國學位授予單位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此外,為確保學位證書的權威性,對獲得多個學士學位的學生都只發一個證書,所獲各類學位情況在證書上予以註明——記者7月27日獲悉,為規範學士學位授權授予工作,健全學士學位管理制度,提高學士學位授予質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
  • 考研備考:重啟第二學士學位教育有什麼意義?
    除了讀研深造、就業創業,疫情下,應屆畢業的本科生又有了新選擇——原本已被叫停的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再次啟動。   何為第二學士學位?它並不是人們常說的雙學位、輔修專業,而是屬於大學本科後教育的一種。也就是說,在讀完本科並取得畢業證後,再攻讀另一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學制兩年。即花六年時間,獲得兩個本科學位。
  • 第二學士學位歸來更精彩
    應運而生培養應用人才與人們通常所熟知雙學士學位和輔修二學位屬於本科學習階段不同,第二學士學位屬於大學本科後教育的一種,是在完成本科教育獲得學士學位後,滿足入學考試要求,再攻讀另一個本科專業,再完成兩年全日制教育獲得的另一個學士學位。
  • 第二學士學位不再招生,我的雙學位白讀了?其實二者大不同
    7月26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對學士學位授權授予、學士學位管理等作出進一步規範。辦法規定,從本月起,我國學位授予單位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相關高校院所可設置輔修學士學位、雙學士學位、聯合學士學位。
  • 自考本科和第二學士學位有什麼區別?
    (四)在本科學習期間畢業論文答辯成績為良或優。第二學士學位在層次上屬於大學本科後教育,與培養研究生一樣,同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一種途徑。第二學士學位授予資格,需經教育部審批,只有教育部批准設置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的高等學校才有權頒發第二學士學位證書。限在部分辦學歷史較久,師資力量較強,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本科院校中試行。
  • 本科畢業的拿到了學士學位證,成考想申請學士學位怎麼辦?
    ▼我們先仔細解釋下,學士學位證到底是什麼?學士學位證書是學習者在接受高等本科教育,並滿足學士學位授予條件後,由高校學位評定委員會頒發給學習者的證書。它標誌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了學士的規定標準。我國學位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本科畢業滿足條件授予的就是學士學位證。今年由於疫情,為高校畢業生創造更多再學習機會,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我國全日制第二學士學位再次擴招。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
    貫徹總書記指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必須進一步強化本科教育的基礎地位,完善制度設計,形成高水平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     新中國學士學位制度建立近40年來,較好地滿足了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對本科教育質量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
    答: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貫徹總書記指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必須進一步強化本科教育的基礎地位,完善制度設計,形成高水平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新中國學士學位制度建立近40年來,較好地滿足了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對本科教育質量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 閩江學院2020年第二學士學位教育招生簡章
    閩江學院坐落於福建省省會福州市,是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現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較為齊全、辦學水平較高、具有一定影響的應用型本科院校。
  • 南陽理工2020年第二學士學位教育招生簡章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6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廳函〔2020〕9號)精神,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充分發揮我校多學科的綜合優勢,為畢業生創造更多再學習機會,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招生和培養工作。
  • 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簡章-南寧師範大學
    #為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充分發揮我校多學科的綜合優勢,為畢業生創造更多再學習機會,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我校決定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招生和培養工作。私信回復【簡章】獲取最新院校招生簡章一、招生對象和報名條件(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屬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2020屆畢業生;(二)所報考的專業與原本科專業分屬不同學科門類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或與原本科專業屬於同一學科門類、但不屬於同一本科專業類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
  • 山東25所省屬本科院校第二學士學位招7200人
    魯網7月31日訊昨天,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本科高校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與培養工作的通知》,2020年全省共有25所省屬普通本科高校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招生,安排招生計劃7200人。招生高校可在本校招生總計劃內,自主確定分專業招生計劃,並可根據生源情況按不超過10%比例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