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權法案,「捍衛網絡自由」的維基百科暫停了三種歐洲語言服務

2020-12-15 極客公園

對於使用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波蘭語的歐洲民眾來說,在 7 月 5 日打開維基百科頁面,看到的不再是一個「自由的百科全書」,而是一個黑白的網頁,頁面上只有一篇措辭嚴肅的新聞稿,呼籲稱「讓我們一起捍衛一個開放的網絡。」

以這種暫停服務的方式,維基百科想要團結用戶的力量,來反對一個在其看來將「威脅到網絡自由」的歐洲版權新規。這一新規試圖讓各大網際網路平臺與出版商、新聞媒體和藝術家等內容創作方分享收益,卻因嚴苛的條例引發網絡監控質疑。

北京時間 7 月 5 日晚,歐洲議會成員(MEPs)以 378 票反對、278 票贊成和 31 票棄權的投票結果,否決了這一新版權法案。不過在 9 月舉行的下一次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將繼續對該案做表決,在此期間,該法案將在議會內部進行全面重新審議和辯論,「維基百科們」與這一版權新規的角力還將繼續。

新版權法案被指威脅網絡自由

此番提交議會表決的版權新規,最具爭議的部分是其中的第 11 條和第 13 條。

第 11 條要求網站在聚合新聞內容時,需要為連結到新聞出版方網站或使用內容摘要的行為付費,被反對者稱為是「連結稅」(link tax)。

第 13 條更是提出各網站需要對其平臺用戶侵犯版權的行為直接負責,意味著站方需要對用戶上傳的所有內容做過濾審查,以確保沒有侵犯版權的情況發生,被認為可能在自由表達上造成「寒蟬效應」。

這一版權新規提案是由歐盟委員會在兩年前提出的,歐洲議會下屬的法律事務委員會在上月 20 日予以通過,決定提交給今次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進行投票。

維基百科稱,這一版權新規一旦實施,將「極大地限制網際網路自由」:「歐洲版權法的更新,沒能促進人們更積極地擁抱信息化的社會,反而威脅到網絡自由,想要增加新的障礙來阻礙人們訪問網絡。如果提案通過,那人們將可能無法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新聞報導、在搜尋引擎上檢索新聞報導,維基百科也將面臨關閉的風險。」

維基百科在本次歐洲議會全體會議召開前夕呼籲稱,希望歐洲議會的所有成員投票反對新版權法提案,並允許就相關政策的施行進行民主辯論。

對於維基百科這一「人人可編輯的百科全書」來說,網站的性質及其對社區貢獻者的依賴,決定了這一新規一旦實施,必將對其產生莫大的負面影響。也正因此,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成了該法案最為厲色的批判者之一。由維基百科聯合多個科技公司發起的「拯救你的網絡」(Save Your Internet)請願活動,也已經獲得了超過 75 萬個籤名聯署。

與吉米·威爾士一道站在反對陣營的,還有包括「全球資訊網之父」Tim Berners-Lee 在內的 70 名計算機科學家、169 位學者以及 145 個人權、新聞自由等領域的組織機構。這 70 位科學家還聯名撰寫了一封反對的公開信,將新版權法稱為對網際網路未來發展的「近在眼前的威脅」。

新規支持者批維基百科「目光狹隘」

支持通過這一新規的聲音也很「高調」。支持者們認為,新規將會改進版權規則,為新聞和視頻內容提供智慧財產權保護。

歐洲報業出版商協會的 Carlo Perrone 更是直接將「炮火」對準反對聲音最大的維基百科,稱後者「目光狹隘」,試圖用平臺影響力左右歐洲議會決議的行為「不可接受」。

在 Carlo Perrone 看來,新的法規有利於保護新聞業,「目光狹隘」的維基百科忽視了平臺竊取媒體內容對新聞誠信的負面影響。他認為,維基百科利用平臺影響力來對民主政治程序施壓,帶有誤導性質,是「不可接受」的。

除了媒體業,音樂產業也被視作是新規通過後將大為受益的行業。事實上,第 13 條新規的起草,就被認為主要是打算對 YouTube 這樣的流媒體服務平臺進行監管。近年來這一類平臺因為給到音樂創作者的版稅偏低,一直便是唱片業的「眼中釘」。前披頭四樂隊的主唱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就特别致信政界人士,敦促他們能促成新版權法通過。

保羅在信中表示:「現如今,一些由用戶上傳內容的平臺,在利用藝術家和音樂創作者的作品來謀取利益的同時,卻拒絕公平地來對他們進行補償。」他認為倡導事前審查的第 13 條新規,將有利於構建一個可持續的音樂生態,對創作者、粉絲和數位音樂平臺來說都是好事一樁。

其實維基百科可能並不會受到影響

在一些支持者的眼裡,維基百科的強烈反應似乎有些「加戲」的味道。因為歐盟委員會已經官方表態稱,維基百科和其他的百科類網站,都會被排除在新規之外。

維基百科義大利發言人 Maurizio Codogno 稱,抗議是和其他受影響的企業團結在一起的表現,「維基百科有所行動,並不只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更是為了捍衛網絡自由。」吉米·威爾士則是指官方的表態「令人難以置信」,認為是在「誤導」公眾。看來,維基百科並不相信歐盟。

不過,鑑於本次投票沒能通過,在 9 月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召開前,法案將在議會內部進行全面重新審議和辯論,爭議的新規第 11 條和第 13 條是否要刪除,以及新版權法是否適用於維基百科,想必都將有機會被徹底釐清。

而剛剛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才六個月的奧地利,早在本次投票前就已經表示,版權新規上路的過程會很困難,「必然有某種妥協。」

頭圖來源:極客公園

參考:Wikipedia goes dark in Spanish, Italian ahead of key EU vote on copyright

MEPs reject controversial copyright law

European Wikipedia sites go dark to protest copyright reform

相關焦點

  • 在維基百科寫文言 | Further我們
    一天晚上,王程可寫完作業後又拿起手機,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了中文版「維基文庫」網址,他早就能背下來了。這是非盈利團體維基媒體運營的服務產品,致力於收集不同語言的原始文獻資料,近似於免費的在線圖書館。任何人都可以按需查閱,也可以隨機瀏覽。這天,王程可讀的是西漢辭賦家枚乘的作品《七發》。隨後幾經跳轉,他又看到文言版維基百科中的「魯迅」詞條。
  • 維基百科英文網站將關閉24小時
    北京時間1月17日早間消息,維基百科本周將暫停英文服務24小時,以示對網絡反盜版法的反對。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此前表示,提議中的網絡反盜版法將影響了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
  • 維基百科英文版將關閉24小時 抗議美國會審議相關法案
    環球網實習記者朱曉磊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7日報導,維基百科創始人威爾斯1月17日宣布,維基百科將在當地時間18日將關閉網站英文頁面24小時,以抗議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禁止網絡盜版法案》。威爾斯在聲明中說:「今天,世界各地的維基百科人對這部破壞性法律發出了反對之聲。
  • 維基百科宣布關站24小時抗議網絡反盜版法
    網易科技訊 1月17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今日通過Twitter正式確認,為抗議充滿爭議的《禁止網絡盜版法案》(SOPA),維基百科網站將於美國東部時間本周三零點起實施關站24
  • 維基 20 周年,為什麼它是「網際網路奇蹟」?
    Wales 賦予維基百科的使命是「the free encyclopedia」:它是一本「自由的百科全書」,也是一本「免費的百科全書」。是的,它一直保持著「對所有人免費」的承諾,沒有資方,沒有廣告,維基百科的收入來自慈善撥款和用戶資助。去年,維基百科籌集到了 1.2 億美元的「善款」,其中 85% 以上來自個人自發的捐獻。截至 2021 年初,數百種語言的維基百科條目數量達 5500 萬。維基百科目前已是全球訪問量第十三大的網站,排在 Netflix 和 Instagram 之前。
  •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是一個網絡百科全書項目,特點是自由內容、自由編輯。
  • 為什麼維基要關站抗議SOPA法案?
    維基關站24小時抗議SOPA法案,此圖為今天英文維基首頁很多人之前可能沒有聽過說SOPA,但就在今天,包括維基百科英文站、著名網站Reddit在內的大量站點為抗議SOPA法案宣布關站,並在首頁掛出了反對宣言
  • 維基百科你已經是個大百科了,該自己學會用ML識別原文出處了
    那麼機器學習在預測引用,並給出引用原因方面就顯得非常重要,它會讓這一自由的百科全書更加完美無瑕。讓維基百科保持高質量的一個關鍵機制就是內聯引用的使用。通過引用,讀者和編輯者可以確定一篇文章中的信息準確反映了其來源。
  • 維基百科已經 15 歲了,這裡有 15 個關於它的片段
    維基百科只是 Wikimedia 基金會下面的一個項目,他們除了運營維基百科,還有提供在線詞典服務 Wiktionary、免費教科書服務 Wikibooks、旅遊指南服務 Wikivoyage 等等。3:第一次維基百科展覽是在 2006 年 3 月 17 號舉辦的在推出 5 年之後,維基百科已經積累了一些影響力,因為在德國的哥廷根大學圖書館已經有人舉辦以維基百科為主題的展覽了。4:維基百科使用了多達 2000 個機器人
  • 在維基百科貢獻了250萬次編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就是這個數字,250萬——編輯的志願者的故事,維基百科之所以成為網際網路的一個奇蹟,正是因為有著太多這樣的人在為信息的開放和自由付出努力。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帶著一種nerd氣息,就是那種花費大量業餘時間泡在維基百科上進行免費編輯的風格。「我想挑戰一下自己,」Pruitt說,「我想嘗試一下從頭開始編輯一個詞條。」時間退回到2009年,「Pohick Church」這個詞條在維基百科上僅僅只有最基礎的信息。Pruitt當時已經是一名「維基百科者(Wikipedian)」了——他們這些在維基百科上編輯詞條的人的自稱。
  • 極客公園IF2018大會|維基百科創始人:致力於滅絕假新聞
    在 Jimmy Wales 的身後,舞臺大屏幕上顯示的文字仍是「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這是 Wales 曾經多次抱怨,並向維基百科(wikipedia)編輯團隊申訴的一個「問題」——他確信,沒有「聯合」,他就是這個知識理想國的唯一創始人。然而,不但這樣的申訴卻至今仍未被採納,甚至在他自己的維基詞條之下,還多出了關於這次申訴風波和其他當事人回應聲音的單獨目錄。
  • 維基百科創始人慾臨時關閉英文版網站
    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上午消息,據美國科技網站Digitaltrends報導,為抗議頗具爭議的《禁止網絡盜版法案》(SOPA),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
  • 維基百科資料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是一個自由、免費、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這個站點使用Wiki,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條目。
  • 維基百科創始人鼓勵未來商界領袖
    吉米•威爾斯:不要怕失敗 舊金山2012年2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在霍特國際商學院舊金山分校進行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講。
  • 維基百科可靠嗎?
    著名的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創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經常這樣說。維基的理念是:以各種語言記錄所有知識,並通過網際網路使它對所有人免費開放。而方法則是給予每個有此願望的人在該百科全書的網站上編寫詞條的權力。「我們都只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沒有人無所不知,但每個人都知道一點什麼。」維基媒體基金會主席弗洛朗斯·德烏瓦爾(Florence Devouard)總結道。
  • 維基百科離線數據包下載及使用
    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百度百科的詞條是可以隨意編輯的,這樣就導致術語的嚴謹性和數據的準確性有所講下降,而且百度的產品在國內的口碑每況日下,廣告太多,使用體驗並不是很好。眾所周知,在全球百科全書類的產品中,維基百科絕對算得上最佳。
  • 維基百科太好用,有人乾脆做了一個將詞條一鍵生成論文的網站
    維基百科是最好的東西,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針對任何主題撰寫任何內容 ,因此,你知道你正在獲取最好的信息。史蒂夫卡瑞爾在喜劇《辦公室》中扮演的麥可斯科特曾這樣讚美維基百科上的信息來源的可靠性。雖然現在很多大學仍不允許學生將維基百科當作論文引用資料,但這也恰好證明了將維基百科作為學術研究工具是一件很普遍的事。維基百科上的信息是如此全面,以致於有人乾脆建了一個網站,號稱能把維基上的任何詞條變成正規的論文。
  • 維基百科怎麼上?Wikipedia打不開怎麼辦?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一個基於維基技術的多語言百科全書協作計劃,這是一部用多種語言編寫的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一字取自於本網站核心技術「Wiki」以及具有百科全書之意的「encyclopedia」共同創造出來的新混成詞「Wikipedia」維基百科是一個基於維基技術的多語言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也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網絡百科全書,其目標及宗旨是為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用他們所選擇的語言來書寫而成的,是一個動態的、可自由訪問和編輯的全球知識體。也被稱作「人民的百科全書」。
  • 維基百科打不開了怎麼辦[1]win7系統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一個基於維基技術的多語言百科全書協作計劃,這是一部用多種語言編寫的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一字取自於本網站核心技術「Wiki」以及具有百科全書之意的「encyclopedia」共同創造出來的新混成詞「Wikipedia」維基百科是一個基於維基技術的多語言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也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網絡百科全書,其目標及宗旨是為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用他們所選擇的語言來書寫而成的,是一個動態的、可自由訪問和編輯的全球知識體。也被稱作「人民的百科全書」。
  • 維基百科:分享知識的新方式
    中文維基百科的網絡管理員,在北京某研究所工作的時昭告訴記者:Wikiwiki在夏威夷語中是「快點快點」的意思。維基百科是一個原始碼開放的合作軟體,這意味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編輯任何頁面。他們甚至不需要事先註冊。用戶隨意改變別人的編輯,採用中立的觀點一起工作,不正確的頁面將很快得到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