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化工機械系,是學校設立最早的三個系部之一。經過近七十年的建設和幾代人的努力,已形成機械與動力兩大學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學院現有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系、工業設計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油氣儲運工程系、船舶海洋工程系、機械設計教研室、力學教研室、圖學教研室、智能製造工程教研室、熱流教研室14個系(教研室)。擁有化工過程機械泰山學者崗位。擁有山東省重點學科2個:山東省強化建設化工過程機械重點學科、山東省機械設計及理論重點學科。
擁有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及實驗平臺12個:「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化工過程與裝備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碳市場能力建設青島中心、國家級機械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科技部「聚合物加工技術及其相關熱物理科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山東省高校熱能工程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分子材料先進位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智能綠色製造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省過程裝備與油氣儲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省高性能碳材料製備及應用工程實驗室,還擁有2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47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500餘人。擁有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2個博士點一級學科;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2個博士後流動站;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石油與天然氣工程3個碩士點一級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等14個碩士點;「機械工程」、「動力工程」2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
擁有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2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專業認證。
學院現有教職工22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兼職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泰山學者6人,「外專計劃」1人,「萬人計劃」國家名師1人,教授、副教授80餘人,其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人,「化工部勞動模範」1人,「全國化工行業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山東省教學名師」2人,「山東省勞動模範」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15人次先後榮獲「山東省齊魯晚報杯』十大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青島市勞動模範」、「青島市五好女職工」等榮譽稱號。
學院重視與國外大學、企業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韓國、日本、德國、泰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大學和企業密切合作,吸收和借鑑了他們先進的教學和管理理念,完善了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了學院各項工作的發展。
學院70年的發展歷程,形成了「和諧、務實、求真、創新」的院風。在教學、科研、學生教育管理等工作中,全體機電人秉承科大精神,開拓創新,勤奮工作,為我國的機械、化工、能源等行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專業介紹
1、機械工程專業:機械工程(卓越計劃)、機械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方向)(卓越計劃)、機械工程(英才計劃)、機械工程(中韓合作辦學)、機械工程(高密)
培養能夠適應機械、橡塑等行業的需求,從事機電系統和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的研究開發、設計製造、運營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解決複雜機械工程問題的能力、較強的工程實踐和持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博士點及碩士點,以及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國家級和省級特色專業,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山東省應用型專業,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依託專業,通過了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擁有輪胎關鍵裝備與先進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先進位造技術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中石化行業混煉工程實驗室(國內唯一),山東省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教學和科研平臺,依託本專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目,省部級各類科研獎勵30餘項。
畢業後可在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產品設計製造、科研研發、工藝優化、項目管理等工作,亦可推免、考研、出國深造。近三年,考研升學率在30%左右,一次就業率在98%以上。
2、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培養能從事能源、動力、環保等領域的研究、開發、設計製造、運行控制、教學、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山東省品牌特色專業,青島市重點學科,依託學科具有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群,5門省級精品課程,1名「山東省教學名師」。專業實驗室是山東省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並建立了多個學科交叉的科研及科技創新平臺。
畢業生可在發電廠、電力公司、電力設計研究院、製冷和空調設備企業、政府規劃和環保部門等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也可選擇在本學科進一步深造,近三年就業率均達96%以上,考研與保研升學率達到20%以上。
3、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培養能夠在石油、化工、機械、輕工、能源、環保、製藥等行業從事過程裝備的設計與製造、研究開發、過程控制、安全監測和組織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國家特色專業、山東省品牌與特色專業、山東省一流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建設核心專業、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建設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正式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
擁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學業突出的畢業生可保研至985高校。本科生繼續深造比例30%左右,近五年就業率均在98%以上。本專業屬於多學科交叉型專業,畢業生可在石化、能源、化工、環保、製藥、機械、輕工、食品等領域從事研發、設計、製造、組織管理等工作。
4、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培養以熱工、機械科學理論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開發、應用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及控制技術為工具,具備可再生能源與新型能源的高效低成本轉換利用、常規能源潔淨高效轉化利用、及與之相匹配的動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控制與運行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術,具備節能減排及清潔能源生產理念,並能有效承擔新能源工程的設計、運行管理、技術開發、科學技術教育與教學等工作的人才。
依託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點一級學科,學生可在本科畢業後選擇在本校就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並有很大機會獲得直博資格。保研名額充分,專業排名靠前均可保送至985高校。
專業涵蓋行業廣泛,國家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加大非化石能源發電比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社會對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量大增。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2018、2019連續兩年就業率均為100%。
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韓合作辦學)
培養能適應社會經濟、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發展需要,思想品質優良,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和先進的材料成型專業知識,具有優良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質、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強的焊接工藝分析與設計能力、模具設計與製造能力的高層次材料成型專門人才。
校級品牌特色專業,山東省屬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群重點建設專業。設有先進材料連接成型、中韓合作辦學—精密模具設計及3D列印方向。
依託材料學科博碩士點,能完成本、碩、博三個階段連續培養。近三年,考研率約30%,一次就業率達97%。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能在機械製造、鍋爐與壓力容器、車輛及船舶、鋼結構、金屬材料成型加工等行業從事與材料加工與材料成型等相關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及技術經濟管理等工作。
6、油氣儲運工程專業
培養具備紮實的油氣儲運工程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能夠從事油氣管網系統的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的複合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依託學科為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下屬二級學科,是全國15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擁有山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青島科技大學地質能源研究院、國家虛擬仿真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研究生亦可保送至985高校,近四年研究生升學率在30%左右(2019年為50%)。
應國家《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2016-2030)》、《山東省石油天然氣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30 年)》以及新組建「國家油氣管網集團公司」對油氣儲運工程專業人才的迫切需要,學生就業前景好,近幾年就業率都在95%以上。畢業生既可在石油、化工、能源、城市燃氣、民航、解放軍後勤等部門從事油氣儲運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運行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亦可在安監、海關、國稅、能源局等政府部門工作。
7、工業設計專業
培養具備較系統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市場經濟體制下產品設計與開發戰略,具有紮實的產品設計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夠運用設計思維進行功能設計、服務設計的複合創新型應用人才和研究人才。
是山東省內高校較早開辦的工業設計專業之一,省部級優勢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依託機械工程博士點一級學科,能完成本、碩、博三個階段連續培養。
近三年,考研率保持在40%左右並逐年提高,一次就業率97%以上。畢業生可在交通工具(遊艇、汽車)、機械裝備、環保、醫療設備、網際網路行業、創意產業以及科研院所施展才能,從事新產品研發、互動設計、創意設計、產品經理、科研以及管理等工作。
8、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培養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較系統地掌握力學基礎知識、船舶及海工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好的創新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從事船舶及海工裝備方案論證、設計、施工及技術問題研究的專門人才。
以高端海洋工程裝備、智能無人船舶和海洋能源裝備為研究特色的科研方向。近三年來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重大科技項目、青島市駐青高校服務地方專業化發展項目、無人靶艇等縱向和橫向科研經費多項,科研經費超過800萬元。
近三年,考研率30%左右,就業率超過94%,畢業生可服務於船舶設計與建造單位、船級社、海事部門等企業和事業單位,就業前景良好。
9、智能製造工程專業
從國家一流本科、國家特色、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機械工程專業轉化發展而來,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與傳統製造業深度融合。本專業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核心專業、青島市重點學科建設專業。專業緊扣時代發展前沿熱點,積極發展智能(無人)駕駛、機器人技術、機器視覺、3D列印技術、數位化工廠等特色方向。培養既掌握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理論以及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和信息工程等學科相關專業知識,又具有良好人文職業素養、適應社會和行業發展需求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從事智能製造相關產品及系統的設計製造、技術開發、科學研究、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就業前景廣闊,薪資水平高。
(通訊員 陳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