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華生活旗下華達利山東公司破產的消息引發了家居行業的廣泛關注。該公司在2016年被宜華生活以18.3億元價格收購,但自從宜華生活陷入經營危機之後,華達利的經營也未如想像中順利;除了該事件之外,廣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件也因債權人人數眾多、涉案債務金額大,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
縱觀2020年,家居市場充滿波折,經歷了疫情的短期衝擊,有的企業及時抓住發展機遇,開直播、拓渠道、搞轉型,樣樣得心應手;有的企業一蹶不振,破產、重組、被收購,多年積累的成績毀於一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8日,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至少222家泛家居企業於今年申請破產,行業形勢愈發嚴峻。
(圖片來源:家居裝修官網,侵刪)
(圖片來源:家居裝修官網,侵刪)
(圖片來源:家居裝修官網,侵刪)
(圖片來源:家居裝修官網,侵刪)
222家企業沒能挺過「寒冬」 家裝行業陷入破產風暴
綜合各項數據來看,今年以裝飾、家具製造和陶瓷為主營業務的三類企業佔據了破產總數的大部分。數據顯示,2020年裝飾企業破產數量高達67家,佔總數的30.18%;家具製造企業以48家緊隨其後,佔比超兩成;陶瓷企業以33家的數量位列破產名單第三位,其中不乏廣西新中陶、中恆陶瓷等知名企業。此外,照明、家紡、廚衛、地板、家電等行業均有企業在這場寒潮中倒下。
(圖片來源:家居裝修官網,侵刪)
家裝企業破產數量遙遙領先,看似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上遊的房產銷售基本停擺,市場整體成交數據低迷;下遊的消費者居家隔離、小區封鎖,家裝業務處於「暫停」狀態,即使很多公司在2月中下旬復工復產,但由於政策和需求限制,裝企仍然面臨終端零售店面自然客流銳減、獲客成本激增、運營成本高漲等問題;另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家裝的日漸成熟、頭部企業改革創新的日漸提速,中小規模家裝企業利潤空間狹窄、效率較低,疫情讓本就捉襟見肘的中小裝企雪上加霜,最終走向破產的命運。
家具製造企業破產數量居高不下也是有跡可循的。首先是家居市場的需求下降、訂單減少。無論是做ODM的形式還是自主品牌運營,今年家具產品的海內外市場都陷入了銷量低谷,訂單大幅減少也造成部分家具廠計劃裁員,甚至暫時或永久關閉;其次是原材料價格漲至高位,木材、海綿等全線飆漲讓家具廠商利潤進一步被壓縮,最終敗給無法阻擋的運營危機;最後,多數破產的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他們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處於產業鏈的低端,且自身缺乏技術、資本和人才的支持,所以當疫情突然來襲,這些抗風險能力較低的企業最終沒能順利挺過2020年。
陶瓷企業是近幾年破產的「重災區」,得益於國內房地產企業的快速發展和我國陶瓷出口規模的擴大,陶瓷行業在過去幾年頗為風光,但是隨著國內環保政策的的出臺、社會環保意識的增強,陶瓷行業迎來資源、能源和環境等各方面的挑戰。當前,國內陶瓷市場需求低迷、國外市場異常冷清,環保和原材料的雙重壓力讓陶瓷企業難出困境。
浙江75家泛家居企業破產重組 廣東、江蘇緊隨其後
從地域分布情況來看,今年浙江省共有75家企業宣告破產,佔比高達33.78%;廣東省倒閉企業數量位列第二,共有61家,破產企業數量佔總數的27.48%;江蘇、山東、上海三省市均有10家以上企業破產。
(圖片來源:家居裝修官網,侵刪)
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家具行業呈現出明顯的產業聚集特徵,華東和華南地區是我國主要家具產地,這兩個地區家具產量佔到全國家具產量的80%以上。其中,2019年華東地區家具產量佔比達到60.19%;華南地區家具產量佔比20.96%,浙江和廣東則為兩大地區的代表省份。
其中,浙江省的家具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擁有安吉、杭州、東陽等多個知名產業帶以及多家A股上市家居品牌。今年受到疫情期間城市封閉、企業停產的影響,浙江家具行業受到衝擊。據浙江省經信廳和省統計局對全省1010家規模以上企業的統計得知,今年1-8月浙江家具企業虧損額8.9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3.1%;但是隨著疫情防控向好、企業復產復工加速以及市場需求增加,全省規模以上家具企業完成累計產量穩步回升,單月生產漲幅明顯。
廣東省擁有國內數量最多的家具開發區,合計達5個。當前,廣東省的家具產業布局完善,形成了以廣州、深圳、東莞、順德、佛山等廣東省地區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產業區。該一地區家具製造起步較早,產業集群多、產業供應鏈完整、銷售市場發達、品牌優勢明顯,產品多以出口為主。年初爆發的全球疫情讓廣東陶瓷製造業遇到發展史上最困難的時期,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陶瓷磚出口16.46億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21.05%,廣東省陶瓷磚出口額下滑幅度達38.30%。
雖然在過去的2020年,兩大省市破產企業共計136家,但卻不必過分悲觀。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家具行業交易額同比增長191%,支付訂單數同比增長112%。沙發、床、辦公桌椅、餐桌椅、兒童床等家具產品最受海外市場歡迎。未來隨著海外訂單紛湧而至、家具出口行業持續回暖,廣東的家具企業今年有望過個好年。
後疫情時代抓住變局中的新機遇 三大變革方向引領家居新未來
2020年進入尾聲的倒計時,從年初的經營慘澹、年中的逐漸恢復再到年末的聚勢發力,泛家居行業走過了極不平凡的一年。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既要對過往一年的得與失做深刻總結,也要對來年的發展做好清晰明確的規劃。搜狐焦點家居認為,無論是求發展的龍頭企業還是求生存的中小企業,面對未知的市場前景,家居企業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考慮未來的企業規劃總體思路。
第一,企業應當居安思危,練好內功,提高抗風險能力。首先是資金的儲備,今年很多企業因「現金流不足」導致企業運轉困難,作為人口密集型行業,各大家居企業應該至少保證六個月的運營儲備資金,才能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其次,高品質的產業鏈,面對可能出現的訂單萎縮、合同違約,以及物資流轉不暢等不利因素,高品質的產業鏈將會成為提升抗風險能力的關鍵;最後,構建企業的數位化生態系統。當前,製造業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部分人員由線下辦公轉到線上辦公,這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時間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應用碎片化的管理要求。數位化生態系統的搭建將有利於企業在復工復產、接單模式轉變以及上下遊配套管理等方面進行得更穩健、更高效。
(圖片來源:家居裝修官網,侵刪)
第二,由產品製造向品牌經營,加強企業設計能力和服務質量。隨著消費模式的更迭和消費觀念的轉換,以90後、95後為主的新生代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設計、服務和體驗為核心元素的行業市場。當前,很多家具企業還是以模仿或代工為主的成長模式,十分依賴下遊市場,一旦訂單不足或無法按時交割,最後的損失只能由廠家來承擔。隨著國內經濟內循環的政策開啟,內需市場動能不斷釋放,無論是家具還是陶瓷製造企業,都應當及時確定目標市場、打造自主品牌、自主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提升企業在環境變化中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第三,加速推進智能化建設,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轉變。2020年疫情的爆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招人用工,即使是在後疫情時代,復工復產步伐加快,但用工荒現象依舊未能得到緩解,對企業的正常運行產生極大影響。隨著用工成本逐年上漲、招工難度逐漸增大,企業不能僅僅依靠人工和經驗來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而智能化生產線的投入一方面能實現各環的自動化流水線工作,由單一人工操作逐漸轉變成機器和軟體協同工作,更大程度地實現物聯化;另一方面,智能化生產是當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手段和目標,在這危機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智慧製造已經是不得不做的投資之一。
(文章來源:搜狐焦點家居,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