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我們所熟知的分娩方式一般有自然分娩、剖腹分娩、無痛分娩和水中分娩幾種。當然從人體耐受力和胎兒情況綜合而言,自然分娩是最佳分娩方式。
但往往很多媽媽們順產時需要經歷很長時間,這個過程也尤為痛苦,所以無痛分娩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優先選項。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被稱為「分娩鎮痛」,由麻醉醫師在孕婦的腰部處進行穿刺,在硬膜外腔連接導管,再將導管連接鎮痛泵,持續地泵入麻醉藥物以減緩孕婦的疼痛。
其實無痛分娩只能在2指-6指之間減緩孕婦的疼痛,在整個分娩過程中疼痛還是無法減免的。
1.醫療條件有限,相關科普力度不夠
無痛分娩在2018年之後才開始被廣泛推行,對於一些財力充沛、醫療條件先進的醫院會率先引用,但還有一些乙等醫院技術人力各方面限制了該項技術的應用。
由於無痛分娩受眾範圍局限,孕婦掌握的信息過於片面,甚至完全沒接觸過這一概念,自然瞻前顧後,不敢輕易嘗試。
2.認識不足,害怕嘗試
一些孕媽了解到無痛分娩是要通過脊椎注射麻藥就更加躊躇不前。出於擔心會給寶寶健康帶來影響,她們寧可自己受罪也不希望寶寶後天發育受阻。
其實這種擔憂實在畫蛇添足,暫且不提醫生把握有度,不會做傷害寶寶的事,就是無痛分娩的麻醉劑量也僅僅是剖腹產手術的十分之一,這麼多剖腹產的寶寶不也健康成長著嗎?
通過這樣對比看來,產婦的擔心真是大可不必。
3.無痛分娩相對費用高
我們知道其他的分娩手術是可以通過醫保報銷的,正常的順產手術費用在兩千以內,報銷後的費用也僅需花費幾百元。而無痛分娩手術需要自費,不能報銷,費用在一千五百元左右。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這樣一筆額外的開支既然可以避免,那何樂不為呢?故而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順產,畢竟「天下哪有生孩子不痛的女人呢」。
其實無痛分娩只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痛苦,放鬆產婦心情,利於生產。但不一定適合所有的產婦,大家還是要結合自身綜合考量再做決定。
正是因為每位孕婦的身體狀況及胎兒的狀態不同,才會衍生出如此多的生產方式。孕媽媽分娩時也要根據身體情況全面考量並結合醫生建議謹慎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1.自然分娩
一般情況醫生會建議孕婦自然分娩,這對於孕婦自身恢復和胎兒健康也極為有利。
順產也是很多媽媽們的首選,畢竟民間常言「孩子出生時頭部經過擠壓會更聰明,發育也快」這句話還是頗具吸引力的。
2.剖腹產手術
但是對於一些胎頭高浮沒有入盆的情況,需要進行剖腹產手術。還有些胎兒過大,產婦可以試產,但若期間胎心變發生化或產程緩慢,可以轉為剖腹產。一些胎兒出現宮內窘迫,臍帶脫落,胎位異常的緊急情況都需要進行剖腹產手術。
當然如果有些準媽媽想要分娩時無痛輕鬆一些的可以自主選擇剖腹手術。
3.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也是順產的一種,適應人群為20-30歲女性,該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待產痛苦,縮短分娩時間,還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的出現。但一些具有妊娠併發症和傳染病的孕媽不適合在水中分娩。
總之,無論選擇哪一種生產方式,孕媽都要試著調整好心態,保持心情舒暢,聽取醫生建議,選擇對自身最有利的生產方式。
說起無痛分娩,也只能在生產時減輕孕婦痛苦,術後是否留有後遺症並不能保證。畢竟不論剖腹產還是順產,很多產婦都會留下神經性頭痛、腰痛等後遺症。大家還是要放平心態,合理對待。
對於無痛式分娩,孕媽媽們也不要畏懼,勇於嘗試新鮮事物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