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從古到今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也就誰說,在農村誰家的孩子要是出生在這個日子是視為不吉利的,非常不受人待見,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呢?畢竟一個人出生的日子不能由人選擇,在農村有什麼說法呢?
原來,在以前農民們忙了一年,終於等到過年可以歇息一下,一家人都在準備過年的喜慶中,這個時候家裡都比較忙,如果此時正好有小孩出生,會非常的添亂,所以大人們就會埋怨幾句,添亂啊,搗亂啊,這個丫頭片子什麼的話,也許最初的意思只是一種善意的埋怨,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意思,隨著人們越傳越神,就覺得這個日子出生的小孩不好,所以誰家孩子這個日子出生,農村人便非常嫌棄,覺得自家真是倒黴!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以前的女孩都是呆在閨中,不許出去亂跑,誰家女孩整日出去外面瘋的話,會被村裡人笑話說是不守婦道之類的話,而初一十五這樣的日子在農村是喜慶的節日,張燈結彩,所以很多人都會放下手中的活出去看個熱鬧,而閨閣中的女孩也往往會偷偷溜出去玩,所以這個日子出生的女孩會被視為將來不好管,性子野等!
第三種說法就是,以前農村人的生活水平較低,而又比較封建迷信,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而因為農村人的生活水平不是很好,所以身體素質也不太好,剛出生的小孩極易夭折,而初一十五這樣的日子剛好在農村是非常喜慶的,如果這個日子出生的小孩夭折了,會被視為折後,斷香火的說法,所以便有了「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的說法。
而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村人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思想自然也就不那麼老舊了,現在誰還講究孩子是哪天出生的呢?不管是什麼時候生的,只要是自己親生的,那就疼的不得了!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話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這樣的說法在農村也越來越沒有人重視了。社會在不停進步,而農村人的生活水平和思想也在逐步向上發展,以前的那些農村舊習俗慢慢的也就沒有人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