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下旬至2021年1月中旬,泰州市康和實驗小學舉辦了第三屆校園中醫藥文化節。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同學們用心學習中醫藥文化知識、領略中醫藥文化的神奇。
「文化」在課堂中
文化節期間,老師們利用晨會課帶領同學們重溫了「七步洗手法」「如何正確佩戴口罩」等防疫小知識。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引下通過空中課堂觀看短視頻,走近「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聽張爺爺講述中醫藥的神奇之處。
觀看後,同學們都很有收穫。五(2)班葉紫涵同學說:「連花清瘟膠囊應用在新冠肺炎病人身上顯示出了可靠療效,我們的中醫藥真是太神奇了!我們要好好學習更多的中醫藥知識。」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學習中醫藥文化知識,學校的骨幹教師歷時一年多編寫了主題校本讀物。文化節期間,老師們將讀本帶進課堂,開設公開課,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有趣的中醫藥文化知識。
「文化」在雙手間
當中醫藥文化與創客碰撞在一起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呢?你看,康小少年們利用3D列印技術,動手製作了搗臼和葫蘆這兩樣極具中醫藥文化特色的物件。
中科院大化所中國醫藥城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是咱們醫藥高新區中小學生的課外實踐基地。同學們來這裡參觀實驗室,並在專家們的指導下製作人參精華護手霜。
節假日在家,康小「大廚」們總要露上一手。看!銀耳紅棗蓮子羹、暖胃雞湯等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養生藥膳讓人垂涎欲滴。「大廚」們還將製作過程拍成抖音作品,成功吸粉。
「文化」在彩筆下
妙筆可生花。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一幅幅富有情趣的中醫藥文化主題繪畫作品在孩子們的畫筆下誕生了。作者認真,作品精美,讓人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
想認識中草藥嗎?想了解養生知識嗎?來看看同學們製作的手抄報吧。一幅幅手抄報有著精美的圖畫和豐富的知識,絕對是同學們的誠意之作。
菊,既可以觀賞,又可以入藥,是很好的中藥材。文人墨客多愛菊,康小少年們也愛菊。看,同學們用小小毛筆書寫著對菊的喜愛。
「文化」在童聲裡
知道嗎?有一些中藥材的名稱是很美的。人們智慧地將這些中藥名融入詩歌當中,這些詩歌讓人讀來琅琅上口。文化節期間,老師們精心準備的《中藥名四季歌》就成了康小少年們必背的內容。
「剪春羅、仙半夏、漢宮秋和忍冬花,一叢叢,滿天的百草香。」美美的中藥名入了歌,唱起來格外的動聽。這段時間裡,《本草歌》和《百草香》成了康小校園傳唱度極高的兩首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該落地在哪裡?應該深入到孩子們的心田裡。用優秀傳統文化來潤澤孩子們的心靈,讓孩子們成長為有民族文化根基的中國人,是我們每一個人為之奮鬥的目標。
供稿 | 楊 溢
審核 | 高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