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5日訊 「我們有辦法靠自己去籌醫藥費,但是血小板,沒有志願者真的不行。」昨天,市民杜女士很憂慮,她44歲的丈夫吳越北,患了急性白血病,因為缺AB血型血小板,20多天來,只補充過一次,他的肝部感染因此無法進行治療。
昨日,「吳越北急求AB型血小板」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傳開。求助信息也傳到了「泉州血小板愛心群」。群裡的AB型血志願者小孫表示,願意在需要時捐獻血小板。不過,群裡的AB血型志願者較少,在此呼籲更多AB血型市民,自願加入「泉州血小板愛心群」,幫助病人渡過難關。
如果您願意加入「泉州血小板愛心群」,或者想要幫助吳越北,請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告訴我們。
昨日上午,海都記者在解放軍180醫院血液科探望吳越北,他是洛江馬甲人,膝下有1子1女。他的妻子杜女士說,上個月吳越北開始出現乏力、低燒等症狀,一開始以為是感冒,沒太在意。可是,低燒持續一個月,直到這個月月初,才到醫院檢查,一查嚇一跳,竟確診為急性白血病。
20多天來,吳越北已經在醫院裡輸了七八次血,可是血小板只補充了一次。「由於一直缺少血小板,他的肝部感染沒辦法進行治療。」杜女士說,現在最需要的是血小板。只要丈夫能夠補充血小板,就能進行肝部感染治療。治療完後,還需要再次補充,才能進行化療。
「我們有辦法靠自己去籌醫藥費,但是血小板,沒有志願者真的不行。」杜女士已經發動親戚朋友去獻血。可血小板比較麻煩,好幾個去檢查都不合格,沒法獻。
昨日,也有不少熱心人打電話給杜女士。一位去檢查的熱心獻血人士,姓許,29歲。昨日他從微信上看到求助信息,正好自己是AB型,就趕去血站。如果通過,血站會再通知他來捐血小板。「以前也獻過血,但還沒獻過血小板,希望AB型血的朋友能夠行動起來。」
有些熱心人不明白,為什麼第一次獻血小板,過程這麼周折。抽完血後,無法立即採集血小板,需要第二天或第三天收到檢測結果的通知後,才能去獻血小板。
「沒獻過血或者血小板的志願者,血站的電腦系統中沒有他們的血液化驗記錄,所以要抽血檢測。」泉州市中心血站機採室主任黃藝介紹,捐獻血小板跟全血不一樣,血小板的耗材比較昂貴,為了降低報廢率,提高血小板的合格率,需要對初次捐獻者的血液進行多項嚴格檢測。
血小板只有5天的保存期,捐獻者必須前往中心血站才可捐獻,這些客觀因素導致血小板不能像全血一樣,大量採集和庫存,一旦遇上臨床需求較多,就會出現用血緊張情況。
實際上,血站一旦接到醫院的用血通知,會立刻調取已採集的血液進行供應,另外根據需求與緊缺情況,積極協調志願者來血站進行捐獻,儘快為病人提供血小板。黃藝介紹,病人輸入血小板,需要根據病情和治療情況,並非一次性需要輸入大量血小板。
黃藝提醒,很多家屬希望病人能第一時間用血,所以著急發布求助信息。不過,家屬在發布信息時,要註明家屬的聯繫方式,根據病人的病情需要和血站的採血供血情況,組織好志願者根據需要前往血站獻血小板,避免信息溝通不暢引起勸回志願者的尷尬情況。
為此,今年4月底,海都報與泉州中心血站聯合組建了「泉州血小板愛心群」,試圖緩解血小板捐獻的尷尬困局。目前,愛心群裡有160名志願者。群裡有血站的工作人員,會根據血小板的緊缺情況,將需求信息發到群裡,志願者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時間安排,自發前往血站捐獻血小板。
「目前我們的力量有限,希望有更多人加入進來。」血小板愛心群的志願者小林介紹,群裡160名志願者中,AB型較少,有時遇上身體不舒服,或者前一天熬夜、飲酒,或者工作出差抽不出時間,想去捐獻血小板也愛莫能助。還有一些熱心的志願者定期去捐獻血小板,但每次捐獻都有15天的間隔期,不到間隔期也無法再次捐獻。如果您願意加入「泉州血小板愛心群」,或者想幫助吳越北,請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告訴我們。(海都記者 林莉莉 陳曉婷 黃謹 文/圖)
(閩南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