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癢是很常見的一個現象,一般來說是耳朵裡耳屎太多了,掏出耳屎即可止癢,但生活中有不少人反映,明明耳朵癢,但啥也掏不出來,而且越撓越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背後的原因或許不簡單,早點了解早緩解,可別不當回事。
經常耳朵癢,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耳道又是比較潮溼的,有利於真菌生長,當耳朵裡的汙垢越來越多,就更容易引起真菌感染,而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瘙癢。
而這跟自己的不良挖耳習慣有很大關係,不管你是用手還是挖耳勺、棉籤,經常挖耳朵,耳道裡脆弱的皮膚屏障就會被破壞,真菌就更加容易入侵耳朵了。
如果耳朵癢的同時,還流膿,很可能是溼疹引起的,特別是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出現。
還可能是蟎蟲在你的耳朵裡扎窩了!蟎蟲不僅存在於床單被褥上,在人的頭皮上、耳朵裡也會出現。蟎蟲代謝出來的產物容易使得耳道毛孔堵塞,引起瘙癢,若不及時清理,可能還會增加細菌感染的機率,很不利於耳部健康。
除了耳朵,還可能是咽喉問題引起的,咽鼓管中的分泌物增加或堵塞時,會增加內耳的壓力,進而就可能會引起耳朵瘙癢等不適,光掏是掏不出來東西的。
對於部分中老年人來說,耳朵瘙癢還可能是某種慢性代謝問題引起的,比如體內血糖水平過高了,人體對於血糖的代謝出現了異常,也容易影響到血液循環和神經的調節,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的瘙癢。
耳朵瘙癢時,應該要避免過多的掏耳朵,耳屎也是有作用的,能保護耳朵,經常掏耳朵會破壞它的保護作用,反而容易越掏越癢,外界的灰塵細菌等物質更容趁機而入。
要讓耳朵保持乾燥,防止髒水或過多的水分進入耳內,大家平時在洗澡和遊泳的時候要注意,實在難以避免的話,可以試試用專門的耳塞,至少能降低耳朵進水的機率,防止耳內環境潮溼。
如果你是過敏體質,應及時找出過敏原,並儘量避免接觸,耳朵或許就不會經常癢了。
如果是病理性的因素引起的耳朵瘙癢,就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緩解措施了。比如耳朵本身的問題,就要積極緩解,是血糖水平的問題,就要儘快將血糖值降到正常。
耳朵的結構是非常複雜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保護好耳朵,要避免噪音,儘量別長時間呆在聲音特別嘈雜的地方,自己戴耳機時,音量不宜過大,最好是柔和且不刺耳的。
也要調整飲食,維生素B族、維生素C對於聽覺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平時要多吃些富含這些營養元素的食物,比如粗糧雜糧、蔬菜瓜果、蛋類等,也要堅持鍛鍊,增強抵抗力與免疫力。
總的來說,耳朵經常癢,或許與以上幾個原因有關係,一個勁掏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找到源頭所在,才能針對緩解,別總不當回事,一直拖著,時間久了,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