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鄉村空置房屋過剩 興起「免費送屋」

2021-02-24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12月7日報導,日本高齡少子化情形嚴峻,除勞動人口不足、老人照護問題備受關注外,無人照料的「空房」問題也是棘手課題之一。為改善「蚊子戶」問題,日本鄉村地區相繼成立「空屋銀行」(空き家バンク),免費贈屋給符合條件、通過審核的民眾,並以提供修繕補助等為誘因,吸引民眾遷至鄉下。

育有三名子女的伊田尚子(Naoko Ida)及伊田孝之(Takayuki Ida)夫婦,本來與尚子的父母同住,直到4年前,兩人免費拿到一間位於東京都多摩地區奧多摩町的雙層樓房,才決定搬家。45歲的尚子說,新家雖然有許多需要整修的地方,但一家人一直很嚮往搬到鄉下,擁有自己的大花園。

位於東京都多摩地區的奧多摩町 圖片來自日本空屋中介網站

「免費送你寬敞的雙層樓房」,想必任誰聽到這樣的好事,都會下意識懷疑自己是不是遇到詐騙,而日本之所以會有這種「免費送屋」情形,主要是受其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影響。據日本政策論壇(Japan Policy Forum)2013年統計顯示,日本國內雖有6千多萬棟房屋,但實際上名下擁有房地產的人,卻僅有5千多萬人,供過於求的情形可見一斑,且有逐年惡化的傾向。

日本高齡少子化問題嚴峻,日本國立社會保障暨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到了2065年時,日本人口很有可能會從現今的1.27億人,減少至8千8百萬人,即需要房屋的民眾會越來越少。隨年輕一代離鄉背井前往大都市打拼,日本鄉下地區空出許多空屋,因人跡罕至,甚至有不少人戲稱這種空屋為「鬼屋」。

鄉村人口流失 日本近千鄉鎮恐「被消失」

除人口將越來越少外,相關單位也預測到了2040年,日本會有將近900多個城鎮或鄉村「被消失」,前述提到的奧多摩町就是其中一個。奧多摩町青年復興部(OYR)旗下職員新島和孝(Kazutaka Niijima)表示,當地政府於2014年發現,奧多摩町名列東京都內預計將在2040年消失的三個地區後,便開始制定對策,研議振興奧多摩町。

位於多摩地區的奧多摩町,距東京都市區約2個小時的車程,過去曾是鬧區。1960年代時,奧多摩町因木材業發展興盛,當地人口一度超過13000多人,但後來受1990年代自由貿易興起,木材業者減少影響,年輕人口流失,到了近年當地僅剩5200多名居民。當地政府為改善人口外流問題,於2014年成立「空屋銀行」,針對嚮往在鄉下生活的民眾進行配對,目前日本多數地區皆有相關機構,只要輸入關鍵字便可找到。

奧多摩町 谷歌地圖截圖

談到空屋銀行的主要功能,奧多摩町當地的空屋銀行,除會補助新住戶些許房屋修繕費用外,還以獎勵金鼓勵當地的空屋持有人讓出土地。但想要免費拿到房屋可沒那麼容易,若是單身民眾,年齡必須在40歲以下,家庭入住的情形,則必須至少育有一名18歲以下的孩童,但各地規定不一。

大阪和泉市空屋申請過程 圖片來自和泉市政府網站

外籍人士也可申請

新島表示,奧多摩町雖然有約3千棟房屋,但空屋卻多達400間,其中僅有半數的空屋可以重新出租,剩下的幾乎都是年久失修的房子,或建在易遭土石流衝毀的地區。日本於20世紀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及1980年代的經濟危機的兩次「嬰兒潮」後,房地產市場崛起,各地出現大量便宜、完工迅速的房屋,但這些房屋多半品質不佳,故許多民眾傾向買新房,而非二手屋。

為改善各地「蚊子戶」的情形,日本政府於2015年制定法律,處罰名下持有空屋卻未善加處理的民眾,以鼓勵其拆除或重整空屋。但受空地的課稅較空屋便宜,故少民眾選擇將空屋夷為平地,而非轉賣。負責轉介空屋的新島表示,雖然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但他至今已成功轉介9間房屋,且其中包含來自紐約、中國的外籍人士,就算不是日籍人士,也可以申請入住空屋。

奧多摩町空房 圖片來自推特「多摩の魅力発信プロジェクト‏ 」

現居東京都心,由菲律賓籍的羅薩裡(Rosalie)及日籍的今林敏行(Toshiuki Imabayashi)組成的小家庭,也預計在2019年初帶著6歲的小孩搬至奧多摩町。羅薩裡表示,他們之所以決定搬到鄉下,主要是受東京都心生活空間太過狹小影響,相較之下,同屬東京都的奧多摩町雖相對偏僻,但四周都是自然景色,生活起來比較愜意。

振興經濟仍是難題

與繁忙的都市生活相比,鄉下地區的生活品質雖清幽,但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傑弗裡(Jeffrey Hou)認為,像奧多摩町這類的鄉鎮,需積極找尋振興經濟活動的辦法,以撐起當地居民的生活,這樣才有可能改善人口流失的問題,促進外界遷入。

如何解決大阪空房問題 圖片來自大阪「空屋銀行」

像是位於日本南端的神山(Kamiyama)地,就因IT公司在當地發展衛星事業而湧入一批新居民,這波遷入潮甚至超越其過去在2011年流失的人口,外部人口的遷入無疑向鄉下地區注入一股新活力。居住在奧多摩町已有一段時日的伊田夫婦,原本看好鄉下地區會有老人照護需求,但後來誤打誤撞,夫妻倆於2017年9月買下一間二手房屋,房齡超過100年。

兩人而後發揮巧思,將老房屋改造成咖啡廳,專做登山客、鐵馬族的生意。環視改造後的咖啡廳,尚子說,這間老房屋雖然「年事已高」,但只要稍作整修,就可以重現昔日的美麗模樣。同時表示,在咖啡廳附近還有一棟由一個老奶奶管理的空房,在伊田一家搬來前,山裡的猴子常常會偷吃奶奶種的蔬菜,但自他們搬來後,猴子便開始與人類生活的範圍保持距離,伊田一家成了另類的「守門人」。


喜歡文章,給個讚唄

相關焦點

  • 日本免費送房真相調查:去日本隱居要多少錢?如何找到免費的房子?
    隸屬於日本東京都的奧多摩町,2014年設立了一個「空房庫存計劃」,為空置的房產尋找潛在買家。該町規定,獲得修繕補貼和免費住房的人,年齡必須在40歲以下;或者至少有一個18歲以下的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並且夫婦中的一方年齡在50歲以下。申請人必須承諾出資對房屋進行改造,並永久定居該町。
  • 免費送房了!真的想去日本隱居?來幫你算算帳
    據海外媒體報導,日本正面臨非同尋常的麻煩,即房子比人多。日本農村到處是「鬼屋」,年輕人的離去將導致一些村鎮消失。一些村莊為了生存下去,決定免費發放房子。 隸屬於日本東京都的奧多摩町,2014年設立了一個「空房庫存計劃」,為空置的房產尋找潛在買家。
  • 聯合早報:日本「共屋」興起 欲重新凝聚大和民族
    以前經濟好時,日本人大多全職受聘,現在的公司企業則有將近半數員工,屬於契約式的派遣員工或臨時工。  房屋經紀松村愛裡受訪時說:「日本大部分房東都不願意將房子租給派遣員工,也不太願意租給留學生或外國人,覺得在收租時有風險。  「其實,共屋概念的出現與旅居日本的外國人有關。上世紀90年代,有房屋中介因為同情外國人難租到房子,於是以公司名義作擔保,租下一些舊公寓後轉租給他們。
  • 寧波鄉村閒置房屋如何「活」起來
    2008年,他將自家空置的老屋改造成「環溪樓農家樂」,如今已成為遊客的熱門「打卡」點,每年能為老李帶來10萬元的收入。和李家坑村一樣,象山縣牆頭鎮方家岙村、溪裡方村和泗洲頭鎮河婆嶺村等鄉村,也不約而同地將閒置古建築的修繕和村莊發展規劃融為一體,讓一座座鄉村老屋「活」起來。已經修繕完成的數百年歷史的老屋,和村裡的古樹、古橋、古道完美交融,令人賞心悅目。
  • 空置房屋是否還需要上繳物業費?看法院如何判決
    只因房屋空置,李先生覺得他未享受到物業管理服務,所以拒繳物業管理費。在幾經催討無果的情況下,物業公司將李先生告上法庭,要求其依約支付物業管理費。日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首次依據物業糾紛司法解釋,對此案作出二審終審判決:李先生需繳房屋空置期間的物業費約3.6萬元。
  • Airbnb再對日本民宿新政表態:將投超3000萬美元
    新浪科技訊 6月12日晚間消息,針對日前的日本民宿新政,Airbnb愛彼迎再次表態稱,已經制定了「日本2020」計劃,未來幾個月將會在一系列戰略舉措上投入超過三千萬美元,以支持日本房東和房客。去年開始,日本啟動房屋共享領域的立法工作。
  • 日本最具特色的雜貨屋~
    在19世紀日本社會快速國際化的同時,大量的工業製品也被引進,卻也刺激了與其對立的雜貨文化的興起。今天就為你介紹日本最知名的幾個雜貨聖地,要小心每一個都像時光屋一樣,一不小心就會耗上好幾個小時流連忘返的在自由之丘的巷弄裡,有著各種風格的設計小店以及雜貨店,日本生活風、日本鄉村風雜貨、法國雜貨、鄉村風居家布置、烘焙用品店到鄉村風衣服等應有盡有,又被稱為東京的小歐洲。
  • 法官說法:房屋空置是拒交物業費的理由嗎?
    2016年間,張某與他人產生經濟糾紛,在所購房屋被法院查封後張某遲遲未交納物業費,物業公司多次致電催交,但張某以未真正入住為由拒不交納物業費。2020年5月,物業公司將張某起訴至法院,要求張某支付物業費,並支付相應的違約金。
  • 民宿借「機」興起 遊客循「線」而來
    一次偶然聚會中,三人聊起惠州機場周邊的發展,看到即將興起的民宿熱,於是決定一起創業,在機場附近開設特色民宿。 「壹號庭院」所用的房屋,是陽光村原黨支部書記董春燕的祖屋,改造之前空置多年。2018年,董春燕曾到浙江、安徽考察了幾處民宿發展模式,認為下董屋村民小組完全可以借鑑他人的成功經驗。
  • 溫哥華宣布空置房屋稅漲25%,2021、2022年還會再漲25%!
    據CBC報導,溫哥華市將在2020將空置房屋稅(Empty Home Tax)(空置房屋稅自2018年開始實施,房主如果在一年內將房屋空置或者未出租滿6個月時間,就需要繳納該房屋估價的1%稅)溫哥華市長甘迺迪·斯圖爾特
  • 日本傳統房屋_2020年日本傳統房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建筑北立面,北面   庭院視角,從院子裡看   場地北面是綿延的農田,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之美.建築師計劃在住宅內部打造一個具有戶外觀感的空間,使其與北面的鄉村景色融為一體.這也將為住宅帶來更加放鬆的氛圍,使主人能夠隨時隨地享受戶外的舒適感覺. 你會對在土地北側的農場中發現的自然美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這片土地與其南部的小巷相鄰,沿途有房屋。
  • 空置別墅變身日租轟趴屋 杭州小夫妻靠租別墅月入過萬
    對於杭州大量的空置別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盤活資源的途徑。套用一句網絡用語:城裡人真會玩(城會玩)。  日租別墅發展迅速  僅下沙至少有5家公司在經營  下沙沿江的幾個樓盤,或多或少都規劃了一些排屋、別墅,經歷了當年投資客的火爆購買和之後的樓市調控,如今真正居住在這裡的人屈指可數。
  • 日本鄉村旅遊,我只服MOKUMOKU農場!
    鄉村旅遊,我只服日本MOKUMOKU農場鄉村旅遊以自然風光、農業活動、農民生活等為特色,以生活工作快節奏的都市人為目標客群。雖然近幾年鄉村旅遊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但也存在產品單一、同質化問題。如何將農業休閒旅遊做出特色、做出內容,滿足市場中客群的多元需求,成為當前鄉村旅遊的一大難題。今天筆者就向大家介紹一個將農業產業環節充分融入到鄉村旅遊的案例——日本MOKUMOKU農場。
  • 日機轟炸造成大部分房屋損毀 不少知名人士寫「求屋信」
    而且,日本飛機長時間地轟炸,街道、房屋毀壞很大,造成當年在重慶「一屋難求」。  不僅老百姓流離失所,很多高官也沒有房子可住。從珍藏的抗戰時期檔案來看,就有很多「求屋信」。「屋以稀為貴」,正是抗戰時期重慶生活的真實寫照。  買房、賣房、租房,現在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可在抗戰時期,作為戰時首都的重慶,可是難上加難。
  • 渝北禮朝屋基:農旅文融合的美麗鄉村「明信片」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8日12時訊(通訊員 楊青)冬日的午後,重慶市渝北區興隆鎮牛皇村禮朝屋基,22棟具有巴渝特色的農房沐浴在暖暖的陽光裡,整潔靚麗、錯落有致,讓人宛若置身油畫裡。
  • 案例分析:日本合掌村的鄉村振興之道
    當千篇一律的城市化鄉村之後,鄉村的產業在哪?鄉村土地的利用規劃越來越嚴格,三塊地的紅線不能跨越,如若只能種植養殖,就只是農業生產,農民只能靠賣農產品為生。既然要振興鄉村,必然是希望有旅遊消費的輸入。吸引人的是功能和空間,鄉村能為市場需求帶來什麼?其中,特色風貌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
  • 日本農村改造對中國鄉村振興的啟示
    當地的房屋大部分以傳統工藝建造,木製房屋極少用鐵釘固定,而是通過榫卯銜接,既牢固又美觀。房屋的出簷、格柵、鬥拱等都保存了傳統的木造工法,外國遊客來了,都無不為這古色古香的建築讚嘆。少數用新材料建設的房屋,它的正面依然會仿造日本傳統的立面風格。
  • 福清創新模式 推動房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
    福州新聞網4月1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創新遠程連線方式及時查看房屋隱患點,針對農村危舊住宅「拆舊、拓新、整漂亮」,圍繞古厝保護開發建言獻策……一個月來,福清市以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為契機,創新工作模式,同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古厝保護等多項工作。
  • 海外關注:日本租房市場的淡季旺季!
    受日本移民熱潮的影響,日本房產在近兩個月也十分火熱。不少人看好日本房產市場,大批進入日本投資。許多在日本初次買房做出租的投資者總會特別關心房子的出租問題,比如某個區的房子該定什麼出租價格?房子會不會很難出租?
  • 村上一屋為北京市定點醫院免費送定製餐
    新型冠狀病毒波及全國,全國大多數城市都啟動了一級響應,村上一屋80%的都是90後的青年,在這場戰疫中,除了做好企業的把關和防控外,他們還為北京市定點醫院免費送餐,展現90後青年的擔當。「你戰疫,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