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第一財經「雲上會·再出發」《新起點 開啟高質量開放新徵程》專場討論中指出,怎麼解決0到1的原始創新,怎麼解決1到10的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對於下一步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至關重要。他認為,建設現代經濟體系需要打好三大攻堅戰,即取得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制度改革新進步、優化營商環境的體制機制新突破、構建高標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體系。他認為浦東在此過程中如何趟出一條路,起好步、開好局非常關鍵。
張燕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以下為視頻發言文字內容)
下一步創新要成為第一動力。如果把創新鏈畫成曲線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創新投入增長比較快的是企業為主體的開發和試驗,我們增長比較平緩的是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因此下一步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怎麼解決0到1的原始創新,怎麼解決1到10的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這個科技成果的轉化,我覺得對於下一步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綜合改革試點的幾個任務,你可以看到第一項,也就是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這種制度方面的改革。那麼這個方面就包括像土地管理制度、勞動力市場的配置機制,也包括像技術、像資本、像數據,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各種生產要素,怎麼能夠通過這種要素的市場配置的體制機制的改革,能夠使我們在這方面能夠取得一個新的進步。我認為這是我們三大攻堅戰的第一大攻堅戰。那麼這個攻堅戰呢實際上從2000年開始發起,到現在20年了,那麼20年我覺得現在應當講是到攻堅階段了,是吧?就是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數據,怎麼能夠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間發揮決定性作用。
第二個攻堅戰呢就是優化營商環境,在這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如何能夠取得新的突破。那麼營商環境我們都知道,2019年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效率和便利化水平的十個指標,我們總體是排在世界的第31位。但是我們有四個短板,也就是我們總體排31位,但是我們的企業獲得信貸是排80位,我們納稅是排在105位,跨境貿易我們是排在56位,企業的退出機制是排在51位。一個方面是金融信貸,一個方面是財政稅收,一個方面是跨境貿易,還有一個方面呢就是產權制度。因此當我們講最多跑一次的時候,當國家是25個部委在31個跟老百姓生活直接相關的民生領域進行綜合許可證的改革試點,我認為是非常好,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是剛才我講的四個短板如何取得突破,這才是真正的第二個攻堅戰。
那麼第三個攻堅戰,實際上我們下一步,尤其是像浦東這樣的地方,怎麼能夠構建我們叫高標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體系。也就是說我們怎麼能夠營造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這種高標準的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而且與國際高標準的制度相銜接。那就是這三大攻堅戰怎麼打,能夠趟出一條路,起好步、開好局,我認為這是非常關鍵的。
製片編導:
吳 磊 許姍姍 周寶平
項目製作人:
傅 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