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少年」是紅網體育在正式上線之際特別推出的系列報導。初次拿到這個「命題作文」,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當我曾經少年時,我的夢想是什麼?
其實沒有什麼特別遠大的夢想,一是想參軍,二是想投進下一個三分球。
在接觸到王祖隆這個孩子之後,我徹徹底底地被感動了。
感動並不是因為這個孩子有多勵志,卻是因為他有一個亦師亦友的燈塔一般的爸爸。而王祖隆的生活,一秒鐘就把我帶回了從前。
籃球場上,放學之後的我和幾個光著屁股長大的小兄弟堅守著這一小寸籃球陣地。大汗淋漓地回到家,老媽一邊碎碎念一邊拿出毛巾往背上塞。
這個片段很容易勾起大多數人兒時打球的回憶。然而,王祖隆又和我們不一樣,他令我羨慕。
我和很多人solo過,但唯獨沒和自己老爸一對一打過球。王祖隆的老爸不僅是陪練,更不惜百裡走單騎,每天送兒子到離家60公裡外的湖南勇勝青訓營去練球(寒暑假和學期內周末)。
更重要的是,通過練球,王祖隆知道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爭取。孩子,你想要這雙溜冰鞋嗎?去投進100個球,一個個耐心地數;孩子,你想要這雙籃球鞋?把一個暑假的青訓營訓練堅持下來!孩子,你想吃巧克力了?把投籃姿勢糾正過來,我要看到標準的三個90°。孩子,想玩電腦了?來!先和老爸鬥牛!
我想,無論再過多少年,籃球也一定會是這對父子間最堅韌的紐帶,和最溫柔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