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大代表兩極分化實在嚴重,積極的代表就非常積極,不積極的代表開個會都要請他兩三次,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日前,在對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部門預算專題審議會上,深圳人大常委會計劃預算委員會主任董國強對兩會期間代表的履職表現發出了如此感慨。記者調查發現,「兩會」期間,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確實存在遲到、缺席等表現。
調研有代表「請了幾次都不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今年深圳「兩會」期間,人大代表的表現確實存在著比較鮮明的對比。
有的代表在分組審議上積極建言,也有個別代表在分組審議上缺席遲到,甚至在其他代表發言期間看報紙、打瞌睡。昨日下午的分組審議安排兩點半開始,可記者3點20分趕到某代表團分組審議會場時,卻被告知審議已經結束了。而記者查詢深圳市人大代表提交的議案建議發現,一些積極的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多的達到40多條,而個別人大代表所提交的僅有的幾條建議,還都是只有幾百字的寥寥數言。
董國強同時指出,人大工作需要改進,但是一些人大代表平時調研工作時有的「請了幾次都不來」,讓他也感覺很無奈。
建議實行代表「專職化」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代理主任莊禮祥在參加龍崗區的分組討論時指出,現在人大裡頭不少代表都是兼職人員,有時候人大開會也很難見到他們的影子,導致自己有時候都擔心會場投票時連人數都不符合法定規定而沒辦法執行。他認為,人大確實應有更大作為,要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不少人大代表在接受參訪時也提出,目前人大代表的「兼職」機制,給代表履行職責造成了客觀的難度,由於本職工作太忙,有時候對些法規條例草案「甚至根本來不及看」。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代表也建議,深圳應該首選創新人大代表工作機制,探索實行人大代表「專職化」的模式。
(責任編輯: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