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寫簡歷形成產業鏈 遏制簡歷造假失信成本亟待提高

2020-12-16 央廣網

遏制簡歷造假失信成本亟待提高

代寫簡歷形成產業鏈虛假簡歷屢禁不止

□ 本報記者 杜曉

□ 本報實習生 陶穩

又是一年畢業季,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許多畢業生都精心製作簡歷。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在個人簡歷上動起了「歪主意」。

有些跳槽者在個人簡歷上挖空心思動手腳,甚至有人在網上發帖炫耀稱,「每次找工作簡歷都造假,隱藏過經歷,拉長過工作時間,把別人的項目當成自己的。但幸運的是每次都沒有背景調查,而且順利入職,還都是大廠」。

《法制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常見的個人簡歷造假情況包括:學歷造假、職位頭銜造假、薪資造假、離職原因造假、工作時間造假以及工作經歷造假等。

網絡製作簡歷盛行

減輕造假心理負擔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個人簡歷造假的原因比較複雜。

即將畢業的葛偉(化名)對記者說:「當身邊有些人對自己的簡歷進行不同程度的注水時,如果我不注水,就會處於劣勢。」因此,雖然葛偉在校期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校內外實踐經歷,但在求職時依然選擇對簡歷中的一些內容進行誇大。

葛偉告訴記者,現在圍繞簡歷製作、代做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網絡產業鏈條,「不同電商平臺中都存在一些簡歷製作店鋪,還有一些以推送招聘信息為主的公眾號,社交媒體群也會不定期推出修改和製作簡歷的廣告。很多和我一起找工作的同學,都是通過這些渠道製作一份看上去比較漂亮的簡歷,但其實簡歷中有些內容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葛偉認為,網絡簡歷代做不僅給求職者提供了便利,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簡歷造假的心理壓力轉移。

「由於簡歷代做者本身只需對用戶負責,保證用戶滿意度即可,無需考慮簡歷內容是否完全符合實際,因此在簡歷代做中更容易出現簡歷造假現象。」葛偉說。

半年前剛拿到教師資格證,尚未有過教育工作經歷的黃晴(化名)在自己的簡歷上寫道,「已有兩年教育經驗,輔導學生超過300人」。

黃晴告訴記者,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應聘的教育機構有這樣的要求。

當被問及「如果面試官發現簡歷中有漏洞怎麼辦」時,黃晴回答:「一般不會出現漏洞,簡歷中動過手腳的地方自己都已經提前準備好應答策略,只要回答得像模像樣,招聘方一般不會深究,情況嚴重的話大不了就走人。」

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張楠(化名)目前是一家科技企業技術部門的核心負責人之一,經常參與公司人才招聘工作。他認為,一些企業過於苛刻且注重形式的簡歷篩選機制以及對一些表面上的頭銜、名稱等榮譽的過度看重,也是導致求職者在簡歷中做手腳的原因。

「不少企業在招聘條件中對工作經歷作出了明確要求,而這對於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還有一些用人單位只看重名氣大的學校和實習經歷,通常在簡歷篩選中把一些有能力但是學校不是很出名,也缺乏大企業實習經歷的求職者拒之門外。」張楠說。

企業防範簡歷造假

調查上崗人員背景

從企業角度來看,他們對於個人簡歷造假行為也是非常反感。

一家創業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果一個人在簡歷中造假,那很有可能會在未來的工作中造假,而且有理由懷疑此人是否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造假的可能。」

「另一方面,一旦將簡歷造假的人招進團隊,就是對其他憑真材實料進來的同事不公平,這對團隊本身也是一個傷害。簡歷造假是原則性問題,連個人簡歷都造假,誠信從何談起?」這位負責人說。

簡歷造假者往往存在僥倖心理,以為能夠瞞天過海,但實際上很多企業對此已經早有戒心。

張楠坦言,他所在公司的技術部門,所有面試者需要參加好幾輪面試,包括技術能力、業務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個人綜合素質等,每一個環節都由一線人員親自面試,面試時間也基本在一小時以上,其間任一環節不過關,面試都將中斷。

「去年面試過一個求職者,簡歷寫得特別好,說是參加了很多項目,技術能力也很突出,我們就邀請她來面試。但當我問及簡歷項目裡的具體內容時,她都答不上來,或者顧左右而言他,明顯有很大水分。」張楠說。

當被問及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怎麼處理時,張楠說,雖然沒有當面拆穿,但很快就結束了面試,並對此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另一家企業的資深人力資源管理者沈理(化名)說:「資深HR都能夠通過交談來判斷這個人的實際能力和人品。現在很多公司在招聘時,也都會對經過面試但尚未入職的員工進行背景調查。HR可能會找到這些員工上一家公司的相關人員去核對其簡歷內容是否屬實,如果過分誇大,一下就會露出破綻,最後只會得不償失。」

沈理還告訴記者,雖然簡歷內容存在一定的彈性,但還是有底線的。如果背景調查中發現應聘者在簡歷中過分誇大其詞,或者對一些基礎性數據進行造假,這樣的人不管能力如何都不能錄用,因為這關乎人品問題。

「應聘者都是想最好、最多、最直接地展現出自己的實力和水平,因此會適當放大一些自己的亮點和經驗。但光鮮的簡歷內容、對答如流的面試經歷,只能使應聘者在短時期內獲得面試官的信任,如果想在一個職位上長久立足,必須要認識到『打鐵還需自身硬』。而且俗話說,撒謊容易圓謊難,撒一個謊就有可能需要撒一百個謊來圓。簡歷造假者不僅在面試過程中需要面對多重壓力,事後也要承受比較大的身心壓力。」張楠說。

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提高簡歷造假成本

沈理認為,簡歷造假雖不可取,但在確保誠信的基礎上,求職者可以通過一定的簡歷編寫技巧全面反映個人能力,增加成功獲得理想工作崗位的籌碼。

「在簡歷製作中,應該根據求職崗位寫作簡歷內容,無需弄虛作假、添枝加葉,但應該讓面試官一眼就能看出你具備應聘這個崗位的能力。如果簡歷內容雜亂無章,很容易淹沒重要信息,給自己和招聘單位都造成損失。」張楠說。

「求職者應該把心思花在怎麼讓簡歷更全面反映個人能力上,不應該刻意追求好聽的名頭。」沈理說。

沈理建議,應聘者要有確定的職場目標,目標確定之後,提前接觸相關領域,尋找機會多參加實踐,平時不斷提升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認為,全社會都應該對簡歷造假持零容忍態度,提高失信成本,降低失信收益,確保失信成本高於失信收益,讓失信者付出相應代價。同時應該樹立標本兼治、源頭治理理念,加大執法力度,消除執法盲區。

「簡歷造假關鍵在於社會誠信體系不健全,有些時候,失信收益高於失信成本。再加上目前在個人簡歷方面還存在監管漏洞和盲區,一些用人單位也尚未形成對求職者簡歷進行公示的制度。」劉俊海說。

劉俊海認為,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存在虛假內容的簡歷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或許能帶來更好的職位和更多的薪資,即使被發現也只是面臨被解僱的後果,付出的代價似乎小於收益。但從法律角度看,簡歷造假屬於欺詐行為,情節嚴重者甚至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全社會都應該加大對這種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要從源頭上對求職者的失信行為進行根治,否則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

相關焦點

  • 簡歷代寫生意火爆,學歷薪資都能「美顏」,你會花百元請代寫嗎?
    資深HR業內人士告訴天府早報記者,雖然對於企業對於簡歷造假並非一票否決,會進行綜合分析。但還是提醒求職者愛惜自己的羽毛,以免與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一個現狀網上找人代寫簡歷增加面試機會眼下已是六月中旬,這不僅是應屆生找工作的旺季,對於想要跳槽的職場人士來說,也同樣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日子。
  • 代寫簡歷不能代寫能力
    近日,「代寫簡歷」服務在網上成了一場生意。在電商平臺上,有商家可以為沒有求職經歷「職場小白」代寫簡歷,製作符合規範的標準簡歷,甚至還可以為求職者提供簡歷編排、精修服務,並針對筆試和面試進行「一對一」的短期輔導。
  • 簡歷工作年限造假,公司做背景調查,怎麼辦?
    幾乎在所有經歷過野蠻生長過程的行業中,都會存在很大比例簡歷「造假」的現象。如果簡歷工作年限造假,公司做背景調查,怎麼辦?一般來說,一個人過去的工作經歷將直接決定了他下份工作的職位和薪水,所以工作經歷是造假的重災區。根據全行業專業失信數據顯示,虛假工作履歷在失信維度中所佔比例最大,在企業的僱傭風險管理中,虛假工作履歷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職業失信行為。
  • 「我靠簡歷造假,拿了60萬年薪的offer」
    經過深扒後,我發現原來類似的簡歷造假並非個例,背後藏著一個龐大的簡歷造假灰產……01 簡歷花式造假寫過簡歷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其實簡歷是一個看上去很簡單,但寫好很難的東西。尤其是對於那些大學生或那些初入職場的同學來說,往往不知道簡歷寫什麼、怎麼寫。
  • HR如何識別簡歷造假,哪種簡歷造假最常見?
    在茫茫簡歷庫中,一份出彩的簡歷會讓HR眼前一亮,覺得這就是企業所需要的人才。然而,有很多並不是想的那樣,不少漂亮的簡歷所呈現出的都是假象。現在網絡很發達,但凡是有過一些面試經歷的人,他們有心偽裝過的簡歷,簡直不要太好看。作為一個HR,應該如何識別簡歷造假呢?
  • 簡歷造假欠的債,而立之年都換不完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簡歷+造假」,會發現從代寫簡歷到偽造證書,再到防背調培訓一條龍服務應有盡有。據調查,你身邊的每10個朋友就有4-5個人在簡歷上面動手腳,這說明「簡歷造假」已經悄悄成為全國人民的剛需!方法完全0成本,也很羞恥,那就是偷到你同事的簡歷,包裝成你的履歷。怎麼偷?
  • 個人簡歷怎麼寫比較好?哪裡可以代寫個人簡歷?
    在求職如何激烈的時候,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確實不易,一份好的簡歷是求職面試的敲門磚。個人簡歷怎麼寫比較好?第一:找到一份優秀的簡歷模板進行參考,可以減少修改時間。第二:為了讓你的簡歷顯得更加專業,我們需要準備好以下幾點基本資料。1、準備一張專業的形象照片根據經驗:一張專業的簡歷照片能大大提升面試通過率。
  • 代寫作業服務火爆已成完整產業鏈 低齡失信堪憂
    代寫作業服務火爆已成完整產業鏈 低齡失信堪憂 2014-08-26 14:55:23——  「代寫作業」服務已形成完整產業鏈  「為什麼會這樣?  網上代寫服務由來已久,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些規模較大的團隊擁有專門的代寫網址,而且內部分工明確。有的人負責招募寫手,有的人進行業務開拓,有的人則專攻代筆……成員之間彼此用網名稱呼,不用擔心真實信息被洩露。
  •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
    來源:西寧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其中存在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多年來雖曝光不斷,卻屢禁不止。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
  •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 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_中國網
    | 字號:A+ | A-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記者調查發現,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其中存在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多年來雖曝光不斷,卻屢禁不止。
  • 不要讓求職者為簡歷販賣而焦慮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 大學生簡歷僅需2元1條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遇到員工簡歷造假怎麼辦?
    在2013年天津某公司遇便遇到了簡歷造假的員工,而且還為此頗花費了一番精力。2013年1月,天津某公司通知該員工入職,雙方籤訂了兩年的勞動合同,任總經理一職。後經公司查證,該員工的簡歷存在大量的虛假信息,其工作履歷並不真實,嚴重誇大和虛構了真實信息。公司認為該員工提供了虛假的工作簡歷,欺騙公司與他建立勞動關係,所以在5月份向該員工提出了解除勞動關係的要求,並發出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 背景調查,發現簡歷造假會怎麼處理?
      二、候選人為什麼會簡歷造假?一般來說,很多在職人員都會在求職過程中為了體現自己的穩定性隱瞞其他信息,從而簡歷造假,很多職級上造假的現象發生在高管以及基層人員身上。為什麼如何呢?1、初級員工在求職履歷中的造假行為,很多人存在一些脫機取巧的心理,並沒有簡歷職場誠信的意識,會為了體現工作上的穩定性,從而延長實際的工作時間,或者把自己內部的職級做一定的誇大,導致簡歷造假。
  • 央視:簡歷信息販賣已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打開APP 央視:簡歷信息販賣已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振亭 發表於 2020-12-14 15:41:11 有不少應屆生和求職者反映,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這些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被販賣了。
  • 熱點快追|你的簡歷只值2元?——揭露簡歷售賣產業鏈
    然而,有畢業生發現,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的騷擾。記者調查發現,非法簡歷售賣這一頑疾依舊存在,且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從批量化到訂製化,從賣簡歷到賣招聘網站的帳號。當你在求職時,個人的信息就可能以2元錢甚至更低的價格被出售。
  • 遏制本科畢業論文造假不能止於抽檢
    如大學生畢業論文代寫、畢業設計代做時見報端,2018年又見女博士找中介代發論文被騙的新聞。這些不誠信行為令人震驚、讓人擔憂。如果對這一現象不儘快加以遏制,不僅造成高校風氣敗壞,更重要的是會使得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後把這種失信行為作為自己事業成功的捷徑,造成整個社會失信風潮的蔓延。「誠信者,天下之結也」。「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
  • 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簡歷造假到什麼程度才會爆雷?
    關於這段節目內容很多網友都認為是後面補拍的,按照何旻哲在節目中的表現來看,自然是俘獲不了路人的歡心,加上簡歷造假實錘和這段沒有誠意的坦白,很多人就會聯想起前幾天郭敬明和於正的道歉信……為什麼要造假?很多人覺得簡歷如果老老實實地寫,找工作可能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 清華碩士簡歷造假、人設崩塌,這條紅線留學生千萬別碰!
    最後何旻哲也為自己的造假承擔了應有的後果:不僅被淘汰,連在君合的實習經歷也一併取消。在諸多吃瓜網友中,除了認為應該對簡歷造假零容忍,還有這樣一種聲音:為什麼何旻哲要冒著在網際網路「社會性死亡」的風險,在節目中公開曝光造假呢?總不能是為了蹭熱搜吧?
  • 時評|斬斷倒賣求職簡歷黑色產業鏈
    ◆ 有關部門需不斷夯實招聘平臺責任,強化源頭治理;同時加大司法打擊力度,斬斷簡歷倒賣的黑色產業鏈,還求職者一個安全的求職環境文 | 李松在網絡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不少有此遭遇的應聘者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