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弗洛伊德心理學派的泰鬥之一。他對於童年境域之於人類精神世界成長的探索獨闢蹊徑,成為個體心理學派的開山鼻祖。
Andrea Ucini
人生的三大制約
(奧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
李青霞譯
如果有人問道:「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多半都不知如何回答。多數人都不想自尋煩惱,更不願探求問題的本源。
客觀地說,只有在人們遇到某種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才會問諸如此類的問題。相反,那些人生之路平坦順暢、幾乎沒有遇到過困難的人,大多不會產生這個念頭。
但是,這些問題在我們的人生經歷中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也必然直面應對。我們發現對人生的某種解讀似乎影響著人的行為舉止,每個人在言論之外的行動上,都在對「人生意義」進行不同的詮釋,而且此意義與其觀點、態度、舉止、表達、癖好、志向、習慣以及性格特徵的表現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先對世界和個人進行總結,然後暗暗貫穿於每個人的行為之中。「我是這樣,宇宙是那樣」就是思考得出的結果,是對自己和所理解的人生意義的一種判定。
人生所面臨的所有困難或問題,都源自於在生活中受到的三大制約。因為這三種制約了人生和現實的內容,並且經常使人們遭受困擾,還迫使人們作出應答和處理,所以每個人都必須予以重視。我們可以從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解答中,看出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的解讀。
第一種制約
我們必須生活在這個小小的星球(地球)上,除此別無選擇。人類與地球上的各種資源必須共存,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善待地球。
身心健康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因為這是延續地球生命的重要因素,同樣也能使人類得以延續。這是我們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人人都需要迎接其挑戰。
不管我們做什麼事,都是對人類生存狀況的解答,我們可以從中知道哪些是必需的、適當的、可能的或希望的。但是不管何種回答都必須考慮到一個事實——我們是人類體系中的一部分,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第二種制約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與周圍其他人相互關聯,任何人都是人類體系中的唯一成員。
一個人無法單獨達成目標,這是由人類個體的弱點和局限所決定的。一個人如果獨自孤單地生活,自己面對一切,最終只會走向滅亡。他不但不能繼續自己的生活,還無法使生命得以延續。
正是因為人類所共存的弱點、缺點和局限性,所以總要與他們團結在一起。我們如果想繼續生存,對人類和社會作出最大的貢獻,就必須與人聯合,共同發展。要想尋求人生的答案就不得不考慮這一約束,我們必須想到:我們和他人是相互聯繫的,如果只剩下一個人,將無法繼續生活。如果想延續生命,我們就必須讓自己的情感和這個問題的目標相適應。
第三種制約
人類有男有女。這同樣是個人和社會得以維繫必須考慮的問題。
人一生中誰都無法繞開愛情和婚姻這個問題,不管男女。當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詮釋。遇到問題,人們想像的方法往往多種多樣,但是卻總以為自己採用的具體措施才是最佳方法。
由此三種約束出發,又引申出三個問題:第一,既然我們的星球上的自然資源有限,那麼我們到底怎樣做才能讓人類獲得永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應該怎樣給自己定位,才能達到與人合作、共同發展的目的;第三,如何進行自我調整,以適應「人類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依賴於兩性關係」這一生存要求。
選自阿弗雷德·阿德勒 《自卑與超越》瀋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