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學習#
01單元要點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前面的文章中提到過,圓是最美麗的平面幾何圖形。那麼對於圓,從哪些方面將呈現出她的美麗呢?我們將通過幾個小單元的複習,這此進行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相信隨著你對圓的知識的全面掌握,將會更加的愛上「圓」這個可愛的傢伙。
圓及其性質是用相關的方法技巧解決問題的基礎。所以本單元的內容相對簡單,從能收集到的前八年的中考試題看,在本單元考的題目相對比較少,僅有10道題目涉及到相關的知識。所以大家在複習中要以識記本單元的相關定義和性質為主,然後適當的學會在其他單元中進行運用。
因為圓的知識是全國各地出中考題時非常容易出第二壓軸題的單元,所以這個小單元的知識,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萬丈高樓平地起,如果對這麼美麗的圓愛得不恰當,在考題少的情況下,我們也可能愛得傷痕累累哦。所以,對於本單元的知識,大家萬萬不可忽視。
預祝大家在本單元的學習順利。
02閱讀說明
因網頁不支持數學公式,所有試題請以圖片為準。
本人是一名數學教師,也是一名公益志願者。
如果我的付出,對你或你的親友有所幫助,期待你
(1)關注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同心圓數學世界
(2)在評論區留言支持!
(3)把這份資料轉發給需要它的同學!
(4)你自己(親友)能收藏用上這份資料!
(5)在本文之前和之後,已發布大量的相關複習資料,歡迎查閱使用。
03中考真題精選
04參考答案
05經典題目解析
一、選擇題
2. 考點圓的認識.分析將下面陰影部分進行對稱平移,根據半圓的面積公式列式計算即可求解.
3. 考點MP:圓錐的計算;I4:幾何體的表面積.分析圓錐的表面積加上圓柱的側面積即可求得其表面積.
解答:∵底面圓的直徑為8cm,高為3cm,
∴母線長為5cm,
∴其表面積=π×4×5+42π+8π×6=84πcm2,
故選C.
4. 考點M8:點與圓的位置關係;KQ:勾股定理.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各格點到點A的距離,結合點與圓的位置關係,即可得出結論.
5. 分析連接CD,由圓周角定理得出∠BDC=90°,求出∠ACD=90°﹣∠A=20°,再由圓周角定理得出∠DOE=2∠ACD=40°即可,
解答:連接CD,如圖所示:
∵BC是半圓O的直徑,
∴∠BDC=90°,
∴∠ADC=90°,
∴∠ACD=90°﹣∠A=20°,
∴∠DOE=2∠ACD=40°,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圓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熟練掌握圓周角定理是解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
8. 分析根據圓的確定先做出過A,B,C三點的外接圓,從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圖,分別作AB、BC的中垂線,兩直線的交點為O,以O為圓心、OA為半徑作圓,則⊙O即為過A,B,C三點的外接圓,由圖可知,⊙O還經過點D、E、F、G、H這5個格點,故答案為:5.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圓的確定,熟練掌握圓上各點到圓心的距離相等得出其外接圓是解題的關鍵.
9. 分析根據中位線定理得到MN的長最大時,AB最大,當AB最大時是直徑,從而求得直徑後就可以求得最大值.
點評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綜合運用,解題的關鍵是了解當什麼時候MN的值最大,難度不大.
三、應用題
10. 分析:(1)連結OQ,如圖1,由PQ∥AB,OP⊥PQ得到OP⊥AB,在Rt△OBP中,利用正切定義可計算出OP=3tan30°,然後在Rt△OPQ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計算出PQ。
(2)連結OQ,如圖2,在Rt△OPQ中,根據勾股定理得到PQ,則當OP的長最小時,PQ的長最大,根據垂線段最短得到OP⊥BC,則OP=OB,所以可求PQ長的最大值。
點評:本題考查了圓周角定理: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都等於這條弧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