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超市整理總結,代購們最喜歡去這兩家

2020-12-18 張飛再世

德國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同時也是世界上超市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下面我們就盤點下德國有哪些超市,看看德國的代購們一般去哪些超市採購:

METRO

中文名就是麥德龍,世界500強企業。麥德龍算是我們比較了解的,國內一般大中城市都有。需要辦理會員卡才可以進入超市和結帳,可以大批量採購。超市內商品種類非常多,佔地面積也廣,屬於倉儲式大型超市,總部位於杜塞道夫。旗下還有超市品牌Real,麥德龍平時我去得少,一般只有在小拉菲打折時才會去,在德的華人華僑應該都知道這款紅酒吧。

Real

Real是麥德龍旗下大型超市,價格比同體量超市會高那麼一點點,不過進門處擺放的打折商品還是很優惠的。地面乾淨,商品擺放整齊有條理,一樓是食品零食生鮮區,二樓可以買到日化,自行車,家電,安全座椅等大件商品。值得一提的是它家生鮮區有稀罕物豬腳賣噢!

Kaufland

也是綜合性大超市,規模比Real小些,因為價格相對便宜點,所以是平民老百姓比較愛去的超市。每周的打折商品幾乎涵蓋各個領域,折後價格也很感人,像代購常賣的nimm2 lolly棒棒糖,knoppers牛奶榛子威化餅乾,milka巧克力,leibniz黃油餅乾等等食品經常會有打折好價。Kaufland自主品牌的牛奶1L容量的也就0.39歐元,折合人民幣3.2元。Kaufland會營業到晚上22點,一般20點過後蔬菜水果區就會有很大打折降價,因為大多都是被挑剩的,賣相不好的,所以這個時間段經常會看見一些不富裕的德國大爺和老太在蔬果區挑選。

EDEKA

我去的次數有限,不過多評論,網上有人會把EDEKA和REWE評為德國富人超市,因為相同商品售價會比其他平民超市要貴一點。不過即使貴,也不影響它成為世界500強,依舊有很多富人和中產階級為它買單。很多德國人愛面子,覺得這類超市人相對少,商品擺放整齊,付款結帳效率高,這種超市才符合他們的身份。

Aldi

Aldi在上海有門店了,中文名叫奧樂齊。在德國Aldi的門店很多,特點就是便宜,所以又被稱為窮人超市。它家的品類不少,但是品種不多。舉個例子,比如巧克力有很多個品牌,而每一種巧克力品牌又有很多種口味,像在Kaufland可以有很多品牌和種類選擇,而它家不一樣,它家只賣幾種品牌,然後品牌也只賣幾種大眾化的口味,也不會擺放的很整齊,大多是直接整箱連著外包裝盒一起放在託盤上。換句話說就是只賣性價比高的,把這些商品的價格給打下來,別說什麼過道狹窄擁擠,地面不乾淨,商品擺放凌亂,員工有時間就整理下貨櫃,沒時間您就自己翻翻找找,少招聘幾個員工的錢我也降價到商品裡面去,反正我只管便宜就行。像嬰幼兒奶粉,它家就只有milasan(米拉山),3.45歐一盒,其他比如愛他美喜寶什麼的都沒有,它家的定位就是平民和窮人,高端一點的人家也不買或者買的少,索性就直接不賣了,這樣囤貨成本就又低了。

Lidl

如果把Aldi比作肯德基,那麼Lidl就是麥當勞。屬於同等級競爭超市,規模,超市數量等等都和Aldi差不多,價格比Aidl略貴些,也經常看見這兩家店緊靠著開在一起。另外Lidl與kaufland是同一家集團的。

Rewe

看德甲的朋友應該對這個標誌不陌生,科隆隊的贊助商就是它。我在科隆見到門店最多的就是Rewe,可能是因為它的總部就在科隆的原因吧。比如Florastr街道間隔了500米就有兩家,不過這條街道超市也非常多,大概也就1公裡,涵蓋了DM,Rossmann,2家Rewe,Aidl,另外還有一家Douglas。Rewe的價格相對高一些,去購物的年輕人也多些,規模大一點的Rewe也和國內一樣,有自己掃條碼結帳的通道,我們看了很平常,但在德國算是新鮮了。

在德國一般一周去一次kaufland類型的大超市去集中採購一星期的物品,然後平時需要補充一些東西就會去門店較多靠家近的Aidl,Lidl或者Rewe這類規模小些的超市,也可以稱為便利店吧。

DM

DM超市和Rossmann超市就是代購們幾乎每天必去的超市啦!德國代購賣的商品很多都採購於這兩家噢!這兩家超市同樣可以把它們當作肯德基和麥當勞的關係,其實這樣比方也不是很恰當,比作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更好些。它們都屬於日用品超市,所以水果生鮮是沒有的,但是一般的零食食品也有不少,不僅僅只是出售日化品。這點和屈臣氏有點像,代購賣的嬰幼兒奶粉,洗護用品,保健品基本都採購於這兩家超市。

雖說Rossmann是德國第一大日化品連鎖超市,但是我個人感覺DM更受歡迎些,年輕消費者相比也多些。DM店面裝修風格更年輕化一點,而且DM的年輕店員也多些。

DM旗下的自主品牌也是超級出名,balea,babylove,jessa,mivolis,alverde,ebelin,s-quito free,dontodent等等都是,尤其是balea,應該每一個德國代購都賣過這個品牌的產品吧。

Rossmann

德國第一大日化品連鎖超市,門店規模和超市性質和DM超市都不分伯仲,屬於相愛相殺,相輔相成的關係吧。上面說了DM超市的自主品牌很多,而Rossmann同樣也是,而且是只要DM自主品牌賣的商品領域,在Rossmann一樣可以找到對應的商品。比如DM超市的自主洗漱品牌dontodent,主要有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那麼Rossmann的自主洗漱品牌叫prokudent,同樣也是售賣牙膏牙刷等,而且兩家的售價,質量等等也相差無幾,其它領域的商品也是一樣,都有相競爭的對應品牌和商品。導致我嚴重懷疑它們兩家是找的同一家代工廠貼的不同品牌的商標。。。。。。

Mueller

Mueller(穆勒)算是德國的一個大姓,類似於我們的張王李這類人數較多的姓,看超市名稱就知道老闆是一個姓穆勒的人開的咯。

它家和DM超市,Rossmann超市一樣,也是主營日化品超市,不過規模更大,一般有上下2層,通常開在綜合體商場內。因為規模更大些,所以門店較少,名氣不如DM和Rossmann,科隆應該只有一家,另一家在科隆周邊的一個小城裡,其他的門店我就不清楚了。它家的部分同類商品售價比DM和Rossmann還要便宜些,而且所有商品在結帳後還會再打97折,因為相對便宜,所以像熱門商品愛他美奶粉基本貨架都是空的。它家也有很多自主品牌產品,不過名氣不如DM和Rossmann大。

它家相比DM和Rossmann還有一線化妝品售賣,比如香奈兒,嬌韻詩,迪奧等等,在文具方面商品種類也更多更全,還可以買到lamy(凌美)鋼筆。二樓一般是售賣影音用品和兒童玩具(比如樂高之類)。因為便宜,而且順路,所以我在德國的期間只要出門都會去光顧掃貨下。

Media Markt

麥德龍旗下的一個數碼電器超市品牌,其實介紹它的就有點跑題了,不過我還是沒忍住想介紹下。它家只售賣電器電子等用品,比如手機,耳機,相機,咖啡機,電吹風這些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出名brita(碧然德)在它家有比較全的型號出售,無論是濾芯還是水壺。

Douglas

既然已經跑題了,我就索性直接跑偏吧。。。

道格拉斯並不是一家超市,它一家化妝品連鎖店,之所以介紹它是因為它的門店實在太多了,走到哪裡感覺都有它家的門店。它家主要售賣一線化妝品,蘭蔻,香奈兒這些,當然也出售一些平價的德國本土化妝品,畢竟這個世界富人少,窮人多。同時它家也有自主品牌,就叫Douglas。經常海淘德淘的朋友如果看見網上有人說D家,一般就是指的它家了。

科隆最大的Douglas店在科隆大教堂旁邊的步行街,有3層,基本涵蓋了所有一線品牌的各種商品。如果你去德國科隆旅遊,那肯定必去大教堂,去大教堂要逛步行街,那也就能找到這家旗艦店了。不過它家價格不是很感人,順便一提的是,每次去步行街都能看到很多同胞,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接下來介紹的幾家德國超市門店較少,或者在一些比較偏的地方,或者我不順路沒去過的,我就簡單貼圖出來大家了解下:

Penny

Rewe旗下的一個超市品牌。

Netto

路過幾次,也經常收到它家的廣告宣傳冊,不過沒進去過。

Norma

德國的超市已經介紹完了,因為見識有限,可能還有不少超市沒介紹到,介紹也不全面,請大家海涵!接下來一篇將會介紹德國商品的各種標誌標識,在選擇德國商品時能更清楚的知道想買的這款有什麼優點優勢,避免盲目拔草,還請大家多多關注!

相關焦點

  • 來德國就這麼買!德國超市大盤點,性價比高到懷疑人生……
    德國超市性價比是真的高!對於不知道大家對逛超市感覺怎麼樣,外語君是非常喜歡逛超市,覺得從超市裡面能買到超多的豐富的物品!對於想要去德國的童鞋,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德國最常見的連鎖超市和經濟實惠的好貨吧!
  • 德國剁手指南,這篇帖子可以毀掉代購?
    說起德國花花的信用卡最有發言權它在那裡經歷了人生的大喜大悲:- 去趟化妝品超市掃了一籃子的貨,花花較弱的小身子骨都要抬不起來了,放在收銀臺,不到10歐元!!!花花今天就和花粉們分享一下德國剁手指南送你閨蜜Ritter Sport巧克力德國排名第一的巧克力,多種口味可選,各大超市/機場免稅有售,不到1歐元!!形狀和大小都適合在行李箱裡面塞個十幾條好麼?!送閨蜜或者隔壁老王家熊孩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 德國「窮人超市」ALDI在滬開兩家實體店 改走輕奢路線
    德國連鎖超市奧樂齊ALDI SUED(以下簡稱ALDI )將於6月7日在上海靜安和古美商圈開設兩家實體店。這是ALDI繼2017年在華開設網店後,首度試水實體店。     這兩家店分別位於靜安體育中心和古美生活購物廣場,首批兩家門店將銷售15個商品類別,1300多種商品,包括酒、零食、飲品、生鮮、即食食品、即烹食品及個人、寵物護理商品等。
  • 德國留學生自述做代購不容易:得不償失的冒險
    《環球時報》記者在德國經常在超市、商店碰到留學生「代購一族」。他們的代購舉動被德國媒體熱炒,引發爭議。  「做代購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柏林一所大學學習經濟管理的小張說。小張是「代購一族」的一員,他告訴記者,他先是幫國內同學和親友代買「德國製造」,後來要買的人越來越多,他索性開始做「代購」生意,並在淘寶網開了一家店。
  • 澳洲奶粉可能不再限購 但代購或須向超市登記
    華人代購在超市瘋搶奶粉,熱銷奶粉常年斷貨,超市限購政策一緊再緊,可貨架還是空空蕩蕩。類似這樣的新聞,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登上澳洲媒體的頭條。這樣的問題如何解決呢?一項針對代購的登記制度近日被提出。本月起,代購或將向超市高管進行登記。
  • 被代購一起買爆的超市,開市客
    這意味著,Costco正式入駐蘇州高新區,而這也是其在內地的第三家門店。近期疫情有所好轉,筆者也趁著周末去了次家附近的開市客超市,到場後迎面而來的人山人海,仿佛絲毫不受疫情管制影響,筆者也購物中發現了較多的代購身影,一遍拿著手機拍照,一邊回復著客戶的消息,推車裡堆滿了熱門的食品。
  • 中國代購澳洲「黑五」瘋搶奶粉畫面曝光:來回飛奔從超市搬奶粉
    超市門口剛打開,這些代購就火速衝進了Woolworths超市,目標瞄準貨架上的奶粉。期間一名中國女子攜帶大型購物袋從視頻面前狂奔跑過,但是在她的腳邊還放有一個紙板箱,裡面已經囤了約10罐的澳洲奶粉,可見這名中國代購已經跑進跑出這家商場好幾趟了。
  • 揭秘澳大利亞華人代購:超市掃貨 年入百萬
    成都商報記者 王雅林初級代購超市掃貨型每次去掃貨,當地人都會覺得是大生意奶粉荒她怎麼看「今年6月份以前,我從沒見過缺貨現象。因為自己居住在墨爾本的白人區,華人較少,因此李李說她每次去超市或藥房掃貨時,那兒的澳大利亞人都很開心,「比如我要某樣貨要幾百個,他們會覺得這是大生意」。李李稱,每次看到奶粉貨架前有當地人購買時,她都會等人家買完後自己再買。李李說,澳媒所報導的奶粉缺貨現象並不是最近才開始的。「今年6月份以前,我從沒見過缺貨現象。」
  • 德國商家隨「雙11」而動 「代購」不需要了
    本報赴德特派記者 楊沙沙「德國製造」在中國3億中產階級心中自有特殊地位,很多人的「雙11」網購清單裡少不了德國奶粉和德國廚具。而德國商家也為中國「雙11」卯足了勁兒。中國媽媽想買,我們就提供德國本土母嬰電商平臺Windeln 2016年入駐天貓國際,「只要中國媽媽想買的,我們就提供」,Windeln中國業務負責人茱莉亞女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公司從今年6月開始就與阿里方面進行緊密對接,從選品、備貨、運輸一直到進倉(保稅倉),所有商品10月15日左右就上架。
  • 又一起「藥神」現實版 為病友從德國代購救命藥
    原標題:又一起「藥神」現實版為病友從德國代購救命藥     有4年抗癌經歷的翟一平沒有想到,他會因代購抗癌藥失去人身自由。     從2016年開始,他幫在QQ群裡認識的病友從德國代購抗癌藥,一些肝癌晚期的病友因此延續了生命。
  • 電商法之後,你票圈的代購們過得還好麼?
    肖涵往往在商品原價的基礎上再加 10% - 30% 的價格賣出,這也是代購們普遍的做法。18 年 12 月 23 日早上六點,肖涵和閨蜜在首爾的一家商場外排隊等待商場開門,這是她 2018 年最後一次代購。雖然形勢不好,但她還是堅持一個月跑一趟,好在現場同行們並不多。首爾的寒冬讓兩個廣東姑娘有些崩潰,她們沒有帶足夠厚的衣服。
  •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中國的超市叫什麼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中國的超市叫什麼小的時候我們特別喜歡跟爸媽一起去超市。在生活中,去超市也是大家必不可少的,在超市裡,我們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然超市的品牌也是非常的多,每個超市都會相互競爭,其中有很多國際大品牌超市,比如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等等。中國的代表性超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說到麥德龍,想必大家都會知道麥德龍。麥德龍是德國的一家超市品牌,成立時間是1964年,至今也是很多年了,同時它也是世界500強之一,在32個國家都有分店的,在國內也是經常會看到麥德龍這個品牌。
  • 在德網友爆料自己親歷的海外假代購事件,網友表示已看呆!
    這是一款在國內很火的產品,德國品牌,該型號在墨西哥工廠生產。但是 我去德國藥店看確確實實是55.45 歐 啊,現在歐元匯率差不多7.9這樣吧, 折人民438 這樣。在德國藥店拍的耳溫槍圖,上部有貼價格標籤但某寶上 絕大多數賣300 左右,還寫著德國直郵或者墨西哥直郵,那我在德國,不了解美國墨西哥那邊的情況。
  • 海外代購怎麼做一星期去趟韓國?有哪些免稅店?
    這幾年,我們過經濟突飛猛漲,很多市民朋友手裡有了餘錢,就滋生了更強的購物慾望,國內的商品已經無法滿足他們,於是,他們將手省道了國外。這也就是為什麼海外代購這麼流行的原因,那麼,一星期去趟韓國的人怎麼做代購呢?
  • 疑似華人奶粉代購在澳洲超市與其他顧客激烈衝突,被保安趕出超市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1日報導,4月11日當天,一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一條疑似華人奶粉代購在超市內與其他顧客發生激烈衝突的視頻很快吸引大批網友關注。視頻顯示,一名手拿兩桶奶粉的亞洲面孔男子被另一名白人男子厲聲要求放下手中的奶粉,二人因此發生激烈衝突,險些大打出手。最後,這名亞洲面孔男子及其女伴被超市保安趕了出去。
  • 在德留學生談代購:月入可達十幾萬 恐懼「灰色地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德國媒體10月29日報導,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有關「一些在德留學生不好好學習,天天買奶粉做代購。」的表態引起廣泛關注。「留學生代購」 這一一直處於「灰色地帶」的群體,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 洋奶粉代購曝內幕:直銷批發價皆騙人
    忙完此次代購後,「人在布拉格」便宣布,「沒時間代購,要買上淘寶找更專業的代購商」。沒想到此話一出,得罪了一些朋友,「說我瞧不起人,買點奶粉怎麼沒時間呢」。又有朋友提出每盒給她10元、15元的辛苦費。  最終她還是感到盛情難卻,要求老公代勞,每天下班後去超市,根據前一天的代購清單買奶粉。到了2008年年底,要求代買奶粉的人暴漲,夫婦倆覺得力不從心。
  • 杭州超市的明治奶粉均為澳產
    近日,明治、森永、和光堂奶粉,在香港被檢出碘含量偏低,這讓風起雲湧的奶粉代購市場再次掀起波瀾  網絡賣家表示,雖然這幾款奶粉出了問題,但是代購正常。只要顧客下單,他們可以拿得到貨。「目前,香港部分超市已經下架,但有些地方有庫存。以上四種奶粉售價分別為268元、55元、50元、310元。」一位所在地顯示香港的賣家告訴記者。
  • 澳媒曝光中國代購又雙叒叕!這回輪到澳洲超市藥房藏奶粉了!
    (圖片來自7號臺)   據《西澳人報》和7號臺報導,澳洲超市貨架上的嬰兒配方奶粉常被搶購一空。7號臺的一次調查發現,澳洲嬰幼兒奶粉之所以供不應求,這不僅是因為個別中國消費者的瘋狂搶購或者說是華人「代購」給超市造成壓力,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有些人正秘密囤積大量奶粉,然後再銷往海外。
  • 水土不服的「德國超市之王」
    水土不服的「德國超市之王」——麥德龍落寞於中國的必然性去年曾否認要出售中國業務的德國最大零售批發商麥德龍,再次因出售中國業務而受到廣泛關注。麥德龍是德國最大的零售批發商,號稱「德國超市之王」,麥德龍集團曾經是歐洲第二大、世界第三大的零售批發超市,怎的在中國苦心經營二十年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