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3期:首臺智能管理機器人來了,專盯不...

2020-12-15 前瞻網

首臺智能管理機器人專盯不文明遊園

今後,如果有遊客在北京植物園裡吸菸,很可能會被一臺「智能管理機器人」逮個正著。這臺機器人不僅能語音提醒,還能抓拍取證,作為管理部門排查和處罰的依據。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植物園獲悉,全國首臺「不文明遊園行為管理機器人」將於本周末上崗,將在園區主要遊覽路線主路、湖區周邊、高大喬木園區周邊巡邏,輔助公園管理人員監督吸菸等不文明遊園行為。

新松打造工業機器人全國總部

8月17日9點半,在濱海新區保稅區西六道旁,幾臺大型設備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施工正酣。這是剛剛啟動建設的新松機器人智慧產業園項目所在地。「新松機器人智慧產業園項目佔地面積6.2萬平方米,由兩個生產車間和一棟綜合研發樓組成,用於開展工業機器人研發、創新、中試、生產製造及機器人集成應用,一期項目將於明年5月建成。」天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市場總監呂忠偉告訴記者。

工業機器人:

優艾智合戰略攜手達闥科技 實現移動機器人領域合作共贏

8月19日,優艾智合與達闥科技在京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移動機器人技術合作,開展完善平臺生態、賦能場景應用和硬體定製開發三大方面合作,並共同推進「5G工業機器人計劃」。優艾智合CEO張朝輝,達闥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光華出席籤約儀式。

優必選科技攜手天奇股份 以AI技術賦能智慧倉儲及物流

優必選科技近日與天奇自動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奇股份」)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該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智慧倉儲、商業物流及工業協作機器人等領域構建深度合作關係,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了更好的深耕工業物流等行業場景,優必選科技還計劃與天奇股份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進行工業及服務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提供智慧工業及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的相關業務。

海康機器人發布三款全新叉取式機器人

海康機器人近日發布了三款叉取式機器人,包括首發亮相的單工位貨箱到人(CTU)機器人F0-50SC、升級之作全向叉取式機器人F1-1000U以及窄巷道堆垛叉取式機器人F4-1000C。F1-1000U是基於上一代全向叉取式機器人的高效升級之作。新一代車型F1-1000U支持600KG-1000KG的載荷能力;在保證穩定性的情況下,最大提升高度可達2m以上,讓高位貨架的自動存取裝卸更自由,進一步提高存儲密度和倉庫的垂直空間利用率。

「艾利特」推出CS系列協作機器人

艾利特機器人公司近期將推出CS系列協作機器人,想要對標UR的e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在基礎架構、編程方式、安全規定、核心算法等方面進行軟硬體性能的提升,增強其協作機器人產品的安全性、易操作性、開放性。

服務機器人:

智能服務員廚師增多 韓國快步邁入「機器人時代」

外媒稱,在韓國,用智慧機器人充當餐廳服務員和廚師的現象逐漸增多。此前,餐廳為削減人員費用和解決人手不足問題,開始引入機器人。在發生新冠疫情後,機器人被認為有助於防控疫情而進一步受到好評。首爾市內的Merry Go Kitchen餐廳,顧客在座位上用智慧型手機點餐後,機器人會把餐食送到餐桌。與朋友一道就餐的洪先生非常滿意地說:「不用擔心被傳染,很放心。也不必顧忌旁邊有服務員,可以很輕鬆地聊天。」

中國產「機器人護士」在西班牙醫院上崗

據西班牙FM96.7廣播電臺17日報導,近日一款中國產的機器人護士進入西班牙多家醫院,包攬了許多工作,不僅有助於降低真人護士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也減輕了護士的體能消耗。這款由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研發的機器人護士上崗後獲得諸多好評。機器人分簡易型和豪華型,簡易型的工作內容主要是給病人送藥、送餐,豪華型的工作內容更為複雜,如給病房消毒,用攝像頭觀察患者狀況和醫生溝通等。簡易型價格為1.3萬歐元,豪華型價格約為4萬歐元。

海洋館中的「機器豚」,每隻2600萬美元

一家紐西蘭公司Edge Innovation真的做出了機器海豚,而且很可能會進入中國的海洋館。他們還希望未來三年內能夠售出150個海豚機器人。它的外觀和身材都是按照青春期時的海豚1:1製作的,就連觸感也和真正的海豚別無二致,並且可以在水中暢遊。這款海豚機器人重達595磅,約等於270千克,比成年海豚還要重一些,電池續航時間約為10小時,能在鹹水環境中生存約10年。

特種機器人:

大興機場添「神器」 機房智能巡檢機器人上崗測試

為保障機場安全運行、提高日常工作運行效率,日前,大興機場數據中心(ITC)進行了智慧機器人機房巡檢作業的測試。這款以白色長方體為主體,形似「哨塔」的智能機房巡檢機器人可謂「神通廣大」。它可以通過自身攜帶的各類傳感器獲取巡檢對象的狀態信息以及環境信息,並能檢測出工作人員不易發現的線路發熱、機器異響等故障。同時,它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也就是機頭配備了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實現高精度掃描,以便於實時清點機房設備。

能做「B超」能自救,國內首個沉井作業智能攪吸機器人開工

8月19日上午,在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6號主塔墩施工現場,一臺外形貌似微型「坦克」的智能履帶式絞吸機器人,被吊裝著慢慢進入主塔墩沉井內下水。智能履帶式絞吸機器人設計方介紹,他們自主研發的這款目前國內首個大型沉井水下取土的機器人,可以在水下行走,並能通過智能感應系統給沉井下沉的河床區域做「B超」,探明工作環境,將施工效率提升4-6倍,同時助力安全施工、減少人力。

大界機器人舉辦2020產品發布會,界定未來建築

2020年8月15日,中國智能建造新勢力--大界機器人,在上海嘉定智能工廠舉辦了「界定未來建築--2020大界機器人產品發布會」。大界機器人創始合伙人兼CEO孟浩發布企業白皮書,並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核心及戰略規劃。公司對整個建築行業實現智能製造的暢想,都基於自創立之日就開始研發的智能建築機器人軟體系統--ROBIM。

其它:

垂直應用仍然是機器人行業的主流

全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峰會近日閉幕,在 「機器人前沿」專場上,大道智創聯合創始人龍建睿發表了題為《機器人導航技術的通用平臺和垂直場景》的演講。演講主要圍繞移動服務機器人導航技術展開,他表示,垂直應用仍然是機器人行業(尤其是服務機器人行業)的主流和驅動力;機器人產業的鏈條會變得更長,具有更多的環節,每個環節本身內部可能出現比較多的通用性;環境改造對機器人會更友好,場景改造會藉助新基建和智慧城市的努力而使服務機器人的市場更加繁榮;機器人的應用運營也會越來越重要。

為AWS RoboMaker設計的工具WorldForge,用於快速擴展機器人仿真模擬

創建用於測試和培訓機器人及人工智慧的仿真的過程可能既昂貴又耗時。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Inc.)近日宣布推出AWS RoboMaker WorldForge,該產品旨在自動創建用於機器人仿真的隨機3D虛擬環境。AWS說,虛擬世界允許機器人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和質量保證(QA)工程師測試機器人,而無需投資硬體或基礎架構管理。擴展此類模擬可以加快強化學習的速度並簡化合成數據的生成,但是它需要專業技能。

科學家開發新型機器人電池:容量是鋰電池72倍

據外媒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生物形態電池」,可以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將能量儲存在全身的脂肪中。該想法是通過模仿生物的能量分布,從而大大提高機器人的電池容量。事實證明,這種新型電池的功率將遠遠超過傳統的鋰離子電池。該電池十分廉價並且比目前使用的鋰電池更加環保。如果電池損壞,凝膠和芳香族聚醯胺纖維也不會著火。此外,它不僅能夠提供電量,而且還能模仿人體脂肪組織的多功能性,用來保護機器人內部。鋅電池的不利之處在於僅可以維持約100次循環充電,而鋰電池的則高達500次甚至更多。

哈工程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青年教師邢向磊作為第一作者在人工智慧學術期刊《IEEE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彙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上發表學術論文「形變生成網絡:無監督解離表觀與幾何」(「Deformable Generator Networks: Unsupervised Disentanglement of Appearance and Geometry」)。該研究初步解決了人工智慧和機器視覺領域中「表觀與幾何信息的無監督提取和分離」的基本科學問題。

瑞典大學研究人員在3D印表機基礎上研製出4D列印微米級軟機器人

據外媒報導,瑞典林雪平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基於擠壓的3D印表機開發了一套用於微機器人的微執行器。據說該致動器包含一種電活性聚合物,該聚合物在列印後在存在電荷的情況下會改變形狀,從而賦予其4D功能,在軟機器人中,這相當於肌肉收縮。雖然4D列印的軟機器人通常僅限於釐米或毫米級,但如今技術研究人員將其驅動機制縮小到微米範圍,厚度約為20微米。他們聲稱自己的定製機器具有多功能性和可擴展性,並希望藉助以前看不見的複雜微型機器人來「擴大軟機器人的範圍」。

為寵物主人設計的機器人Pumpkii可遠程互動

研究人員最新研發出一款家用機器人名為Pumpkii,這款機器人是為了寵物主人而服務的。它擁有多種功能,比如逗寵物開心、幫助主人跟寵物進行遠距離互動等等。這個機器人最獨特的特點之一就是一個帶有鏟子的伸縮臂,用來清理動物的排洩物。而內置在Pumpkii上的攝像頭本質上是一個普通的IP家庭安全攝像頭。另外,用戶還可以在上面安裝一些東西,比如逗貓棒、用來扔零食的食物盒或者機械手臂。用戶可以通過配套的移動來訪問並控制機器人。

協助病人日常生活,這款在輪椅上安裝的機器人手臂大有作為

近日,英特爾和埃森哲表示將共同支持英特爾神經擬態研究社區(INRC)的一個項目,結合埃森哲的資金和技術支持、英特爾的神經擬態技術以及Applied Brain Research(ABR)公司的算法,該項目由以色列開放大學神經-生物擬態工程實驗室牽頭並與阿林醫院協作完成,將開發一款安裝在輪椅上的機器人手臂,協助有脊柱損傷的病人完成日常活動。該設備將在以色列青少年康復中心阿林醫院——進行針對兒科病人的臨床評估和測試。

機器人變色龍舌頭瞬間捕捉到附近的物體

韓國首爾國立科技大學的研究員受變色龍啟發,設計了一種新裝置,可以迅速彈出的機械舌,以搶奪附近的物品,「帶有這種機械手的四旋翼機將能夠抓取遠處的目標,而不是盤旋和拾取。」獨特之處在於它將變色龍舌頭的快速抓取性能整合到了可攜式的外形中,總尺寸為12 x 8.5 x 8.5釐米,重量不到120克,它能夠在600毫秒內從80 釐米遠處快速抓取30克重的東西。

新AI模型可以讓機器人邊說話邊配合標誌性手勢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希望虛擬助手和機器人在和人交流時,能像人一樣配合一些自然手勢。他們將這種可以自動適配交流內容、產生自然手勢的模型叫做Mix-StAGE。目前論文發表在預印本平臺arXiv,並計劃于于2020年歐洲計算機視覺會議(ECCV)上發表。

獵豹移動發布2020年Q2財報:總收入3.94億元 AI機器人部署超萬臺

獵豹移動發布2020年Q2財報。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總收入為3.94億元,超過上季度指引。本季度,Non-GAAP歸屬獵豹移動股東淨利潤為2.44億元。AI業務方面,受疫情影響To B機器人銷售,本季度實現收入1945萬元。通過Q2的堅定部署,本季度在全國32座城市、887家商場,完成部署超7000臺網紅營銷機器人豹大屏,構建了機器人互動營銷網絡「AiM目標營銷」體系。

機器人擬募資18億新建半導體設備及系統項目

作為第一家國產機器人實現出口的企業,機器人(300024.SZ)一直在工業自動化、數位化上承擔著引領國產自動化設備及系統創新的角色。8月19日,機器人公布擬募資18.03億元主要用於建設半導體領域半導體設備及自動化項目,作為國內唯一一家真空機械手的供應商,去年機器人真空機械手已批量應用於北方華創、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等企業和機構,有望在國內全面推廣。

機器人公司HachiBot完成千萬美金Pre-A輪融資

原去哪兒CEO諶振宇創立的機器人公司HachiBot已完成千萬美金的Pre-A輪融資,由北極光創投領投,梅花創投跟投,其中沈向洋(微軟公司前執行副總裁)和雷鳴(百度七劍客,酷我創始人)作為投資人和顧問。公司的願景是「讓每個家庭都有機器人」,目前公司正在研發第一款情感陪伴類智能四足機器人。

加速拓展細分應用領域 珞石機器人獲襄禾資本1億元C1輪融資

8月19日,輕型機器人領軍企業珞石機器人宣布完成1億元C1輪融資,由著名風險投資基金襄禾資本投資。此前,珞石機器人已獲得多家知名機構的青睞,其中包括梅花創投、德聯資本、清控銀杏、順為資本、金沙江聯合資本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機器人創新應用的技術研發,促進新一代智能柔性協作機器人xMate系列產品開發,推進其在醫療、服務、柔性生產等場景的落地,加速推進珞石成為全球輕型機器人的市場領導者。

配送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再獲億元B+輪融資

普渡科技,一家專注於室內配送移動機器人的企業,在8月19日宣布完成了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的近億元B+輪融資,美團、長盈鑫投資、啟創資本、程鉑瀚基金等老股東悉數跟投。 這是短短兩個月之內普渡的第二輪融資,今年7月普渡剛剛完成了由美團獨家投資的過億元B輪融資。普渡科技CEO張濤表示,此輪融資的資金將主要用於餐飲機器人業務的市場擴張、其他場景和應用的機器人業務拓展。

大型仿生機器人供應商「Dogotix」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Dogotix」(多夠機器人)宣布完成5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索道投資。Dogotix成立於2016年,主要進行大型仿生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推廣,以及下一代產品的設計研發。

3D智能噴塗機器人公司「曲線智能」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

3D智能噴塗機器人公司「曲線智能」完成了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前海母基金、新松創投、雅瑞資本投資。曲線智能主營業務是針對家具、門窗、鈑金、建材等中小型工件提供基於3D視覺的智慧機器人噴塗解決方案。本輪融資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

服務機器人移動平臺「優地科技」獲華住、首旅如家戰略持股

服務機器人移動平臺解決方案提供商「優地科技」繼今年6月完成億元規模B+輪融資後,於近日獲得華住集團、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的戰略持股。深圳優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3月,主要從事推動低速無人駕駛技術在最後三公裡室內末端配送領域的商用落地,也是業內最早實現無人駕駛設備量產商用的企業之一。

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擴張,工業機器人佔據最多市場份額

現階段,受我國科技發展以及智能化相關產品普及程度極大提高的影響,機器人市場迎來發展小高峰。根據中國電子學會數據,2016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僅368.2億元;隨後2017年迅速增長至483.7億元,同比增速達到37%,接近40%。雖然2018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速放緩但仍維持在10%以上,共計實現銷售額539億元。預計2020年我國機器人市場有望突破700億元。

我國機器人根據不同用途可大致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以及特種機器人三類,其中工業機器人為當前我國普及度最高的機器人種類,佔據最多市場份額。根據中國電子學會數據,從我國2019年機器人市場結構來看,工業機器人佔比最高,達到66%;其次為服務機器人,佔比25%;特種機器人應用程度相對較低,佔比僅為9%,不足10%。

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位居全球前列,但擴張態勢明顯趨緩

作為我國三種不同類型機器人中佔據最多市場份額的工業機器人,由於下遊消費端行業眾多,在我國產業全面智能化發展的當下,其市場需求亦不斷擴張,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已位居全球前列。2019年估計我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已突破400億元,較2016年有較大漲幅。

但增速方面,現階段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擴張速度明顯放緩,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增速為5.9%,較2017年同比下降24.3個百分點,估計2019年延續2018年緩慢增長趨勢。受此影響,工業機器人在全國機器人市場總規模中的佔比也逐漸下滑,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在機器人市場總規模中佔比超過70%,預計2020年將減少至62%左右。

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市場份額逐年遞增

隨著我國服務機器人下遊應用範圍的不斷拓寬,其市場規模擴張較為迅速。2016-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速均維持在30%以上,即使在2018年後全國機器人市場發展增速減緩大環境下,服務機器人下遊需求亦未出現較大波動。2019年估計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到154億元,較2016年大幅增長88.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2.77%。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鍾南山團隊研發智能咽拭子機器人...
    科大訊飛提出的中國首個ISO/IEC人工智慧國際標準項目獲批立項8月初,由科大訊飛提出的A.I.數據質量國際標準項目《人工智慧-分析和機器學習的數據質量-第4部分:數據質量過程框架》順利通過ISO/IEC國際標準化組織立項,將助力人工智慧數據標準化建設,提升人工智慧數據質量,推動全球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100期:俄羅斯科學家研發煎餅機器人一...
    大會展示了上海市8家智能製造特色產業園區階段性建設成果,舉行了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授牌儀式,啟動了上海長三角智能製造產業促進中心(籌)。會上,新時達機器人智能工廠正式啟動投產運行。該項目總投資6.9億元,將建成國內一流的機器人研發中心,具有年產六軸工業機器人萬臺(套)以及機器人柔性工作站500套生產能力,年產值預計15億元。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9期:蘋果推出iPhone第三代拆解機器人...
    全球首個 AI發球機器人誕生 最大儲球量 180個 近日,全球首臺人工智慧機器人桌球發球機龐伯特(Pong bot),在位於上海的中國桌球學院誕生。這位發球機器人並不簡單,據體驗者介紹,一套訓練下來,「感覺仿佛在和一個真人交手,而且還是一個高手!」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5期:碧桂園機器人餐廳正式開業,20秒出...
    無人駕駛消毒車、消毒機器人助力北京豐臺防疫一線 近日,新發地周邊封閉管理的花鄉黃土崗村宜蘭園小區來了一位特殊的防疫「戰士」——一輛無人駕駛消毒車, 它可以連續工作20個小時不「休息」,開展殺菌消毒工作,而且還百毒不侵。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期:日本古怪相親會,機器人代替你說話
    全國首個5G火車站成機器人舞臺近日,關於上海虹橋啟動5G網絡,建設打造全國首個5G室內數字系統的火車站的消息被傳散開來。5G虹橋火車站使用迎賓機器人,不僅可以替代大量重複性且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工作崗位,可以解答乘客一系列問提,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多款機器人亮相CES 2020 三星人形...
    浙江:打造全國智慧機器人產業高地浙江省工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近日印發了《浙江省打造智慧機器人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0-2025年)》,力爭到2025年,智慧機器人前沿理論研究水平在國內領先,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性能品質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機器人集成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成為全國標杆,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成為全國智慧機器人產業高地。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3期:聯想發布自研工業機器人:5G遠程...
    白色城堡表示在 2021 年會在更多門店內裝備 Flippy 機器人,但是哪些門店會裝備,以及何時完成推廣目前尚不清楚。阿里22個物流機器人組隊進浙大,預計將配送超3萬件雙11包裹今年天貓雙11,阿里將在浙大打造全球首個純機器人送貨點位,由機器人承擔浙大菜鳥驛站3萬多件包裹的送貨上門服務。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第5萬臺機器人出貨近日,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第5萬臺機器人出貨儀式在武進國家高新區舉行。副市長、武進區委書記李林出席活動並講話。株式會社安川電機創立於1915年,總部位於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是全球四大機器人企業之一。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波士頓動力網紅機器狗找到新工作...
    極智嘉獲得中國移動機器人行業首個ETL認證5月14日,全球知名AMR機器人公司極智嘉 (Geek+)宣布,其揀選機器人通過國際權威認證機構Intertek的嚴格評估和測試,獲得中國移動機器人行業首個符合UL3100標準的ETL認證證書,填補了行業空白,創造了產品品質的新裡程碑,也是極智嘉公司技術實力和產品品質在國際市場的一次完美展示。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53萬!波士頓動力四足機器人Spot...
    6月16日,河北省胸科醫院舉行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開機儀式,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正式投入使用。據了解,達文西手術系統因質量可靠、使用安全已被全球外科界廣泛接受。目前已有數十個國家約5000家醫院正在使用,受益患者已超過600萬例。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長三角機器人產業鏈地圖出爐 產能...
    據悉,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等將依託自身在行業內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通過採取建設機器人硬體生產基地及軟體研發平臺、設立機器人及人工智慧研究院等方式,推動兩江新區打造更完善的機器人產業生態,夯實新區先進位造產業基礎。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圓滿收官
    目前,七騰科技已經接到總價值達1億元的合同訂單,今年將交付136臺消防機器人。全球首個5G無人駕駛環衛機器人編隊亮相長沙8月24日,長沙嶽麓山5G大學城,全球首個5G無人駕駛環衛機器人編隊亮相,列隊迎接新學期、新學生。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飛船對接失敗後,俄機器人與空間站...
    在就業問題上,馬雲表示不擔心AI「搶飯碗」,未來會有很多工作但沒有人去做,需要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來照顧老年人。快倉將在上海打造世界級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根據快倉官網方面信息,快倉在8月31日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閉幕式上與政府籤署重大項目,將在上海打造世界級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擬構建集研發、測試、製造、應用為一體的自主領先技術創新孵化鏈,聚焦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產業鏈核心技術及核心部件產業化所需的功能區域做前瞻性配置。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8期:3000公裡「隔空」操作機器人 為71...
    蕪湖片區:長袖善舞 打造機器人產業高地9月27日,位於蕪湖機器人產業園區的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一片繁忙,一臺臺機器人不時揮舞著「手臂」,在接受測試後裝運交付客戶。國內首颱風電增速器重型桁架機器人新品發布會「2020金石機器人風電新能源自動化技術論壇」於近日在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隆重舉行,論壇由金石機器人常州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 ...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智能客服機器人助力天貓雙11 工作量...
    重點發展手術機器人、醫學影像、遠程診療等高端醫療設備,可穿戴監測、運動、嬰幼兒監護、適老化健康養老等智能設備,開展健康管理、運動嚮導、精準照護等增值服務,逐步實現設備智能化、生活智慧化。鼓勵增強/虛擬實境等技術在購物、廣電等場景中的應用。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波士頓動力Spot機器人找到工作了...
    咽拭子檢測複合機器人由移動機器人、六軸協作機器人、蛇形機械臂、咽試子採集裝置四部分構成,可實現遠程精確操控,使前線醫務人員在不接觸病患的前提下完成咽拭子採集,實現咽拭子採集環節的無人化作業,有效保護醫務人員的安全。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46期:火箭機器人7天造出一枚火箭?
    達文西機器人落戶青島市市立醫院 首秀表現出色11月15日,「達文西」第四代手術機器人正式落戶青島市市立醫院,並於11月18日完成第一臺手術。此次落戶青島市市立醫院的「達文西」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第四代手術機器人, 它能提供清晰放大的裸眼3D視野,可將視野擴大10多倍,頭髮絲大小的血管在醫生眼裡也能清晰可見,它還具有螢光顯影功能,畫質的改善有助於提高手術質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發那科全球累計安裝超60萬臺 產能...
    發那科全球累計安裝超60萬臺 產能將提升至11000臺/月2020年3月18日,發那科宣布,截至2019年,發那科機器人全球累計安裝臺數超過60萬臺,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工業機器人單一品牌的全球裝機量紀錄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18期:波士頓動力Atlas機器人又get了新技能
    地上能走能跑不算啥,科學家們已經把機器人應用的目光投向遙遠的天上。NASA正開發軟體機器人代替人類探索太空,而DARPA準備派遣機器人去修衛星。而在國內,網際網路大佬們似乎格外愛養豬,繼網易養豬場後,看來京東也要加入這一隊伍了,不過,京東卻是應用機器人養豬,可謂養豬都養出花來了。回望剛過去不久的四月,機器人領域又發生了哪些投融資交易呢?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造車「黃了」之後 戴森巨資投入AI...
    作為獨立運行的全球化機器人產學研交流合作國際聯盟,國際機器人組織聯盟將致力於機器人技術科研、產業成果轉化,以創新、合作、互利、共贏為準則,進一步搭建國際機器人交流合作平臺,促進全球機器人產業生態有機融合及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