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像區塊鏈這樣飛速發展的行業,幾乎每個月都有令人激動的標誌性事件發生。
但是日新月異的變化背後,從來都是來長期的日積月累。
比如2020年後半年井噴式發展的Polkadot生態項目,其實頭部的項目都是在一年甚至更久之前就已經入局。
這不僅是對創業者的行業理解的考驗,更是對團隊的技術以及運營能力的考驗。
本期鏈茶訪邀請了第⼀個和Polkadot合作開發的中國團隊——ChainX的營運長 Kristen,為我們介紹ChainX背後的故事。
1. 作為第⼀個和Polkadot合作開發的中國團隊,也是波卡生態的第⼀個上線運⾏的主網,ChainX團隊當時是基於什麼樣的契機決定進入還有很大不確定性的波卡生態?
Kristen:首先,我們的創始團隊很早就關注parity團隊,和parity團隊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
因此在parity團發布波卡白皮書的時候,我們首先就第一時間關注到了。
其次,我們是被波卡的願景所吸引。
當時以太坊還比較繁榮,但是以太坊代表的是單鏈時代。單鏈結構性能極低,資源昂貴,無法成長複雜應用。
而Polkadot的多鏈模式,不僅可以解決單鏈模式的缺點,同時給未來應用創造了更大一個數量級的可能。
每個鏈的應用,如現在我們的手機或者 PC 機長出來的各種應用一樣,遍地開花,各式各樣。
我們認為波卡就是 Web3.0 時代中的一個基礎框架協議,波卡是最好的構建全套商業基礎設施的區塊鏈框架。
2. 目前已經湧現出很多做資產跨鏈的項目,ChainX的相對優勢是什麼?
Kristen:第一是ChainX在跨鏈技術上不斷更新迭代。
ChainX的1.0版本的BTC跨鏈方案已經成功運行了一段時間,並且一度走在市場前列,上線之初在極短的時間內跨鏈BTC價值就已突破千萬美金,但是1.0方案本身的瓶頸也是真實存在的。
圍繞著資產安全、去中心化、高效率的目的,新版本的跨鏈方案已經在設計和開發中。ChainX的跨鏈方案更新路線圖如下:
2.0 引入資產保管人(Valut)機制,實現去信任資產跨鏈。
3.0 基於MPC(安全多方計算)的門限籤名方式。
4.0 去中心化自主控制資產託管方式。
我們對BTC的這些託管方案,不做選擇,會根據技術的迭代不斷更新,並且全部支持。
第二是ChainX通過比特幣實現其它所有幣種的鏡像跨鏈。
ChainX可以通過抵押XBTC跨鏈其它所有公鏈的主網代幣,這是最新型去中心化跨鏈方式,也就是鏈上的任何持有X-BTC的人都可以通過抵押BTC來完成任何其他代幣的跨鏈。
BTC佔總市值的60%,也就只有BTC可以做到鏡像跨鏈所有幣圈資產,完成比特幣跨鏈就完成了幾乎所有其它幣種跨鏈。
第三是ChainX的跨鏈方案是實現完成一次跨鏈鑄幣,就可以實現在其它公鏈上的轉移。
目前的項目的跨鏈方案,往往只能實現在某條公鏈下的跨鏈,比如比特幣跨入了以太坊,比特幣跨入了波卡。
但是X-BTC可以實現在波卡生態流轉,又可以在以太坊上流轉。這是在完成前兩步以後計劃實現的。
3. 無論是波卡還是ETH 2.0,Staking賽道的前景越來越明朗,但是ChainX在最開始就選擇了鎖倉挖礦,當時的考慮是什麼?
Kristen:當時主要考慮如何讓POS更加去中心化。
區塊鏈行業中的PoW算法根據算力大小發行新幣,被認為是比較去中心化和公平的發行模式,但仍然會被大型顯卡或礦機廠商壟斷,普通用戶只能高價購買礦機。
PoS鏈一般採用私募方式進行大量的一次性預挖發行,或設立中心化基金主觀發行,上線後一般只面向投票用戶進行少量增發,導致新用戶只能在二級市場高位接盤入場。
PoW 世界挖礦權力的衡量標準是算力,傳統PoS世界挖礦權力的衡量標準是幣量,新的Coin發行給存量Coin選舉產生的節點,已經造成了群體固化。
PoW的CPU可以源源不斷地湧入進來挖礦,而PoS的Coin卻沒有持續的公平產生規則,引入了過多的中心化幹涉因素。
所以ChainX是延續了比特幣POW的優點:減半機制,從零挖礦,總量恆定;又摒棄了POS初始發行壟斷和新加入用戶無法公平參與的情況。
引入資產跨鏈挖礦首先可以讓後來參與挖礦的人仍然可以從零開始獲得PCX的機會,另外吸引更多的比特幣算力,參與資產跨鏈。
4. ChainX從1.0到2.0迭代很快,主要迭代了哪些?
Kristen:ChainX 作為波卡生態最早上線的項目,基於substrate 1.0 穩定運行了一年半的時間,在波卡 2.0 正式發布後也全力進行升級,並將於11月底正式上線 2.0 主網。
ChainX 2.0 將代碼全部更新為substrate 2.0,利用更優化的模塊和功能提升性能,並好與波卡兼容,包含但並不僅限於共識升級、鏈上治理、off-chain workers、多重籤名。
ChainX 2.0是ChainX的一個新的起點。
隨著2.0升級完成,ChainX將升級BTC託管模式,接入波卡平行鏈,引領比特幣Cross-Defi新高潮。
5. ChainX的應用場景都有哪些?目前的進展和效果是否達到預期?
Kristen:ChainX的應用場景有很多。
第一:比特幣的二層網絡,也就是實現BTC+以太坊的效果。
目前BTC的價值完全沒有釋放出來,目前的DeFi就是以太坊以及以太坊ERC20代幣的DeFi。比特幣DeFi的爆發點還沒有到來。
開發者可以在ChainX網絡上開發比特幣產品,也可以將自己的產品遷移到ChainX上。
第二:鏡像跨鏈。其它公鏈都可以通過抵押X-BTC的方式來實現自己主網代幣的跨鏈。
包括以太坊,這樣以太坊的DEFI等都可以遷移到ChainX上,並在波卡生態流通。
第三:資產網管,波卡生態需要的所有代幣都可以從ChainX這裡獲得。
第四:波卡二級中繼鏈。
ChainX將逐步演化為波卡的二級中繼鏈。波卡生態以為的公鏈都可以通過和ChainX連結,然後再連結入波卡生態。
6. 對於還不太了解ChainX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對PCX的價值支撐會很感興趣,能否介紹一下最吸引PCX持有者的是什麼?
Kristen:第一,PCX是ChainX的治理代幣,和DOT是Polkadot治理代幣一樣。
PCX首先可以參與網絡治理,獲得Staking收益。其次和波卡一樣,PCX也可以參與鏈上治理,利用戶可以用PCX選出議員,對提案進行公投等。
第二,PCX是ChainX應用的基礎貨幣。
ChainX作為比特幣的二層網絡,將會孵化出一系列的比特幣借貸,穩定幣等DeFi應用,和其它金融衍生品。PCX將作為基礎貨幣承擔Gas費用角色。
第三,PCX是恆定21000萬代幣,每兩年減半,永無增發,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高。
7. ChainX團隊之前也關注過IPFS,能否分享一下對IPFS的看法?
Kristen:ChainX今年在實現IPFS的跨鏈,但是全部完成需要等IPFS網絡智能合約上線。
區塊鏈存儲是基礎設施,特別是區塊鏈隨著交易的增多,存儲的壓力越來越大。
但是存儲的技術實現還有很多點需要攻破,大家還是要抱有耐心。
8. 關於此次插槽拍賣,ChainX什麼時候會推出具體的競選方案?以及如果沒有拍賣成功的話,對項目進展有何影響?
Kristen:ChainX的插槽競拍方案已經在陸續的公布。
首先ChainX會參與KSM的插槽拍賣,ChainX將發一條Kusama平行鏈,發行測試幣,來作為激勵。
其次,針對于波卡插槽的拍賣,ChainX將從議會基金撥款,並且劃分固定算力激勵用戶。
也就是說用戶首先會獲得一部分激勵,剩下的就是每天分發。具體細則會在波卡細則定好以後完全確定下來。
但是如果大戶有意向支持我們可以提前跟我們聯繫。
最後,我們會考慮釋放DOT的流動性來增加用戶的抗風險能力。
ChainX會一直競拍直到獲得插槽。
從應用層面,ChainX本身就是一條公鏈,不依託于波卡才能運行。
比特幣的跨鏈等也都提前波卡上線一年完成,並且正常運轉。因此ChainX還是會一直專注於比特幣跨鏈和應用發展,第一個獲得插槽可能會迎來短暫的市場效應,但自身價值發展才是更長遠的,也更重要的發展。
兩者是相互促進關係,所以會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