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教學中落實教學評一致?「新教學」聯盟校優秀案例展示

2020-12-13 現代課程網

今年以來,現代課程網「新教學支持系統」聯盟校在實施新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在「新教學支持系統」專家的指導下,不斷生成了一批更加適合本地學情的優秀的大單元教學設計,真正將「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的教學理念落實到一線課堂教學當中。現代課程網將持續分享來自於新教學支持系統聯盟校實踐過程中生成的優秀教學設計案例,為廣大教師在落實新課標、開展新教學的課堂實踐中提供更多優秀新教學設計參考範例。今天分享的是「新教學支持系統」聯盟校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高中生物教研組林昭汝、黃群曉、鄭善真和陶思丹老師的集體設計,並在「新教學」教師研修實踐活動第二期(溫州站)上進行了分享。新教學支持系統生物學科核心專家、上海市曹楊第二中學青年教師、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教練朱嘉晨老師專門對這一教學設計進行了點評和指導:「本設計的一大亮點是統一了教學目標、學習過程和評價方案,有效落實教學評一致性,設計的評價問題串邏輯緊密,難易梯度設計合理,與教學目標相匹配,可以很好地對目標的達成度進行檢測。」

高一生物大單元教學設計

細胞的分子組成

一、單元劃分依據

根據《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圍繞重要概念「細胞由多種多樣的分子組成,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質和核酸是兩類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組織單元「細胞的分子組成」,該單位內容為必修一第一章。

本單元主要圍繞「生物體是由哪些物質構成的」這一中心問題展開。學生對自然界中的生命由物質組成有基本的認識,但是對於無機環境和生物物質組成的關係,以及構成生物體的物質種類及特點,特別是大分子物質的特點並不清楚。同時本單元是學生剛開始接觸高中生物的內容。

因此,通過各類生活化的問題,藉助驗證實驗、學生實驗、文本閱讀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分析討論—歸納總結」的過程,幫助學生在初步獲取的信息及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理性思考理解生物的物質組成,及各類化合物的結構特點與其功能之間的聯繫,並能運用這些觀念分析和解釋特定情境中的生命現象,關注適量化合物對生命活動的重要性,踐行健康的生活計劃。

根據以上分析繪製本單元的概念圖框架如下圖所示: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構成生物體的各種化學元素、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理解各種化合物在生命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這些物質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聯,逐步形成生物是由物質構成的生命觀念。

2.通過運用構成生物體的各種物質的結構與功能的事實和證據,歸納、概括和闡釋構成生物體的各種物質的特徵、作用特點等;能夠在面對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時,運用歸納、演繹、推理等科學思維解釋問題、論證自我。

3.通過所學的構成生物體各類化合物的結構與功能的知識,發現自己和他人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訂並踐行健康的生活計劃,養成熱愛生活,關注熱點的社會責任。

三、評價方案

四、評價工具

(1)預評估測試卷

情境:葡萄曬乾後,變成美味的葡萄乾,重量會減少很多。葡萄燃燒後,只會剩下一點點灰燼。

問題1:為什麼葡萄乾比新鮮的葡萄儲存更久?嘗試從新陳代謝的角度進行分析。

問題2:葡萄燒盡後留下的灰燼在農作物生產方面有什麼作用嗎?

問題3:葡萄吃起來很甜,裡面含有什麼成分?這些成分有什麼作用?

(2)課後測試題

1.目前臨床上廣泛使用的半合成頭孢類抗生素是以7-氨基頭孢烷酸(7-ACA)為原料生產的,而7-ACA既可通過無機催化反應又可通過酶催化反應由頭孢菌素C獲得,其反應式如圖所示。

a.寫出含有與圖中虛線方框所示結構相同的生物大分子物質名稱。

b.7-ACA與構成人體的胺基酸相比有什麼異同?

C.催化頭孢菌素C水解的酶與催化其合成的酶如果胺基酸的數目相同,其結構和功能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五、教學過程

專家點評

點評專家:朱嘉晨

本單元教學設計圍繞細胞中的分子組成,創設了一個「夏季葡萄豐收」的大情境統領本單元。該情境貼近學生的個人生活,同時涵蓋本單元所有知識內容,情境創設合理。但在「認識生命的物質性」環節的設計跳出了情境,而是選擇了比較地殼與細胞的元素對比,這裡可以改成葡萄細胞和「葡萄模型」的元素比較,更貼合情境。

本設計的一大亮點是統一了教學目標、學習過程和評價方案,有效落實教學評一致性,設計的評價問題串邏輯緊密,難易梯度設計合理,與教學目標相匹配,可以很好地對目標的達成度進行檢測。

但本單元的評價方式稍顯單一,均以課堂觀察問答為主,有效性不高且覆蓋學生的面不廣。若能運用平板等移動終端,學生將各自的作答提交到教師端,就能提高評價的效度,並能保存數據在雲端形成學生學習檔案。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安排了足量的學生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弱化教師主導的講知識、寫重點、看資料,強化學生主導的做活動、想問題、悟觀念。

當然,由於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教師在單元設計時最好在設計時就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做好引導、矯正和評價的相應準備,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增設一欄並隨著多次的教學實踐不斷更新完善。

相關焦點

  • 核心素養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新高中優秀教案》帶給你答案!
    (原標題:核心素養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新高中優秀教案》帶給你答案!)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有沒有落實核心素養的教案可借鑑?這一系列問題都困擾著當今教師。針對以上所提到的這些課堂教學困擾,志鴻優化力邀課標組專家及各學科學術帶頭人指導編寫,重磅推出《新高中優秀教案》。《新高中優秀教案》擁有以下亮點:1.貫徹新教學設計思想,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 如何設計合適的情境開展高中地理新教學?「新教學支持系統」聯盟校溫二外優秀新教學案例展示
    為更好地了解颱風影響區的地貌特徵,因地制宜採取防災減災措施,颱風過後,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組織同學們開展了以「如何依地之理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的實地考察。(二)任務及任務分解1. 任務探究「如何依地之理創造美好生活?」2.
  • 全國STEM優秀教學案例在滬展示,樂高教育助力創新教學
    上海2017年12月18日電 /美通社/ -- 12月16日,由華東師範大學教師專業發展中心主辦的全國STEM優秀教學案例展示大會在華東師範大學進行。現場,來自全國的中小學教師以STEM學科為對象,分享了自己的創新教學案例,並對如何開展STEM創新教育在中小學中的實踐,提升學生21世紀核心素養的話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探討。華東師範大學開放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閆寒冰教授等多位教育專家蒞臨現場,對老師展示的教學案例進行點評並指導。
  •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評系列》叢書: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學探索
    2020年高考剛結束,通過分析各科試題,能夠看出這次高考在著力落實國家對於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設置能體現出核心價值引領作用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的學科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 【教師風採】清永教師在海澱區「風採杯」教學成果展示活動斬獲佳績——中學教師教學案例展示一等獎得主風採(二):孔冰、黃維超、李孔陽
    為深入推進海澱區「中國好老師」行動計劃,搭建教師交流、展示、示範、成長的常態平臺,落實教學成果,提高教師科研能力,整體提升海澱區中學教師隊伍質量
  • 汕頭大學14項教學案例獲評省級在線教學優秀案例
    近日,在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指導委員會主辦的兩批本科高校疫情防控階段在線教學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中,汕頭大學14項教學案例獲評省級在線教學優秀案例,其中高校類優秀案例1項,學院或專業類案例3項,教師或課程類案例10項。
  • ...中學舉辦崔成林教授《深度學習與「教學評」一致》學習成果分享會
    為了促進學校教師間、學科間的學習與交流,營造學校團隊研究氛圍,提升我校對深度學習教學和科研水平,用教學策略為學生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8月28日,開發區實驗中學舉行了崔成林教授《深度學習與「教學評」一致》學習成果分享會。
  • 資訊 | 新課程 新教材 新教學 新教研 新評價——虹口區2020年高中教學工作會議
    12月23日下午,由虹口區教育局指導、虹口區教育學院主辦的虹口區2020年高中教學工作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本次研討活動的主題是「新課標、新教材、新教學、新教研和新評價」,線下活動,線上同步直播。本次會議主要有四個議程,分別為基地校教學研討、致歡迎詞、微報告和專家點評,有虹口區教育學院趙灝主持。首先由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優秀青年教師趙瑩婷老師現場展示雙新教學公開課:《函數
  • 省高中音樂「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教學課例展示與研討活動收官
    2020年廣東省高中音樂「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教學課例展示與研討活動近日在西鄉中學高中部收官。本次研討活動為期四天,由廣東省教研院主辦,深圳市教科院、寶安區教科院共同承辦,西鄉中學協辦。來自廣東22個地級市和全國6個省的400餘名課標組專家、學科專家、部分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各地市專(兼)職音樂教研員、各地市高中骨幹教師、學校一線教師共聚一堂,以高中音樂學科新課標、新教材為引領,以課程六個必修模塊為抓手,在傳播新時代高中音樂教育教學新理念的同時,探索高中音樂學科課堂教學新模式。
  • 濟南大學12門課程和教學案例獲評全省優秀共享課程和優秀教學案例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通訊員 劉珂珂)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公布2020年春季學期優秀共享課程與優秀教學案例獲獎名單,濟南大學共有12門課程和教學案例獲獎。其中,《交往禮儀》、《WEB前端技術》、《文獻檢索》、《生命科學概論》、《有機化學》等5門課程入選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2020年春季學期優秀共享課程;《機械原理》、《智能電網導論》、《塑料模具設計》、《基礎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矽酸鹽工業熱工設備(水泥)》、《水質工程學2》、《路由與交換》等7門課程入選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2020年春季學期優秀教學案例。
  • ...入選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MOOC聯盟建設課程、優秀課程及教學案例
    哈工大報訊(夏瑋/文)11月17日至18日,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MOOC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京召開2018年聯盟峰會。會上,聯盟專家組審核評定44門課程為「聯盟建設課程」,39門課程為「聯盟優秀課程」,9門課程為「聯盟優秀教學案例」。我校計算機學科共有13門課程入選。
  • 「評價向未來」論壇二:「教學評」一致,提升課堂品質
    樣板學科:語文論壇看點語文課堂中課時目標、學生活動、評價要求的一脈相承,體現語文「教學評」的一致性。關注老師的評價如何導向目標,導向思維,面向全體。專家論壇大咖雲集,全國小學語文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張詠梅老師,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員何捷老師,將圍繞構建「教學評」一致的課堂,發表自己的觀點。
  • 百校聯盟2021屆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考試新高考答案
    百校聯盟2021屆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考試新高考答案,《試卷答案》分享的百校聯盟2021屆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考試新高考答案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試卷答案將百校聯盟2021屆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考試新高考考試結束後,第一時間提供百校聯盟2021屆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考試新高考答案的下載,希望能夠幫助考生在2021年高考當中獲得好成績。
  •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教師在線教學課程獲評省級教學典型案例
    近日,從省教育廳辦公室公布的陝教高辦〔2020〕9號文件獲悉,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基礎部韓雲娜老師講授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被認定為陝西高校疫情期間本科在線教學典型案例,我校的在線教學工作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
  • 專題推薦 | 2020年江西省高中歷史優秀教學案例現場展示交流活動【課件免費下載】
    不忘初心勇追夢,砥礪前行顯芳華——2020年江西省高中歷史優秀教學案例現場展示交流活動為適應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新要求,提升全省歷史教師隊伍素質,有效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進一步提高全省歷史教學質量,2020年江西省高中歷史優秀教學課例現場展示交流活動於10月21日至23日在南昌三中青山湖校區舉行。
  • 市教科院組織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暨數學閱讀網絡專題研討會
    為全面推進數學「閱讀教學」新方式,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落實小學數學基於課程標準的學教改進行動,大面積、深層次地提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
  • 英語教研共同體暢享新思路,給優秀英語教學成果一個展示平臺!
    分享主題:《如何有效地將任務型教學活動融入學術寫作課程》分享人簡介:曹峰,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國際部英語教師,國際部英語教研組長,英國利物浦大學碩士研究生,持有 CELTA 證書(劍橋大學國際英語教師證書曾獲深圳市中學生英語演講與辯論賽 「優秀指導老師」、深圳市南山區優秀網課評比一等獎、深圳市南山區新崗教師英語片段教學賽一等獎等榮譽。
  • 校際聯盟,攜手並進一一永安一中成功舉辦"三校"教學聯盟工作會
    9月4日下午,2020~2021學年上學期漳平一中、德化一中、永安一中「三校」教學聯盟聯席會在我校行政樓二樓會議室召開。三所聯盟校的校長、分管教學教研工作的副校長及教研室、教務處主任等20多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永安一中副校長張淑媚主持。
  • 翠園中學9項案例獲評廣東省在線教學優秀案例
    廣東省「新師範」優秀在線教學案例評比大賽結果日前公布,翠園中學9位教師斬獲佳績,共獲得9項獎項。其中宋偉麗、肖佳二位教師在比賽中獲得一等獎,李琴等七位老師分獲二、三等獎。據了解,此項賽事是廣東省「新師範」建設指導委員會委託華南師範大學組織的「停課不停學」優秀在線教學案例的評比,旨在總結線上教學經驗,提升在線教育水平,充分發揮優秀案例的引領示範作用
  • 「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優秀案例展示(江西師範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培育時代新人要求,加強頂層設計,成立了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建立起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務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聯動、院系落實推進、自身特色鮮明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