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啟幕 鍾連盛朱炳仁跨界景泰藍《五牛中國...

2020-12-19 商都網

12月5日,由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主辦的「大國工匠·非遺傳承——『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暨《五牛中國尊》全球首發式」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平宮盛大舉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原中央工藝美院院長、著名藝術教育設計家常沙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鍾連盛,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李節,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衣福成,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印偉,歌德拍賣公司董事長王曉文等來自國內文化藝術界的領導、專家與大師共襄盛會,共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鍾連盛帶來的銅雕、景泰藍藝術精品,體驗兩大非遺技藝的非凡魅力,並共同見證兩位大師首次跨界聯袂創作的景泰藍作品《五牛中國尊》華麗亮相。

  活動現場

  景泰藍,亦稱「銅胎掐絲琺瑯」,是「燕京八絕」之首,2006年,景泰藍製作技藝被列入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銅雕,最早產生於商周,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它是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通過質感、線條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2008年,銅雕技藝被列入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兩項非遺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就是朱炳仁和鍾連盛。

  朱炳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北京故宮博物院文化產品研發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其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人民大會堂、美國加州大學等國內外知名機構收藏。鍾連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琺瑯廠總工藝師,其作品清新細膩、風格典雅獨特,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多次榮獲國家金獎。

  朱炳仁大師和鍾連盛大師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在致辭中說:「以景泰藍、銅雕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使者,期待更多優秀的非遺成果走上國際文化交流的舞臺,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開場致辭

  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出席此次活動並講話:「故宮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600年來館藏百萬件珍貴文物,只有不斷的傳承與創新,賦予時代新內涵,才能讓這些文化遺產『活起來』,展現中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

  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故宮文化主旨演講

  2021年即將迎來辛丑牛年,為隆重獻禮屬牛的新中國,為偉大的新時代喝彩,銅雕與景泰藍領域兩位最具代表的大師首次聯袂創作《五牛中國尊》。活動現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原中央工藝美院院長、著名藝術設計教育家常沙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鍾連盛,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李節,歌德拍賣董事長王曉文共同為作品揭幕。

  嘉賓共同為作品揭幕

  《五牛中國尊》器型源自故宮博物院館藏國寶文物「清代掐絲琺瑯獸面紋鳳耳尊」,整體造型為喇叭口,頸部挺拔、鼓腹、平底外撇、圈足,寓意有鳳來儀、天下吉祥。

  作品中間銅雕部分以故宮館藏國寶、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唐代韓滉《五牛圖》為設計藍本,以纏枝蓮紋寶相花圍繞映襯,採用繁難的高浮雕工藝,以朱炳仁獨家高溫琅彩技法,將五頭金牛形神兼備立體呈現,再現了名畫中的五牛風採。拓荒牛、好運牛、招財牛、旺家牛、如意牛,寓意五牛聚財、五福臨門。

  作品上部與下部分別為銅胎掐絲琺瑯,各採用蓮瓣形裝飾乾隆皇袍之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粉米、黼、黻等十二章紋,內涵豐富,各有美好寓意。上為天,下為地,寓意天地乾坤,與中間的五牛巧妙聯袂,寓意中國扭轉乾坤,華夏百業興旺。

  《五牛中國尊》

  活動中,中國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鍾連盛將《五牛中國尊》作為中國非遺傳承的珍貴禮品,贈送給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主任Касьянова Т.Л.(卡西亞諾娃)和日本商會事務局長松岡鐵也,以《五牛中國尊》「大國工匠,非遺傳承」的精神,架起了一座中外友好往來、文明交流的重要橋梁。

  《五牛中國尊》被贈與俄羅斯、日本駐華使館外交官員

  本次「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啟幕展,展出了來自朱炳仁大師、鍾連盛大師的經典銅雕藝術作品和景泰藍藝術作品共計20餘件,這些作品或古樸厚重、沉穩低調,或金碧輝煌、流光溢彩,展現了銅雕藝術、景泰藍藝術的非凡魅力,給現場的中外嘉賓奉上了一場令人驚豔的視覺盛宴。據策展方介紹,「銅道·鍾仁」藝術系列巡展將於2021年相繼舉辦,《五牛中國尊》即日起在中國銀行限量發行。(李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更多資訊返回首頁獲取:www.viltd.com 文章投訴QQ:840 233 998 投訴郵箱:840 233 998@qq.com[編輯: 朱青]

相關焦點

  • 「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啟幕 非遺大師跨界推新作《五牛中國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由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主辦的「大國工匠?非遺傳承——『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為中外嘉賓奉上一場視覺盛宴。
  • 「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啟幕,跨界景泰藍《五牛中國尊》在京首發
    12月5日,由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主辦的「大國工匠·非遺傳承——『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暨《五牛中國尊》全球首發式」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平宮盛大舉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原中央工藝美院院長、著名藝術教育設計家常沙娜等來自國內文化藝術界的領導、專家與大師共襄盛會,共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鍾連盛帶來的銅雕、景泰藍藝術精品,體驗兩大非遺技藝的非凡魅力,並共同見證兩位大師首次跨界聯袂創作的景泰藍作品《五牛中國尊》華麗亮相。
  • 堅持手工製作景泰藍 鍾連盛:每一個技藝都要一絲不苟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鍾連盛。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10月16日,「2019新京報大國匠心致敬禮」在北京·郎園Vintage7號館蘭境藝術中心舉行。
  • 劉永森大師耄耋創作《五牛金尊》,首創可以變形的景泰藍傳家寶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明年是建黨100周年,在這兩大百年難遇的紀念背景下,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景泰藍非遺技藝傳承人劉永森在耄耋之年匠心創作了傳世獻禮臻品景泰藍《五牛金尊》。
  • 「一把火」燒成的藝術:「天人造化」朱炳仁熔銅藝術展昨日舉行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2019「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上最大主題展——「天人造化」朱炳仁熔銅藝術展,昨天起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對社會公眾開放參觀。而首次在國內藝術展上亮相的《青花系列》作品,成為本次展覽最大的亮點。
  • ...見證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千秋偉業》百年大鼎隆重首發
    2020年9月6日,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指導,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發展促進中心、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北京榮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張同祿琺瑯藝術中心承辦的「『天耀中華·鼎成大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八秩之慶藝術啟幕展暨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千秋偉業》百年大鼎全國首發式
  • 景泰藍名家作品亮相深圳
    著名畫家湯餘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鍾連盛等出席了「承前人璀璨」世界文化遺產傳承人論壇。 5月20—31日,「承前人璀璨,啟後世瑰寶」世界文化遺產系列主題藝術展將在深圳市民中心東廳展出,錢美華、常沙娜、鍾連盛、湯餘銘等藝術家100餘件作品將一一亮相。 本次展覽從「溯源、傳承、交融」三大主題角度呈現。「溯源」部分圍繞湯餘銘的中華石窟遺產美術作品展開。
  • 當代景泰藍藝術大師及代表作品
    2009年,張同祿被國家授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工藝」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他設計、製作的景泰藍工藝品多次在國內外獲獎。他曾代表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參加阿曼舉辦的國際工藝美術交流會。《四海同心》景泰藍瓶鍾連盛鍾連盛,男,1962年生
  • 北京景泰藍:紫銅琺瑯繪景泰
    1962年生於北京的鐘連盛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市特級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1978年,鍾連盛考進北京琺瑯廠技校,學習國畫的人物山水花鳥、素描速寫、圖案設計,為鍾連盛打下堅實的美術基礎。從技校畢業後,鍾連盛被分配到琺瑯廠掐絲車間的青年班工作。
  • 國粹景泰藍亮相湖南 工藝精湛寓意深刻
    每一件工藝品都有作者賦予的意義,被郭沫若先生譽為「新中國第一份國禮」的景泰藍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11月18日,記者和眾多民眾一起,在湖南長沙市博物館一睹了中華國粹——景泰藍。  展廳內,陳列著錢美華、張同祿、鍾連盛三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代表作品。前來參觀的人們無一不駐足細細觀看,驚嘆製作技藝的高超。
  • 「故宮雙點」及多件國禮亮相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
    師從梁思成、林徽因,錢美華將一生奉獻給景泰藍新中國成立伊始,百業待興。景泰藍經過清末民國的社會動蕩,已經瀕臨失傳。24歲的錢美華1951年6月於中央美院華東分院畢業,分配到北京特藝進出口公司,9月選送到清華大學營建系深造,師從梁思成、林徽因,搶救瀕於滅絕的景泰藍。
  • 來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看究竟!
    鍾連盛大師現身講述故宮雙點之《和平頌寶鑑》、《八駿馬》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東城區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承中華非遺國寶京粹,致敬弘揚大國工匠精神,東城區文旅品牌「故宮以東」聯合轄區優質的非遺資源,於2020
  • 景泰六福話吉祥:中國景泰藍與中國福文化的完美融合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 全球副主席陳平讚嘆道:中國福文化代表了一種對美好的期盼,不僅在中國盛行了幾千年,在國外也漸漸流行,隨著中國大國崛起,中國福越來越受到國際友人的喜愛和追捧,《景泰六福》曾屢屢成為國禮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 名家聯手,景泰藍與粉彩瓷碰撞,一轉一景,美到驚豔!
    2005年設計的景泰藍「八瓣果實盒」榮獲中國禮品大賽金獎;2007年作品「漢煌如意爐」榮獲國家百花杯金獎。 2016年,劉永森榮獲「中國世匠榜」導師的光榮稱號,是傳統工藝傳承的一代先師。
  • 北京市琺瑯廠景泰藍與京繡融合作品贈外國元首
    景泰藍與京繡融合作品贈外國元首北京商報訊(記者劉斯文)5月28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京開幕,位於文化貿易展廳的北京市琺瑯廠展區同時迎來了「貴賓」。前馬爾他共和國總統瑪麗·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在展區內體驗了景泰藍製作工序並接受了國禮贈送。北京市琺瑯廠總工藝師、國家級大師鍾連盛表示,希望借景泰藍與京繡相結合這一中國獨特的優秀的藝術精品,來增進兩國友誼,推動兩國文化的交流。在展區內,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衣福成和鍾連盛詳細介紹了景泰藍的歷史文化和製作技藝。
  • 宮廷藝術—景泰藍製作技藝首次走進山西太原
    公司集景泰藍設計研發、生產製作、工藝展示、精品收藏、參觀購物、科普教育為一體,是全國最大的景泰藍研發、生產、銷售、展覽展示基地。「京琺」品牌是景泰藍行業的第一個知名品牌、連續11年榮獲北京市著名商標稱號。企業產品代表了當代我國景泰藍發展的最高水平,引領著景泰藍藝術的潮流和發展方向。    近幾年,企業將景泰藍藝術與室內外建築裝飾形成了有機結合。
  • 當代景泰藍精品藝術展中山展覽
    景泰藍,北京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為讓觀眾領略到這一具有皇家氣派的工藝品,中山市博物館和廊坊博物館特聯合主辦的「流金溢彩 國粹新顏——當代景泰藍精品藝術展」近日在市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共展出60餘件展品,古今結合,讓中山觀眾領略到這一傳統工藝的新技法新姿態。
  • 巨無霸「景泰藍」進駐北京地鐵14號線景泰站(圖)
    衣福成靈機一動,要是地鐵站裡能增加一點景泰藍的裝飾,那多有特色啊。衣福成坐不住了,立刻打開電腦,寫了一封建議函寄到了市規劃委。  在建議函中,衣福成寫道,此地鐵站區域內文化是以景泰藍為主的傳統文化,站臺內的公共藝術應與地面的人文景觀一致。再者,由於景泰藍長期以來被宮廷所用,從清朝末年才逐漸走向民間,工藝複雜,生產量又小,了解景泰藍文化的人並不多。
  • 3000幅面具與上海元素碰撞:2020國際創意面具跨界藝術展在奉賢博物...
    3000幅面具與上海元素碰撞:2020國際創意面具跨界藝術展在奉賢博物館開展 2020-09-12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錢美華:挽救國寶景泰藍的大師之師
    錢美華(左三)與3位親傳弟子鍾連盛(左一)、米振雄(左二)、戴嘉林(右一)。 北京市琺瑯廠供圖1927年,錢美華出生於浙江寧海。錢美華的父親擅長製作菸斗和鋼筆,母親擅長製作藍印花布,姐姐精熟於刺繡,哥哥則是製作鋼筆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