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發布2010年美國人權紀錄(全文)

2020-12-12 搜狐網

2010年美國人權紀錄 搜狐新聞製圖(點擊看大圖)
2010年美國人權紀錄 搜狐新聞製圖(點擊看大圖)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2010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1年4月10日

  2011年4月8日,美國國務院發表《2010年國別人權報告》,再次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進行歪曲指責,卻對自身糟糕的人權狀況熟視無睹,很少提及。為了敦促美國正視自身的人權問題,我們特發表《2010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一、關於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

  美國是世界上暴力犯罪最嚴重的國家,公民的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美國每年約有1/5的人成為各種犯罪行為的受害者,這一比例居全世界之首。(注1)美國司法部司法統計局2010年10月13日的報告顯示,美國12歲以上公民2009年共經歷430萬起暴力犯罪、1560萬起財產犯罪和13.3萬起個人盜竊犯罪,犯罪率為每千人17.1起。(注2)美國多座城市犯罪率激增。密蘇裡州的聖路易斯市平均每10萬名居民經歷暴力犯罪2070多起,成為美國最危險城市。(注3)底特律市每年發生惡性暴力案件1.5萬多起,平均每10萬人經歷暴力事件1600起。2010年,美國費城、芝加哥、洛杉磯、紐約四大城市的兇殺案件均比2009年增多。(注4)2010年3月29日至4月4日,洛杉磯郡一周發生25起兇殺案;2010年上半年,洛杉磯郡兇殺死亡人數高達373人。(注5)截至11月11日,紐約市共發生兇殺案464起,較2009年同期的400起增長16%。(注6)

  美國槍枝管理鬆懈,泛濫成災。路透社2010年11月10日報導,美國是全世界私人擁有槍枝最多的國家,在3億人口中,有約9000萬人共持有2億支槍。2010年6月2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裁定,憲法第二修正案確保個人擁有槍枝的權利適用於各州和地方槍枝控制法,從而將美國人以自衛目的擁有槍枝的權利擴及全國。(注7)田納西州、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和維吉尼亞州允許在酒吧裡攜帶裝有彈藥的手槍。還有另外18個州允許在提供酒精飲品的飯店裡攜帶武器。(注8)僅田納西州就有30萬人被允許攜帶手槍。《華盛頓時報》2010年6月7日報導,2008年11月,美國當月購買槍枝的人數增長了45萬,同比增長10倍。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美國購買槍枝者增長了250萬人。(注9)美國大學槍擊案頻發是近年來人們關注的焦點。而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011年2月21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即將通過一項新法,允許其38所公立學院的學生和老師在校園中帶槍。這就意味著,在這些學校中就讀的50萬名學生可以持槍上學。此前,猶他州已通過類似法律。

  槍殺事件高發,血案不斷。據統計,美國每年發生1.2萬起持槍兇殺事件。(注10)美國司法部2010年10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美國暴力犯罪中有22%使用了武器,47%的搶劫犯罪使用了武器。(注11)2010年3月30日,華盛頓特區5名男子駕車向人群掃射,造成4人死亡、5人重傷。(注12)4月,芝加哥在一天內發生6起槍擊案,造成16人受傷,其中2人重傷。(注13)4月3日,洛杉磯北好萊塢一家餐廳發生重大槍擊事件,導致4人死亡、2人受傷。(注14)5月29日到5月30日,芝加哥發生多起槍殺案,造成21人受傷,1人死亡。(注15)6月,芝加哥一個周末就有52人被槍擊中。(注16)5-7月間,接連有3名芝加哥警察被歹徒槍殺。(注17)僅在2010年7月一個月內,芝加哥就有303人遭到槍擊,其中33人死亡。11月5日至8日,奧克蘭市發生多起槍擊案,造成4人死亡、至少5人受傷。(注18)11月30日,威斯康星州馬裡內特縣一名15歲少年持槍闖入自己就讀的中學,劫持24名同學和1名教師。(注19)2011年1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員加布裡埃爾·吉福茲在亞利桑那州圖桑市遭槍擊,並造成6人死亡,12人受傷。(注20)

  (注1)10 Facts About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Will Blow Your Mind, Beforitsnews.com

  (注2) Criminal Victimization 2009,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www.ojp.usdoj.gov

  (注3)美聯社,2010年11月22日。

  (注4)《今日美國報》,2010年12月5日。

  (注5) www.lapdonline.org

  (注6)《華盛頓郵報》,2010年11月12日。

  (注7)《華盛頓郵報》,2010年6月29日。

  (注8)《紐約時報》,2010年10月3日。

  (注9)《華盛頓時報》,2010年6月7日。

  (注10)《紐約時報》,2010年9月26日。

  (注11) www.ojp.usdoj.gov,2010年10月13日。

  (注12)《華盛頓郵報》,2010年4月27日。

  (注13)www. myfoxchicago.com

  (注14)www.nbclosangeles.com, 2010年4月4日。

  (注15)www.chicagobreakingnews.com, 2010年5月30日。

  (注16)www.huffingtonpost.com, 2010年6月21日。

  (注17)《芝加哥論壇報》,2010年7月19日。

  (注18)《世界日報》,2010年11月11日。

  (注19)abcNEWS,2010年11月30日。

  (注20)《洛杉磯時報》,2011年1月9日。

    延伸閱讀:

    美發表2010年人權國別報告 希拉蕊批中國人權狀況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8日在正式公布《2010年人權國別報告》之際發表講話。她表示,美國對中國的有關人權報告保持「深切關注」。[詳細](人民網)

    中國發表《美國人權紀錄》 指出美國自身人權狀況糟糕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2010年美國的人權紀錄》,以回應美國國務院8日發表的《2010年國別人權報告》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指責。人權紀錄說,《2010年國別人權報告》再次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進行歪曲指責,卻對自身糟糕的人權狀況熟視無睹,很少提及。[詳細](新華網)

(責任編輯:UN009)

相關焦點

  • 新聞辦發表《2009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全文)
    2009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0年3月12日    2010年3月1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2009年國別人權報告》,再次以「世界人權法官」自居,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進行指責,而對自身十分糟糕的人權紀錄熟視無睹、迴避掩飾。
  • 國新辦發布《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批駁美國人權狀況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今日,國新辦發布超兩萬字的《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從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有名無實、經濟和社會權利缺乏基本保障、少數族裔飽受欺凌排斥、婦女面臨嚴重歧視與暴力、弱勢群體處境艱難、移民遭受非人道對待、肆意踐踏他國人權七個方面,揭露了美國一邊自欺欺人標榜自己是所謂的「人權楷模」,一邊肆無忌憚在人權問題上玩弄雙重標準
  • 《200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全文
    《200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5年3月3日    2004年,美軍瘋狂虐待伊拉克戰俘的醜聞,暴露了美國的「人權神話」的反人權面目,震撼了人類良知,受到國際輿論的同聲譴責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今年2月28日,美國國務院再次以「世界人權衛道士」自居,發表《2004年國別人權報告》,對包括中國在內的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指手劃腳,而對自己在人權領域的斑斑劣跡諱莫如深、不置一詞。這讓世人不得不再次將目光投向美國,看看自由女神像背後的人權紀錄。
  • 《2007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全文
    2007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8年3月13日>    2008年3月1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2007年國別人權報告》,再次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進行指責,卻仍然對自身的人權問題隻字不提。
  • 【中英文對照】2016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9日發表《2016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回應美國發布的「國別人權報告」。Following is the full text of the report:2016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7年3月Human Rights
  • 2017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導  言   當地時間4月20日,美國國務院發布《2017年國別人權報告》,繼續扮演「人權衛士」,以道德裁判官自居,對他國國內事務和人權狀況橫加指責,妄言謬評,似乎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美國的人權狀況是最完美的。
  • 王晨在國新辦2010年新年招待會上的致辭全文(中英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出席招待會並致辭(國新辦楊同賀攝影)     在2009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大家在這裡愉快相聚。首先,我代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向出席招待會的駐華使節、新聞官員、中外傳媒界及其他各方面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國際金融危機使全球也包括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遇到嚴峻挑戰。
  • 201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和2018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201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和《2018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
  • 中國發布美國人權紀錄:近1/4女大學生遭受性侵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15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及《2015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榮啟涵)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2015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及《2015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回應美國政府發布的「國別人權報告
  • 《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發表《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全文如下: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0年3月《今日美國報》網站2019年5月26日報導,摩根大通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最富有的10%家庭佔有近75%的家庭淨資產。「財富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已經超出了許多美國人認為合理或道德上可以接受的範圍」。美國貧富持續分化的基本趨勢對人權的享有和實現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紐約時報》網站2019年9月10日報導,貧富差距不僅擴大了美國人的收入和財富差距,還導致了富人壽命更長而窮人壽命更短。
  • 【中英文對照】2015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全文)
    種族關係為近20年來最糟糕年份。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與《紐約時報》2015年5月4日聯合發布的調查顯示,61%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的種族關係差,這是1992年以來的最高點,大多數非洲裔和白人美國人均認為美國種族關係處於糟糕狀態。
  • (受權發布)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發表《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全文如下: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美國報》網站2019年5月26日報導,摩根大通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最富有的10%家庭佔有近75%的家庭淨資產。「財富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已經超出了許多美國人認為合理或道德上可以接受的範圍」。美國貧富持續分化的基本趨勢對人權的享有和實現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紐約時報》網站2019年9月10日報導,貧富差距不僅擴大了美國人的收入和財富差距,還導致了富人壽命更長而窮人壽命更短。
  • 2018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2018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全文如下:China's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published a document titled "Chronology
  • 【中英文對照】2015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全文)
    12日《華盛頓郵報》網站報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1月12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新生兒患有梅毒的比率2012年至2014年增長了38%。2014年每100000個出生的嬰兒中有11.6例患有梅毒。10日皮尤中心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收入增長緩慢或停滯,美國的中產階級逐漸萎縮,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由1971年的61%下降到目前的49.9%。這是美國中產階級人口比例首次低於50%。
  • 《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全文)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美國總人口約為3.08億。美國勞工統計局2010年至2018年的數據顯示,非洲裔全職工作的周薪中位值平均比白人低近30%,拉美裔全職工作的周薪中位值平均比白人低近40%。《今日美國報》網站2014年10月9日報導,美國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同等工作職位中亞裔的收入明顯低於白人,例如在計算機編程和軟體開發等高科技職位中,亞裔的年收入與白人之間的差距平均高達8146美元。
  • 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發表《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全文如下: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0年3月本報告所依據的資料,來源於各類公開發布的數據、報導及研究成果。報告中的事實證明,近年來,特別是2019年以來,美國的人權狀況乏善可陳,呈日益惡化之勢。——美國是世界上槍枝暴力最嚴重的國家。2019年共發生415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平均每天超過一起;共有39052人死於與槍枝有關的暴力事件,每15分鐘就有一人被槍殺。《今日美國報》評論稱,「美國或已步入大規模槍擊時代」。
  • 中國人權研究會文章:美國長期存在的性別歧視問題嚴重阻礙婦女人權...
    全文如下:美國長期存在的性別歧視問題嚴重阻礙婦女人權的實現中國人權研究會2019年11月在美國排名前25的科技公司中,女員工僅佔全部員工的19.6%。二是美國婦女失業率明顯高於男性。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就業報告顯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美國零售業崗位共減少54300個,但男性和女性的遭遇卻截然不同:女性失去了超過16萬個職位,而男性卻增加了10.6萬個職位。三是美國職場對懷孕婦女和哺乳期婦女存在歧視。
  • 中國人權研究會文章: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
    全文如下: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中國人權研究會2019年7月  美國是一個多種族國家,歷史上歐洲殖民擴張和非洲奴隸貿易,以及近代以來大量移民人口的不斷進入從美國勞工統計局歷年的統計數據來看,非洲裔和拉美裔的失業率遠高於白人,且就業率上的種族差異並沒有因經濟形勢的變化而發生改變。非洲裔的失業率通常為白人的兩倍左右;拉美裔失業率通常比白人高出40%左右。  少數種族面臨薪酬歧視。美國勞工統計局2010年至2018年的數據顯示,非洲裔全職工作的周薪中位值平均比白人低近30%,拉美裔全職工作的周薪中位值平均比白人低近40%。
  • 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當地時間1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Pompeo)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莉(Nikki Haley)出席新聞發布會,宣布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entrenched [ɪn'tren(t)ʃt; en-]:根深蒂固的 notorious[no'tɔrɪəs]:臭名昭著的 黑莉在發布會上指責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已經成了「藏汙納垢之地」: "For too long," Haley said, "the Human Rights Council
  • 述評:美國「律人寬己」 應在人權問題上反躬自省
    有觀點認為,美國不配再自稱「自由的燈塔」,一向熱衷於對別國人權狀況指指點點的美國應該反躬自省了。  「人權鬥士」顏面掃地  在人權問題上,美國一直以「人權鬥士」的形象示人,很少提及自身存在的貧困、失業及種族等問題。近日發布的虐囚報告則讓「人權鬥士」顏面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