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十句智慧名言,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2020-12-12 古典文化和詩詞

《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自《論語·雍也》。

知道一件事物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快樂的人。這句話表明了興趣對於求知和學習的重要性,興趣是學習和工作最好的老師。

二、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出自《論語·子張》。

篤:忠實,一心一意。一個人知識要淵博更要有堅定的意志,多聽多問還要去思考,做到這兩點,仁就在其中了。這句話說明了求知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方法。

三、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出自《論語·子張》。

仕:做官。做官做好了,就更廣泛地去學習以求更好;學習學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儒家講求積極入世的態度,學習和入仕都是很實用的,兩者不可或缺。

四、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出自《論語·憲問》。

君子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沒有的。孔子認為,即便修養達到君子這樣標準的人,他們還有時會違反仁道;但是小人是絕不可能做到仁道的,他們根本就沒有仁慈之心。我們要做一個真正的君子,一定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絕不可有害人之心,同時更要謹言慎行,處處防備小人在背後加害自己。

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出自《論語·公冶長》。

凡事一定反覆思量,輾轉數次,然後才施行。這句話說明了謹慎做事的重要性。凡事經過多次思考之後,考慮問題就會全面、周到,不至於魯莽行事,成功的概率也比較大。

六、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出自《論語·公冶長》。

不僅聽到他說的話,還要考察他的行為,然後才能相信。這句話說明了「觀其行」的重要性。

七、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出自《論語·裡仁》。

訥:語言遲鈍。敏:迅速,靈活。君子說話要謹慎,行動要迅速。整日誇誇其談、口若懸河的人,難免保證自己的話沒有閃失,一旦遇見心有不滿的人,就會被人抓住話柄。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不謹慎的人,既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有那點兒說話的工夫,倒不如多做點兒實事。

八、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出自《論語·為政》。

對於要說的話,先實行之後再說出來。無論中外古今,總有一些人喜歡吹牛,理想非常遠大,但實際做起來卻不是光說說那麼容易了。

後再說出來,這樣才有說服力。

九、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出自《論語·衛靈公》。

聰明的人既不會錯失應該結交的人,也不會去說不該說的話。這句話講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有些人可以和他講真話,但怕得罪他而不和他講,這就對不起人,是不對的。而有些人卻無法和他講真話,對他講真話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容易得罪他。所以,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應該說的時候,就直言相告;不應該說的時候,就緘口不言。

十、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出自《論語·子罕》。

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這是孔子立身處事的自律戒條和準則。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要認真審視自己,找出自身存在的這些小錯誤,並引以為戒,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才。

相關焦點

  • 儒家經典《大學》十句名言,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儒家經典《大學》十句名言, 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賞析:選自《大學·傳第十章》。
  • 《道德經》中的10句「千古名言」,含有人生哲理,影響深遠
    《道德經》中的10句「千古名言」,含有人生哲理,影響深遠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的楚國,當時我正處於動亂之中,他學會了一套明哲保身、修身養性的方法。這些方法逐漸滲透到他的作品中,隨著《道德經》的傳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 《論語》10句名言,充滿人生智慧!
    《論語》這部經典裡面,到處都是名言警句,充滿著為人處世的智慧,今天再次挑選其中的十句,與大家共享。一、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如果一個人很自律,在生活中能夠很好地約束自己,謹言慎行,小心低調,那他犯過錯的機率就很小了。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要為自己設立一個長遠的人生志向,然後沿著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才不會盲目。
  • 《漢書》中富有深意的十句名言,每一句都蘊含哲理,發人深省
    《漢書》中富有深意的十句名言,每一句都蘊含哲理,發人深省《漢書》作者是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它與另一部史學巨著《史記》被並稱為「史漢」。《漢書》作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在中國歷史學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這句經典名言出自易經,道盡人生哲理,還被作為大學的校訓
    然後也被奉為儒家經典,這本書裡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我們選取其中一句經典的名言來品讀,這句名言如今還被大學作為自己的校訓,以此來激勵學生。這句名言整體地理解固然是沒有問題,但還有其他一些解讀,畢竟《易經》的高深讓人費解。
  • 《菜根譚》蘊含人生哲理的10句經典名言,受用一輩子!
    《菜根譚》蘊含人生哲理的10句經典名言,受用一輩子!1、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明·洪應明《菜根譚》謙讓,是善行,但是如果過分謙讓就會變成卑躬屈膝、變成謹小慎微,反而給人有心機的感覺。
  • 人生哲理名言名句 80句勵志名言警句
    人生哲理名言名句整理分享,有奮鬥才會進步,有奮鬥才會有成果,人生誰無少年時,甜苦酸辛各自知,只要心中有希望存在,就有幸福存在,成功需要付出代價,
  • 《增廣賢文》裡的十句智慧名言,發人深省!
    《增廣賢文》是明朝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讀物,集中了古今各種經典名言、諺語,句句充滿了人生智慧和哲理,雖然是兒童啟蒙讀物,但對我們大人來講,意義也非同尋凡,因為其中的很多道理,我們大人也未必明白,今天末學和大家一起學習其中的十句:
  • 十句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下面列出的就是這樣一些句子,對於這些人生哲理,你有沒有共鳴呢?1. Maturity does not lie in how old you are, but how strong you are to take on responsibilities. 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齡有多大,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責任。2.
  • 《道德經》十句名言,感悟人生大智慧!
    今天和大家分享《道德經》的十句名言,共同學習老子帶給我們的人生智慧。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越是正直的人,越是經常委曲求全;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顯得很笨拙;越是口才好的人,越不輕易發言。六、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生最大的災禍,源自不知足;最大的罪過,來自於貪慾。
  • 哲學家馮友蘭十句名言,句句富含濃厚的哲理性,讀懂可以啟迪人生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的十句哲理名言,句句蘊含大智慧,領悟後定能受用終生。說起哲學,還有點內容想聊聊。「哲學」這個名詞是外來的,據說是一位名字叫西周的日本啟蒙思想家第一個將英文單詞phibsophy翻譯成「哲學」的。
  • 十句經典格言,每一句都道出了人生哲理,值得我們學習,你讀過嗎
    其實,讀了這麼多年的書,還是喜歡看一些格言警句,因為很多格言警句不僅能激勵自己,更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夠啟迪我的思想和靈魂,讓我明白更多有用的道理。我今天摘錄下這十句經典格言,有的是名人說的,有的已無可稽考,但都道出了人生哲理,就借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還請多多指教!
  • 語文老師整理:100句世界名人名言,句句是經典,果斷收藏一份!
    語文老師整理:100句世界名人名言,句句是經典,果斷收藏一份!相信大家都是聽著名人名言和人生哲理長大的,還記得讀書時寫在課本首頁的那句「失敗是成功之母」一直鼓勵著我,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自己的座右銘呢?名人名言是先輩們思想的精華,智慧的的結晶。品讀名人名言,不僅能陶冶情操、淨化心靈,還能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博大智慧。
  • ​世界名人名言100句,蘊含人生大智慧!
    世界名人名言100句,蘊含人生大智慧!
  • 《鬼谷子》中最精華的四句話,句句蘊含人生智慧,讀懂將受益無窮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內容豐富,包羅萬象,裡面蘊含了很多哲學道理,其中很多語句都蘊含了人生智慧和處世哲學,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其中四句最為精華的語句。古人交往圖這句話出自《鬼谷子·杵合第六》。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不擁有一顆忠誠老實的心和自己的真知灼見,是不可能做到知人善任的。
  • 林肯稱他是美國的孔子,愛默生十句經典語錄,充滿人生哲理
    愛默生出生於1803年5月25日,逝世於1882年4月27日,今天是他誕辰217年紀念日,讓我們用他的十句經典語錄,來紀念這位「美國的孔子」。愛默生出生於一個牧師家庭,他的父親也是一位知名的牧師,在他八歲的時候,愛默生的父親去世,他是由母親和姑姑撫養長大。
  • 《論語》裡的10句經典勵志名言,句句充滿正能量
    《論語》一書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其中蘊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用心學習。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論語·學而》。出自《論語·裡仁》。齊:看齊,趕上。看到賢明的人,應該思考如何向他看齊;看不夠賢明的人,要做到自我反省,引以為戒。3.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出自《論語·顏淵》。自古以來,人都會死亡,人民要是沒有信譽,便會沒有立足之地。
  • 《老殘遊記》中10句經典名言,道盡人生哲理
    《老殘遊記》是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作者為劉鶚,描寫一個被人稱做老殘的江湖醫生鐵英在遊歷中的見聞和作為。《老殘遊記》中10句經典名言,道盡人生哲理。1.鬼行地中如魚行水中,鬼不見地,亦如魚不見水意謂鬼在地下可以行走自如,不受阻礙,就如魚在水中浮遊一樣。7.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出自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九回。好,喜歡。則,那麼。營私,謀求私利。
  • 自由主義之父約翰·洛克,這十句至理名言,凝聚人生哲理,收藏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約翰·洛克的一生,用心體會他筆下10句哲理名言,每一句都能啟迪世人,讀懂受用終生。約翰·洛克出生在英國,獲得文學學士及碩士學位,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他深受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影響,加之興趣廣泛,後來接觸了醫學並通過努力獲得醫學學士學位,據說他的醫術受到推崇。
  • 《左傳》10句傳世名言,經典睿智,蘊含生活中的智慧!
    《左傳》10句傳世名言,經典睿智,蘊含生活中的智慧。1.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這句話即成語「厲兵秣馬」的由來,是指將兵器打磨光亮,將戰馬餵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