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不僅僅是因為其本身的出類拔萃,更是因為作品本身幾乎不具有年代感。
這不僅僅只體現在電影上,音樂,書籍又何嘗不是呢?
beyond,周杰倫……這些歌手的歌不論多久,歷史長河總會留下一道鮮明印記,他們的歌無論在何地總會有人能哼上幾句。
名著,不論是向前多少年,向後多少年,它還是名著。時代在變,社會在變,但書籍本身表達出來的思想卻是永遠受用的。
周星馳,關於他的電影,我們幾乎都是在電視上或是電腦手機上看到的。近幾年,五十多歲的周星馳也不曾歇息,幾年來推出《美人魚》《西遊降魔篇》《新喜劇之王》。網絡上總會流傳著「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
自《新喜劇之王》上映後,許多觀眾大失所望,網上又流傳著「周星馳江郎才盡」。
他並不故意迴避話題,笑著回應:「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說這些了,真實情況是每天有發生,年紀越來越大,很多東西想起來越來越難,有時候好不容易想出來卻發現又是以前用過的。沒辦法想到東西的狀態越來越多。」
其實,很早以前,周星馳就在電影中警醒過自己。電影《家有喜事》中,他正準備做一個動作,突然後面一個人抓住他的手制止他,並提醒他:「動作做了兩次啦!會重複自己!」電影中他隨口答道:「是嗎?不覺得啊!」
現實中他卻說:「不覺得才最危險呢?」他認為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刻意與新鮮。
這句話是對電影中的他一句叮囑,也是現實中的一句警醒
在《新喜劇之王》宣傳時,宣傳海報上顯眼位置上寫著一句「除了炒冷飯,你還能幹什麼?」
「《新喜劇之王》中有一些老梗,有人或許會有些不解,我要告訴大家,之所以這樣處理是因為它跟之前的電影是有聯繫的,這也是一種呼應。相反,我最不擅長的就是炒冷飯」。
面對外界對他褒貶不一,他只是清醒淡定地做自己
周星馳一直很少走進群眾視野,關於他的人品與性格等,一直流傳著很多種說法,褒貶不一。
王晶導演評價他:「周星馳是我認為演技最好的演員,沒有之一。」
有人說:「他是天才與白痴之間那條分界線。」
和他合作過的一些演員對他評價:「脾氣非常大,不停地要求更高更高,主宰著一切。」
與他合作過的一些導演表示,當他與導演的想法不同時,會當眾不尋求意見直接改戲。這也導致了他與很多導演決裂,樹立起外界看來他很自以為是的個性鮮明的旗幟。
有人說,他對錢看得過分重了。他的混音師卻說他收藏的法拉利不開,他自己坐計程車出門,車鑰匙隨手就扔給他,看上去名貴的豪車隨手就借給自己開。
《西遊降魔篇》聯合導演郭子健對周星馳的性格評價:拍電影時像一個大孩子,孩子想玩什麼,就去拿什麼,只是因為他喜歡而已。
助理誇張地形容他,一根牙籤倒在地上也會管。
他自己導演一部電影時,從籌劃,劇本創作,美術,特效,動作指導,混錄,後期,事無巨細,都要親自參與一番方得盡興。
頗為奇異的是,關於這一切說法,他都承認。
關於工作,「我是個工作很認真的人,當你特別特別的認真的時候,就會有人不高興了,譬如一個鏡頭拍個100次啊!」
關於錢,他的確是毫不掩飾。「我小時候家裡窮嘛!賺錢不只是要求吃得好,住多好的房子,而是你不斷地達到一個目標。我相信只要把事情做好,賺錢只是配套。」他淡然說道。
人如果沒有夢想,和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周星馳的功夫夢
夢想這種東西是人人都有過的,或許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壓力,逐漸在意識裡淡去,但至少我們曾經都有過。與常人不同的是,「英雄」這看似及其不可能實現的詞,周星馳小小年紀便開始一步步接近它。
周星馳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凌寶兒一共有三個孩子,除了周星馳,還有周文姬,周星霞,一個人打幾份工撫養姐弟三人很是不易。他們一家人蝸居在香港九龍窮人區的一棟居民樓裡,狹窄的空間只能放兩張雙人床。相比現在的科技熱潮,當時的周星馳家裡沒有電視,只能平常和鄰居做做小遊戲。
一次做一個名為「打蟑螂」的遊戲,他只敢用拖鞋去拍蟑螂,而他發現一個鄰居居然直接用手捉,膽子實在大得可以。周星馳在那時就樹立起了英雄的概念,他認為這個鄰居在他心目中就是英雄。
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那麼不得不提到「李小龍」,李小龍的電影《唐山大兄》風靡一時,盛況空前。周星馳看了這部電影之後,他感動之餘,在心底立下壯誓,一顆成為英雄的種子在他心底生根發芽。
當時的他幾乎每天都把時間用在練習功夫上,每天一點點實踐著他看似滑稽卻又宏偉的夢想。他從鐵砂掌這門功夫開始練習。拿一鍋綠豆,把手插進去,來回用手炒,直到把綠豆都炒熱為止。說起來雲淡風輕,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的痛苦,雙手通紅,腫脹。但他依舊在功夫夢這條路上繼續走著。
談及這段往事,他面帶笑容,輕鬆地說:「我當時練鐵砂掌練得越來越久,有點怕兩隻手都廢掉,就專門用右手練,要是右手廢了,左手還可以保住。」
看似有些滑稽好笑,但沒有人有資格嘲笑他,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在他那個幼小的年齡懷揣著一個很多人都有過的夢想的孩子而已。若要問有什麼不同,只是他更加勇敢堅毅,言出身隨而已。
隨著日復一日地練習,一個正在上中學的孩子的手不知不覺變得和幹了多年農活的老人一樣粗糙,他被媽媽喝住,媽媽說他痴心妄想。
他沒有放棄,天真又帶著稚氣的周星馳認為他是整個世界同齡人中武功最厲害的。為了證明自己,他找到校長,希望校長能同意他在學校開班收徒,把功夫發揚光大,也能幫媽媽減輕一些負擔。但是校長的一副眼神只傳達出一個信息:「你到底在說什麼?是不是腦子有病啊?」接著把他直接轟出門,周星馳一臉沮喪。
周星馳談及這個故事,他故作輕鬆地說:「我當時書讀得不好,校長也不喜歡我。書讀的不好的孩子也會被別人看不起的啊!但我要讓他們所有人知道,我也是有強項的,我的功夫是很厲害的啦!」
周杰倫的一首《蝸牛》可以來描述當時的周星馳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我有屬於我的天任風吹乾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
懷才就像懷孕,時間久了才能看出來。而周星馳卻足足懷了6年
中學畢業後,周星開始打工維持生活,幹過跑堂,電子廠工人......後來與通過姐姐認識的朋友——梁朝偉——一起報考無線藝員十一期訓練班。
奈何天不隨人願,最終梁朝偉被順利錄取,周星馳未能成功。直到兩年後,周星馳才被錄取到訓練營夜間部。梁朝偉在當時已經迅速走紅,成為了著名的「無線五虎」之一,而周星馳還是默默無聞,開始了屬於他的六年跑龍套生涯。
儘管跑龍套很卑微,但他也希望得到尊重與認可
後來的電影《喜劇之王》中,周星馳飾演的尹天仇拍攝一部戲時,對著電影裡的一個跑龍套說:「咔,能不能精神點!跑龍套也是演員啊!」
這不僅僅是對那個電影裡的跑龍套說,更是對六年龍套生涯的自己所說。
1983版的《射鵰英雄傳》,周星馳飾演一個士兵,一場戲中,他要被梅超風一掌打死,就那麼出鏡一兩秒的鏡頭,周星馳卻認為直接死掉有些奇怪,他認為這個地方看起來應該是有人物對白的,動作這些也應該是有的。於是大膽問導演能不能讓他死得慢一點。沒想到就迎來的是導演的痛罵,認為他一個跑龍套的還想佔用時間。
只因他自己內心有那一句堅持:即使是一秒鐘的跑龍套,也要演好那一秒。
《喜劇之王》中,有這樣一個鏡頭,柳飄飄對著尹天仇說:「你知不知道因為你不想死,浪費了多少秒?浪費了多少部底片?浪費了多少錢?多少工作人員的時間和心血啊?」
我們細想起來,這不正是他在回憶《射鵰英雄傳》中他的龍套故事嗎?回顧他的許多作品,他要表達出來的東西很多都是他親身經歷過的事。
六年跑龍套生涯中,唯一正經的角色就是一個兒童節目裡,吃著棒棒糖的黑殭屍。但在這個節目中,他並沒有刻意去迎合兒童,依然做他認為該做的事,有時會把孩子嚇哭,接到家長的投訴,但他還是堅持自己。
他的電影中,主角的英雄形象與傳統影片中的嚴肅,威武,高大上不一樣。他的影片中的英雄形象往往比較抽象,誇張。有一種把傳統見解中的英雄形象推向極端之感。
為什麼呢?因為周星馳看過很多電影,他覺得這些英雄刻畫的很不真實。他就是要把英雄推向極端,用誇張表達喜感,他就是要改變人們對英雄的理解或是成見。
愛情這東西,來時毫無徵兆,卻最為撩人心弦
對於他的電影中出現的愛情,我們很多人都會覺得無釐頭。但他卻就認為創作就是亂搞,要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要自由地發揮才能做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實際上,周星馳電影中的女主角基本都是沿著他母親凌寶兒的影子,母親外在的美麗,內在的些許強勢潑辣,正是周星馳劇中的女主性格描寫。
他認為的愛情,就是毫無徵兆的,愛情就是無需理由。《西遊降魔篇》中的段小姐,武功高強,五官美麗且大方豪爽,而玄奘卻只會那滑稽的《兒歌三百首》,但就是那只會《兒歌三百首》的玄奘,卻能贏得段小姐的芳心,段小姐幾次不顧生死地就為了救他。直到最後段小姐彌留之際,玄奘才笨拙地接受了她的愛意,抱著她痛哭。
實際上,玄奘吸引段小姐的地方就是因為他即使什麼都不會,但他看見了危險,就不顧一切,想都不想地衝上去,生死置之度外的態度。在我們觀看時認為的無釐頭之愛恰巧就是源自這些細微之處。
當愛情這兩個詞落在他自己身上,卻了無蹤跡,57歲的周星馳儼然成為一名孤獨患者,但卻並不妨礙心裡裝著一份淡淡的,輕輕的愛。
《西遊降魔篇》中的片尾曲依舊沿用《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中的片尾曲——《一生所愛》,他只加了一句「從前直到現在,愛還在」,這是對他自己的內心愛情獨白。
他帶著帽子,略微低頭,神色平靜地說:「我這個年紀,應該沒這個機會了,假如可以重來,我不會做那麼多事了!」
帶給我們歡聲笑語的同時,卻少有人注意到,帽子之下,他的臉上寫滿滄桑。
歡迎關注
與我一同了解更多的人
往期精選
|王祖賢|瓊瑤|屠呦呦|
原創文章|轉載需在首部標註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