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鎮南平武夷,五夫古鎮,朱子故裡儒風理學守望千年

2020-12-22 古村記

武夷山下的五夫古鎮,青山如黛,綠水長流。

因有潭籍兩溪環繞,亦名潭溪、籍溪。據《五夫裡志》載:「東晉有蔣氏者,官至五刑大夫,故有五夫之名」。

1600多年來名人輩出,僅宋朝就有一代詞宗柳永三兄弟的「柳氏三絕」,胡安國的「一家五賢」,劉氏宗族的「三忠一文」。載入典籍的就有一百多人,得到朝廷和皇帝封諡的不下三十人。在大宋三百年裡,五夫一族的文韜武略點綴著北宋一百多年的繁華,可見其山形之勝,名人之旺。

五夫還是朱子理學發源地,理學宗師朱熹在五夫求學、著述、辦學、授徒、生活近50年,也使五夫成為朱子理學的搖籃。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五夫古鎮至今還較完整保留有興賢古街、興賢書院、劉氏宗祠、連氏節孝坊、朱子社倉、朱子巷、紫陽樓、朱熹手植古樟、劉公神道碑等30多處古文化遺址、遺蹟。

新修復的紫陽樓前有數棵千年挺拔的朱熹手植的古樟,有一大片綠蔭如蓋、高大矗立的紅豆樹群。

如此的生機勃勃或許正象徵著包括朱子理學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民族文化與精神時至今日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依然可以世代傳承下去。

紫陽樓是典型的徽派建築,房前左手邊,有一株800多年的老古樟。在大樹已然中空的軀幹裡,竟隱藏著一棵百年樹靈芝。據說,當年屏山先生給朱熹取字「元晦」,朱熹不明白「晦」的含義,老師說:做人做學問要紮根深才能行遠,就像樹一樣,沒有紮實發達的根,是不會長成參天大樹的。朱熹悟之,植樹以志之。800多年來,這個古樟樹已成為五夫人眼中朱老夫子的化身,而那棵百年樹靈芝,更增添了古樟樹的神秘,但凡鄉裡哪家的孩子考上大學,都要來祭拜神樹,以感謝聖人的福佑。

從紫陽樓往東,踏著鵝卵石小路,不久見一處清泉,號曰「靈泉」,為朱熹所起,當年朱熹在五夫求學授業時常飲此水。這從朱熹《懷潭溪舊居》中的詩句「傍崖寒冽一泓泉」可資佐證。

靈泉井又稱飛龍井,水清如鏡,靠前傾聽,水聲汩汩可聞,掬一口甘甜清爽。泉水流經府前村,72戶村民至今仍以此泉為生活用水。雖大旱之時,猶湧泉不涸。

朱子雕像是朱子文化園的主體,背靠文公山,周邊地勢平坦開闊,雕像尺度以周邊自然環境為參照,「遠目可及,近觀能賞」;雕像的創作指導者中央美院院長範迪安,創作擔綱人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呂品昌教授。雕像高71尺,寓意朱子在世71歲;基座1.4米,寓意朱子14歲到五夫;左手持卷,右手捧心,意表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之學;「書山」上的古籍和朱熹著作,展現朱熹廣博的閱讀量及其自身的學說理論,是謂上承孔孟之道,下啟千年文明傳承;如此恢宏的體量和尺度具有很強的紀念性、莊重性、儀式感。廣場直徑50米,寓意朱子紮根五夫50年;以農田肌理為底紋,周邊引入潭溪、籍溪匯流而成的溪水,象徵朱子理學一脈相承,通過籍溪流入中華文化長河之中。

古鎮千年的歷史如今全部沉澱在了一條千餘米長的興賢古街上;一踏進古街,一股濃鬱的宋代古風便撲面而來。興賢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陽坊、雙溪坊等六個街坊組成,每一個街坊之間都有牌坊當街而立。

五夫的牌坊並非象徽州的石雕牌坊那樣高大壯觀,而多是過街門樓式的磚砌建築,不過這些看似普通的坊門之上都兩面鐫刻著「崇東首善」、「五夫薈萃」、「天地鍾秀」、「籍溪勝境」、「紫陽流風」、「三峰鼎峙」、「三市街」、「過化處」、「天南道國」、「鄒魯淵源」等歷史名人的手書橫額。

這條古街,早在中晚唐自劉氏家族遷居五夫裡時,即具雛形。到了宋代開始興旺,特別在南宋後期,胡家、劉家諸賢以及朱熹相繼成名之後,更趨於鼎盛,地方志記載當時這裡已是店鋪商肆密布,名人學者雲集。

古街上半部街道,主要是鄉賢、紳士、學者、官宦世家的宅第,故間建有書院、家祠、牌坊雜在其間。宅第建築多數寬宏軒偉,莊重肅穆。街面幽靜整潔,古意盎然。下半部街道主要是商家、手工業者,間有少量豪富宅第,故建築多有商業店面,手工業作坊,茶館酒肆等,街面顯得繁華熱鬧,「三市街」代表著商業街,「過化處」意聖賢教化之地。一座牌坊將讀書場所與喧囂市井悄然隔開,可見五夫人對讀書人的敬畏。

興賢書院的正面是一座青磚灰瓦層層臺階的重簷馬頭牆式的門牌樓,這種以門牌樓為房屋重點裝飾的建築造型是獨特的閩北民居風格。不過,像興賢書院這樣四五層飛簷重疊,並飾以大量精緻卓絕的磚雕刻畫的,充分彰顯其超人的地位與榮華的門牌樓也只有在少數官宦富豪的大宅中才能見到。

除了建築造型的獨特,如果你看得夠仔細,會清楚地看到書院高高的牌樓上竟然頂著三頂烏紗帽,最高頂上供著一品狀元帽,兩邊則是榜眼與探花,"學而優則仕,治國平天下",這是古時讀書人的追求。書院門額上有「洙泗心源」四個磚雕漢字,洙泗是孔孟故鄉的兩條河流,「洙泗心源」即指代朱子理學與孔孟之道一脈相承。清代重建的牌樓裝飾磚雕壁畫之中,每一個圖案都有其含意,你看那金色宮殿的圖案,那就是意味著「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意思,彩繪的飛天那則是意味著「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意思,那些生動的八仙形象事實上,則是暗示著每個學子要想求得功名就得拿出「八仙過海」的本事——後人誇顯了讀書的功用。

走進書院,正廳懸掛著朱子手書"繼往開來"的匾,"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才是讀書人至高的追求擔當……

在五夫的古建築中,都留存有不少「龍魚」的圖案。這些龍魚圖案,多是出自「鯉魚跳龍門」這個民間傳說,人們用這個典故來比喻儒士文人的科考,考中狀元者即跳過龍門,成為「登龍」。 據說這是源自五夫鎮一個具有上千年歷史的民間習俗,原為鄉人迎春納福祈求風調雨順的民間活動,因為19歲的朱熹喜中進士,鄉人便又添入鯉魚跳龍門的內容,鼓勵後生向朱熹學習。在五夫鎮人民的思維中,唯有讀書上進才是正途。此後,每逢士子中舉和應試入貢時,鄉民便用竹子編製成魚龍形,蒙上道林紙或絹布,上彩製成魚龍燈,配有牙旗燈、水紋燈、龍門燈,配上鑼鼓隊,嗩吶隊,燃放隊,結合當地盛產的鏈子,寓意「連(蓮)有餘」和「鯉魚跳龍門」,以慶祝士子中舉登榜。

龍魚戲在2011年12月被列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興賢書院對面不遠,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一是劉氏家祠,"兩漢帝王胄,三劉文獻家"~它是包括"朱子三父"義父劉子羽、師父劉子翬、嶽父劉勉之在內的劉氏一門五忠三賢的家祠。這是一座相當有氣勢的石砌雕花門樓上,花鳥祥獸,吉祥八寶的圖案精彩絕倫,最醒目的還是門樓上題刻的「宋儒」字樣,正是劉家的傾力培養,才使得朱熹成為一代宗師,用大儒來表彰劉家人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興賢古街的另一頭還有一處夫子遺蹟:朱子巷——中國思想家小路與德國哲學家小路異曲同工。這條小巷子位於五夫古鎮內中和坊與儒林坊的交界線上,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坊,現僅存138米,巷子路面全用鵝卵石鋪成,巷多曲折,兩側皆是古屋高牆,在巷子的高處望出去,透過古鎮中層層的黑瓦,遠處正是一座筆架山,有這樣的風水,不出朱夫子這樣的文曲星才怪。

朱熹定居五夫鎮近50年,在這些年中,他無論是幼時上學,還是成年後,探友尋幽問道,每次外出都要經過這條小巷。如今當我們行走在朱子巷中,耳邊仿佛還能聽到朱夫子上下求索時的足音。

朱子開創的五夫社倉也安於一隅,它是朱子願天下蒼生安居樂業的見證。 

五夫社倉又稱朱子社倉,是我國古代實物形式社會保障的一大創舉,孝宗乾道四年(1168),朱熹為賑災救貧而首創。社倉初建時,規模為「倉三亭一,門牆宇舍無一不備」(朱熹《建寧府崇安縣五夫社倉記》),後歷代重修不輟,現存的五夫社倉,是清光緒十五年(1889)修建的,總面積約1400多平方米,可容存糧七十餘萬斤。五夫社倉春夏青黃不接之時賑放,冬秋償還存放,變官倉(常平倉)賑糶為民倉(社倉)賑濟,免除高利貸的殘酷剝削,克服了官倉之弊端,大利於黎民百姓,後建寧府爭相仿之。翌年,孝宗將《社倉法》頒詔行予諸府各州。八百年前的建陽地區,因為有朱熹,當地人從來都不愁荒年。五夫社倉因開救荒之先河,被譽為「先儒經濟盛跡」。

五賢井,當是一口代表著紀念意義的井,紀念的不僅僅是胡門五位先賢。這口井更深廣的內涵應當是包含著祭祀生於斯的「五夫」。

朱熹手跡四本板聯

讀書起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

和順齊家之本 勤儉治家之本

閩北人家大廳大多懸掛此四本板聯,邑人大都知書識禮、淳樸忠厚,具有勤勞節儉、尊師重教、崇禮守法、睦鄰好客等美德。

每年6-9月,五夫的萬畝荷花就競相開放,一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麗畫卷鋪展開來,別開生面,夏日來這裡賞荷,真是一場難得的視覺盛宴!

古鎮水土清秀、人傑地靈,種植白蓮有著悠久歷史,據《五夫子裡志》記載,五夫白蓮屬於建蓮系列,有著一千多年的種植歷史。 閩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大,加之良好的生態環境、肥沃的土地,形成了天然的白蓮孕育之地。

自古人文薈萃,風水意象鍾靈毓秀的五夫裡, 有座東西而走蜿蜒蒼翠的拱辰山。坐落於拱辰山下的開善寺,又名報恩開善功德禪寺,是恩澤撫教朱熹的劉家功德院,朱子問禪之地,更是「看話頭」禪法與「茶禪文化」在福建衍傳的祖庭。

古村記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到南平旅遊,這幾大景點讓你感受獨一無二的閩越文化和朱子文化
    南平文化積澱深厚,這裡是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齊天大聖文化的發源地。自然景觀得天獨厚,形成了這裡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 武夷山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到了南平,怎麼能少了武夷山之旅。
  • 《朱子家訓》短短300餘字!千古頌揚!
    朱熹不僅是一代大儒、理學宗師,治家同樣嚴謹有方,他把儒學精華和自身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家規家訓之中,對朱子後裔影響深遠。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號晦庵,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縣)人,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後長期生活在福建省崇安縣五夫村,是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理學集大成者,被尊稱為朱子,因諡文,又世稱朱文公。
  • 福建:武夷學院開展南詞進校園——《朱子之歌》專場演出
    今日中國周刊福建電(吳福星 圖/邱汝泉)10月23日晚,南平南詞藝術傳承發展中心演員在武夷學院演出南詞——《朱子之歌》。由福建武夷學院、南平 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武夷學院黨委宣傳部、海外教育學院、南平市藝術傳承發展中心、朱子研究中心承辦的南詞進校園——《朱子之歌》在武夷學院專場演出,學院領導吳承禎、陳宗榮出席活動,學校師生到場觀看。晚會以以朱子詩詞格言與南詞表演藝術形式相結合,組織創作、編排了《朱子之歌》文藝節目;集中反 映朱子文化精華,再現朱子思想光輝。
  • 「朱子文化」學習強國|李侗與朱熹的師生情結
    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把朱子與孔子相提並論,肯定了朱子在中華思想文化史上是繼孔孟之後,中國又一大儒的歷史地位。提及朱子的傑出成就,我們不能不提到「南劍三先生」(楊時、羅從彥、李侗),本文著重談談李侗與朱熹深厚的師生情緣。
  • 婺源:朱子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婺源今年是朱子誕辰888周年,全世界研究朱子理學的專家學者、朱子後裔都格外關注。作為朱子故裡,婺源發揚「主人翁」精神,傾力弘揚朱子文化,這既是書鄉婺源的行動自覺,也是朱子故裡的文化自信。金秋時節,我再次來到婺源,參加婺源紀念朱子誕辰888周年系列文化旅遊活動,聆聽朱子的聲音、探尋朱子的足跡,對一代大儒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 走進武夷學院(視頻)
    武夷學院是教育部於2007年3月19日批准設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創辦於1958年8月12日的南平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62年1月,福州師範專科學校併入更名南平師範學院(本科);文革期間停辦,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復辦。
  • 南平市將建「武夷山水·卡通朱子」主題郵局
    ­「萌萌噠」卡通朱子形象與文創產品結合,成了具有朱子文化的手機套、茶具、茶盤等日常生活用品;卡通朱子形象為「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代言,與農副產品結合,形成了具有南平特色的系列產品……這些可以拿來送禮、自用、展示,並具有「卡通朱子」文化IP的產品,從今年5月4日起,就可以在南平市首個「武夷山水·卡通朱子」主題郵局裡直接購買到了。
  • 兩百多名孩子走進朱子故裡 體驗「尤溪開蒙之旅」
    暑期臨近尾聲,在「朱子故裡」尤溪縣,來自福建全省各地的兩百多名孩子迎來了一場隆重而有意義的「入學禮」。8月26日,第二屆朱子遊學季·尤溪開蒙之旅在尤溪朱子文化園舉行。­  開筆破蒙,人生始立,在國學傳統中,兒童開始識字習禮稱為"開蒙","開蒙禮"是人生第一禮,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標誌,素有「禮儀之邦」美譽的千年古縣尤溪作為理學大師朱熹的誕生地,將這一傳統儀式完美地傳承了下來。
  • 武夷學院2017年宣傳片
    12日的南平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62年1月,福州師範專科學校併入更名南平師範學院(本科);文革期間停辦,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復辦。 ● 辦學特色:根據應用型辦學定位,結合區域特色,積極培育並初步形成「傳朱子理學,做武夷文章,育新型工科」的辦學特色。
  • 南平獲評「 2018中國十大最佳自駕遊目的地」
    6月8日,第十屆中國(溫州)網絡旅遊節暨中國自駕遊目的地大會在溫州開幕,南平獲評「2018中國十大最佳自駕遊目的地」。南平市旅發委副主任廖泉義參加授牌儀式並作案例分享,介紹南平自駕遊目的地建設、運營和推廣等方面的情況。
  • 南平武夷集團有限公司:19武夷債:2019年南平武夷集團有限公司公司...
    原標題:南平武夷集團有限公司:19武夷債:2019年南平武夷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 2019年南平武夷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 發行人 南平武夷集團有限公司 主承銷商 C:\Users\Think\
  • 革命聖地南平市,共有4所高校,僅武夷學院 一所本科院校
    南平,福建省地級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革命戰爭年代,福建省委曾經幾度駐在閩北,被譽為「紅旗不倒」的紅土地。 南平具有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徵,形成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地貌。
  • ...尊師尚學 ——記建陽外國語2018南平朱子故裡·朱子敬師禮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訊 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2018年9月10日上午8時,以「明禮崇德 尊師尚學」為主題的「朱子故裡·理學搖籃」南平市2018朱子敬師禮活動在建陽外國語田徑場舉行。行「朱子敬師禮」,傳承朱子文化,弘揚明禮崇德尊師尚學的精神,展示了當代中學生的時代風貌。
  • ...崇德、尊師尚學『朱子故裡·理學搖籃』2018年朱子敬師禮」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8年9月10日上午,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武夷山一中隆重舉行2018 「明理崇德、尊師尚學『朱子故裡·理學搖籃』朱子敬師禮」活動。出席此次活動的來賓有市朱子文化辦、市委文明辦、市委文體新局、團市委領導、市教育局班子成員、以及城區各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教師代表等。
  • 南宋理學家朱熹,治國勤政,建立龐大理學體系
    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
  • 《朱子理學與閩南文化》專題講座在漳舉行
    專題講座12月13日下午,《朱子理學與閩南文化》專題講座在漳舉行。「朱子理學教化閩南大地 閩南沃土滋養朱子理學」福建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副主任、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進行講座朱熹是宋明理學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朱子新儒學是對孔子儒學的繼承與發展,對中國社會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 全福遊·遇見南平丨延城的夜景美出天際!每一幅都值得留存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閩H南平,不僅擁有五夷山,九峰山,和平古鎮,茫蕩山...等著名A級景點,還是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的發源地。玩轉大武夷每個城市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夜景,在你心中福建最美的夜景在哪?"山圍八面綠,水繞兩江青"是詩人郭沫若對延平這座美麗山城的美好讚譽。
  • 「福建第一街」邵武和平古鎮 與一個人有關的千年故事
    「清新福建,三明、南平生態行」的記者們,在品擂茶。  東方網記者程琦12月17日報導:青磚琉瓦,雕梁畫棟,有進有廳,氣派非凡---明清時代中原地區屢見的豪華民宅如今已成稀世珍寶。然而,有一個地方依然存留了近200棟---它便是邵武千年文化古鎮和平。  也許是在鋼筋水泥的城市呆久了,全國網絡媒體「清新福建,三明、南平生態行」的記者們,一踏入古鎮,就被深深的吸引。穿梭於古色古香的街巷之間,品擂茶、嘗遊漿豆腐、看太極拳表演,感受邵武深厚的文化底蘊。
  • 明理崇德·尊師尚學——武夷山一中舉行「朱子故裡·理學搖籃」2020朱子敬師禮
    為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美德、傳承傳統文化,在朱熹誕辰890周年暨第36個教師節之際,9月10日上午,武夷山一中在校體育館隆重舉行了以&34;為主題的&34;南平武夷山市2020年朱子敬師禮。舉辦朱子敬師禮活動,有利於我校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激發廣大師生保護和傳承朱子文化,把明理崇德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求真向善,進一步推進我校的文明校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