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考錄取情況又一次表明,法學依然是浙江考生選擇的大熱門,雖然社會公認法學類專業就業壓力大,但絲毫沒有影響到浙江考生及家長對法學類專業的追捧,西北政法大學643分(本校投檔線637分)的法學投檔線足以說明這一點。
2020年有138所高校的160個法學類專業在浙江一段普通招生1971人,佔一段招生人數的3.67%,其中政法類高校不足10所,綜合性、理工類、財經類、師範類等院校均有招生。
投檔線600分以上的有135個院校專業,640分以上有86個院校專業,超過了一半;達到浙大線的有24個院校專業錄取170人,佔法學類招生計劃的8.6%,只有7所院校專業投檔人數不足。
省內高校佔主導地位,有14所高校開設法學類專業,但浙江沒有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政法類高校,招生人數卻達到了1340人,佔該專業招生總數的68%。浙江工商大學的投檔線634分,同樣的分有大把的211甚至985高校的專業可選。出現此類情況最大的可能就是:選擇法學類的考生大多文史見長,因選科的限制,此類考生選擇面變小,勢必逼高法學類專業的投檔線,當然不排除一些考生對法學類的熱愛。
法學類專業被評為十大坑人專業排名第二,雖然這個說法有待商榷,但反應了一個事實,就是就業難,曾被教育部亮過紅燈,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不外乎這幾點:
1、法學類專業不像理工類容易上手,一個本科畢業法學類大學生在法學界只能算一個小學級別的,跟醫學一樣,需要實踐的積累,屬於晚成型專業;
2、要進入公檢法等系統,還必須通過法考,社會對非名校法學類畢業生的認可度很低;
3、最大的問題出在法學類專業開設的泛濫,從上面的統計可見,135所在浙江招收法學類專業的高校中,正統院校竟然不到10所;招生人數最多的14所省內高校沒有一所政法類高校,卻招了1300多名法學類考生,一個計量大學還招生150個法學類考生,真有點不務正業的嫌疑;
所以,報考法學類需要慎之又慎,高中選科的時候一些普通的學生不能一味的追求特長而減少選擇的機會,要長短結合。高考不像中考,幾分甚至一分一個學校,而高考相差10幾分甚至幾十分都可以進同樣的學校,有的學校還有轉專業的機會,並且專業好壞的差距並沒有特別大。
切記!有時候選擇比實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