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重慶市中小學課堂器樂教學培訓班現場觀摩活動在沙坪垻區遠祖橋小學舉行,來自重慶四十個區縣的中小學音樂骨幹教師、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第五屆「課堂器樂」視頻評選活動指導教師共120餘人參加了此次現場觀摩活動。重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孫偉教授、重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邱菊老師到現場指導。
老師們首先觀看了沙坪垻區遠祖橋小學口風琴與電子管風琴樂團的精彩表演。在隆璐帆老師的引領下,孩子們用柔美的口風琴聲演繹出《不能完成的任務》情節的跌宕起伏和氣氛的緊張刺激;而在表演合奏曲目《外婆的澎湖灣》時,孩子們又一改冷峻炫酷的曲風,吹奏出的每一個音符都跳躍著校園民謠的輕快與活潑;孩子們俏皮熱情的表演《鈴兒響叮噹》,帶給現場老師們聖誕節的喜慶與歡樂。隆老師和孩子們的現場合作演奏,表現出師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和他們對音樂的獨特理解,感染了現場的每一位培訓班的老師,老師們紛紛拿出手機或拍照或錄製視頻,記錄下這個精彩難忘的時刻。
沙坪垻區遠祖橋小學口風琴與電子管風琴樂團成立於2017年,短短的兩年時間裡,隆璐帆老師帶領孩子們多次在重慶市課堂器樂比賽中獲沙坪垻區一等獎。在今年5月重慶市課堂樂器比賽中,再次榮獲沙坪垻區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樂團演奏的《不能完成的任務》等三首演奏曲目目前已代表沙坪垻區報送市教委參加市級獎項的評選。
觀摩活動中,沙坪垻區遠祖橋小學徐蘭春校長就樂器進課堂的相關情況,為重慶市中小學課堂器樂教學培訓班的學員們做講解。徐春蘭以《器樂進課堂,為學校美育打開了另一扇窗》為題,從遠祖橋小學「親近生活激揚生命」的辦學理念和學校層面對器樂進課堂的理解談起。他指出,要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就必須讓學生有高雅的情趣,學校要依託音樂學科「器樂進課堂」這個課程載體,儘可能做好整體策劃和各類保障,通過六年的學習,培養每一個孩子的藝術審美眼光,讓他們至少熟練掌握一種器樂的演奏,讓每一個孩子陽光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學校確保在「口風琴進課堂」的推進實施過程中,通過加強課堂融合、點面結合分階段實施,形成樂團梯隊、搭建各類表演比賽平臺、提升師生自信等經驗做法,贏得了現場老師們的共鳴和讚賞。
隆璐帆老師在觀摩活動中還為培訓班的學員們進行了樂器教學的課堂片段展示。她以「口風琴排練中的策略與探究」為主講內容,通過運用電子管風琴本身設定的節奏以及與學生互動的現場教學片段呈現,為音樂教師們提供了耳目一新的節奏訓練方法。她還就如何發揮音樂教師的自身優勢做好器樂教學,如何兼顧競爭,如何讓樂曲變得精美且有表現力等方面分享了她的成功做法和經驗。
最後,孫偉教授為本次觀摩活動做總結,他充分肯定了沙坪垻區遠祖橋小學在器樂教學進課堂中作出的有益探索和不少亮點做法,他殷切希望參加重慶市中小學藝術教育培訓的老師們能把這些經驗帶回去,並在日常的音樂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所長,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美的愉悅、薰陶,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興之所至,孫偉教授現場彈奏《絨花》,優美動聽的樂曲響起,重慶市中小學藝術教育培訓班的老師們在意猶未盡的旋律中結束本次觀摩活動。
作者:王松、朱衝
來源:黨報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