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計劃發射1584顆低軌衛星 距地高度僅550公裡

2020-12-19 前瞻網

SpaceX計劃發射1584顆低軌衛星 距地高度僅550公裡

 Carly Feng • 2018-11-09 14:00:15 來源:前瞻網 E711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SpaceX公司透露,其通信衛星項目「星鏈」目前計劃打造1584顆低軌衛星組成的星座,距地高度550公裡,比原定計劃的軌道要低500多公裡。此舉應有助於減少軌道碎片,並為公司的地面用戶提供更好的信號。

星鏈是SpaceX推出的一項構建低地球軌道衛星群計劃,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目前,其計劃在距離地球表面僅550公裡的軌道上放置1,584顆衛星,約佔該公司計劃發射的4,409顆衛星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許多通信衛星運行軌道的離地高度是其兩倍以上,而同步軌道衛星離地高度是星鏈的20倍以上(約36,000英裡)。

距地550公裡的距離會讓軌道快速衰減,在幾年之後衛星會落入大氣層最後燃燒消亡。但是SpaceX並沒有被這種情況嚇倒。事實上,它表示,較低的軌道反而帶來了幾個好處。

首先,軌道碎片問題可以減少,因為:低軌道上的任何物體都會迅速落到地球而不會干擾軌道正常運行。其次,這個距離應該會縮短從衛星發送和接收信號所需的時間,該公司估計,反應時間可能低至15毫秒。而衛星離地高度減少500公裡意味著基于波束的通信傳播也將減少。

衛星保持其最佳高度需要更多能量,因為大氣阻力將更高,並且每個衛星能服務的範圍也會變小。但是,一千多個衛星共同運作,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良好的管理來解決。

縮短衛星離地高度是該公司經過考慮今年初發射的「Tintin」測試衛星的實驗數據而作出。SpaceX表示,公司已經學會了改善在較低空運行衛星的缺點,並且仍然可以運作成功而且獲得上述優勢。

當衛星通信被更廣泛地使用時,這種變化可能會給該公司帶來競爭優勢,但隨著星鏈的衛星高度下降,這也可能導致更加密集的維護操作。但較低軌道的第三個好處是它更容易到達,儘管公司維持收支平衡可能並不容易。

星鏈

在2015年,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開始探測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關於測試「全球寬帶」系統的問題。在2017年9月他提交了一份名為衛星寬帶網絡的申請,也就是星鏈計劃,其目標是最終建立一個低成本且基於衛星系統的寬帶網絡,能夠為全球提供網際網路接入。

雖然目前衛星網際網路已存在很長時間,但它通常會出現信號嚴重延遲、部分區域無法連接和信號不穩定的情況。而通過低軌道的星鏈,SpaceX可以為地球的每個角落提供高速、類似電纜的網際網路服務。該項目預計總耗資約100億美元,雖然耗資巨大,前景不確定,但是一旦成功,SpaceX能夠得到的回報也是非常驚人。

2018年2月22日,SpaceX和星鏈邁出了一大步:其成功發射了2顆測試衛星,分別為Tintin A和Tintin B,而且兩顆衛星在低軌道上運行良好。之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了SpaceX關於星鏈的官方要求。

市場競爭激烈

歐洲諮詢公司Euroconsult在今年8月發布報告顯示,未來十年全球將有7000顆微小衛星發射,之後會出現達220億美元的衛星製造市場以及達160億美元的衛星發射市場。分析公司Northern Sky Research的一份報告表明,到2027年較低軌道衛星提供的網絡服務每年將產生超過40億美元的收入。

未來十年全球將有約50個星座佔到發射總量的80%。不過,這50個星座的主要業務均集中在遙感應用、通信與數據業務。這說明至少50家公司將角逐這兩大市場,競爭激烈程度遠遠超過現在。

目前,該領域的競爭已經逐漸開始。Facebook計劃在2019年初推出Athena衛星,為欠發達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服務。OneWeb計劃在低地球軌道上建造800多顆衛星,籌集資金超過30億美元,並計劃明年發射衛星。而O3b Networks(現在是通訊衛星公司SES的子公司)已經擁有十多顆中地球軌道上的衛星。

星鏈的目標是明年初首次發射第一批衛星,雖然計劃有點心急但是SpaceX作為民營太空服務公司目前已經取得不錯成績。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國內首顆低軌寬帶5G衛星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邁出「太空網際網路」第一步
    低軌寬帶衛星不僅拉近了衛星與地球的距離,更消弭了數據鴻溝,實現天上、地下暢快通信。為了全世界的流暢通信,銀河航天做了哪些工作?地軌寬帶衛星讓「雲寄錦書」成為現實「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刻畫了古時通信的真實場景,一封錦書聊慰親友間的相思之情。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StarLink的搭建基本上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用1584顆衛星完成初步覆蓋,其中,前800顆衛星滿足美國、加拿大和波多黎各等國的天基高速網際網路的需求;第二步是用2825顆衛星完成全球組網;第三步用7518顆衛星組成更為激進的低軌星座。前兩步的衛星總數量為4409顆,位於LEO軌道,這些衛星工作在較為傳統的Ka波段和Ku波段,力爭以量取勝。第三步的7518顆衛星位於VLEO軌道,將工作在V波段。
  • 快舟一號發射成功 順利把衛星送入距地6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快舟一號發射成功 順利把衛星送入距地6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Emma Chou • 2019-08-31 09:36:43 來源:前瞻網
  • SpaceX成功發射第四批Starlink衛星 在軌衛星數達240顆
    網易科技訊1月3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月29日上午10點左右,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準時發射了其獵鷹9號火箭,將60顆Starlink衛星全部送入軌道。發射後,獵鷹9號火箭成功在SpaceX位於大西洋的無人回收船上著陸。雖然SpaceX成功回收了半片整流罩,但另一半錯過了回收船。此次任務是為SpaceX發射第四批Starlink衛星,該公司目前在軌的衛星約有180顆,此次發射將使其總數達到240顆。Starlink是個龐大的衛星網絡,旨在為全球每個角落提供網際網路覆蓋服務。
  • SpaceX的對手回來了!一網「起死回生」,恢復衛星發射,成功發射36顆
    此次發射任務由Arianespace航天公司和它的子公司Starsem共同完成,所使用的是俄制聯盟2-1b/「弗雷蓋特」型運載火箭。衛星被送入450公裡高的軌道,隨後要利用自身電推進系統升至約1200公裡的工作軌道。發射後,36顆衛星都已經確認收到信號。
  • Telesat、OneWeb及SpaceX三個全球寬帶低軌衛星星座系統的技術對比
    Telesat系統 Telesat的Ka波段星座[17]由不少於117顆衛星組成,衛星分布在兩組軌道面上:(1)第一組軌道面為極軌道,由6個軌道面組成,軌道傾角99.5度,高度1000km,每個平面至少12顆衛星;(2)第二組軌道面為傾斜軌道,由不少於5個軌道面組成,軌道傾角37.4度,高度1200km,每個平面至少有10顆衛星。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低軌網際網路衛星星座利用運行在 200-2000km 軌道高度的衛星群向地面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接入服務,通過多 顆衛星組網實現全球覆蓋。過去,低軌衛星因為距離地面較近,多用於對地觀測;隨著衛星成本及運載火箭發 射價格的下降,採用低軌通信衛星星座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具備了一定競爭力,全球多個企業提出了低軌星座 計劃並逐漸付諸實施。
  • 低軌通信衛星:開啟 6G 通信時代,帶動千億規模市場
    國內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建設提上日程,將開啟千億市場面對國外發展迅猛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國內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團分別提出了「鴻雁」和「虹雲」低軌衛星通信星座計劃,將分別發射300顆和156顆低軌通信衛星組建太空通信網,兩個系統計劃將於2023年建設完成,目前兩個系統的首顆實驗星都已於2018年底試射成功。
  • 今天,7顆「瓢蟲」小衛星成功發射
    中青在線北京12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天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搭載發射的10顆小衛星,也均進入預定軌道。這其中就有7顆「瓢蟲」小衛星,該系列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後,有望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
  • 低軌衛星通信行業發展概況
    按照衛星軌道高度不同,通信衛星可分為:低軌衛星,軌道高度為 400km~2,000km;中軌衛星,軌道高度為2,000km~35,786km;高軌地球同步衛星,軌道高度為 35,786km。過去,通信衛星以高軌地球同步衛星為主,其繞地球飛行的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一致,一顆衛星可以覆蓋地球三分之一的面積。因軌道資源緊張、傳播延時長、無法覆蓋高緯度地區等問題,高軌衛星市場近年來日漸萎縮,而低軌衛星憑藉其各項優勢逐漸興起。
  • 7顆「瓢蟲」小衛星發射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
    據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董瑞豐)「瓢蟲」系列7顆小衛星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升空入軌。
  • 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 低軌衛星成通信新寵兒
    據了解,本次首航所使用的高通量衛星資源由中國衛通提供,該公司為我國唯一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基礎電信運營商,運營管理著15顆民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資源。公開資料顯示,Ka頻段高通量衛星屬低軌衛星的一種,後者軌道高度範圍為500-2000km,由於其高通量及低時延特性,被認為在寬帶、固定和移動通信等雙向通信業務上具有突出優勢。
  • 為智能駕駛定位更精準,計劃於年內發射兩顆低軌衛星!
    5月15日,領克汽車宣布,攜手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啟雙星發射計劃,計劃於年內發射兩顆低軌衛星,為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全面提升用戶智能出行體驗。其中,全能智駕SUV領克01車型作為高精度定位演示驗證車輛,將提供測試數據支持。
  • SpaceX獲準發射4萬顆衛星!天文學家不幹了:都擋住了還看什麼?
    1969年7月美國利用阿波羅11號飛船執行了人類歷史上第1次登月任務(當然當時的蘇聯同樣也有登月計劃,只不過他們用來運載載人飛船進行登月任務的N-1火箭發射4次全部宣告失敗),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拿出了一面美國國旗插在了月球表面。
  • 我國高分五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新華社發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2018年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 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低軌道衛星行業運行現狀,低軌道衛星系統將是未來6G技術基礎
    在低軌道上運行的衛星,距地面的高度是變化的,每顆衛星的覆蓋面積也在改變,所以在切換和覆蓋需要進行調整。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開始受到各國廣泛關注,但由於 發射成本、建設成本高,推進緩慢。
  • 論文推薦 | ​​張小紅:低軌導航增強GNSS發展綜述
    3.1 低軌星座優勢首先,軌道越低,克服重力勢能做功到達指定高度所需的發射速度和能量越小,需要的燃料越少,運載火箭易於小型化。此外,輕型化的低軌小衛星批量製造成本低,易於攜帶,可採用一箭多星技術減少發射次數。
  • 美軍超低軌衛星計劃,天上將都是美國「偵查機」,比U2更難打
    近地衛星是一種非常常規的航空方式了,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是較低成本的衛星搭建手段。這也讓距離我們頭頂500公裡左右的空間裡,已經有了不少的近地衛星。星鏈而隨著SPACEX的等衛星公司的星鏈組網發射規劃,未來每天可能發射成百上千顆的小型衛星,從而導致近地衛星超過1100顆,這些人造衛星很容易產生相互碰撞的危險,同時還會對高軌道衛星造成阻隔信號的威脅。
  • 航天「十二五」收官:高分四號發射 同類型衛星中「視力最佳」
    在距離地球數百公裡以外的浩瀚宇宙中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守護者,他們個個都是「千裡眼」,一道守望著中國的太空疆土。他們就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12月29日,「天眼」團隊迎來「視力最佳」的新隊員——「高分四號」。 據新華社消息,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
  • 「瓢蟲系列」衛星成功發射 計劃明年發射物聯網衛星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張素)7日12時12分,「瓢蟲系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二丁火箭升空入軌。記者從衛星的研製運營方獲悉,「瓢蟲系列」將開展衛星物聯網系統級驗證。  七星瓢蟲「草根氣質」  7顆衛星中,主星「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其餘有3顆6U立方星、3顆3U立方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