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每一餐、節約每粒米!「舌尖上的節約」成校園新風尚

2020-12-22 新華報業網

  新學期伊始,江蘇各地高校食堂紛紛開展「光碟行動」,通過光碟換酸奶紙巾、自添米飯、大中小盤供應、自稱選重等方式,引導學生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食堂拼盤不漲價,受到學生歡迎

  在江蘇海洋大學食堂牆面上,「節約糧食」等宣傳海報隨處可見。該校飲食服務公司總經理馬恆通介紹,學校在強化服務的基礎上,將厲行節約的文明風尚融入環境設計中,在食堂桌椅、牆面顯著位置張貼各種公益廣告。

  在中午用餐高峰期,從「光碟」效果看,不浪費正在成為高校師生的行動自覺。在常州大學食堂窗口,記者看到每天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同時設立勻飯處,引導師生合理增減米飯。食堂工作人員章井介紹:「幹煸大蝦,半份有7到8隻,對於絕大部分同學來說也夠吃了,同時還能降低他們的消費水平。」

  受到師生歡迎的,還有各式各樣的拼盤菜。「我們現在都會主動提醒師生適度點餐,食堂推出了半份菜、拼盤菜。」常州大學食堂窗口服務員周濤說,「拼盤以不漲價為前提,以雞腿和肉絲拼盤為例,同樣是5元,師生可以吃到品種更豐富、營養更均衡的菜餚。」

  在鹽城工學院希望大道校區食堂,「免費湯」窗口的旁邊增加了「免費添飯處」,受到學生和教職工歡迎。校區一食堂負責人嚴洪萍介紹:「一份飯不夠吃,買兩份又太多浪費,食堂免費添加米飯解決了難題。」鹽城工學院大三學生陳輝身高超過兩米,普通份量的米飯無法滿足他的需求,「買完飯菜再去添一勺飯,剛剛好。」

  米飯免費添加窗口的負責人之一安玉鑾介紹,免費的米飯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7點都開放窗口。「打飯時統一控制飯量不超過3兩,不夠吃的同學到免費窗口自取,添飯的大多是男同學。」

  「阿姨,這個菜多一點,這個少一點,米飯我要小份。」中午11點半,在江蘇大學京江學院一食堂裡,學生們正在窗口前,根據自己的實際飯量和口味挑選菜餚。「吃多少打多少,按照自己吃多少的量來估計,基本上都能做到『光碟』。」食堂管理員黃文堅說,原來每天都有4到5桶泔水,「現在明顯減少很多,一般一天最多2桶。」

  推出獎勵和優惠,減少菜品浪費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食堂主推小鍋菜,賣完再炒,杜絕原材料浪費。備受同學們歡迎的拉麵、餛飩、餃子都推出了「小碗」,麻辣香鍋更是「定製款」,按需取量,決不浪費。現場,食堂工作人員和學生志願者組成督導隊,「凡用餐光碟者,獎勵餐巾紙一包或優惠券1元」。「以前一葷兩素,差不多要10元,現在5元就可以啦。食堂還送了小紙巾,太暖心了!」該校建工學院學生劉萍鳳說。

  連日來,南通大學師生紛紛曬出各自飯後的「光碟」照片,在朋友圈打卡,成為一股潮流。「我們推出了相關舉措,包括教工食堂在每天12:30之後,對當餐供應剩餘食品實行半價優惠,鼓勵師生打包帶走,減少浪費。提高菜品加工質量,改進烹飪工藝,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提高食品原料利用率。」學校後勤保障部副部長徐惠忠說。

  南京大學學生會則發出「美食監察員」召集令,招募光碟行動志願者。活動期間,志願者負責觀察同學們的光碟情況。做到「光碟」的同學將獲得小紅心、集點卡等獎勵。憑藉1顆小紅心可領取一包餐巾紙,2顆小紅心可領取一瓶酸奶,積攢足量小紅心的同學還能領取「神秘大獎」。

  常州大學將節約理念貫穿到食堂採購、加工、售賣等各個環節。每天,食堂初加工組、切配組、烹調組都會提前制定好生產計劃,合理調配生產時間,合理搭配菜品,加強節約量化考核,避免生產過剩和生產過程中不必要的浪費。「大鍋變小鍋,提升菜品質量,不讓師生因菜品口味不好而浪費。」學校廚師周甜甜介紹。

  運用大數據平臺,全環節「精打細算」

  倡導「光碟行動」,不僅要有「走心」的理念宣講,還要探索行之有效的節制手段。依靠科技手段精打細算、科學安排,也是校園內厲行節約的好辦法。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對部分食堂進行了智慧化改造,不僅菜品和副食種類豐富升級,而且自助取用計費的方式幫助學生自覺節約糧食。記者看到,現場菜餚品種近20種,主食、點心、水果以及飲品20餘種,每個菜品旁的電子屏上顯示著菜品單價。刷刷二維碼,餐費帳戶與餐盤綁定後就開始取餐。取餐後,電子屏上就會顯示該次取餐的重量、價格以及累計總價。多類少量的取餐方式,十幾元就能吃到8個菜品,四葷四素。「智慧食堂運營以來,學生用餐基本實現了『光碟』,『吃多少取多少』的觀念已深入人心,食堂廚餘垃圾同比減少了75%-80%。」學校後勤與資產管理處蔣潔清老師說。

  幾年前,揚州大學飲食服務中心投入數十萬元,建立了高校後勤採供系統、餐飲管理服務平臺、在線餐飲服務平臺等「智慧飲服」的雲矩陣,藉助「大數據」,實現採購、銷售、消費、服務等環節的精準對接,大到智能生成每道菜品的日需求和消費量,小到精準分析每一名師生的飲食喜好與消費習慣,不斷優化餐桌節約的各個環節。

  「在採購環節,系統能夠自動儲存、分析和生成食品原材料採購的數量和種類,僅這一項成本節約,一年就達到100餘萬元。」揚州大學飲服中心主任李月梅介紹說,「依據平臺數據,能精確分析到學生們的消費習慣,提供更精細化的精準推送服務,幫助師生養成『光碟』習慣。」

  交匯點記者 王拓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節約|稻香背後的不易,你可能從未了解
    舌尖上的節約|稻香背後的不易,你可能從未了解 2020-09-22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泗縣:「光碟行動」漸成風尚 節約之風吹遍校園
    連日來,為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引導青少年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理念,讓厲行節儉、反對鋪張浪費成為教師、學生的自覺行為,做幸福的「光碟族」。主題教育厲行節約成風尚為更好地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泗縣各中小學文明實踐站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全體師生發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倡議,引導師生樹立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意識。
  • 安徽泗縣:「光碟行動」漸成風尚 節約之風吹遍校園
    主題教育厲行節約成風尚為更好地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泗縣各中小學文明實踐站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全體師生發出「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倡議,引導師生樹立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意識。「身邊的家人、朋友如果有浪費行為,要及時勸阻,不光要節約糧食,還要節約用電、用水等」。剛在食堂用完餐的泗縣夏邱中心學校許雯潔同學說,回到家裡,走進小區,我們還要化身成宣傳員,帶動身邊的人倡導節儉、踐行光碟。 紮實推進文明餐桌進校園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
  • 城東中心幼兒園:節約每粒米,光碟在行動
    原來,該園正在開展「節約每粒米,光碟在行動」的活動,鼓勵孩子們在享受每一餐的過程中,知道糧食的可貴,體會「光碟」的意義。在老師的介紹下,孩子們了解了每日午餐的準備流程,也知道了米飯蔬菜是如何從播種到成熟收割,最後如何被製作成美味午餐的過程。「農民伯伯和叔叔阿姨都很辛苦,我們要把飯菜都吃光光,不浪費。」
  • 厲行節約 根治「舌尖上的浪費」 高校食堂引領餐飲節約新風尚
    連日來,我市各高校在食堂開展多種形式的「光碟」行動主題宣傳,引領厲行節約新風尚。  天津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暑期社會實踐團開展「你若『光碟』我送水果」的主題活動,為「光碟」踐行者贈送水果。師生吃完飯菜後,只要將「光碟」放至餐盤迴收處,即可獲得一個水果作為獎勵,以倡導廣大師生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向餐飲浪費說「不」。
  • 德慶校園節約用餐蔚然成風,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一直以來,我縣積極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引導教育青少年科學飲食、節約用餐,文明用餐新風尚漸入學生心中,自覺抵制「舌尖上的浪費」。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11點30分,孔子學校食堂迎來學生用餐高峰期。在取餐窗口前,同學們有序排著隊等待打飯。
  • 節約糧食在奎屯校園蔚然成風
    已經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新主題為響應「光碟行動」號召、反對舌尖上的浪費,奎屯體育運動學校食堂在飯菜花樣上出新招隨處可見的宣傳條幅、標語,也在提醒著同學們「光碟行動」正在引領新風尚。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奎屯體育運動學校教學訓練科科長唐江我們通過思想教育課的方式讓學生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不僅要珍惜每一粒米
  • 節約糧食「新食尚」!寶山學子接力「光碟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為了更好地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新風尚,9月11日,「粒米粒恩光碟光盒」——2020上海市民文明接力行(寶山站)活動在寶楊寶龍廣場舉行。上海民辦華二寶山實驗學校的學生們用一場熱情洋溢、活力四射的「光碟行動」快閃接力拉開活動序幕。
  • 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光碟行動」成為縉雲學子的「新風尚」
    縉雲新聞網訊 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連日來,縉雲縣各中小學、幼兒園利用國旗下講話、班隊活動、黑板報、藝術創作等多種形式開展「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主題教育活動。入腦入心的宣傳,讓「光碟行動」直擊孩子們的內心深處,「光碟行動」已成為縉雲學子的「新風尚」。
  • 「光碟」打卡 節約成校園新時尚
    學生們坦言,學校推出的「半份菜」種類多、價格低,治癒了「選菜困難症」的同時,還能節約糧食,兩全其美。值得一提的是,在食堂門口、食堂用餐區以及收餐區,記者還看到身著紅色小馬甲的志願者正在輪流「值班站崗」,對餐飲浪費的現象進行勸導和制止,引導大家珍惜糧食、適量取餐。
  • 「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餐桌從學生做起,讓「舌尖上的節約」風尚吹進校園
    【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餐桌從學生做起,讓「舌尖上的節約」風尚吹進校園 三角發布 三角發布微信號 sanjiaofb 功能介紹 這裡發布三角權威信息,是您了解三角的網絡「窗口」。三角最新鮮熱辣的新聞都在這裡,敬請關注!
  • 迎江區華中路二小幼兒園:節約每粒米,光碟在行動
    原來,該園正在開展「節約每粒米,光碟在行動」的活動,鼓勵孩子們在享受每一餐的過程中,知道糧食的可貴,體會「光碟」的意義。在老師的介紹下,孩子們了解了每日午餐的準備流程,也知道了米飯蔬菜是如何從播種到成熟收割,最後如何被製作成美味午餐的過程。「農民伯伯和叔叔阿姨都很辛苦,我們要把飯菜都吃光光,不浪費。」
  • 「光碟」成為雲和縣校園新風尚
    「有一種節約叫光碟,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開學伊始,雲和縣各校師生們紛紛投入到新學期的生活中,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無論是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還是繽紛多樣的校園活動,「節儉」均成了新學期的校園新風尚、主旋律。9月3日中午12時許,正值飯點,記者來到雲和縣第二中學的校園食堂,看見不少學生正在排隊打飯菜,初一新生梅逸菲就是其中之一。「糧食來之不易,珍惜糧食人人有責,我們大家都要吃多少盛多少,做到『光碟行動』,避免浪費。」梅逸菲說,看著食堂內的「光碟行動」宣傳標語,同學們在打飯菜時都會自覺遵守,做到勤儉節約。
  • 高校食堂引領餐飲節約新風尚
    本報訊(記者 姜凝)連日來,我市各高校在食堂開展多種形式的「光碟」行動主題宣傳,引領厲行節約新風尚。天津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暑期社會實踐團開展「你若『光碟』我送水果」的主題活動,為「光碟」踐行者贈送水果。師生吃完飯菜後,只要將「光碟」放至餐盤迴收處,即可獲得一個水果作為獎勵,以倡導廣大師生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向餐飲浪費說「不」。
  • #倡導節約生活 共建綠色校園#
    口號: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紅醫攜手,傳承美德。我倡議:從今天起,從每一個紅醫學子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珍惜每一粒糧食,感恩每一分收穫,合理消費,量入為出,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砥礪前行、埋頭苦幹,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徵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遼寧高校:倡導節約生活 共建綠色校園
    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從我做起,拒絕剩餐,爭當「光碟行動」的示範者。點菜適量,吃飽為宜,自覺維護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推己及人,互相提醒,成為「綠色生活」的傳播者。監督身邊同學,及時制止浪費行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讓我們沈農人共同踐行勤儉節約,從"光碟」做起,不浪費每滴水、每一粒糧食、共建綠色校園。
  • 校園開啟節約新風尚
    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家家戶戶的傳統,節約糧食永不過時。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費糧食的情況時有發生,剩飯習以為常,倒掉也不覺可惜,覺得浪費糧食不是什麼大事。提倡節儉、反對浪費成為當下流行的話題。在新學期伊始,全國範圍內的校園裡,就掀起了一股節約的新風尚!
  • 「厲行節儉」閩南師大:「光碟」打卡 讓節約成校園新風尚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9月17日訊(劉小婷 吳昊 韓金木 沈瑞芳)「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日前,習總書記再次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成了新的社會熱點。新學期開學,閩南師範大學在全校廣泛開展「弘揚時代新風 創建文明校園」「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主題教育活動,多措並舉引導和教育師生文明用餐、節約糧食,讓節約成為一種校園餐飲新風尚。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丨社區組織演講比賽 倡導「舌尖上的節約」
    8月21日,大新鎮銀橫社區聯合永泰社區和東城人家社區組織轄區未成年人開展「舌尖上的節約」演講比賽,倡導孩子們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樹立文明節儉新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孩子們精神飽滿地誦讀了《憫農》《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勤儉節約是光榮》《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等古詩和文章。臺下的家長和小朋友們不時發出陣陣掌聲。
  • 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成為社會新風尚
    連日來,各地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培養節約習慣,推動「浪費可恥、節約為榮」成為社會新風尚。開學季將至,節約風吹進高校,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師生們的開學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