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野果為我國獨有,兒時摘它攢學費,如今換個洋名字,50元一斤

2021-02-22 水果養身秘訣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水果養身秘訣」,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此野果為我國獨有,兒時摘它攢學費,如今換了洋名字,50元一斤。在以前的農村,咱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地裡的農作物,此外家家戶戶還會在院子邊種幾壟蔬菜,幾棵果木樹,院子裡再養幾隻雞,豬圈裡養頭肥豬,這日子雖說比上不足,不過也足夠一家人過得很熨帖了。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那時鄉下的小孩都特別懂事,每天放學不吃飯也有先幫家裡人幹農活,禮拜天不捨得玩耍而去地裡打豬草,放羊,一雙稚嫩的小手可以給家裡減少一部分生活上的負擔。

記得小的時候家裡人口多,而家裡賺錢的門路少,即便是幾元錢的學費也不是一把就可以拿得出的。那時常和小夥伴到地裡摘蘑菇,挖一些藥草,曬乾後送到供銷站換錢。雖然說錢不多,但也足夠書本及學費開銷,偶有剩餘還可以買一點零食解饞。野果是鄉下孩子最喜歡採摘的,不僅可以當零食吃有一些還能賣錢。在山上的灌木叢中有一種藍色味道酸甜的果子,那時只知道可以做成果醬換錢,而且地裡很多,沒覺著有多稀罕,如今50塊一斤成為了稀罕野果。

野果是各種野生植物結的可以食用的果實,相信許多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野果都不陌生,常見的野果多是紅顏色,而如果說到藍顏色的野果子,估計許多人見過的人就不多了。這種8月成熟的藍色野果,是東北地區的一種珍稀植物的果實,果實呈球形果皮是藍紫色,果皮外面有一層白霜,在農村叫它「嘟柿」,蛤塘果,甸果或篤斯。

新鮮的嘟柿外層有一層薄灰兒,看著不新鮮卻酸甜爽口,捏一個嘟柿放入嘴裡,用舌尖一呷,酸甜的汁兒就破皮而出溢滿嘴巴。嘟柿最美味的吃法當屬是做成果醬了,將嘟柿放進盆子,撒幾勺白糖,用勺子背使勁將嘟柿擠碎直至成醬。用小勺擓著吃,酸甜混合而成的味道,加上嘟柿特有的香氣,小孩子們常常吃得忘乎所以,貪嘴的還會被嘟柿醬醉倒。

嘟柿藍色的果皮,個頭不大的外形酷似許多人常吃的藍莓,其實這是一種野生藍莓,為我國獨有的一種杜鵑花科落葉灌木植物。這種植株高不過一米,除了在果實成熟的季節,一般很難發現它。嘟柿的果肉含有維生素D,鈣,鋅,硒,果糖,果膠以及19種胺基酸,果皮含豐富的花青素。

說起花青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花青素有清除體內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常吃花青素豐富的水果可以使皮膚光滑細膩,嘟柿被譽為是「漿果之王」,「花青素之王」。野生嘟柿被出口到歐洲及日韓等國家,還有一個洋名字叫「藍色貴族」,野生嘟柿賣到50多塊一斤,成為了高檔水果。

世界上的藍莓有七十多個品種,許多被廣泛種植,不過野生藍莓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剔。嘟柿耐嚴寒,根部常年生長在凍土層裡,在零下50度也可以存活。一般只生長在東北山區純天然生態的針葉林,沼澤,苔原地貌的灌木叢裡,是世界上唯一至今無法人工種植的藍莓品種。大家小的時候採過野果,蘑菇攢學費嗎?你對嘟柿價值還有什麼了解?歡迎說說你的看法。

本文來源網絡,內容僅供茶餘飯後談資,如有侵權及任何問題,請聯繫小編處理,謝謝。 

商務合作 | 微信:car7754709,QQ:3480079644

「老闆說,沒人點好看就用我祭天,

救救孩子吧」

相關焦點

  • 兒時見了就摘,如今掛滿枝頭,無人問津,殊不知46元一斤
    摘要:兒時見了就摘,如今掛滿枝頭,無人問津,殊不知46元一斤。有些時間沒有跟大家科普山裡的野果了,本想這個月的月底再跟大家科普,但昨天晚上就有兩三位粉絲朋友和筆者私信,叫我可以的話,先介紹一兩種,也好今後有個心理準備。
  • 原產自東北,換個洋名字被熱炒,一斤11元,近幾年不見掉價
    一般到了夏天的午休時間,農民會搬一個小搖椅躺在樹底下,伴隨著微風睡個美美的午覺。睡醒過後還可以去野外摘野果,這是小孩子們最愛的遊戲。以前農村的野果特別多,當時農藥並不像現在用得這麼普遍,野草、野花、野果數不勝數。筆者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種野果原產自東北,換了個洋名字之後被熱炒,一斤11元,近幾年一直不見掉價,它就是姑娘果。
  • 東北常見野果,換了個洋名,聽起來「高大上」,一斤賣10多元
    導語:起個洋名叫「哥倫比亞龍珠果」,賣10多元一斤,消費者以為進口的,其實就是原產我國東北的一種野果和關注「三農」問題,努力發展農業農村,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百家號,讓我們一起為三農助力!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餐桌也是越來越豐富。菜籃子裡面各種各樣的蔬菜讓人眼花繚亂。有的是通過現代農業技術培育出來的新品種。一些曾經過去賣得很貴的品種,隨著農民的大量種植,如今也已經十分的物美價廉,走進了千家萬戶。
  • 此種「蠶蟲」,兒時見了就挖,如今36元一斤,卻荒在地裡
    摘要:此種「蠶蟲」,兒時見了就挖,如今36元一斤,卻荒在地裡。在過去的時候,由於我國經濟較為薄弱,特別是農村地區在物質方面都比較缺乏,因此,作為小孩子的我們,只要有時間,我們都會跑去山裡或是地裡採摘或者採挖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野果以及植物的地下根莖。在印象中,就有一種植物頗受筆者的懷念,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也是地裡一種相當常見的野草植物,而且在我國大部分的省份都有生長,不知道夥伴們認不認識。
  • 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農村少見,城裡一斤20元
    農民叫它「腎果」,新鮮時沒人吃,下霜後才成熟,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成「腎果」,城裡賣20元一斤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纖維素及各種微量營養成分,日常生活中吃水果可以補充其它食物所沒有的營養,有些水果還有不錯的藥用功效
  • 本是東北特產野果,很多人的回憶,如今換了名字,一斤15元
    現如今的水果市場可以說是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各種名字各種品種的都有,但是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都是騙局,很多水果只是換了一個名字重新進入了這個競爭市場而已,價格還起伏波動,不得不佩服商家的腦子了,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換個名字就格調高,賣出高價格的水果,它就是菇娘。
  • 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
    導讀: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夏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很多水果不僅好吃,其營養價值也十分的豐富,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的水果價格也便宜,水果也會也基本上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一種日常食品
  • 樹上這種「黑棗子」,兒時摘來當糖吃,如今20元一斤成高價水果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樹上這種「黑棗子」,兒時摘來當糖吃雖說春季是野菜的季節,但並不代表春季就沒有野果,只不過很少而已,大部分都是在夏秋季才會結果實的,而桑棗子就是少數幾種在春季結果春季成熟的野果。桑棗子是我們這邊的俗稱,它的學名叫做「桑葚」,是桑樹的果穗,因其成熟之後外形像一顆黑色的棗子,味道也是甜如棗,故而得此俗稱。
  • 兒時用「它」當玩具,如今價值極高,40元一斤,你們認識嗎?
    摘要:兒時用「它」當玩具,如今價值極高,40元一斤,你們認識嗎?說到玩的方面,這應該就是孩子們的天性,先別說是現在的孩子們,就說我們那個年代吧,只要一到放學時間,我們都會跑去河邊、地裡、田野、山裡先玩一會,再回家。
  • 這是東北農村的一種野果,換個洋名字,竟然被捧成網紅,價格昂貴
    其實這樣的現象層出不窮,就拿一種野果子來說,在東北農村這種野果多到讓人忽視,可是他換了一個洋名字,竟然被捧成了網紅價格特別昂貴,快要趕上櫻桃車釐子了!大家都知道獼猴桃吧,現在市面上的水果種類越來越多,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吃過獼猴桃,可是在東北農村有一種水果跟獼猴桃長得一模一樣,但是他的個頭卻比獼猴桃小上很多味道也是特別相似的,在東北農村這種野果的名字叫做圓棗子。
  • 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
    導讀: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以前的農村生活不好,很多農村娃沒有錢去買零食吃,所幸那個年代農村環境十分的好,在野外有十分多的好吃的可以用來解饞,所以兒時那會,嘴巴饞了,就去野外找好吃的
  • 人稱「狗屎梨」,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
    筆者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去摘野果來吃,不要錢不說,味道還十分的不錯,比現在很多市面上賣的水果還好吃,所以到如今依舊有許多老一輩的農民喜歡去山裡摘野果。下面給大家分享一種野果,這種野果的味道不太好,又酸又澀,人稱「狗屎梨」,但在以前的時候,卻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常用來泡酒。
  • 以前農村的一種野果,常被誤認為是藍莓,如今市場賣到50元一斤
    因為每個地方的野果各不相同,比如說八月瓜只有在雲貴川一帶才有,而野生的藍莓只有在東北地區才有,野果的食用價值就和野菜一樣,都是一些比較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在以前比較貧困的時候,不管是野果還是野菜都是人們曾經的食物,野果同時也被農村人定義成了農村娃的零食,當然野果也代表著每個地方的特色,即便是名字也流露出了每個地方的傳統和習俗。
  • 被譽為「菇中奇品」,長在樹下曾無人問津,如今50元一斤搶收
    被譽為「菇中奇品」,長在樹下曾無人問津,如今50元一斤搶收。我國地大物博植物資源豐富,對於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來說,植被茂密的山裡各種的野菜,野果,野生魚既可以食用同時還有很好的價值。農村的小孩放學後會到山裡採摘野果,撿拾蘑菇帶到集上賣掉攢學費。
  • 東北野果子,被老外換個洋名字賣出「天價」,吃貨:咋不上天呢?
    東北雖然是一個寒冷的地方,但卻是中國的「風水寶地」,它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地之一。在東北集聚了南北方特有的一些農作物,比如大豆、高粱、花生、玉米、小麥,水稻等食材。不僅如此,東北還有很多香甜美味的水果。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來自於東北的一種野果子,這果子在東北,一到深秋季節掛滿枝頭就像紅色燈籠一樣,被人們稱之為「燈籠果」,在我國並不受歡迎,漂洋過海到了國外,被老外換了個洋名字,竟然賣出「天價」,吃貨:咋不上天呢?這種來自於東北的「燈籠果」,在我國還有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叫做菇娘,秋天的時候在東北農村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野果子。
  • 「此果」渾身是刺,很是扎手,民間人們常用它泡酒,現價50元一斤
    「此果」渾身是刺,很是扎手,民間人們常用它泡酒,現價50元一斤在我國的民間,也生長了許多野花野果,它們有些果實還有一定的價值,有些是可以吃的,有些也可以用來泡酒,就比如今天咱們介紹的這種果子,它叫金櫻子,是一種渾身長刺的果實
  • 兒時拿來玩耍的「袖珍西瓜」,如今成了城裡人的最愛,市場價40元一斤
    導讀:兒時拿來玩耍的「袖珍西瓜」,如今成了城裡人的最愛,市場價40元一斤! 今天朝花夕拾雙手香要說的這種野果,不知道朋友們認識不,相信城裡人肯定沒聽說過,也只有在網絡上偶有所聞。
  • 農村一種滿身是刺的野果,過去農村娃當糖吃,如今曬乾20元一斤
    就比方說過去燒柴火的時候,就是去山裡砍的柴,還有山裡生長的一些野生菌、野果等,給山區的農民朋友帶來了口福,諸如此類的太多了。說到口福,就不得不提到野果,它們不僅給山區的農民朋友帶來了口福,也讓許多農村娃的童年時光充滿了歡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農村一種滿身是刺的野果,過去農村娃當糖吃,如今曬乾20元一斤。
  • 老人叫它「蛇床」,兒時見了避開,殊不知果實60元一斤,遇見賺了
    導語:老人叫它「蛇床」,兒時見了避開,殊不知果實60元一斤,遇見賺了。大家有沒有注意過,農村人稱呼一些植物的名稱,很是有意思,比如他們稱落地生根就叫打不死草,而卷柏則被叫作九死還魂草或是十心一把抓,這些名稱沒有出處,他們都是根據,其植物的生長力,形狀,顏色或者是特徵來命名,如此的情況下,不僅通俗易懂,而且還好記,但在農村裡有一種野草,老人們叫它「蛇床」,因為這個名稱,兒時見了就避開,殊不知果實60元一斤,遇見賺了。
  • 俗稱「益腎子」,對男性很好,過去沒人摘,如今45元很搶手
    俗稱「益腎子」,對男性很好,過去沒人摘,如今45元很搶手。說到農村的野生植物,那真的是太多了,以前家鄉人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常到山上採摘野果,野菜賣錢作為日常生活貼補。如今農民都過上了好日子,很多人家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生活好了,山上的野菜野果也不稀罕了。而一種俗稱「風流果」的野果,以前沒人採摘,如今很多人說這種野果男性食用有大用,45元一斤成了稀罕貨,連農民也看不明白:真的有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