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習主席指出,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從團結到融合,軍民關係伴隨強軍興軍新徵程,必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報導——
同心合力:興國強軍最偉大的力量
■解放軍報記者 王衛東
南方多地汛情告急,四川省茂縣突發山體垮塌,第一時間抵達救援現場的依舊是人民子弟兵;官兵野外駐訓,部隊千裡移防,地方雪中送炭的支前「小推車」又回來了……
入夏以來,一幕幕軍愛民、民擁軍的動人場景,在神州大地頻頻閃現。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90年來,這支由中國共產黨締造領導的人民軍隊,總是在血脈延續的歷史傳承中,風雨兼程肩負起時代使命。
「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習主席指出,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從團結到融合,軍民關係伴隨強軍興軍新徵程,必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一條顛撲不破的樸素真理——
軍隊能打勝仗,人民始終是靠山
去年8月上旬,福建省福州市為解120名轉隸幹部住房燃眉之急,一次性提供120套公租房,並聯合東部戰區陸軍推出「十項暖心工程」。
20多年前,也是在福州。一支部隊搬遷至此,時任市委書記習近平,連夜冒雨前往部隊帳篷現場辦公解難。他深情地說,你們剛搬到這裡,困難肯定不少,有多少難處,竹筒倒豆子,全都倒出來。針對部隊反映的戰備公路建設、隨軍家屬落戶、隨遷子女入學等問題,習近平當即表態「要特事特辦,馬上就辦」,不久這些難題全部得到妥善解決。
八閩大地的軍民魚水深情,是全國軍民血肉相連的縮影。戰爭年代,人民群眾積極參軍參戰,為我軍發展壯大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員,也為我軍作戰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援。陳毅曾感慨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列寧說:「一個國家的力量在於群眾的覺悟。只有當群眾知道一切,能判斷一切,並自覺地從事一切的時候,國家才有力量。」
那年,為給航母「安家」,山東省青島市讓出寸土寸金的70多平方公裡陸地和海域,上千戶群眾、上百家企業、上萬畝養殖區全部搬遷。航母港建成後,他們又配套建成裝備保障、人才培養、科技產業、社會化保障4個服務中心。
隨著軍隊「脖子以下」改革拉開帷幕,很多部隊千裡移防,出現一系列矛盾困難。第74集團軍領導介紹,6月份以來,廣東省惠州市各級主動靠前,部隊在改革調整移防中出現的營區土地確權和置換、重要軍事設施劃定等8類「撓頭事」,以「掛帳銷號」的方式得到迅速處置。
從國家到地方,把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當作分內事,聚焦軍隊練兵打仗,事關軍人「後院」「後路」「後代」的利好消息越來越多。